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村里,田野空旷,却没有半点儿寂静,孩童嬉闹,大人们热闹。
田间地头还有人赶着翻土,那河边树下捕鱼正忙,女人则在厨房菜园奔走忙,还不停的有牛车,马车,驴车进进去去。
前天陈村长又给发银子了,每家都有五百多两,所以这些人个个脸上带笑,脚下生风,买东西都大方极了。
现在这村里女人们基本都有一银簪子,细布的衣裳已经是最普通了的,绸纱也有人穿了。
陈屠户那里一天至少能卖两头猪了,现在买肉根本不是斤,而是论半头一头的。陈屠户就越发觉得陈小婉提的那个养殖的法子对了,像现在他就卖断货了,至少在前年都是没得肉卖了。
周围的镇子村子养猪的人家他能买的都买回来了,还是不够,现在村里不少人买肉都是镇上和县城里才能买得回来的。
还有他们家过年的鸡鸭都是从县城买回来的,高价都没有几只,村里的那些早在不少人家办喜宴的时候就囫囵完了。所剩的自己家都不够吃的。
他琢磨着要不要让大儿子去试着做一做养殖。
她媳妇到是说要多养些鸡,也不想想他们这村口第一家,院子就那么大,要是鸡养多了,那有下脚的地方,养也得重新圈块地养。
可是连山村现在那里还有养鸡的地,要是那些新物种被鸡给吃了,那才叫亏的大。
好不容易闲下来的陈屠户是在家里家外里里外外的转,将家里人都整懵了。
耀祖问:“爹,你干什么呢!都转大半天了。”
“别说话,我想想你小婉姐说的养殖的事。”
“嗨,这有啥好想的,小婉姐不是说了吗?让别人养,定好量,你去跟人说好将猪买回来就是了。”
“难不成你还想自己养啊!也不看看我们家才几个人 ,哪里忙得过来。”
陈屠夫一拍大腿,好小子,是他着相了。摸摸儿子的头,就出门转去了,他得盘算盘算,周围哪几个村里明年有大量养猪的。
小子们一阵又一阵的笑闹声,鼻尖是各家炸丸子的香味,还有敲打的声音,不是在打糍粑就是在打鱼丸。
陈屠夫摇摇头,以前哪里敢想有这样的吃食,这样奢侈的生活哦!
走在打谷场上,他看了看半山湾,半山湾里也是炊烟袅袅,她脸上带着笑,这丫头啊!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也能让村里人过得好。现在整个庆平县和大姜都得福了。
半山湾里,几个孩子都不在,陈小婉抱着儿子看着下人进进去去,准备着过年的东西,陈小婉早就将过年要备的菜给他们了,那些护卫们还进山打了猎,带回来不少野兔和野鸡,还有一头野猪和一只獐子。
陈小婉也大手一挥让慧娘给准备上,大过年的大家吃好一点。
熏肉已经快成一门手艺了,陈家主要是陈三叔在弄,陈小婉这边罗叔也喜欢干这些,陈小婉就让他去忙了。有陈三叔商量的有滋有味,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到用什么木头熏更香了。
腊货都是慧娘弄了,节礼的时候已经送了不少出去,剩下的陈小婉看了一下,也够他们吃不少日子了,还有不少腊鱼和她院子里池子缸里养的鱼,食材已经很是丰富了。
这日子要是一直这样子就更好了,只是她还是担心和牵挂啊!
京城里小四收到了她大姐的信,看后也觉得无语,提笔写了几个字,就让小厮去送信。这日子没法过了,今年过年他一个人过,他这个官职如果圣上不破例,是没资格进宫饮宴的。
李云铮就别说收信了,人都不知道在那里猫着。
李大哥收的信,收到后很是犹豫了一番,才拿着信去找李大将军, 两人对看了几眼,怕有事。李大哥就将信给拆了,只是看后一言难尽。
“有事......”。
“无事......”答的十分勉强。
李大将军见他吞吞吐吐,将信拿过来一看道:“想不到小钟还有如此福气。”
然后也提笔写了几个字,递给李大哥:“给寄出去。”
李大哥拿起来一看,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字:“无事,勿念。”
李大哥想想自己爹给娘写的家书问了句:“爹,你这样回。”
“五弟回去后,五弟妹会不会闹和离。”
“还有,会不会不让您见孙子。”
李大将军的手一僵,看了他一眼道:“那你去帮他回吧!”
李大哥......
安南城里嘉仪身着龙凤吉服,踏着红毯,脚踩镶珠云头锦履,步步生莲的向城外走去,身前十二侍女引路,身后十二侍女随行,摆场之大前所未有,只因她说此一去再难回转,想好好看看安南城。
百姓们争抢相看,有跪头致谢的,也摇头呐喊的,嘉怡只是嘴角微微带笑,城门口使臣迎亲,大姜官员将领送行。
嘉仪登了车,礼乐一起,车队前进,红妆绵延近二十里,送亲的人多了一倍还有余。
只是这一路不太顺利,才过了西南的管控地,就遇到了一波刺杀,将侍从们吓得花容失色,大姜将领就有直接追了出去的,彩心紧紧的抱住公主。
大姜的送亲使立刻就向西丹使者问起了责,西丹使者也摸不着头,但也不敢说满话,西丹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光西丹王就有五个成年的儿子,每个的年龄都比这位公主要大。
看着愤怒的大姜送亲使和花容失色的公主,只得连连赔礼道歉,又遣人快马回去报信。
只是也并不顺利,队伍继续往前行了没多久,西丹使者就见自己派出去的人死在了路上。
大姜送亲使的勃然大怒,说公主不嫁了要带队伍返回安南城。
嘉怡捂着胸口道:“我.....我.....是为两国和平而来,这样回去.....两国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使臣和送亲使......
使臣:“不敢,臣定然将公主安全送到吾王面前。”
送亲使......:“你最好说到做到。”
队伍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