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听到辛獠儿的解释,李靖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原来如此,殿下身体要紧,喝点黄酒倒也合适。”

    尉迟敬德也跟着点头道:“是极是极,喝点酒,驱驱寒气,以殿下的身体,这点风寒也就不足为惧。”

    一群军中汉子吃饭,在没有酒水这种氛围催化剂的调节下。

    吃起饭来,那就是一个风卷残云。

    根本就没有什么酒过三巡的说法。

    在侍女一连上了三次米饭之后,桌上的菜肴也被席卷一空。

    只剩下一个个脸上露出满足之色的众人。

    “嗝......”

    在将一碗鸡汤一饮而尽后,尉迟敬德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他不好意思地朝着李恪等人,说道:“不好意思让各位见笑了,这还是本将在这个月以来,吃的最舒心的一顿饭。”

    李恪笑着摆摆手道:“无妨,行军打仗在外,不必拘于小节,不知道鄂国公吃饱了没,没吃饱的话,我让辛獠儿再上几个菜。”

    尉迟敬德连忙摆手道:“多谢殿下美意,老臣已经吃得很饱了,可吃不下了。”

    李恪闻言笑道:“那就好,不然回到长安,宝琳兄弟知道您老来到我这,没有将您招待好,不得找本王算账啊。”

    尉迟敬德闻言也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殿下说笑了,宝琳那小子哪敢找殿下算账。”

    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气氛一时缓和了许多。

    李恪眼见吃得差不多了,朝着正在擦嘴的李靖说道。

    “代国公,吃饱了,我们去喝杯茶,消消食如何?”

    李靖闻言,脸上的神色变的微微正经起来,开口说道。

    “那感情好,今日贸然前来打搅,本就是准备寻辛将军商议事情,既然殿下这个正主在这儿,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李靖说着,便起身与李恪、袁天罡等人一同向偏厅旁的茶室走去。

    众人也纷纷起身跟随,准备一同参与接下来的商议。

    进入茶室,一股淡雅的茶香扑面而来。

    李恪先行邀请李靖和尉迟敬德入座。

    就在他要入座茶台主座,主动担任煮茶之责时,袁天罡上前一步,笑着开口道。

    “殿下,且慢,这煮茶一事,还是交由袁某来吧!殿下与两位总管有要事相商,不宜频繁分心。”

    李恪微微一怔,随即笑着点头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了。”

    “无妨.......”

    说话间,袁天罡便动作优雅地走到茶台主座,熟练地摆弄起茶具。

    听到李恪尊称一旁的道士为先生,李靖微微一怔。

    他原以为这位从一开始就和李恪站在一起,自称姓袁的道士。

    只是当地道观中的道士,前来拜访李恪或者有求于他。

    现在看到李恪对这位袁道长如此敬重,看样子这位袁道长绝非普通道士。

    李靖心中暗自揣测,目光再次落在袁天罡身上,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他微微拱手,对李恪和袁天罡说道:“说来也不怕几位笑话,方才肚中饥饿,光想着蹭饭填饱肚子,只知道先生姓袁,未曾仔细询问先生出处和道号。真是失礼了”

    袁天罡微笑着放下手中茶具,也拱手回礼道。

    “代国公客气了,小道袁天罡,不过是云游四方之人,有幸得遇殿下,在殿下麾下混口饭吃罢了。”

    李靖和尉迟敬德闻言皆是一惊,他们久闻袁天罡之名,此人精通天文地理、占卜之术,在民间颇具传奇色彩。

    更有传言,他被陛下李世民私自邀请,虚以官位,只不过最后都被袁天罡婉拒。

    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出现在此处,且与燕王殿下关系如此密切。

    李靖竭力的控制住脸上的表情,再次拱手道。

    “原来是袁道长,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李某之幸。”

    尉迟敬德也瞪大了眼睛,说道:“没想到竟是袁道长,怪不得殿下对先生如此敬重。”

    袁天罡见到两人如此反应,也只是淡然一笑,说道。

    “两位将军过奖了,小道不过略通术数,不足挂齿。”

    “来...请喝茶...”

