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选贤任能(下)
作者:招财的小白猫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最新章节     
    刘巴对赵俨、杜袭二人的高调推荐,得到了士颂的的认可后,到荆南来的士人,似乎得到了新的启示。

    是啊,前面石韬毛遂自荐于士颂,后面赵俨、杜袭得刘巴推举。我们想要在荆南谋得一个好官职,若是见不到士颂,还可以去找士颂手下的重臣推举啊。

    一时间,士颂手下文武重臣,成为了南来士人们拜访的对象,就连刘度这样的不受重用的降臣,都有不少人上门拜访,求他推举。

    虽然士颂是想要招募些人才为自己所用,但是这样投机的人才,士颂多少有些看不起。

    所以这些忙了半天的士人们,虽然在荆南将军府治下四郡中,挂上了名义上的官职,但大多都并非重要角色,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见到士颂。

    士颂本来是来者不拒,但是后来发现求官的人太多,自己若是一个个都见的话,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现在安置流民的事宜有石韬、新法改革有赵俨、杜袭。

    加上刘巴把握大局,士颂的心思,本能的想转移到军队建设上去。

    直到病中的马玄居然也给士颂推举来了一位贤才,士颂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不小的错。

    石韬和刘巴是旧相识,赵俨、杜袭也在刘巴的举荐下,成为了郡守长史。

    这么算来,他们都能算是荆南派系的臣子。

    而自己原从派系中,领袖人物马玄病重,剩余之人中,根本没有人可以和刘巴、石韬相比肩。

    自己麾下,在无意间,已经成为了刘巴派系一家独大的局面。

    “难怪马玄在推荐信中如此推崇这人,还说刘巴也见过这位裴潜,也称赞他是世间难得的人才,马叔常是想壮大原从派系的力量吧。”士颂已经打定主意,不论马玄推荐的这位裴潜能力如何,自己都得重用,至少得和石韬对等比肩。

    即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士颂还是得见一见这位裴潜。

    他准备在见过裴潜之后,便去武陵军营,亲自主持一次本月的军团操练。

    这场操练,可是关系到不少将士的等级升降,按原来的惯例,多半是会伤些人的。若是拼的狠了,木质武器打死人也偶有发生。

    而易欣引着裴潜走进士颂的将军府客厅后,士颂左眼眉毛跳动不止,心说难道我今天得改变行程。

    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

    此人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

    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

    于是他南行到了长沙。后曹操平定荆州,裴潜归曹操,历任代郡太守、沛国相、兖州刺史。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等职务。

    《魏略》中说潜为人材博,有雅容。裴潜在代郡,杀了勾结乌桓的高官,设计坑了乌桓单于,安定曹魏的北方边界,在兖州,将曹操的后备军治理的井井有条,很有点儒将的味道。

    后来的曹丕、曹睿都十分看重他。

    这次裴潜南下荆州避乱,投奔好友王粲,后来感觉刘表并非贤主。刚好在这时,听到了士颂化用文天祥的绝命语来鼓励武陵士人帮助流民。他被文天祥的话深深震撼,决心南下。

    到了荆南后,更是对士颂的新法称赞不已。

    在得知士颂修黄金台,重用石韬、赵俨、杜袭后,裴潜坐不住了,即便是士颂年轻,但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但是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和那些跑去找刘巴、桓阶等人求助的士人不同。裴潜在武陵郡城住了几日后,居然是去求见了因病重而闭门谢客的马玄。

    在马玄门口投了份自荐书进去,便得到了和马玄见面的机会。

    再然后便得到了马玄的推荐信,拿着推荐信见刘巴,居然又得到了刘巴的认可,最后以马玄推荐的身份进入将军府面见士颂。

    裴潜的聪明就在于,他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站在马玄一系这边,在士颂几次重用刘巴这派系的新臣后,即便是有才华的人,刘巴的推荐士颂都会有所打压。

    只有马玄的推荐,士颂才会重用,才能平衡两派之间的实力。

    虽然要重用这人,士颂明白自己还是应该了解一下他才是。毕竟自己对裴潜的认识,还停留在这人是曹操手下,治理地方的能臣这个概念中。

    “叔常说裴先生有大才,子初先生也很认同。不知先生南来,有何以教我?”裴潜相貌不凡,很有气度,士颂看着很顺眼,言语中很有礼貌。

    裴潜也暗自将士颂打量了一番,然后行礼说道:“公子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下想知道,公子之仁,是否是宋襄之仁,公子之义,是否是项王之义?”

