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兵部尚书,藩王之患
作者:威猛曾老师   紫玄纪最新章节     
    李初玄微微一愣,随即与张懋等人示意后,便跟着张永前往。一路上,李初玄心中暗自思忖着皇帝深夜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宫殿。张永轻声说道:“侯爷,陛下在里面等您。”李初玄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走进宫殿。

    宫殿内,朱厚照身着便服,正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籍,看似随意却又透着几分沉思。听到李初玄进来的脚步声,朱厚照抬起头,露出一抹微笑。

    “李兄来了,坐吧。”朱厚照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李初玄行礼后,方才坐下,“陛下深夜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朱厚照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今日庆功宴上,朕见你对朕加封你为兵部尚书一事有所疑虑。朕知你心中必有不解,故召你来此,与你详谈。”

    李初玄微微颔首,说道:“陛下,臣确实不明。臣虽在朝鲜之战中有微薄之功,但臣自觉才疏学浅,恐难以胜任兵部尚书之职。”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李兄不必过谦。你在朝鲜之战中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智勇双全,有勇有谋,且对军事战略有着独到的见解。如今的大明,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掌管兵部。”

    李初玄沉默片刻,说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感激涕零。但臣仍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陛下的期望。而且陛下也不是不知道臣,臣最不喜欢的,就是……”

    朱厚照站起身来,走到李初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说道:“李兄,朕知道你不喜权势,可朕相信你的能力,朕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来坐镇兵部,统筹全局。你就是朕心中的最佳人选。”

    “朕原本的计划,是封你做国公的,可是内阁那些遭瘟的书生极力劝阻,朕才不得已封你做兵部尚书。李兄,你,明白吗?”

    李初玄感受到朱厚照的信任与期望,心中无奈一叹,他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说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大明效力。”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朕希望你能尽快熟悉兵部事务,为大明的军事建设出谋划策。”

    接着,朱厚照与李初玄又深入探讨了当前的大明的一系列问题,几乎是无所不谈。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色更加深沉。但宫殿内的两人却仿佛忘记了时间,沉浸在对大明未来的谋划之中。

    最后,朱厚照说道:“李兄,今日与你一番长谈,朕甚感欣慰。朕相信,在你我君臣二人的努力下,大明的军事必将更加强盛,百姓也将更加安宁。”

    李初玄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初玄告退,离开了宫殿。

    在回去的路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同时也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将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责任,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这一下,恐怕是更不得闲了……”

    ……

    李初玄回到家中,几日来闭门不出,安心养伤并思索着未来兵部事务的开展。他虽心中无奈,但也深知既已领命,便要全力以赴。

    数日后,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李初玄的府邸门前。府上众人皆感诧异,不知是何人到访。

    只见马车上下来一位太监,正是张永。

    他手捧着几个精致的盒子,高声道:“陛下听闻侯爷伤势未愈,特命咱家送来珍贵药材,以助侯爷早日康复。”

    闻言,府中的奴仆无一不显露出骄傲的神色。

    侯爷受伤,皇帝亲自派人前来送药,这圣眷也是没谁了。

    李初玄闻听,缓缓出门迎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对张永拱了拱手,说道:“劳烦公公跑这一趟,还请公公代我向陛下转达感激之情。”

    张永微笑着点头道:“侯爷客气了,陛下对侯爷关怀备至,侯爷可要尽快养好身体,为陛下效力啊。”

    李初玄淡笑道:“请公公放心,本侯定不负陛下厚爱。”

    送走张永后,李初玄看着这些珍贵的药材,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朱厚照对他的期望之重,也明白自己如今已无退路。他叫来府上的管家,吩咐将这些药材妥善保管,并请最好的郎中前来,为自己调理身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初玄一边养伤,一边开始着手了解兵部的各项事务。他找来以往的军事卷宗,仔细研读,分析大明当前的军事形势。同时,他也开始与一些有经验的将领和谋士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时光悄然流转,李初玄在养伤与熟悉兵部事务的日子里忙碌而充实。那些珍贵的药材被妥善安置,府上也请来了医术精湛的郎中为他悉心调理身体。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他越发全身心地投入到兵部的工作当中。