    袁天罡一边说着,一边将煮好的茶依次倒入众人面前的茶杯中。

    茶香袅袅,弥漫在茶室中,让人心神宁静。

    李恪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袁先生的茶艺又有所精益,真是可喜可贺。”

    “殿下就不要在外人面前,故意吹捧老道了!”

    “两位总管冒雨前来,定是有要紧之事商议,殿下就不要一直打趣老道了。”

    在长安城生活多年,加上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对于,标配有堂下虎、昆仑奴、红拂女的李靖,李恪自然是不会陌生。

    同时也是对他的情况性格太过了解,知道以他刚烈、不结交群臣的性格,能够主动上门,定是有事。

    只是李靖不张口,李恪自然也乐得装傻充愣。

    可现在袁天罡既然将事情挑明了,李恪也就没有办法再继续视而不见。

    “哎......”

    李恪猛地一拍脑门,歉意的朝着李靖和尉迟敬德说道。

    “瞧我这脑子,吃饱了之后,就变迟钝了不少,差点忘记了正事。”

    “代国公,鄂国公,不知两位有何事要与辛将军和小王商议?李恪目光诚挚地望向李靖和尉迟敬德。

    从李恪刚才的表现来看,李靖嘴角露出一丝自嘲的微笑。

    果然,这燕王李恪非常的忌惮自己,在其他路行军面前,想方设法的想把他们的战利品,拉上自己的商业马车上。

    自己这边到好,都亲自送上门来了,他还如此小心翼翼。

    只不过,这个话题太过敏感,如此直白的开场白,一时之间,让李靖也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他微微沉吟,目光不自觉的看向了一旁的尉迟敬德。

    大老粗出身的尉迟敬德,没有李恪和李靖他们这么多复杂心思。

    看到李靖的眼神,还以为是让他先打开话题。

    心领神会的清了清嗓子,大声发难道:“殿下,你这次做事做的不太地道,长安百姓都说您是个厚道人,可这次你做的叫什么事,分明是瞧不起人。”

    听完尉迟敬德的这一番话,李恪直接就傻眼了。

    这都说的什么跟什么啊?

    不要说李恪了,就是一旁的李靖听完这句话之后,嘴角也都直抽抽。

    看到李恪一脸懵懂的样子,尉迟敬德还以为李恪是在装傻,脸上更气愤了。

    直接得理不饶人的说道:“燕王殿下,恒安道、通漠道、畅武道这三个到了殿下封地的大军,殿下大方的宴请将士们,怎么到了我们定襄道,连口热汤都没有,这不是厚此薄彼是什么?”

    “难道吾等定襄道的将士们,就不值得殿下这般对待?吾等不也是来到边境,为大唐讨伐突厥吗?殿下如此差别对待,实在让人心寒呐。”

    李恪闻言,哭笑不得,连忙说道:“鄂国公莫要动气,这实在是误会。本王绝非有意冷落定襄道的将士们。只是此前诸事繁忙,未能及时顾及。本王在此向鄂国公及定襄道的将士们赔罪。日后定当补上这份情谊。”

    “殿下,也别等到日后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晚上吧?”一向务实的尉迟敬德略显现实地说道。

    李恪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鄂国公,这确实有些仓促了,且不说准备食材需要时间,就是这下雨天,一时半会也不好操作呐。”

    饶是李靖此时也觉得尉迟敬德有些急切了,轻咳一声说道。

    “敬德,莫要这般急切。殿下既已承诺日后补上,自会做到。”

    可尉迟敬德却不依不饶,说道:“那怎么行,殿下刚才还说自己行事不周,现在有机会弥补,岂能拖延。定襄道的将士们可都盼着呢。”

    李恪无奈地看向袁天罡,希望他能帮忙说句话。

    袁天罡微笑着说道:“鄂国公心系将士,令人敬佩。殿下也确有弥补之意。不过今日确实仓促了些,不如这样,老夫在此做个见证,让殿下明日安排人准备一些酒食,送往定襄道将士驻地,以表殿下的歉意。如何?”

