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全体升级
作者:人散风停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最新章节     
    第二天外面的报纸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红星轧钢厂献礼建国九周年,自主研发生产国内第一台车床”的标题黑色大字列在第一版。

    江锋有幸列入其中,列在张家成同志的后面:“张家成同志带领技术科同志”。光这几个字,可把李工刘工黄工给乐坏了,这个“技术科同志”就有我们呢,这张报纸要留着当传家宝。

    接着就是杨厂长带张家成去冶金部开会,具体开了什么江锋不知道,不过回来后,两人都是喜笑颜开的,厂里广播通知了,技术科所有人员提升一级,张家成也终于过了门槛,现在是九级工程师了。

    现在技术科李工是11级,小刘和小黄考虑到都快要转正了,直接提到12级,江锋也是12级,通知一出,厂里面大部分人都在为技术科高兴,做出全国第一台自主生产的机械,整个轧钢厂都脸上有光,这荣誉是红星轧钢厂的。

    也有一些人心里泛酸,江锋在厂里站稳了脚,那些人可不甘心,不过现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院子里根本不跟你们来往,厂里技术科可不是易中海能插手的地方,不要说现在才只是个五级钳工,就算是八级也不行。

    易中海是完全的熄了心思,上次的事可是被食堂抖了一个月的勺,还没地说理去,那时刚刚被处罚,人人喊打的时候,在院里的试探也是失败,现在两个副主任,江锋又升级了,惹不起。

    电工组现在也不好受,江锋的成绩越好,电工组在厂里就越抬不起头,虽然没有冯庆海的挤兑,江锋也不会去技术科,但是在电工组也可以去翻译的,最起码厂里的人不会因为江锋给厂里带来荣誉而对电工组有意见。

    早上一上班,杨厂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张家成和江锋去了会议室,正副厂长级的人物就在里面坐着了,脸色严肃,气氛沉重,等到两人一到,李秘书关好门,杨厂长就说道:“现在开始开会,我先简单的讲几句,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后面再说。”

    杨厂长左右看了看,接着说道:“相信你们也都知道了,上面有了新政策,今年的炼钢产量达不到要求,现在还差得远,现在厂里的任务就是炼钢,今年的钢铁产量要比去年翻上一番,最近我们厂一直在推进研发机械这个事,目前就先停一停,张主任和江工,今天叫你们来,就是想看看,技术科对我们厂里的炼钢设备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这时候的炼钢设备,吨位不大,而且所说的炼钢,其实是炼铁,翻砂车间的铁水包就是,铁水冷却后,还需经过锻打处理,才能做为钢材使用。

    在江锋的认识中,炼钢就是直接炼出钢水来,出来就可以使用,而且后世动不动都是上百吨一炉,具体怎么操作,江锋也是一头雾水,江锋有在翻砂车间呆过,就是几座高炉,出来的是铁水,还要再加工才能做为钢材使用。

    张家成和江锋对看了一眼,张家成说道:“杨厂长,目前也没什么办法,厂里的几座高炉也有去看过,要是设备方面的问题我们还能提供点意见,要想增加产量,我看只能做大型高炉,一炉出来的产量就比现在厂里的产量还要高了。”

    杨厂长点了点头,重新做也是个办法,不过时间来不及,就剩下三四个月了,建一座大型的高炉,起码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杨厂长又看向江锋,现在杨厂长可把江锋当成了个宝贝,从他进厂到现在,才一年多点时间,现在杨厂长在冶金工业部都能直起腰杆说话了,他是迂腐,但是又不傻,厂里的这些变化是谁带来的,他心里是一清二楚。

    江锋只能回话:“杨厂长,我对厂里的高炉不熟,也就是在外面看了几眼,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意见,连张工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

    王副厂长在边上插了一句:“不熟悉没关系,稍等我叫人把高炉的资料给你送过去,技术科的同志都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好点子,哪怕一点点改动,只要能增加产量,放到全国都是产量大增。”

    杨厂长看了王副厂长一眼,赞赏的目光体现出了“好助攻”的含义,江锋也只能答应了下来:“那就先看看,不过最好把高炉的一些优缺点都送过来,厂里应该有人懂这些的,省的我们又去摸索,我想着要提高产量,那就放大优点,减少缺点,自然设备的性能就会有提升了。”