    这个问题很尖锐,还好士颂读书不少,迂腐仁义的宋襄公的故事还是知道的。

    项王之义,士颂先是一愣,最后明白过来裴潜说的是项羽和刘邦讲义气,鸿门不杀刘邦,最后形势大好还和刘邦划分楚河汉界。

    宋襄公的仁,霸王项羽的义。这样的仁义,就是取死。

    士颂微微一笑,回答道:“我的仁义,只对我的百姓臣民,对敌人嘛,我可不会留情面的。”

    裴潜摇摇头,说道:“我看不然,公子大批的收留流民,手下军队却扩充很少。要知道,天下诸侯,都在加大力量招募将士。荆南如此富裕繁荣,必定招人觊觎,迟早有人会进兵荆南的。公子推崇孔孟,当知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士颂笑道:“裴先生刚到荆南,可能有所不知,我今年颁布的新法中,可有一条尚武令的啊!”对自己的这条新政,士颂还是很得意的。

    结果,裴潜就是说士颂的尚武令有问题。

    他说道:“公子的这条尚武令,鼓励百姓参与郡兵的训练之中,从中择优而入新兵营。想法很好,可也有许多弊病。”

    “他们不过是些农夫平民而已,没有必要拼杀技能。真正到了战场上,他们这些郡兵的后备,多半是上不了前线,而是作为后军,负责运输粮草器械而已,这些工作,他们可有训练过?”

    士颂身子直立起来,是啊,裴潜点明确了自己练兵的不足处,但更重要的是,给了士颂启发,那就是自己军队军需的管理。

    自己本来就打算用郡兵作为押运队的,但按裴潜的建议,专门训练一支后勤部队,就像是后世的军需处一样专门管理军队的补给,这样的配置,绝对有利于自己军队的作战。

    “裴先生言子有理,士颂受教了。”接着,士颂便把自己想到的建立军需部队的想法说出来。

    并直接邀请裴潜,来担任这个荆南将军府的军需处长。

    当然,这年头得换个称谓,叫做兵曹从事,筹备后勤部队,打理各项军需事宜。

    另外,士颂看马玄的推荐信上说裴潜擅长兵法,士颂便授予裴潜临机调兵的权利,让他随时可以调用荆南四郡的所有郡兵。

    裴潜万没有料想到士颂会这么的信任自己,很是感恩,当即表示绝对给士颂打造出一支出色的后勤部队.

    接着他还举荐了自己的好友司马芝。

    这个司马芝,士颂倒是认识,至少在玩三国类的游戏里面,士颂多次用到这人。

    一开始,还以为和司马懿有什么关系,后来才发现和司马懿根本没关系,不过是刚好同姓而已。

    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

    少年时,跟着流民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

    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

    历史上的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后来被举荐为官,他为人执法公正,以农为本,治下百姓都很富足。

    听裴潜说了司马芝的事迹后,士颂连面都没有见,就下令任命只是某个流民屯屯长的司马芝为武陵郡典农从事,给石广元当副手,协助处理流民开荒屯田的政策。

    “公子就不想见见这位司马芝?就凭这一件事就决定如此重用他吗?”裴潜询问道。

    士颂当然不会说,我在后世早就知道这个人了,这人的政治能力可不低。

    他说道:“我以为,百善孝为先,就凭他选择留下和老弱一起面对盗匪的决定,我就觉得他值得重用。”

    裴潜微微点头,改变了自己对士颂的称呼,说道:“主公英明。对了,马大人说,除了在下外,还有一人想要推荐给主公,但是他却很是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推荐这人,只是让我把这人介绍给主公。说若是主公有意,可以去武陵城北的新屯田处找他。”

    他这么一说,反而是引起了士颂的兴趣,问道:“何人?”

    “和洽,和阳士。”

    历史上的和洽,也是在荆州为曹操所得后,回到许昌为官。

    这人很受曹操看重,和毛阶、崔琰一起负责为曹操选拔人才。建议曹操不能只看人才的品德和是否节约,而是应该看重这人的能力,将曹操招募人才的方式改成了首看才干,后看品德。

    不过和洽自己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

    士颂在脑海中搜寻了半天,搜寻不到这人的半分印象,然后问道:“这人我还真没有听说过呢,不知叔常为何犹豫?”

    接着,裴潜便向士颂介绍了和洽其人。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与亲戚故旧都向南投靠刘表,刘表以对待上宾的礼节接待他们。

    和洽说:“之所以不投靠袁本初,是为了躲避群雄争夺的地区。昏聩的主人,不能轻易接近,时间长久定会受到危害,其间必有进谗言的人离间挑拨。”于是又向南到了武陵郡。

    在武陵,和洽认可了士颂的新政,不过,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不愿意找人推荐。

    他所结交的朋友杂乱,却只看才干不看品德。

    和这些朋友相处,也很是随意,举止之间,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名士风范。

    所以到现在,也不过只是个屯田点的里正,完全是大才小用。

    听完裴潜的介绍,士颂心里对和洽下了定义,不过是个率性而为的人。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这人真的善于鉴别人才,那也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唯才是举,正是荆南现在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