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古城深情"
作者:大春最棒   我爷是刘邦最新章节     
    钟银棋向刘邦低头道歉,他的话语如连珠炮般滔滔不绝,不断地鞠躬恳求。

    “皇太子所提出的警告,也正是我欲言之事!”刘邦这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我的命令给你家族的首领,我可以赋予他尊贵的头衔,同样也能剥夺这一切。切勿因骄傲而忽视了你的幸运,也勿因盲目而忽视了那滋养你的双手!”他的语气逐渐激烈,“若你激怒了我,我将会毫不犹豫地荡平你!”他转向刘启,神情严肃地提醒,“这些蛮夷国家最为狡猾。未来,你必须警惕,勿被他们所欺骗,亦勿让他们占得便宜!”

    “陛下,我将遵循您的指示!”钟银棋回应,他的声音颤抖,面色苍白。

    “退下吧!”刘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随着安南使者的离去,刘启和吕后高声称赞:“皇祖父,皇祖母,您的威严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续道,“安南使者,您已被我朝的威势吓得心惊胆战!”

    “我并非只是在虚张声势!”刘邦怒吼道,“我一直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认为不值得费神。但若他敢借此形势挑衅,我手中的剑绝无慈悲!”他转向刘启,面色凝重地提醒,“这些蛮夷国家最为狡猾。将来,你必须警惕,勿被他们所欺骗,亦勿让他们占得便宜!”

    “皇祖父,皇祖母,请宽恕我的无礼之言!”刘启带着一丝挑衅的语气说道,“待我汉朝权势达到巅峰,世上将不再有藩属国,只有恢复统一的中国领土!”

    “刘启,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刘盈提高了声音,严厉地质问道,“你心中所想何事?”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使者缥庄步入学宫,跪地禀报道:“陛下,殿下,百济使者尹振珠求见!”

    刘邦轻啜一口咖啡,沉声道:“让他进来!”

    不久,百济使者身着类似汉朝儒家学者的服饰步入大殿,毕恭毕敬地行了两膝八拜之礼。

    “百济臣向汉帝国皇帝陛下致敬,愿陛下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我亦向皇太子致以最深的敬意,愿太子千秋万载,千秋万载,千秋万载!”

    “我向大王子致以最深的敬意,愿殿下千秋不老,千秋不老,千秋不老!”

    刘盈在一旁轻声道:“起身吧!”

    “臣身在异国,不敢有失礼数!”尹振珠恭敬地回应,坚持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不肯起身。

    当时,百济与汉朝的关系错综复杂。百济国内诸多派系虽接受汉朝的任命,却也与北秦保持着联系。更为棘手的是,他们在辽东地区的小动作不断,令人忧心。

    刘邦对于百济的态度与先朝有所区别。在他心中,从未认可过这个位于汉朝帝国武汉边疆的附属部落。

    “自古以来,天下之分,既有中原华夏,也有四夷外国,”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百济乃是外国部落!”

    “百济,隔着江河海洋,拥有与其不同的风俗习惯,本质上是一个东方的蛮族部落,从未属于中国版图!”

    在他眼中,这个东方的蛮族部落尤为让人不悦。

    “百济使者尹振珠,代表我国统治者,向汉帝国皇帝陛下致以生日的祝福!”百济使者尹振珠继续说道,“我们谦卑地祝愿陛下福寿安康,如同千年寒冰,千年时光!”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张,“这是百济的国书,请陛下过目。”

    “就不必劳神审阅国书了!”刘邦回应,“在所有藩属国中,百济的国书堪称上乘,连我朝的儒家学者亦赞誉有加,称其书法和文风均为上乘之作!”

    尹振珠闻言,欣喜异常,“我百济地处天朝边陲,已承袭上国教化千年之久,深感荣幸。”

    刘邦突然打断他,“我也耳闻百济,无论贫富贵贱,都在效仿中国文化。”他续道,“我还得知,自古以来,中华人民一直乐善好施,助你们百济人度过难关。”

    “若你所言非虚,你们应当懂得知恩图报。然而,你们却如同贪婪的虫子,企图骑在两匹马背上,双脚分别踏在马镫之上,甚至暗中图谋我国辽东的古籍领土!这难道不是背信弃义之举吗?”

    尹振珠顿时脸色惨白,充满了恐惧,“陛下,我百济部落对陛下的尊敬如山岳般坚定不移,绝无任何冒犯之意!”

    “冒犯我尚可,但我并不欲效仿隋炀帝,夸耀其父的征战成就。”刘邦语气坚定地继续道,“但是, 真的已经落入你们手中了吗?辽东的那些正宗汉人部落,你们真的已经吞并了吗?我派遣去调解那些真正汉人部落的使者,你们真的敢于阻挠吗?”