    一日,李初玄正在书房中研读军事卷宗,管家匆匆来报,说有几位将领求见。

    李初玄微微一愣,随即让人将他们请进书房。

    几位将领进来后,恭敬地向李初玄行礼。李初玄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询问他们的来意。

    其中一位将领说道:“侯爷,如今兵部事务繁杂,我等特来请教侯爷对边境军事部署的看法。”

    李初玄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说道:“边境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当前首要之事,是要加强边防力量,确保边境安稳。同时,要密切关注周边国家的动向,以防不测。”

    几位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他们便开始探讨起了当前兵部的一些问题与改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初玄在兵部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然而,麻烦也接踵而至。

    一些官员对他的决策提出了质疑,认为他过于年轻,缺乏经验。李初玄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

    在处理兵部事务的过程中,李初玄也不忘关心士兵们的生活。他发现一些士兵的待遇较低,生活条件艰苦。于是,他向朱厚照上奏,请求提高士兵们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朱厚照对他的建议表示赞赏,下令给予士兵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初玄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越坐越稳。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大臣们的一些认可。

    ……

    转眼间,已是正德十四年。

    正德十四年,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一个看似离谱的传闻,在南方数省缓缓发酵,最后传入京师。

    宁王有可能叛乱!

    关于宁王可能叛乱的传闻,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传遍了京师,如阴云般笼罩着京师的天空。

    李初玄刚休假回来,朱厚照就在御书房召见了他。

    李初玄身着朝服,稳步走入御书房,行礼后径直地在朱厚照旁边坐了下去。

    那模样,就像回家似的。

    朱厚照早已习惯,他并没有计较这些。

    此时,朱厚照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李兄,关于最近朝堂上的传闻,你听说了没有?”

    李初玄微微点头道:“可是宁王之事?”

    “然。”朱厚照颔首道,“朕的这些长辈们,可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李初玄倒是没什么所谓,毕竟在原时空中,宁王叛乱确有其事,可到最后那就是个典型笑话。

    李初玄看着朱厚照凝重的神色,淡然一笑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宁王虽有传闻欲行叛乱之事,但依臣之见,此事未必成真。”

    朱厚照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疑惑:“哦?李兄为何如此笃定?”

    李初玄缓缓说道:“陛下,宁王若真有叛乱之心,必然会有诸多准备。然如今我们并未探查到宁王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也未见其暗中勾结其他势力。且宁王虽有封地,但其兵力有限,若贸然起兵,胜算渺茫。再者,陛下圣明,天下归心,宁王若敢叛乱,必遭天下人唾弃。”

    朱厚照听后,神色稍缓,但仍有担忧:“话虽如此,但传闻既起,必有其因。朕不可不防。”

    李初玄微微颔首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当下我们可暗中加强对宁王封地的监视,派遣得力之人密切关注宁王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可在周边地区部署一定的兵力,以防不测。若宁王真有叛乱之举,我们也能迅速做出反应。”

    朱厚照沉思片刻,点头道:“李兄之策甚善。那依你之见,若宁王真的叛乱,我们当如何应对?”

    李初玄神色一肃,道:“陛下,若宁王叛乱,我们当以雷霆之势予以镇压。首先,可迅速调集周边的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切断宁王的退路。其次,可派遣能征善战的将领,率领精兵强将直捣宁王老巢。同时,我们也要做好舆论宣传,揭露宁王的叛乱行径,争取民心。”

    朱厚照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好!朕就依李兄之言。朕定要让宁王知道,朕的天下,不是他可以觊觎的。”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太宗皇帝一般,奉天靖难的……”

    李初玄微微一笑。

    朱厚照看着前者,说道,“朕知道,即使宁王真的叛乱了,也翻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不过,朕思及藩王之患,久矣。李兄可有良策可以更好的控制藩王?”

