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考核?我只想摆烂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李世民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一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他的出身也是最显赫的。他心胸宽广,文武双全,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

    在登基之后不久,更是仿照秦王府的模式,建立了一个新的弘文馆,以储备天下文才。

    在另一方面,对于宗室皇家的教育,李世民也十分的看重。

    尽管如今,他自认为有了一位出色的继承人,太子李承乾。

    但是,正所谓:“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

    他还是想让他的几位儿子和公女,学会从小遵守规则。

    在家里孝敬父母。

    在外面尊敬兄弟。

    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做一个讲道德的人。

    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再去读些其他的书,学些其他的学问,那就更好不过。

    他明白,在历史中,皇子们因为争夺皇位,闹得天翻地覆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他自己更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这才夺得皇位。

    这实际上也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让他的那些儿子后来普遍认为,如果皇位没有传给自己,自己也能够抢过来...

    李世民现在当然没有这么想,但潜意识里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件事上学他,做那种骨肉相残的事。

    所以,这才在甘露殿中,定期的检查他们的课业,除了他们让他们懂得知识,更希望他们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与长孙谈完后,他走到杜如晦与李纲身边,唤道。

    “两位爱卿,考核可以开始了吗?”

    杜如晦是和方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共同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的两位主谋之一,也是功臣之中的佼佼者。

    在李世民继位之后,杜如晦和方玄龄分别为左右丞相,任用他们为唐朝挑选贤能,制订法律等等,是最为李世民器重的大臣之一。

    “陛下,随时可以开始了。”

    下方的杜如晦,原本挺直的腰板,微微弯了弯,对着李世民回答道。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又虚心的朝着两人问道:“不知道两位爱卿决定怎么考核朕的这些孩子。”

    杜如晦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摆了摆衣袖,轻轻咳嗽了一下,这才说道。

    “因为太子与诸位皇子公主,都年纪尚小,我和李老大人商议了一下,分成两步,第一步由善于研究论语的李老大人,考查他们论语的背诵以及注解情况。”

    “其次,就由我考校他们的才华,让他们参照《诗经》,任写一篇诗词歌赋。”

    李世民听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表示他们考虑的非常周到,随即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

    除去早夭的老二,李恪排名第三,座位也相对靠前。

    说是考核,其实与后世上课时,老师点名背诵课文差不多。

    李纲随机点名,点到那位皇子和公主,然后就让其背诵哪一段论语。

    这倒也不难。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恪一坐到矮榻之上,就莫名得有些不敢看李纲眼睛的感觉。

    果然,不管到多大,怕老师的毛病就是改不掉...

    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就连素闻喜爱文学的小胖子李泰,也低着头盯着身前的矮塌猛看。

    就如同上面长着一朵花一样...

    有道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就在李恪胡思乱想之际,李恪就听到李纲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李恪何在?”

    “回先生,小子在。”

    “好,你背诵论语·学而篇,第十句。”

    论语在李恪初中与高中时,就时常背诵。

    穿越后,又有了“过目不忘”的金手指,所以这当然难不倒他。

    他稍微回想了一下,立马背诵道:“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见到李恪不假思索的背诵了出来,李纲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提问道:“为政篇,第二十一句呢?”

    显然,第二个问题,提高了不少的难度。

    只是,李纲也显然小看了李恪这个带着作弊器的皇子,只见他不慌不忙的朗读道。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好,很好。”

    听到李恪干净利落的背诵,李纲也是不吝表扬道。

    只不过对于这种表扬,拥有两世经历的李恪来说,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就在他以为可以结束的时候。

    李纲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突然间又问道:“不知,蜀王殿下,可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恪抬头看向李纲,他有些不明白,这个小老头为什么逮着自己不松手。

    你不是李承乾的专属老师吗?你是考他啊,问我干甚?

    李纲于唐高祖李渊登基后,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典选如故。后来李世民登基,觉得他学问高,又让他当了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这可是教了三个太子,都没有当上皇帝的狠人。

    只是在场人多,加上长孙和李世民也在,李恪为了打发他,倒也没想太多,出口解释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您为什麽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尚书》里有一句话叫‘孝顺’!惟有孝亲,方可推及兄弟。把这种精神延伸到政治上,就是参政,何必非要做官才能参政。”

    “蜀王殿下大才,不错,正是这个道理,教育我们以孝为本,孝父友兄,很好坐下吧!”

    然后,又随机抽取了几位皇子,虽说也有没有记住的皇子哥公主,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全部背熟了。

    其中,皇子中李承乾、李泰以及公主中的李丽质、李明达,四个人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

    这四个人除了翻译没有自己这么清楚外,其他的也都不遑多让。

    而李世民也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对于这些皇子与公主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起身到偏殿批改奏折去了。

    留下李纲、杜如晦盯着他那些儿子和女儿们。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换算成现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

    李世民、长孙皇后在力士王德的带领下,再次回到了“甘露殿”的大殿之中。

    准备对这半个时辰时间里,几位皇子与几位公主所写的文稿进行审阅。

    此时,李承乾与李泰等几位皇子已经写好了试卷,停下了手中的笔,坐在试卷之后,等待着自己的父皇前来阅卷。

    李世民见到这一幕,很是得意,觉得自己教子有方,从而沾沾自喜。

    只是随着他的目光扫过整个甘露殿,很快,他嘴角上的笑意便凝固了。

    因为在最前方,最显眼的一个矮榻上,竟然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