    听闻这些话语,尹振珠吓得心惊胆战,不禁跪倒在地,恳求皇帝的谅解。

    “将这些话转达给你们百济的君主!”刘邦沉声继续道,“长久以来,我并未愿意插手你们国内事务,期望你们的君主能够妥善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我听说你们的部长们骄奢淫逸,财富滚滚,而普通百姓却衣不蔽体,此情此景,实在令人痛心!”

    “既然你们已经接受了我们祖先秦朝皇帝的圣旨,我并未对你们施以太多的奖赏。但你们又是如何回报我们的呢?嗯?”

    “我并不想再说出严厉的措辞。你回去之后,务必让你的人民深思这些话。我这个人,要么不做什么,一旦决定,就会全力以赴。你应该好好考虑这一点,当我的耐心到达极限时,你是否能承受我的怒火!”

    尹振珠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几乎连话都说不清楚。

    他的来意本是献上诚挚的生日祝福,并带来无数珍贵的礼物,意图在汉帝国皇帝面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维持汉朝对百济的温和政策。然而,他未曾料到汉帝国皇帝对百济竟怀有敌意。

    一想到汉帝国皇帝可能发怒,派遣百万大军北上,百济可能面临灭国的危机,他便感到极度焦虑,双眼因恐惧和困惑而瞪得大大的。

    刘邦缓缓起身,严肃地说道:“你是百济的学者,才智自然非同小可。今日,我私下向你透露这些话语,你须牢记于心,不可有丝毫差池,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你们家族的君主。”

    “我注意到,每当涉及到中国人时,百济的贵族们很少怀有感激之情,他们往往依靠阴谋诡计来引发灾祸。往昔,汉朝失去统治地位时,他们曾企图暗中恢复帝王的尊位,却最终遭到汉朝军队的严厉打击;楚国曾被封为王者,但不久便反叛,导致他们的王子被俘,国姓灭绝;当楚国掌权之时,他们又受到契丹和正宗汉人的压迫,沦为奴隶。”

    “你应该清楚我的意思,使者。”

    尹振珠忙不迭地点头,刘邦的话语涵盖了从汉朝到楚朝的历史,百济的兴衰与中原的命运息息相关。

    刘邦续道:“如今,我掌管着中国,汉朝已经从秦朝的灰烬中重获新生。百济应当警惕并顺从地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然而,你们的君主却怀有背叛与欺诈之心,占领了辽东的土地,囚禁了那里的汉人。你们为何要这样做,试图以伪善的行为走向毁灭?”

    刘邦带着轻蔑的嘲讽看着这些百济使者,不屑地说:“你们以为仅有浩瀚的大海和遥远的山脉作为屏障,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你们错误地认为汉朝,就像汉朝和楚国一样,虽然擅长火炮,但海军作战不强,不擅长跨海作战!”

    “哼,我平定了刘氏的混乱,赶走了刘氏,我父亲的骑兵,从未有过撤退,从未有过失败,这是汉朝和楚国无法比拟的。”

    “若你们的君主持续被私欲所蒙蔽,贪恋我汉朝的边疆之地,我将不会仁慈对待。我将会毫不犹豫地将灾祸降于百济民众之上。到那时,面对百万勇猛的汉军入侵,你们的百济皇帝又将如何自保?”

    “再者,近些月来我对你们百济过于宽容,看来你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归属。”

    润

    “孙子,你要记住,对待刘濞这般小国,绝不可心慈手软!”

    在皇后宫殿的内室之中,刘邦手持一杯果汁,对刘清耐心地教导道:

    “不要轻信安南或百济之言;他们虽学得了我们天朝的礼仪,却未能领会我们文化的核心——仁义二字!”刘邦轻啜一口果汁,续道,“当日我天朝强盛,他们便来讨好;一旦我天朝式微,他们便跳出来欺凌。这般见风使舵的小人,岂值一提!”

    “因此,切勿对这些家伙施舍君主般的待遇。我汉朝的君主,应当以威力与荣耀统治天下!”刘邦语重心长地继续道,“你必须让他们领会到恐惧的力量!”

    就在这番话音落下之际,吕后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炖牛肉置于刘邦面前,轻声道:“趁热食用,这牛肉炖得鲜嫩多汁,不是吗?”随后,她取出几只小碗,细心地将酱油、醋、大蒜泥以及其他调料匀入其中。

    她将精心准备的菜肴摆放在刘邦面前,轻声细语道:“亲爱的,赶紧用饭,别让菜凉了。”

    刘邦对妻子突如其来的关怀感到有些意外,低声嘟囔着:“今日这是何故?你如此细心地照料我?”

