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启征程,进军函谷
作者:夜郎如画   重生三国,诸葛再世最新章节     
    这场审讯让蜀国君臣和百姓都感到震惊和愤怒。原来,蜀国的内部已经被腐败和背叛所侵蚀,而这些人竟然还是朝廷的要员!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让整个朝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忧虑之中。

    这场审讯不仅仅是一次对叛国者的惩罚,更是一次对整个国家的警示。它提醒着人们,国家安全随时面临着各种威胁,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叛徒。只有保持警惕并加强防范措施,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稳定。

    通过这次查处内外勾结的事件,蜀国上下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这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从朝廷官员到普通百姓,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来预防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公元 242 年 9 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忙碌了半年的王志伟返回了长安的蜀军大本营。二十五万蜀军将士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等待着主帅的号令。

    王志伟与将领们商议下一步的战略计划。众将纷纷表示愿意听从王志伟的指挥,他们相信在王志伟的领导下,蜀军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王志伟微笑着点头,感谢众将士的信任,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志伟积极准备着新的征程。加强军队的日常训练,提高了士兵们的战斗力;积极筹备粮草物资,确保军队出征的后勤补给充足。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二十五万蜀军留下十万驻守长安大营,随时支援北方十二郡(每郡自有守军一万),五万驻守潼关,其余十万蜀军精锐只等王志伟一声令下,将再次出征,为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而奋斗。

    公元242年10月,秋意渐浓,寒风瑟瑟。长安城外,蜀军营地内军旗飘扬,猎猎作响,战鼓未响,可强烈的战斗气息已经在空中弥漫开来。士兵们身披战甲,手持兵器,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仿佛能透过长安城看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敌人。

    营地中的营帐整齐排列,每一座帐篷都散发着紧张而严肃的氛围。军官们穿梭其中,忙碌地安排着出征前的各项事务。

    晨光初破,天际渐明,王志伟一袭青衫,腰挂长剑,手持羽扇,扫视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他声音洪亮,穿透了清晨的薄雾,响彻整个营地:“将士们,今日我们齐聚于此,非为争强斗狠,而是为了蜀国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魏国贼寇,窥伺我疆土已久,今日,便是我们展现蜀人英勇,扞卫家园之时!”

    言罢,王志伟转身,指向远方模糊的地平线,那里,是未知的战场,也是荣耀与牺牲的归宿。“我们此行,不求速胜,但求必胜!每一滴汗水,都将化作胜利的甘霖;每一次牺牲,都将铸就蜀国的辉煌!记住,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万千蜀民的支持,有先帝刘备的英灵庇佑!”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袭来,吹得军旗猎猎作响,仿佛是上天在为他们助威鼓劲。

    随着王志伟的激昂演讲,士兵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齐声高呼,誓言响彻云霄:“誓死追随丞相!保卫蜀国!驱逐曹贼!一统中原。”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无畏,仿佛连天空都被这份决心所震撼。

    随后,王志伟亲自检阅三军,从步兵的坚盾利矛,到骑兵的铁蹄战马,再到远程弓弩手的精准射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蜀军的严明军纪与强大战力。

    一切准备就绪,王志伟登上点将台,高举令旗,随着一声令下,号角齐鸣,鼓声震天,蜀军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出营地,踏上了征讨魏国、扞卫家园的征途。

    长安城内,百姓们纷纷走出长安城,为蜀军送行。

    那一刻,长安城外的天空仿佛都被蜀军将士的壮志豪情所震撼,历史的车轮,也在这一刻,缓缓转动,书写着属于蜀国的又一段传奇。

    出征的路上,蜀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他们穿越山谷,跨过河流,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未曾有过丝毫退缩。每到一处,士兵们都会严格执行军令,保护百姓,赢得了沿途民众的尊敬与支持。

    函谷关,也称作“大崤关”或“金陡关”,地处豫省西部丘陵地带,周围地形复杂多变。它西据衡岭高原,东临弘农涧河,山谷深邃,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极为险恶,南接秦岭山脉,北濒滔滔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闻名。

    秋日的函谷关落叶纷飞,金黄的叶片铺满了崎岖狭窄的道路,增添了几分萧瑟与壮美。

    关楼高耸,双门双楼歇山顶式的三层建筑在秋日的阳光下更显威严,楼顶各饰的丹凤仿佛在微风中展翅欲飞,为这座古老的关隘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

