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扩展至全亚洲,从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
一、印度佛教的历史起源
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着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古尼泊尔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古印度时期,佛教鼎盛一时,成为古印度的最大宗教。
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义却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及菩萨行思想里。不过,可能限于当时社会环境等原因,千年的婆罗门教传统环境的影响下,显得过于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当时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是显然的。
但是自从孔雀王朝之后,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就开始下滑,这是因为孔雀王朝时期是佛教在印度发展的黄金期,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对佛教进行官方保护和支持。在政治因素的支持下,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迅猛,然而在孔雀王朝衰亡之后,失去了官方保护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弱的情形,再加之此后印度地区接连爆发的冲突和权力斗争,都使得佛教在印度的地位陆续减弱。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的兴盛,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7世纪进入西北印度;八世纪占领印度河下游;1001年大规模进攻中印度、东印度,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208年摧毁超戒寺,这是印度佛教衰亡的标志。印度教吸收佛教特色,取而代之。
二、印度佛教创始人佛陀
佛教的启教者是释迦牟尼(Sākyamuni),「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巴利文:Siddhattha,梵文:Siddhar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 Gotama(仙人子孙称为 Gautam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姓,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1、出生与家族
悉达多为古印度释迦族人,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毘罗卫城,父亲为净饭王,自称是仙人的后裔(Gautama 日种),为印度刹帝力(武士)阶级,母亲为摩耶夫人,在出生七日后母亲即过世,由姨母瞿昙弥 (后出家为大爱道,音译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妃子为妻,第一是善觉王之女,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是摩奴陀罗妃,第三是瞿多弥妃,当中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
2、 大出离
29岁时的悉达多,面对在当时印度部族交相争战的环境下,释迦族受到强势部族逼迫的困境,思及人生不免于老、病、死的结局,深深感到生命的无奈与苦痛,进而寻觅出离之道。当儿子出生时,即取名为罗睺罗(意为障碍),意为障碍其离家寻觅出苦之道。不久之后,悉达多即于夜晚乘马离家,开始遍访各地名师的寻道生涯,此为悉达多一生的转折点。
3、觅道及苦行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与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沙门文化。婆罗门教为一神信仰,主张一切为梵神的生化,唯有神才能救赎,但救赎的对象只限于雅利安血统,并不包括印度本地土着,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奥义书思潮下的苦行沙门,并不相信吠陀、梵书中记载的神祗及升天信仰,而认为过去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世的好坏,这是一种「宿业决定」,并且主张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会依「宿业」而轮回转世。苦行沙门的修行重于流浪、独居,以苦行来「消除宿业」,远离男女、守持梵行,以守戒、冥想来进入禅定,并观想神我与宇宙(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 ā?āra-kālām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 Uddaka-rām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修习禅定,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4、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在苦行的修习中,已经历了六年,发现苦行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开始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 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确立了「四圣谛」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自称为 buddha 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 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着名的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大迦叶。
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五年,为了宣扬正觉、解脱的教法,走遍了恒河两岸,以憍萨罗国(Kosāla)、摩揭陀国(magadha)和毗舍离国(Vai?āli)为主要的宣法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只园精舍说法约25年。佛陀一生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杰出的弟子有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等。
6、入灭
佛陀80岁时,在毗舍离城患重病,当年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打算为一生行化过的地方,做最后的开示及寻礼。佛陀在路途中,食用了铜匠纯陀(cunda)供养的「栴檀树菌茸」(Sukara-maddava)之后,似乎是因为食物不洁或中毒,忽然得了严重的血痢(可能是现代的赤痢 dysentery),腹泻剧痛几乎濒临于死,但佛陀摄持于心,忍受无有怨言。此后,佛陀勉强走到拘尸那罗(Kusināra,末罗国之一邑)附近的树林,已无法再支撑,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下卧具,佛陀头部朝北躺下,向右侧偃卧,告知弟子们即将入涅盘。此时,阿难守候在佛陀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当夜,传说年纪已有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Subhadda)请佛开示,当晚须跋陀罗即见法、证道,成为佛陀的最后度化的弟子。
根据南传铜鍱部觉音论师着作之《善见律毗婆沙》『序品』的说法,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平旦(凌晨)时,在拘尸那罗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入灭。火化后的舍利(遗骨),由释迦族相近血缘的东方八个氏族带回建塔供养。据『长阿含游行经』的记载,这八个氏族各为末罗族的波婆国、跋离族的遮罗颇国、拘利族的罗摩伽国、婆罗门族的毘留提国、释种族的迦毘罗卫、离车族的毘舍离国、阿阇世王族的摩竭陀国、末罗族的拘尸那罗国。除了由八族兴建的舍利塔以外,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 dro?a 婆罗门建于战主国的瓶塔(供奉分佛舍利的瓶),以及毕钵罗 pipphalavana 聚落的末利 moliya 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
7、结集法教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即已入灭。佛入灭当时,僧团的大长老摩诃迦叶(mahā-kā?yapa)为了见佛陀,正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途中闻佛已入灭,而赶往拘尸那罗,并代表僧团为佛举火荼毘。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支持下,召集了五百名阿罗汉,在王舍城的七叶窟安居三个月,并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
三、印度佛教发展的主要阶段
按照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后期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后期)、密教四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後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后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