    “这话说得真是奇怪!”往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吕后必定会用讽刺之词作出回应。然而此刻,她却以温柔的语调回答,“我已服侍了你许多年,难道你还觉得我没有尽到妻子的本分吗?”

    “我的意思是,你已经很久没有对我这么体贴了!”刘邦一脸困惑地回应。

    “吕后,即便是在你的生日那天,你也是我最敬重的!”吕后为刘启盛了一碗凉透的牛肉汤,提醒道,“今天你是主角。”

    刘邦尝了一口果汁,随后拿起几片牛肉,轻咬一口,满足地将嚼碎的肉渣吐出,随意地擦拭了一下手指,继续饮用果汁。他转向刘启,好奇地问:“孙子,你为你祖母的生日准备了什么礼物?而现在,是我的生日,你又将送我何种礼物?”

    在吕后的寿辰那天,刘启献上几幅画作作为礼物,她珍视不已,并在卧室中自豪地展示,觉得那些画作极为可爱好看,百看不厌。

    刘启有些迷茫地回答:“皇祖父,我难以言表,但请您放心,孙儿定会找个恰当的时机,为您准备更特别的惊喜!”

    这时,站在他身边的刘盈接口道:“陛下,您的寿辰是值得天下同庆的日子。”

    “不必那么铺张!”刘邦放声大笑,“我们内在宫中设几席即可。无需过分地普天同庆,共襄盛举。为了国计民生,切莫将资源浪费在无谓之事上,此乃国家之重负!”

    “普天同庆与共享欢乐,并非意味着铺张浪费!”刘盈紧接着阐述,“今年冬日,河南数州遭洪水肆虐,百姓生活艰难。何不借此陛下寿辰之机,减免那些地区的粮食税负?如此,不正是在与百姓共谋福祉吗?”

    “这确是当务之急,减免税赋乃是应当之事。”刘邦点头赞同,“几日之后便是新月,我们不仅应免除他们冬季的粮食税负,还应提供救济,确保他们在严寒中得以温饱。”

    刘邦微微点头,额间因深思而现出皱纹,“指令财政部和河南总督府实施慷慨的救济措施,不必担心花费。同时,颁布圣旨给河南的监察御史及巡回使臣,命他们密切关注当地状况。让官员们明白,若是有人敢贪污救济粮食,必将受到严惩。”

    尽管他在个人生日庆典上极为节俭,但在救灾事宜上却表现得毫不犹豫,甚至强调:“不必担心花费!”

    这正是刘邦性格中的一个矛盾点,一个在历史上常被误解的暴君形象。

    然而,当我们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一位对百姓充满同情心的君主。

    他不仅关心灾民的福祉,而且在对待普通百姓方面,他的举措常常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统治者。

    汉朝律法明确规定:“若官员未能妥善照顾孤独、贫困、孤儿、残疾或重病患者,未能在他们无力自养时给予收养,将受到杖责;若官员扣减或减少他们应得的救济物资,将被视为贪污行为。”

    在汉朝,不仅孤寡老人,一定年龄以上的民众都由国家提供照顾,根据他们的年龄,每天提供小麦、水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对于无法服兵役的残疾和老年人群,还提供小麦、水果、大米、棉衣的月度津贴,以及盐和木炭等生活物资。

    刘邦开创了福利药房,这些药房深得民众之心,与科举制度一样备受推崇。这些药房向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穷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物。

    除此之外,他还设立了公共墓地,这些墓地免费提供给民众。刘邦此举源于对自己父母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他们去世后因为没有合适的墓地而得以安息,因此他实施了这项仁慈的政策,以慰藉众多同样处境艰难的百姓。

    这些政策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空谈,刘邦亲自负责监督实施,使得地方官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高祖皇帝统治初期,河南地区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在秦汉交替之际,北方已饱受饥荒与战乱的摧残。国家刚刚稳定,却又面临自然灾害的侵袭,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救济工作的延误使得一些绝望的民众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子女以换取生机。

    闻听此事,刘邦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对几位未能提供充足救济的官员施加了惩罚。他下达了严苛的命令,要求文官武将自掏腰包购买灾区家庭被迫出售的子女,并将他们归还给亲生父母,以此让他们重聚家庭。

    这样的行为,岂能将之称作暴君!