    尉迟敬德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便点头道。

    “好吧,那就依袁道长所言。不过殿下可不能再忘了。”

    李恪连忙说道:“放心,本王定不会忘。”

    在这小小的插曲之后,众人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正事上。

    李靖坐直了身体,正色道:“殿下,实不相瞒,吾等此次前来,乃是为粮草。”

    “哦?”

    听到李靖道出此行目的,李恪微微挑眉,神色有些诧异。

    对于朝廷现在缺粮,李恪是早有预料。

    毕竟李世民都朝他伸手了。

    然而,他却没想到这缺粮之事,竟已严重影响到了征讨大军。

    想到这里,若不是这里人多。

    李靖、尉迟敬德、辛獠儿和袁天罡都在这。

    他真想使劲的朝脸上,来上几个耳光。

    要知道,为了让其他几路大军,知晓他们与燕王卫的伙食差异,想让他们吃的好点,多消耗一些物资,好用粮食换取他们未来的战利品。

    他更是不顾反对狠下心来,花费巨资请将士们吃饭。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因为我们根本就没什么粮食。

    别说李恪心中的懊悔有多少了。

    他暗暗思忖,自己这一番操作实在是有些莽撞了。

    白白花费了数万贯钱财。

    李恪原本坐的笔直的腰杆,一瞬间就塌下去不少,就连脸色也变得有些黯淡。

    李靖等人还以为李恪是因为同情讨伐大军,而面露忧色,自顾自的说道。

    “本打算赢得一些胜利,再见见你的。可如今关中受灾严重,粮食紧缺,加上朝廷赈灾出了点小变故,军中的粮草也被挪移了一部分平息民怨,这让征讨大军的军需供应有些紧张。为此这才特来向殿下借粮。”

    “借粮?”

    李恪暗暗心惊,讨伐大军的粮草都不能按时保证,看来长安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峻不少。

    只不过,空口无凭,你一句借粮,我就要答应吗?

    到时候,你们不还。

    拍拍屁股,班师回朝了,我找谁要去。

    想到这里,李恪一脸为难的朝着李靖和尉迟敬德说道。

    “代国公、鄂国公,想必我燕王李恪的底细,二老也一清二楚,小王改封幽州,也不过才区区一年多的时间。”

    “小王这十四州的情况,两位久居庙堂,知道的情况,想必比我还要清楚。”

    “若不是近一年突厥势弱,加上左卫大将军柴绍,击败梁师都,小王这十四州的封地,还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说到这里,李恪露出一丝苦笑。

    “实在是地主家...啊呸...本王家也没有余粮啊......”

    粮食本就有限,若借给二位,小王也担心封地百姓与麾下将士的生计。且这借粮之事,并非小王一人能决定,还需与诸多臣属商议。二位也知道,这粮食一旦借出,若不能按时归还,小王也难以向众人交代啊。”

    李恪说完,神色间满是为难与忧虑。

    李靖与尉迟敬德对视一眼,就明白李恪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如今,在长安啷个不晓得,燕王李恪有一支十几条大船的商队,分成两批,天南地北的跑。

    要是说他没有粮食,还不如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更让人信服。

    只不过形势比人低,李靖还是耐着性子道。

    “殿下所言,吾等也能理解。但如今确实形势紧迫,还望殿下能再考虑考虑。就算殿下信不过吾等,还信不过陛下。也可立下字据,确保日后必定归还粮食,绝不食言。”

    尉迟敬德也急忙说道:“是啊,殿下,吾等定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

    “别别别,立下字据就好,这点小事,就不用麻烦陛下了......”

    “殿下这么说,就是答应借粮了?”听到李恪的话,尉迟敬德一脸惊喜的说道。

    啊?

    我何时...答应...过了...

    这时,李恪才反应过来,刚才李靖一提及李世民,一想到在李世民在他这个儿子面前,可不会这么守规矩,一时不察说漏了嘴。

    李恪不得不看向袁天罡,希望他能够帮他解围。

    袁天罡微微思索,说道:“殿下,此事确为两难。然,可与代国公、鄂国公商议一些折中的办法。比如,以其他物资或以后得战利品作为抵押,依次分批借出粮食,以降低风险。”

    “好...就这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