李自成听了李过的话,对他摆了摆手,“补之,你忘了去往西安的路上还有潼关这一道天险。”
“李定国一定会在潼关部下重兵。”
“如果我们的大军从太原直扑西安,必然会在潼关遭到李定国的阻截,万难平安抵达西安。”
李自成的话勾起了大顺众将的痛苦回忆。
1638,洪承畴就是在潼关设下层层重兵,几乎将走投无路的大顺军消灭。
一仗过后,大顺军被打死打伤无数,士兵被打散,李自成身边只剩下了十八骑,逃入了商洛山中。
如果不是关外战事吃紧,朱由检将洪承畴紧急调往了关外对付满清鞑子,李自成众将领的坟头上的草,估计都得有两米高了。
李过听到潼关陷入了沉默不再说话。
李自成看向堵胤锡,问他道:“丞相,你可有什么好计策打败李定国?”
听了李自成的话,丞相堵胤锡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如何对付陕西的李定国大军,臣有上中下三个计策。”
众人都看向了堵胤锡。
李自成笑笑,问他道:“丞相请说是哪三个计策。”
堵胤锡走到大殿中央,他先看向了李过,对他拱了拱手,“李过将军莫怪,这下策,正是刚刚将军所说的,直扑西安之计。”
“正如陛下所说,西安有潼关天险,易守难攻,想要攻破潼关万分困难,必将损失大量的兵马,过了潼关再打西安更是难上加难。”
李自成点了点头。
就连李过也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因为堵胤锡将他的计策归为下策而生气。
李自成问堵胤锡道:“丞相,那上策是什么?”
堵胤锡笑着答道:“回禀陛下,上策,就是我们按兵不动,等李定国按耐不住来攻打我们。”
“我们现在占领着关内和关外的大片土地,实力要远强于大明。”
“如果两方无战事,各自发展,我们与大明的兵力和火器差距会越拉越大。”
“只要我们能够耐下性子,再安心发展半年到一年,打败李定国将不费吹灰之力。”
堵胤锡说的很对,大顺现在占领的州县面积要远远大于大明。
并且大顺还占领了江南富庶之地,另外还有郑成功的海上贸易收入。
这些地方远非大明所占领的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这几个在明末的偏僻之地可比。
大顺所占领地的地方不仅富庶,而且人口也远多于大明所占领的西南和西北四省。
另外,大顺军又开了很多枪炮制造局的分店。
时间拖的越久,大顺和大明的势力差距拉开的就会越大。
这一点所有人心里都有数。
只要大顺军防守好自己的边界,拖住李定国的大军,然后在后方慢慢发展,将来灭掉李定国将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李自成并不想将国内的统一战争拖的太久,他重活这一世,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做。
统一全国后,他还有重要的倭国和其他国家需要征服。
而且朱由榔毕竟也算是大明的正统,李自成也怕夜长梦多,内地不稳。
李自成看向了堵胤锡,又问他道:“丞相,那中策是什么?”
堵胤锡笑着对众人说道:“陛下,这中策,就是先取延安府,从北到南将大明所占城池悉数夺回。”
“第一步,从太原府出发,经汾州(今山西吕梁汾阳市),在军渡渡过黄河,攻打延安府,然后再进一步攻取西安。”
现在大顺军的军力,实力也在大明之上,只要不急功冒进,稳扎稳打,也是可以将大明李定国的大军慢慢消灭的。
大顺军刚刚消灭了满清鞑子,在场的所有大将都对打败大明很有信心。
而且陕西是他们很多人的故土,见到故土不能回,让他们有些难受。
而且,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县就在延安府,已经距离太原府很近。
李自成血脉中的思乡之情,也在蠢动。
在场的诸位大将包括李自成在内都倾向于堵胤锡的中策。
堵胤锡见众人纷纷点头同意他的中策,他主动对李自成说道:“陛下,上策耗费时间日长,确实可能会有出现不可能控的变故。”
“臣以为,我们可以采取中策,稳扎稳打,拿下陕西,消灭大明。”
李自成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人,“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意见?”
这时,刘芳亮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丞相的中策更加合适。”
“臣附议。”李过也拱手说道。
“臣附议。”众大将都同意了堵胤锡的中策。
李自成看向众人,下了最后的决定,“我们先渡过黄河,拿下延安府!”
堵胤锡知道米脂县是李自成的老家,他再次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先可以回米脂祭祖,昭告上天,大顺已经消灭了满清,并且要一统中国决心。”
李自成知道,古人对于祭祖看的很重,这次如果能回米脂祭祖,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性意义。
李自成当即同意了堵胤锡的所说。
大顺军士兵在太原府城又休整了几日后,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军渡准备渡过黄河。
山西和陕西有黄河天险阻隔,大顺军想要从太原府进攻延安府,必须要渡过黄河。
刘体统已经被李自成提前派到了军渡渡口征集船只。
等李自成带领十七万大军抵达渡口时,刘体纯已经准备好了渡河的船只。
李自成站在岸边,用千里眼先观察了一下对岸的情况。
然后,他将刘体纯招来说道,“二虎,你先带领一千兵马渡过黄河,探查一下对岸的情况,如果遇到埋伏,不要与之交战,立刻回来禀告。”
“臣遵旨。”
刘体纯领命后,从自己的营中,点出了一千兵马,率先乘坐船只渡过了黄河。
刘体纯渡过黄河后,立刻下令士兵分散开来,以十人为一个小队,四散对岸边进行巡查。
士兵对岸边方圆十里进行探查后,并没有发现任何伏兵。
刘体纯下令士兵留在岸边驻守,自己携带四名亲兵划船回到了对岸,对李自成复命。
李自成见到刘体纯平安回来复命,立刻下令大军上船,开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