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退到嘉定州的王坤也没闲着。
他虽然是草包,胆子也小,但是他也不傻。
王坤派出了很多士兵,不断打探着大顺军的动向。
他很快得知成都已经被大顺军攻破。
才两天时间?!
大顺军就拿下了成都?!
李永茂这个草包!
王坤把李永茂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
李永茂剑门关守不住,现在又丢了成都,他居然还舔着脸当这个兵部尚书,真不要脸!
可是骂归骂,王坤很快认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
那就是,李永茂很可能已经随着成都城被攻破而被消灭了,如此一来大顺军会很快继续南下,他将不得不直面大顺军。
王坤不傻,他不像李永茂那样不自知,王坤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在得知成都城失守后,王坤立刻找来原大西军的大将高文贵和王玺商议对策。
高文贵和王玺都是李定国手下大将。
历史上,他们二人都参与了李定国领衔的大明军队与清军在磨盘山的生死大战。
他们二人对李定国忠心耿耿。
王坤将成都城失守的消息告诉他们后,二人都十分震惊。
王坤破天荒地摆出了低姿态,笑着询问高文贵和王玺道:“大顺军很快会入侵嘉定州,不知二位将军有何良策能够破敌?”
高文贵和王玺对视了一眼。
两人十分憎恨眼前的这个阉货,李定国被调回成都,估计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不过眼下,嘉定州的这十余万人,不仅是大明,也是原大西的几乎所有主力兵马。
如果这些兵马再被王坤挥霍一空,那么大明将失去所有翻盘的机会。
即使将来李定国拿回了军权,也将无力回天。
高文贵和王玺二人早就暗中达成一致,如果王坤胡乱指挥,他们将直接抗命不从。
可是今日,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王坤居然询问他们二人的作战意见。
对于如何作战,大西军将领内部,早就有过讨论。
高文贵和王玺对视一眼后。
王玺对高文贵点了点头。
高文贵会意,对太监王坤说道:“公公,依末将看,大顺军兵马众多,被动守城必死无疑,唯一可能取胜的方式,只有在大顺军的进军路上,对其伏击。”
“如此一来,方能有少许胜算。”
王坤当然不希望守城,如果被困城中,想跑也跑不掉,他也感觉没有安全感。
听高文贵说要出城伏击大顺军,王坤来了兴趣,继续问道:“请高将军细细道来。”
高文贵看出王坤是真心想听,便将之前自己和其他大西将领商议的伏击策略一一告诉了王坤。
王坤虽然不懂军事,但听的也是热血澎湃。
他当即赞同了高文贵的策略。
王坤留守嘉定州城内,由高文贵和王玺等人领兵八万,出城伏击大顺军。
王坤做这样的决定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自己留守城池不用直面大顺军更加安全,二是战斗计划由高文贵提出并执行,如果失败,王坤可以轻易甩锅。
高文贵和王玺当然也知道王坤的用意。
但是他们并不在意,这是他们能够保住大西军的火种,甚至能够击退大顺军的唯一机会,他们也不希望王坤插手。
高文贵和王玺回营整顿后,领兵出城北上,寻找合适地方伏击大顺军。
.........
大顺军在成都城的进展十分顺利。
在投降的冯双礼等人的帮助下,大顺军很快清点了成都城中的财物、粮草状况。
成都城中的守兵又很快被打散编入了大顺军中。
大顺军的势力进一步加强。
李自成命令高一功率领少量兵马留守成都城,然后他带领大军继续南下,想要尽快击败王坤,不给大明和李定国任何的喘息机会。
拿下成都城两日后,大顺军便全军开拔,向嘉定州进发而来。
四川多山,大顺军沿途经过了很多很多山谷。
这日,大军正行进间,骑马走在前方带队的李过、艾能奇等人,派人回来报告李自成道:“前方山势十分适合敌军埋伏,李将军和艾将军请示陛下,是否将大军停下休息,侦查过后再通过。”
李自成心里清楚,李过领兵十分谨慎,如果连他都觉得此处危险,很可能有埋伏,那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自成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
山谷中,很快回响起李自成的号令来。
大顺军士兵全都停止了前进,坐在了路边的草地上。
李过得令后,立即派出士兵向两侧山峰攀爬而去,侦查敌情。
此时,山谷的两侧山中,高文贵和王玺各率领大军正在埋伏在一侧。
他们本想等大顺中军进入山谷中后,再发起进攻,如此一来,才能够重创大顺军。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大顺军突然停止了行动。
王玺着急道:“高将军,我们好像已经被大顺军察觉了,现在动手吗?”
高文贵正在心里盘算着,如果现在发起进攻,双方可能出现的伤亡情况。
王玺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催促道:“高将军,如果此时进攻,虽然不能重创大顺军,但是也能给大顺军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而有所顾忌。”
这和高文贵判断的结果差不多,高文贵点了点头,他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高文贵接过亲兵手中的千里眼,再次向大顺军中望去,想要确认下主攻的位置。
看完后,高文贵一脸震惊,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玺忙问道:“高将军,你看到什么了?进攻吗?”
高文贵还愣在原地,并没有搭话。
王玺脾气比较急,抢过高文贵手中千里眼,也向山谷中看去。
看完之后,他居然也露出了和高文贵一样的表情。
两人张大了嘴巴,相互对视了一眼。
皱着眉头,同时向对方说道:“艾能奇、冯双礼全都投降了大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