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再次被征召
作者:班门弄茶   幸好遇见神最新章节     
    古桑乡防护工程挂上了“钱塘战阵操训屯”牌匾,是当朝首宰、彭城王爷刘义康亲笔题字。

    因为这块题匾,钱塘县、会稽郡、扬州府、乃至京城,都没人对古桑乡建堡垒之事插嘴非议。

    正当此时,太保、中书监、扬州刺史王弘大人去世。

    皇帝刘义隆下旨:彭城王刘义康兼任扬州刺史。

    扬州刺史的重要性在宋国刺史中排位第一。第二是荆州,第三是徐州。

    这样一来,彭城王刘义康成了会稽郡守、钱塘县令的直接上官。

    古桑乡改造工程更加顺当了。

    在县、郡两级衙门协调下,附近官道重新修整过,古桑乡采石、伐木等事宜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工程进度再次提速。

    本来,按照萧西风预计,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会超过5年。

    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凑在一起,三年多点,工程就提前完工了。

    古桑乡成为一座有壕沟环卫、城墙坚固的堡垒。

    堡垒里有小型武馆、演武场。

    护乡队扩大到600人,300正式队员、300预备队员。

    他们都属于民兵性质。没有固定报酬。

    护乡队揽到外活、有收入,偶尔发些补贴给队员。

    萧西风五人挑选了90名青壮男丁组成3个战阵组,对他们进行战阵训练。

    萧西风给战阵组队员发一些固定补贴。

    这是将来的真正战力。也为了对彭城王爷有个交代,应付他派人突击检查。

    护乡队和战阵操训组的操练、收入、支出等事情,萧西风让萧庆堂兄四人分工负责,费用由五人共有的几间蚕丝作坊出钱。

    没给乡民增添额外负担。

    ……

    太保王弘大人去世后不久,皇帝刘义隆也生病了,而且似乎很重。

    皇帝亲弟弟刘义康作为司徒、录尚书事、大将军,总揽朝政。

    宋国朝廷运作,几乎由他说了算。

    刘义康的帮手,最重要的有两位:中书令、尚书仆射殷景仁,太子詹事刘湛。

    这二人年轻时原本关系很好。

    如今成了首宰刘义康的左右臂膀,却因为理念不合、利益冲突等,两人关系渐行渐远、一致恶化。

    其中,刘湛因为做过彭城王府长史,与刘义康更亲近些。

    刘湛借着刘义康信任,在朝廷里任用、拉拢了一些人,如司徒左长史刘斌、大将军从事中郎王履、大将军主簿刘敬文、祭酒孔胤秀等,俨然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他们拉帮结伙、排斥异己、打击对手。引起朝野议论。