    城墙上,箭楼、烽火台等防御设施一应俱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函谷关位于魏都至长安的故道中间,是连接中原与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防御的重镇。魏军守关的将士们身着铠甲,手持长矛利剑,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确保关隘的安全与畅通。

    蜀军阵列整齐,旌旗猎猎,在微凉的秋风中猎猎作响,展现出睥睨天下的雄壮气势。

    士兵们手持长枪利剑,身披铠甲,战马嘶鸣,铁蹄声震天动地,仿佛连大地都在为这支强大的军队颤抖。

    王志伟凝视着前方那座巍峨的函谷关。这座关隘,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依旧屹立不倒,成为阻挡蜀军前进的坚固壁垒。

    在王志伟的眼中,这座关隘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而是他心中早已运筹帷幄、志在必得的战利品。

    函谷关周围的山峦重重叠叠,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巨龙蜿蜒盘旋,有的像巨人屹立不倒。山峰之间弥漫着飘渺的雾气,仿佛给整个山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山间的树木和花草。

    函谷关就坐落在这山峦之中,城墙坚固而雄伟。这座古老的关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岁月的沉淀。

    山峦、云雾、函谷关和士兵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这里充满了力量和决心,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展开。

    蜀军将士们肃穆而立,静待丞相的命令。 关隘之上,魏军将士严阵以待,旗帜猎猎作响,映衬着他们坚毅不屈的面容。

    王志伟站在高处,观察着函谷关的地形。他深知,这座关隘易守难攻,如果强行攻城,势必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他决定派出使者,试图劝降魏军守将。魏军守将拒绝了蜀军的劝降,决心死守函谷关。

    王志伟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下达了命令:“全军听令!在函谷关五里之外安营扎寨,等待后续命令!”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搭建营帐和布置防御工事。王志伟看着忙碌的军队,心中思考着应对之策。

    蜀军已经抵达函谷关,但眼前这座坚固的关隘却阻止了蜀军前进的步伐。王志伟决定暂时放弃强攻,改为围困策略,试图通过长时间的包围来削弱敌军的力量。

    王志伟暗中派遣了一批精明能干的探子,潜入函谷关附近,试图找到这座关隘的弱点或其他突破的机会。这些探子将小心翼翼地观察敌军的布防情况、粮草储备以及内部矛盾等方面,以期能够发现一些有用的情报。

    王志伟深知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找到敌人的破绽,并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减少伤亡的前提下取得胜利。他平静地等待着探子带回消息,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几天过去了,蜀军对函谷关的围困毫无进展。王志伟明白,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冷静思考。就在他苦思破敌之策时,一名士兵带来了一个消息,让他眼前一亮……

    这名士兵报告说,在距离函谷关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条险峻但可以通行的小道。这条小道位于群山之中,守卫相对薄弱。王志伟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讨计策。

    他计划派一支精兵沿着小道偷袭函谷关,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他也下令加强对主营地的防守,以防魏军趁机反攻。

    夜半时分,蜀军的特种部队一中队悄悄出发了。他们无声无息地穿过山林,向着那条小道逼近。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避开了魏军的巡逻队,来到了函谷关的背后。此时,魏军完全没有察觉到蜀军的行动。

    特种部队一中队迅速发起攻击,城门处的魏军被杀得猝不及防。与此同时,主营地的蜀军也发动了总攻。魏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了阵脚。

    王志伟大吼一声:“将士们,冲啊!”他一马当先冲入了函谷关中,身后的蜀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呐喊着冲向了关内的魏军。魏军也毫不示弱,奋勇抵抗,但在蜀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败退。

    王志伟带领着军队一路追杀,将魏军逼到了函谷关的深处。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之后,蜀军终于成功地攻破了函谷关。这座险峻的关隘被蜀军打开了一个缺口,通往中原的道路展现在眼前。

    此时的王志伟浑身浴血,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知道,这一战的胜利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军队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函谷关的胜利让蜀军士气大振,蜀国君臣对王志伟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赞不绝口。而对于魏国来说,函谷关的失守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道重要的防线,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王志伟站在函谷关头,遥望着远方。

    “通知大军,休整三日,然后继续进发!”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军营。

    三日后,蜀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函谷关,朝着魏国的腹地进军。他们的士气如虹,坚信在王志伟的率领下,定能一举攻克魏国,实现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