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
“父皇当以夫子为鉴。”
扶苏想了想,道:“毕竟夫子现在都仍旧保持着归隐的状态,并未直接来到台前。但夫子对于我大秦的变革和建设,却是至关重要的,无人能够忽略之。”
扶苏的赤子之心,让他在【守虚应人】方面,接受能力要强上很多。
而且他被许尚、嬴政保护的很好。
也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波及。
哪怕是昌平君谋反。
这么大的事情,几乎是必然会动摇扶苏的储君之位,并影响扶苏在关中的贤明。
却也让许尚一手真假昌平君,当场把危机化解于无形。
也让此番扶苏的成长过程中,最不缺的就是安全感。
家父始皇帝。
又背靠秦公。
就问扶苏这背景,还有谁?
绝对是没谁了!
故,扶苏也就能够比较愿意【让】权,甚至是让之又让。
当然。
他也很明白。
以他的境界造诣,想要在无形之中,达到夫子【守虚应人】的无上境界,属实还是太困难了。
不过凡事都还是可以尽力去尝试的嘛!
反正家父……
总之就是有人兜底,扶苏有充足的试错成本,他想怎么【让】都行。
再观嬴政……
嬴政会听不懂许尚表达的论道之真意?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许尚已经用最简单直白,外加返璞归真的方式,开解自己的明悟所得了。
甚至于……
许尚举例的主角,都是直接从嬴政的角度出发。
嬴政自然是瞬间了然,完全听得懂。
奈何。
心有魔障,余孽难消。
有句俗话说得好。
这人呐,一辈子都在为少时的痛苦买单。
嬴政应该算是最典型的例子,他需要时间,去全盘接受许尚的大道真意。
旁侧。
华阳太后安慰道:“陛下其实无需操之过急,夫子所说的【让】,显然并不是简单字面意义上的让出所有权力,自然也就不会使得陛下再度回到吕相当政时的处境。”
“不过有一点,陛下倒是可以即刻调整一下。”
“咱们这每天必须批阅一石奏折的规矩,也该松松了,没必要非得如此的。”
“身为一国之君,更加应该保重御体。依我之见,陛下不仅应该减少批阅奏折的数量,同时也得勤加练习夫子的五禽戏。”
“唯有延年益寿,长长久久,才是真正的国之大计也。”
……
华阳太后在安抚嬴政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立时见效的提议。
每日一石的奏折。
咱们能放放,还是暂且放放吧。
偶尔直接宣召昌文君进行楚地整体的政务汇报。
还有扶苏负责的徭役代分土地诸事。
景清带头执行的一统国策落实。
包括打捞泗水九鼎……
也都有调来的李由开始跟进了。
事实上。
许尚确实已经把楚地十一郡的诸多大事,全部梳理的有条不紊了。
嬴政需要做什么?
自然是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时时刻刻的把控全局……
嬴政真正要做的是,未来哪天许尚不在了,他能够顶上许尚的位置。
即:最终这【守虚应人】之位,必然还是得由嬴政来承担。
让无可让。
损无可损。
遂达守虚无为,应人顺天。
终于。
“行。”
嬴政点了点头,道:“我回头就去宣召李由,再交代他几句,后面我就多尝试一下放手,希望他们别让我和夫子失望。”
嬴政终于做出了扭转自我人性的第一步。
放手。
让权。
同时这也是未来许尚进行官制变革的基础。
如果嬴政下不定决心,仍旧依赖于当下的朝堂制度惯性,许尚想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官制变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后续落实不下去。
嬴政自己都坚定不了,更何况下面的官吏了。
人到中年。
再想做出颠覆性的改变。
非常难。
所以才会有那一句,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教就会。
另外。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到了六十岁的耳顺之年,才会有可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做出曾经绝对无法接受的建议。
比如让嬴政【让】权。
可按照孔子这么搞的话。
就算嬴政的寿命从青史上的四十九岁,延长至六十岁……
不。
这太难了。
一下延长十一年。
阎王爷都不会同意的。
所以孔子的那一套劝慰,对嬴政是不起效果的。
只有许尚对于【守虚应人】的大道感悟,再加上扶苏和华阳太后的以情动之,方才能够使嬴政扭转自我人性,暂且释怀曾在赵国邯郸所经历的少时惯性。
就这样。
嬴政再度开始陷入沉思。
扶苏和华阳太后也不再开口,打扰嬴政……
至于王翦和屠雎。
王翦的兵家守正之道,本身就暗合【守虚】之真意。
这是妥妥的先天禀赋。
无法通过学习得来。
王翦也教不了别人。
否则。
王贲也不至于下到江湖基层去炸鱼了,王离更加不必多言。
而国尉屠雎则是收获颇丰。
没错。
屠雎属于敢打敢冲,敢想敢干的类型,他缺少的就是一点更高维度的视角,说白了就是境界不够。
好在屠雎的磨练绝对是够够的了。
这就让他在许尚的开解中,能够吸收很多大道至理,为己所用。
注意。
任何道理,都得结合自身情况运用。
你跟一个和尚讲泡妹子,讲炒股赚钱……
诶!近现代和尚炒股还真有可能。
贫僧法号:满仓!
另一边。
北方阁。
右相王绾和御史大夫冯去疾,他们两人现在更多的是惊叹。
像他们这样的高官,对于所谓的才识和道理,都会本能的生出一些轻视之意。
什么孔孟之道。
什么老庄思想。
不都是权势的敲门砖吗?
如果后续科举能够普及开来。
对于关中高官而言,你们一个个的中原土老帽,什么狗屁科举抡才,说白了不就是到我们关中要饭来了吗?
还什么狗屁之乎者也。
我特么给你一个大逼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