    李初玄微微挑眉,朱厚照这是想对藩王动手了?

    不过转念一想,朱厚照想对藩王动手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的皇帝都很难对藩王完全放心。

    藩王通常拥有一定的势力,可能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中央政权构成潜在威胁。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稳定,必然会对藩王保持警惕,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加以控制。

    朱厚照有遏制藩王的这个想法,倒也正常。

    李初玄略作思索,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给藩王世子选妃。”

    “选妃?”朱厚照一怔,“细细说来。”

    李初玄淡笑道:“选妃之策,好处多多。其一,此举可示陛下恩宠,让藩王感受到陛下对他们的重视,暂息其不轨之心。藩王们若知陛下为其世子精心选妃,必感皇恩浩荡,在行事上也会多有顾忌。其二,所选之妃可来自朝廷重臣之家,如此一来,藩王与朝廷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的一举一动也能更好地被朝廷掌控。再者,通过选妃,可将一些有见识、明事理的女子送入藩王府,或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劝谏藩王的作用。”

    朱厚照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李兄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此事操作起来,可有什么需要注意之处?”

    李初玄继续说道:“陛下,选妃之事需谨慎为之。首先,要挑选品行端庄、聪慧贤淑的女子,确保其能胜任世子妃之位。其次,在选妃的过程中,要确保公平公正,不可让藩王们觉得朝廷有偏袒之心。”

    朱厚照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片刻后说道:“好,此事就交由李兄你去办。务必精心筹备,不可有丝毫差错。”

    闻言,李初玄表情一僵,他低声道:“臣虽然出了这个主意,可是臣并不擅长保媒拉牵之事,要不让礼部尚书费宏去?”

    朱厚照无奈道:“随你吧。”

    李初玄这才喜笑颜开。

    “陛下,臣告退……”

    ……

    李初玄从御书房出来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礼部衙门。

    一路上,他思绪翻涌,想着该如何与礼部尚书费宏商议这给藩王世子选妃之事。

    来到礼部衙门,李初玄被引入正厅。不一会儿,费宏便匆匆赶来。

    看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的李初玄,费宏拱手行礼道:“见过侯爷,不知侯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初玄虽然兼任着兵部尚书一职,可六部衙门的人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侯爷。

    经过接近一年的相处,李初玄与六部的尚书侍郎等人都算比较熟络了。毕竟天天在同一个地方办公,面子上得过得去。

    李初玄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费尚书,今日前来,是为陛下交代的一件大事。陛下有意为藩王世子选妃,特命我与你商议此事。”

    费宏一怔,旋即问起这个事情的缘由,李初玄便把这个事情简略的说了一下。

    费宏听完,神色凝重起来,“此事非同小可,不知侯爷有何具体想法?”

    李初玄微微沉吟,道:“选妃之事,首先要确定选妃的标准。陛下的旨意是要挑选品行端庄、聪慧贤淑的女子。所以,我们要制定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从品德、才学、容貌等方面进行考量。”

    费宏点头道:“侯爷所言极是。品德乃为人之本,才学可助世子治理藩地,容貌也不可忽视,毕竟世子妃代表着藩王府的形象。”

    “其次,”李初玄继续说道,“要确定选妃的范围。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适龄女子,尤其是那些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女。这些女子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有可能符合选妃的标准。”

    费宏思索片刻,道:“侯爷,那我们是否可以向各地官府发文,让他们推荐合适的女子?同时,也可以在京城张贴告示,号召适龄女子自愿报名。”

    “此计甚好。”李初玄赞许道,“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藩王世子的特殊身份。选妃的过程中,要确保他们的尊严和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在京城设立专门的选妃场所,邀请藩王世子们前来参加。”

    费宏微微皱眉道:“侯爷,让藩王世子们来京选妃,恐怕会有一些风险。万一其中有人心怀不轨,或者在途中发生意外,该如何是好?”

