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梁王刘武
作者:轻湮雨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最新章节     
    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史记·梁孝王世家》

    汉景帝三年(前155年)冬十月,汉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来朝,对于这位多年不见的弟弟,汉景帝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不仅派遣使者持节,以四匹马拉着皇帝专用的车乘,远赴函谷关迎接,而且在梁王抵京之后,更是经常邀请其与自己同乘同坐,进入皇宫两人则乘同一辇车,外出就坐同一辆御车,梁王刘武所受到的宠幸简直无人能比。

    梁王刘武作为汉文帝的嫡次子,也是窦太后除景帝刘启之外的唯一儿子,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时受封代王,两年后又改封淮阳王,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时,因梁王刘揖死后无子,而梁国所在地又太过紧要,汉文帝便又将刘武改封为了梁王。

    按照汉朝的礼制,诸侯王通常十多年才可入京朝见一次,而且逗留京城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天。然而,梁王刘武自就封梁国以来,却是连年入朝,而且经常一住就是数月,可见汉文帝对他的宠爱。此外,汉文帝给予他的赏赐也是远超其他诸侯王和皇子,以致梁国府库金钱达数百万,珠宝玉器甚至比京师国库还要多。

    与此同时,窦皇后由于年老色衰和中年失明,逐渐失去汉文帝宠爱的她,对于亲情也更为重视,而她一生只生有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和馆陶公主刘嫖两子一女,其中只有梁王刘武常年在外难得一见,因此她对于这个小儿子同样十分疼爱。也正是受窦太后的影响,在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之后,梁王刘武依旧荣宠不衰。

    当时的梁国,在经过汉文帝的扩充之后,已经成为了坐拥四十余县的大诸侯国,而且由于地处中原腹地,这些县大多都是大县、富县,这使得梁国富饶且强盛。凭借着父亲、母亲和兄长的宠爱,梁王刘武于封国大兴土木,他不仅扩大了国都睢阳的规模,使之达到周长七十里,更是大肆营建宫室,并修建了空中廊道,从宫室连接到平台达三十余里。同时,梁王刘武还广招四方豪俊之士,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等人,都曾随侍身边。

    彼时的梁王刘武,不仅城坚、粮多、钱多、人才多,而且梁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当初,贾谊建议汉文帝扩大淮阳国和梁国,以汉文帝两子为诸侯,目的就是以梁国对抗齐赵,以淮阳国制约吴楚,原因则是梁国和淮阳国,恰好堵住了齐、赵、吴、楚等诸侯王入关的道路,从而成为了朝廷对抗诸侯王的第一道屏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汉文帝最终只完成了原定计划的一半,即扩充梁国。

    由于淮阳国没能扩充,梁国便成为了朝廷对抗诸侯王的桥头堡,是抵挡诸侯军队入关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汉文帝和汉景帝对梁王刘武的恩宠,虽然不能说没有父子、兄弟之情的主观影响,但必然也有拉拢稳定梁国的客观需要。

    对于汉景帝来说,梁国的立场较之汉文帝时更为关键,原因便是削藩问题。一旦朝廷大举削藩,极可能导致诸侯联手对抗朝廷,届时如果梁国有失,可就不是朝廷能不能平叛的问题了,恐怕整个荥阳以东地区都要岌岌可危了,而如果荥阳以东尽失,那朝廷就只能困守关中,彻底沦为割据势力了。因此,如果想要削藩,就必须确保梁国坚定的站在朝廷一方。

    一日,汉景帝在宫中设宴款待梁王刘武,兄弟二人边喝酒边聊天,氛围十分轻松愉快。闲谈之中,汉景帝抬眼看了一眼刘武,说道,“你我兄弟情深,待我百年之后,我便将皇位传于你。”

    听到此话,梁王刘武不由得一怔,顿时酒意全无。虽说由于皇后薄氏始终无子,以致汉景帝至今没有一个嫡子,但汉景帝膝下毕竟还有十个庶子,纵使汉景帝至今没有册立太子,按照“宗法制”,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弟弟头上。

    正因如此,当梁王刘武听到汉景帝这番话之后,内心难免有所波动,毕竟谁又能对皇位无动于衷呢?

    不过,当梁王刘武转头看向汉景帝时,却发现汉景帝的目光正投向远处,一时间也看不出兄长这番话是醉话,还是出自真心实意。

    正因不知道汉景帝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梁王刘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就在刘武还在犹豫纠结之时,随侍在两人身旁的詹事窦婴却噗通一声跪倒在了汉景帝面前,劝谏道,“天下乃是高帝打下的天下,帝位父子相传,乃是高帝定下的规矩,皇上怎能破坏高帝的规定,擅自将帝位传给弟弟!”

    听到此话,梁王刘武转头凝视着跪在地上的窦婴,有些恼怒对方破坏了自己的好事,如果眼神能够杀人,此时的窦婴恐怕早已千疮百孔。

    不过,在眼下这种局面下,梁王刘武既不能责备窦婴,也不好再做辩解,只能连忙离席,也向着汉景帝跪拜下去,对兄长的好意连声推辞,表示自己才能浅薄,难以堪当大任,做出一副唯恐他人看出自己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样子。

    梁王刘武如此做,既是为了表明心迹,防止遭到有心人的弹劾,同时也是试图通过以退为进的方式,来试探出汉景帝的真实想法。

    汉景帝自然也听出了弟弟的试探之意,但他却并未回答,收回目光的他,看了看窦婴,又看了看梁王,只是让两人起身,而没有再说什么。

    梁王刘武起身之后,一直在等着汉景帝的下文,然而刘启似乎忘记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只是命人给梁王斟酒。之后,汉景帝话题一转,便又聊起了其他事情,虽然此时百爪挠心的刘武根本心思讨论其他事情,却也不敢继续追问,唯恐表现的太过急切,只好神情恍惚的随口应和着。