初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00年至佛灭后150年;b.c.261~237)
中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50年至佛灭后350年;b.c.237~37)
后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后350~600年;b.c.37~A.d.213)
末期部派佛教与中期大乘菩萨道 (佛灭后600~1000年;A.d.213~613)
后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後1000~1400年;A.d.613~1013)
印度佛教的灭没(佛灭後1400~1637年;A.d.1013~1250)
1、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学者提出的概念,指称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并认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古印度的书面佛经记载在印度现也基本失灭殆尽,佛陀时代的书面记载更无有发现,系统保留下佛经最完整的是中国的三藏经典。佛陀的教导最初在印度都是由各派口口相传的。佛灭度后,为了便于记忆,佛弟子们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此即后来的所谓大、小乘二派佛教的开始。佛教的基础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这些都是大小乘各派所认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佛从缘起思想出发,指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称佛法的三法印,此是佛法的最重要标准。一些小乘学者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这实际是佛教的一些基础理念和原则而已,并非即是“原始佛教”,而无视北传佛教尤其最重要的汉传佛教保存的大量佛典记载,单以个别部派佛教的说法为标准,则显然是狭隘和荒谬的。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2、部派佛教
佛灭后百年,因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团出现分裂,称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经过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间一再分立,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纪中)时代,佛教迅速发展。各派法师被派往印度周围各地弘法,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
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上座部的另一支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锡兰(古斯里兰卡国,又称铜碟洲,故斯里兰卡的部派又称铜碟部),后来经过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后一个支派传往东南亚形成今天的南传佛教。
还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法藏部为目犍连子帝须之大弟子昙无得所领导,昙无得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区弘法的高僧。该部以注重大乘菩萨藏与咒藏而闻名。
另一支饮光部(传为迦叶尊者所传)也有部分与一切有部及法藏部类似的思想。大约同时代,拥有大乘信仰的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后的案达罗派,它们都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犊子部则在中西部印度发展,分立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现的经量部前身是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学者认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众部传承的,大众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过,实际上一些部派的经典记载表明,部派佛教时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仅大众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类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与修行大乘教法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师当年考察印度时,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区域--摩揭陀国--也是佛在世时弘法的核心区域,该国四个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师称其为大乘上座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两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对戒律的认识上的差别而引起的。事实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派别大小乘教法进行限制,其下属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种教法的,但他们必须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3、大乘佛教
很多佛经中都记载了佛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太虚大师认为此阶段属大隐小显时期。随着公元前后印度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书面经典的大量出现,客观上为大乘教法的推广与普及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马鸣,龙树等大乘菩萨纷纷出世,大乘佛法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
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菩萨道和一心本净,无量世界无量诸佛,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如来藏唯识学,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广大精深程度上步步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
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最早成立的大乘经典《小品般若经》中,强调书写经典的功德。后来的《大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也传承了这个说法。
随后的历史中,印度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枷行派。中观派创始人是龙树菩萨,经堤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
另一派的瑜伽行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思想的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主要依据经论是《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论着。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
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
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四、印度佛教的发展现状
虽然早期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但是它的教义、文化习俗等内容,早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融入到了其他宗教中,对印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的印度佛教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佛教,而是吸收和容纳了大量其他宗教的内容后的“新佛教”。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
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着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
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人,约占总人口的0.8%。
总得看,佛教产生与印度,又在印度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佛教在印度失去了主流地位,但释迦牟尼的影响仍然深远,他被视为一个历史和文化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教义和价值观在印度社会中继续存在。无论佛教在印度是否衰落,释迦牟尼的遗产将永远留在印度文化的文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