    李初玄沉声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可以派遣得力之人沿途护送藩王世子们,确保他们的安全。同时,在京城加强安保措施,以防不测。”

    “还有,”李初玄补充道,“选妃的过程要公开透明,邀请朝中重臣和皇室宗亲作为见证人。这样既可以保证选妃的公正性,也可以让藩王们放心。”

    费宏点头道:“侯爷考虑得十分周全。那我们何时开始筹备选妃之事?”

    李初玄道:“事不宜迟,我们立刻着手准备。先拟定一份详细的选妃方案,呈递给陛下御览。待陛下批准后,便开始向各地发文,张贴告示,号召所有适龄藩王世子来京选妃。”

    费宏应道:“本官明白了。侯爷放心,礼部一定全力以赴,办好此事。”

    为藩王世子选妃,这可是大事,礼部能参与进来,费宏也乐的开心。

    随后,李初玄和费宏开始详细商讨选妃方案的各个细节。他们确定了选拔的流程、评委的组成、奖励的设置等。

    大约聊了三个多时辰,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一份还算完整的选妃方案终于出炉。

    李初玄带着选妃方案再次来到御书房,向朱厚照汇报。朱厚照仔细审阅后,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满意之色。“此方案甚佳,李兄与费尚书着实费心了。不过,此事重大,还需与内阁商议一番,确保万无一失。”

    李初玄拱手道:“陛下圣明,明日臣便与费尚书一同前往内阁,与诸位阁老商议此事。”

    “好。”朱厚照淡笑道:“辛苦李兄了。”

    李初玄淡笑回应,“还好,并没有很辛苦。”

    说罢,李初玄退出御书房。

    翌日。

    李初玄找到费宏,将陛下的旨意传达给他。费宏知道后两人便一同前往内阁所在地。

    内阁之中,几位阁老正在商议国事。见李初玄与费宏前来,众人皆停下手中之事。李初玄向诸位阁老行礼后,道明来意,并将选妃方案呈递给他们。

    阁老们接过方案,仔细阅读起来。他们时而微微点头,时而低声交流,对方案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深入探讨。

    过了许久,内阁首辅杨廷和放下方案,缓缓说道:“此选妃方案,思虑周全,确有可行之处。然,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斟酌。”

    李初玄与费宏连忙拱手道:“请杨阁老赐教。”

    杨廷和捋了捋胡须,道:“其一,选妃范围虽广,但如何确保各地推荐的女子皆为品行端正、才学出众之人?需制定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其二,藩王世子来京途中的安全问题,虽已有护送之人,但仍需考虑各种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其三,选妃过程中的评委组成,既要保证公正公平,又要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李初玄与费宏认真聆听着阁老们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将阁老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后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经过与内阁的深入商议,李初玄和费宏对选妃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他们加强了对参选女子的审查力度,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同时邀请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和皇室长辈担任评委,确保选妃过程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

    方案再次呈递给朱厚照后,朱厚照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甚好,此事就依此方案尽快落实下去。李兄、费尚书,朕将此事托付给你们,务必办得妥妥当当。”

    李初玄与费宏郑重领命。他们回到礼部衙门,立即召集礼部官员,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选妃之事。他们向各地官府再次发文,明确选妃的标准和要求,并附上详细的审查流程。同时,在京城的各个重要场所张贴告示,将选妃之事广而告之。

    为了确保选妃过程的顺利进行,费宏亲自负责选妃场所的布置和安排。他挑选了京城中一处宽敞华丽的宫殿作为选妃之地,精心布置了舞台、评委席和观众席。同时,他还安排了大量的宫女和太监负责接待和服务工作,确保藩王世子和参选女子们能够感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关怀。

    而李初玄则负责藩王世子来京的安全保障工作。他去内卫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武艺高强的侍卫,组成护送队伍,沿途保护藩王世子们的安全。同时,他还与京城的守军将领进行沟通,加强京城的安保措施,确保在选妃期间不会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随着选妃之事的逐步推进,全国各地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纷纷行动起来,挑选自家适龄的女子,准备参加选妃。

    而藩王世子们也接到了朝廷的通知,开始准备启程来京。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