    直到天色渐暗,酒宴散去,梁王刘武都没有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案,在向景帝告退之后,梁王刘武在侍者的搀扶下,眉头紧锁、脚步蹒跚的向着宫外走去,心中却仍旧琢磨着汉景帝那番话的意思,以至于自己怎么离开的皇宫都忘记了。

    走出皇宫,梁王刘武示意扶着自己的侍者退下,自己则站在宫门之外,眼神有些迷茫的看着天空,喃喃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半晌之后,刘武这才收回目光,快步离开未央宫,向着长乐宫方向行去。思索不出答案的刘武,最终还是决定去问问母亲窦太后的看法,虽然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但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若是今天得不到答案,恐怕自己整夜都难以入眠了。

    此时的窦太后,正在长乐宫的长信宫中休息,听到梁王刘武求见,对这个小儿子十分疼爱的窦太后,连忙命人将其带来见自己。

    心中百爪千挠的刘武,一路小跑着来到了长信宫,就连原本在其身前带路的侍从,都被他甩在了身后。

    见到母亲之后,刘武匆匆向窦太后行完大礼,便向着周围的侍从宫女们摆了摆手,让他们全都退下。此前刘武曾多次前来拜见窦太后,这些侍从宫女对其早已熟络,也知道窦太后对刘武十分宠爱,遂在刘武的示意下纷纷躬身退下。

    待到众人离开,刘武这才急不可耐的将今日酒宴上的事情详细禀告了母亲,并询问窦太后的看法。窦太后听着刘武的讲述,最初还算冷静,但当听到汉景帝打算将皇位传给刘武后,却顿时面露喜色,显然心中十分高兴,而在听到窦婴跪地劝谏后,对于侄子的这种“吃里扒外”的做法大为不满。

    窦婴乃是窦太后堂兄的儿子,汉文帝时,外戚出身的窦婴曾担任吴国国相,在吴王刘濞因为儿子之死与朝廷产生裂痕后,窦婴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以生病为由辞去了职务。汉景帝即位之后,又因为母亲的缘故,将他任命为了詹事。

    在向母亲讲述完事情经过后,梁王刘武又将自己的疑虑告知了母亲,希望母亲能够为自己解惑。窦太后听罢,却也是眉头紧锁,一时间也搞不清楚刘启说的到底是真心话,还是酒后失言,至于刘启内心的真实想法,那就更无从猜测了。

    良久之后,窦太后还是没有理出个头绪,便开口劝慰道,“不论刘启是怎么想的,你只要好好做,作为兄长, 他总是不会亏待你的。”

    刘武一听,这不是等于没说吗,连忙道,“可是……”

    窦太后抬手制止了刘武,继续说道,“关于此事,我日后会找个机会帮你问问,如果你兄长他真有那个心思,我一定会帮你争取的。”

    刘武心中仍有些不甘,但思来想去,似乎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于是便也不再多言,又陪着母亲说了会话,这才告辞离去。

    刘武离去之后,窦太后又命人连夜将窦婴召入宫中。

    窦婴入宫之后,窦太后先是询问了窦婴对于“兄终弟及”的看法,在得知窦婴仍然坚决主张“父子相继”后,窦太后大怒,将窦婴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窦婴本就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如今又见自己卷入了储君之争,在遭受了一通训斥后,干脆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官职。窦太后得知后更是大怒,命人将窦婴从进出宫门的名籍上划去,即便是节日也不允许他再进宫朝见,姑侄两人终因此事反目成仇。

    虽然自始至终,梁王刘武都没有得到汉景帝的正式承诺,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存了一丝幻想,认为只要自己的表现足够优异,再加上母亲的维护,自己未必便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汉景帝刘启内心的真实想法,已经没人能够知晓,但此事之后,梁王刘武彻底倒向朝廷,却是毋庸置疑的。

    经过一年多的布局,汉景帝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削藩前的各种准备。此前,汉景帝先后封六个儿子为诸侯王,即河间王刘德、临江王刘阏、淮阳王刘馀、汝南王刘非、广川王刘彭祖和长沙王刘发,虽然这些诸侯王获封的时间尚短,但也足以对其他诸侯王形成一定牵制。

    如今又有梁王刘武堵在诸侯入关的必经路线上,即便是诸侯发动叛乱,有梁王刘武抵抗在第一线,即使无法击退叛军,也足以为朝廷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从而调集兵力平叛。

    此外,根据前期的调查,朝廷对于各诸侯国的实力和对朝廷的态度也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除了吴王刘濞等少数诸侯王外,大部分诸侯国的局势都比较稳定,对朝廷也没有太大的敌意,即便朝廷大力削藩,真正起兵造反的诸侯王应该也不会太多,而凭借朝廷掌握的军队,汉景帝认为足以应对吴王刘濞等人的叛乱。

    因此,在梁王刘武离京归国之后,汉景帝立即将晁错召入宫中,君臣二人先是分析了一番朝廷与诸侯王的力量对比,直到确认汉景帝的部署不存在漏洞之后,这才商议起了削藩的具体步骤。

    晁错认为削藩就应该不畏艰险,敢于迎难直上,因此建议从吴王刘濞下手,只要先解决了实力最强,对朝廷敌意最深的一个,之后的削藩便会轻松很多。

    汉景帝则认为,朝廷即便是削藩,也必须要有合适的借口,否则必会贻人口实,给诸侯王叛乱留下借口。吴王刘濞虽然对朝廷敌意颇深,但朝廷却并没有他触犯王法的证据,因此认为应该从那些有明确罪证的诸侯王下手。

    就在汉景帝和晁错在讨论削藩顺序之时,楚王刘戊于同年冬入京来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