    若他真是暴君,那些被军事法庭官员阿谀奉承的王子们又算什么?他们挥霍民脂民膏,沉迷于纸醉金迷,却常被赞誉为有德行的君主。

    刘邦的寿辰悄然临近。

    尽管作为开国皇帝,他本人并不喜好奢华与排场,但一个君主的生日毕竟是件庄重且重大的事情。

    随着晨曦的光辉洒满大地,来自五部和八部的部长们,以及来自沛县及其他地区的贵族家庭,身着正式的礼服或皇帝赐予的官袍,纷纷踏入宫殿,向皇帝致敬,并献上他们的寿礼。

    军事官员们以其诚实和直率而闻名;在刘邦皇帝的统治下幸存,并在宫廷中服务的他们以正直着称。他们的礼物简单而朴素,通常是自己的亲笔书法和绘画,承载着对皇帝健康和长寿的美好祝愿,以及专门为生日创作的诗歌。

    相比之下,贵族家庭在礼物的选择上则显得更加大方。他们送上了银器、铁器、珠宝以及其他各种珍宝。这些宝物大多是最近战争的战利品,因此贵族家中收藏颇丰。

    除了各部门部长们的礼物,来自全境诸侯王的生日献礼也准时抵达,并在庆祝生日的当天被送达宫殿。

    诸侯王们似乎深谙开国皇帝的心意;他们并未送上任何贵重之物,而是各自献上了出自其封地的特色特产。

    朝会结束后,宫殿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所有军事官员、舞者以及文官共襄盛举。

    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中,由1933名精英男子组成的禁卫军负责内部的安全事宜,与此同时,太学院在殿内精心安排了八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而宫廷乐队则在大殿之外奏响悠扬的乐章。

    阴庐寺在皇帝宝座的西侧搭建了一个供应果汁的亭子,在东侧则设立了一个提供餐饮的亭子。

    宫廷宴会分布在宝座周围的各个区域,宝座本身面西向东,其他宝座则南北相对。三品以下的官员在殿堂内就坐,而四品以上官员则在殿堂外负责接待,每位官员都有一队专业的侍者为其安排事宜。

    宫殿内依旧保持着开国皇帝所喜爱的简单优雅风格,因为皇帝本人生性不喜铺张,以往很少庆祝生日。然而,为了这次盛会,内廷的太监们早已精心筹备多时。

    “陛下驾到!”随着礼部的庄严宣告,宴会大厅内的气氛瞬间肃穆起来。

    “我等臣子,跪拜在陛下脚下,愿陛下万寿无疆!”臣子们齐声呼喊,表达着对皇帝的敬仰和祝福。

    在臣子们的跪拜声中,刘邦皇帝与吕后一同从侧殿优雅地步出,缓缓踏过铺陈整齐的台阶,朝着宝座稳步而去。

    刘盈紧紧握着刘启的小手,紧随在刘邦皇帝身后。

    “我的孙子,过来!”正当刘邦皇帝准备走下宝座的台阶时,他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倾听刘启的话语,并伸出了他那宽厚的手掌。

    “去吧!”刘盈轻声在刘启的耳边鼓励道。

    刘启信心满满地迈出一步,左手紧紧牵着刘邦皇帝,右手则握着吕后的手,展现出一幅温馨和睦的家族画面。

    两位年迈的君主及其幼孙缓缓步上高台。

    “起身,我亲爱的臣子们!”刘邦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与慈爱。

    在这座至高无上的大殿里,宝座设计得颇为谦逊,刘启被安置在两位老人之间,他环视四周,目睹了臣子们从跪拜的姿势中站起,恢复了尊贵的仪态。

    身着正式官服的臣子们,腰间系着玉带,手持银杯与玉杯,他们的行列彰显了朝廷的庄严与辉煌。

    臣子们纷纷起身,太学院的乐师们便跪地献上表演,其中伴随着优雅的蛇形舞蹈,为庆典更添几分韵味。

    “奉天承运,庆祝四海和平。在龙凤亭阁之中,垂下的帷幕映衬出皇帝的光辉,如同天神下凡。神圣的皇帝,感谢天地赐予,祈求长寿与福祉。皇帝的吉祥阴气上升至崇高之位,保障国家永远和平与稳定!”

    随着音乐的悠扬旋律,刘邦皇帝紧紧握住刘启的小手,轻轻地将它置于自己宽厚的手掌之中。

    刘启忽然察觉到开国皇帝的神情有了微妙的变化;他的脸上不再是常见的帝王威严,而是流露出了一丝忧郁、一丝渴望,甚至是一种对往昔的怀念。

    “皇祖父,您在想些什么?”刘启轻柔地询问,声音中透露出孩子的好奇与关切。

    开国皇帝依旧紧紧握着刘启的小手,沉默不语。

    与此同时,他在吕后的另一侧,也感受到吕后紧紧握住他的手。他们的目光交缠,无需言语,彼此间无声的沟通在这一刻发生。吕后向开国皇帝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