    这种情况,自然有人报告给病中的皇帝刘义隆,令其担忧、不喜。

    殷景仁一直跟随皇帝刘义隆,是其亲信。

    刘湛利令智昏,借助刘义康信任,极力排挤、压制殷景仁。

    甚至传说有刺客打算刺杀殷景仁。

    皇帝刘义隆为了保护殷景仁,为他特意安排了住处,派禁卫军把守。

    ……

    刘义隆发起北伐前后,宋国西部的益州、梁州发生流民暴动,益、梁两州北方的仇池国搅和其中。

    萧西风在古桑乡修建堡垒的这些年,益梁二州造反形势愈演愈烈,叛军占据了成都附近几座郡、县城,如郫县、涪县、五城、广汉等,多次攻打益州首府成都。

    刺史刘道济全力支持中兵参军裴方明守卫成都,挡住了叛军。

    益州东北部的梁州遭到仇池军明目张胆攻击。

    皇帝刘义隆要求刘义康强力平息这些事。

    在有人提议下,刘义康对萧西风五人发出征召令。

    提起益州,就必须说说上古九州。

    上古九州里没有益州。那时,成都盆地为中心的这片区域属于九州之一的梁洲。

    直到西汉设置十三刺史部时,梁洲分为益州刺史部、梁洲刺史部。“益州”这个行政单位才正式出现。

    益州刺史部管辖四川盆地以西、以南地区;梁洲刺史部管理以汉中为中心的盆地东、北部区域。

    南北朝时,两州都属于宋国国土。

    益州刺史是刘道济。梁洲刺史是甄法护。

    刘道济之兄刘粹,年轻时就追随先帝刘裕,参加京口起兵、征讨桓玄、刘毅等,立下赫赫战功,位居征北将军。

    刘义隆继位后,他又随到彦之剿灭谢晦。

    因此,刘粹深得刘裕、刘义隆父子信任。

    在这个以“九品中正制、推举孝廉”为官场正途的时代,作为刘粹的亲弟弟,刘道济的仕途也就十分顺畅,一早做到益州刺史位置。

    他本人品行倒不差,但他却纵容三名亲信部下,在益州横行无忌、疯狂敛财。搞得整个益州人神共愤、民怨沸腾。

    这三人是刺史府长史费谦、别驾张熙、参军杨德年。

    皇帝刘义隆曾因此下旨斥责过刘道济。

    许多益州民众不堪恶政酷吏,奋起反抗。也有许多人弃籍远走,离乡背井。

    这种情况被益、梁二州北边邻居仇池国主杨难当知道了。他打起了主意。

    仇池国以武都郡、阴平郡为中心,立国于晋“八王之乱”时期,原先是夹在晋国(后刘宋)、西秦国、吐谷浑、胡夏等国中间的小国。管理着益州、梁洲以北的一片区域。

    后秦、胡夏灭亡后,仇池国依然存在。

    现任仇池国主杨难当在宋、魏两国间左右投机。

    他先是接受宋国册封,成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由于与宋国梁洲刺史甄法护发生冲突,他后来投靠拓跋焘,接受魏国册封,成为其征南大将军、南秦王。

    刘义隆北伐期间,拓跋焘为了牵制宋国,指示杨难当在宋国西部搅出点动静,分散宋国力量。

    杨难当便派早年投靠自己的益州人司马飞龙回老家去,制造动乱。

    正巧这时,刺史刘道济拟任命当地人帛氐奴为参军都护,与长史费谦推荐的人员冲突。刘道济采纳了费谦的意见。

    帛氐奴对费谦怀恨在心,聚集党羽,在五城县发起造反。

    杨难当见益州局势如此混乱,便按拓跋焘意思,派人带着大量财物资助司马飞龙、帛氐奴发起乱民暴动。

    后来,当地人赵广也加入其中。

    出乎杨难当意料的是,流民暴动有了领导人、资金、正规训练,很快发展得如火如荼。

    可能是因为益州人对刘道济三名手下实在是恨之入骨,司马飞龙、帛氐奴、赵广领导的暴动很快成了气候,攻占了不少郡、县,直逼成都。

    仇池国军也趁机对汉中地区发起进攻。

    暴动前后持续时间长达近几年。叛军人数最多时接近二十万。

    后来,益州刺史刘道济病死,朝廷命令梁洲刺史甄法护代管益州,要求他率军平息暴乱。

    甄法护折腾很久也没什么进展,被朝廷免职。由其兄甄法崇接任益州刺史。

    甄法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奸臣费谦。就是刘道济刺史府长史,首席谋臣。

    同时在裴方明击退成都周边叛军后,让裴方明先护送刘道济灵柩东归。

    朝廷这时又下旨起复任用萧思话督南秦二州诸军事、横野将军、梁洲刺史,率军出西部平叛。

    萧思话何许人也?他是孝懿皇后萧文寿之侄子,前将军、封阳县侯萧源之子。上等大族萧家嫡系。

    孝懿皇后何许人也?她是宋国开国皇帝刘裕之继母,深得先皇刘裕爱戴、尊崇之人。

    有这样的出身,萧思话的仕途比刘道济还顺,一早做到中书侍郎、督青州\/徐州诸军事、振武将军、青州刺史。

    檀道济北伐收拾烂摊子时,他也在奉诏北伐之列。

    但是,在魏国叔孙建、长孙道生反击檀道济大军时,这哥们仗着后台硬,提前弃城逃跑了。

    他因此被下狱待审。

    这次起复前,还被关在大狱里。

    萧思话所在的兰陵萧家,是东晋“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的豪族。

    前面提到的济南太守萧承之、钱塘县令萧宽就是该族旁系子弟。

    萧承之是萧思话同辈族兄,比后者大十几岁。这次也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作为萧思话部下,随他西出平叛。

    萧承之给萧思话提出一个建议:要求朝廷允许他征调赋闲在家的萧西风五人的钱塘战阵。

    萧思话参加过北伐战役,也听说过钱塘战阵的传言,于是按萧承之意思向朝廷提出请求。

    对此,刘义康批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