    上面正副厂长都点了点头,年轻人脑筋就是灵活,不过这些事车间工人早就摸索出来了,只是没有解决办法,看看给技术科,说不定灵光一闪,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今天技术科参会是杨厂长提议的,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先让他们看看再说,说完这事,杨厂长就让张家成他们先回去了,其余就是厂里管理层的事情,不需要技术科开会了。

    两人回到研发车间办公室,坐那里面面相觑,不一会,就有人跟着送资料过来了,不是很多,也就个二三十公分的厚度,里面还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江锋伸手就拿了起来,都是手写的内容:炼制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无法解决的,造成炼铁失败的一些问题,温度上不去哪里的问题等等之类的记录。

    江锋看到这些,就把笔记本递过去给张家成看,对张家成说道:“张工,你知道这份记录是谁写的吗?这人还在厂里吗?”

    张家成翻开看了看,想了下:“应该是翻砂车间的一个老师傅写的,不过现在在不在厂里还真不知道,听说是做了几十年的炼钢师父,我找厂长问问。”

    “问问吧,看看人还在厂里吗?要是能找到他,我们就不用一点点去摸索了,他做了记录,应该也琢磨过好多解决方法,最少能帮我们排除一些错误的解决方法。”

    张家成回办公室就给杨厂长打电话,不过也是说要等,需要车间和人事科去查,看是不是退休了,张家成也说了,最好把人找到,退休了也可以在请过来帮帮忙,杨厂长也答应了。

    过了一个来小时,电话响了,是杨厂长打来的,人找到了,已经退休了,不过厂里有两个徒弟,已经带人去请了,下午人来了直接到研发车间。

    现在张家成把技术科都搬到研发车间了,省的上下班跑来跑去的,张家成说了这个消息,江锋也就是点了点头,等人来了再说,两人又拿起手里的资料看了起来。

    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个老人进了研发车间,边上还有两个中年人跟着,张家成也迎了出去,江锋在后面跟着,带着进了办公室,江锋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一头半白的头发,一张脸饱经风霜,满脸皱纹,手上也都是,不过还有好多星星点点的伤疤,不过精神还不错,眼神坚定。

    张家成开口说话:“王师傅,今天请您过来,是有点事要请教您,这份笔记是您记录的吗?”

    手里也把笔记本递了过去,王师傅接过来翻得看了看,点了点头说道:“这份笔记我记录了二十多年,炼铁炼了一辈子了,总要留点东西给厂里。”

    “现在厂里有任务,想改进炼钢的工艺,今天送了资料过来,我们看了这份记录,里面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想请您过来说一说里面的一些问题。”

    “没问题,想不到老了老了,还能发挥点余热,要是真能改进,也算是为华夏做一点贡献,你们两个好好听着,说不定一些思路对你们也有启发。”后面一句是对两个中年人说的,是王师傅的徒弟,目前也是在轧钢厂上班。

    听了这话,张家成也就不客气了,拿了纸笔出来,几个人围着桌子一坐,对着笔记里面的问题,一条条的问了起来,不得不说,王师傅不愧是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傅,不光记录了炼钢的一些常见故障,也对这些故障怎么解决都有一些想法,不过等到建国后他就快退休了,时局动荡,那时候只要能炼出来铁水就行,可没人主持改进工艺。

    一下午的时间,才翻了笔记本的三分之一,不过江锋记录的本子都已经写了两个了,都是王师傅提出的一些想法,等到下班,张家成看着王师傅精神头已经不足了,也就站起来说道:“王师傅,今天就这样吧,辛苦您了,您看明早我让人再去接您,您的一些想法对改进高炉有很大的帮助,谢谢您了。”

    王师傅打起精神说道:“确实是老了,还有好多想法,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晚上我回去再琢磨琢磨,能有用就好。”

    边上两人也是赶紧的扶着师父起来,张家成带着江锋把三人送了出去,外面杨厂长已经安排好保卫科的人,骑车送王师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