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施耐庵与他的水浒传
作者:丁凡星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约 1296 年出生于江苏兴化(今属盐城大丰白驹镇)。明洪武三年(1370 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佑元年(1314 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 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 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但因官场黑暗,他耻于同流合污,在任上只干了两年,便愤然辞官。

    后来施耐庵参与了张士诚的起义,为其出谋划策。

    张士诚在白驹场一带起兵后,敬慕施耐庵的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中幕僚。施耐庵抱着经世济民的想法欣然前往,在军中与卞元亨等义军将领交往密切,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

    后来,因张士诚逐渐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其他部下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施耐庵还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悲痛之情。这段经历让他对社会的动荡、人性的复杂以及权力的争斗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施耐庵离开平江,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他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和愿望诉求。 为避祸隐居乡间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潜心研究创作。

    施耐庵在江阴祝塘镇教书度日。他在该地隐居并进行文学创作,指导学生罗贯中撰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作品。

    施耐庵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卓越的文学才华以及早年积累的深厚知识,开始潜心创作《水浒传》

    施耐庵曾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受其启发,明白了做学问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后来提笔写了“耐庵”二字贴在门楣上,外人便称他为“耐庵先生”,他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施耐庵善于观察社会,从生活细微情节中获取灵感。他在写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一情节时,为了把打虎情节写得生动逼真,曾多次到深山中寻访打虎猎户。加之正好看到大宅里村后目睹庄丁武阿二与黄狗的互动,并有了武松打虎这生动的情节。

    施耐庵还精于诗曲,有一些作品传世,如套曲《秋江送别》、顾逖诗、赠刘亮诗等。

    《水浒传》其中的许多地名取自于祝塘附近。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家庄就是现实中的祝塘镇。他在大宅里坐馆教学时,经常教学生画画,前后教学生画了108幅形态各异的人物画,这些人物形象据说就是《水浒传》里的108将的原型。

    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智勇双全的吴用、刚猛不屈的武松、直率鲁莽的李逵,在梁山泊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梁山,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它由虎头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龙山四山峰七支脉组成,山体险峻,易守难攻。

    这里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地势复杂,为好汉们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在《水浒传》中,梁山被描绘成一个充满豪情壮志、义薄云天的地方,众多英雄豪杰在此聚义,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与腐败的官府和恶势力进行斗争。

    《水浒传》背景是北宋年末,古代白话小说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描写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书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引发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梁山好汉们的义举和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需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价值观,认识到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局限性,并从中汲取积极的精神内涵,如勇敢面对困难、坚守正义等。

    宋江,本是郓城的一名小吏,为人仗义疏财。只因私放晁盖,被阎婆惜抓住把柄,他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从此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期间,他历经艰险,却始终不改忠义之心,最终在众人的拥戴下登上梁山,成为领袖。

    林冲,这位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有着安稳的生活。然而,高俅之子高衙内觊觎他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使其误入白虎堂,被发配沧州。在沧州,又险遭毒手,风雪山神庙后,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人,从此与官场决裂,投奔梁山。

    武松,景阳冈打虎,名震天下。但其兄武大郎却被潘金莲与西门庆合谋害死,武松为兄报仇,怒斩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而后被发配孟州。在孟州,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番波折后,也上了梁山。

    鲁智深,为解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被迫出家。他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为救林冲,大闹野猪林,尽显兄弟情义,最终也在梁山安身立命。

    此外,还有足智多谋的吴用、能呼风唤雨的公孙胜、勇猛无畏的李逵等众多英雄豪杰相聚于此。

    他们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济贫,屡次击退官军的围剿,声名大振。

    后来宋江为了兄弟们的前途,接受招安。此后,梁山好汉们为朝廷征战四方。

    他们先是奉命征讨辽国,梁山军大获全胜。接着去攻打田虎、王庆,也都取得了胜利。

    在征讨方腊时,梁山好汉遭遇了重大损失。方腊一方实力强劲,战斗异常激烈残酷。许多梁山好汉在这场战役中战死或病故。

    整个为朝廷征战的过程持续了数年。梁山好汉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强大武力,还要应对朝廷中的阴谋和猜忌。

    最终,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梁山好汉自身元气大伤,实力锐减,最终在各种阴谋和战斗中走向衰落。

    《水浒传》荟萃了民间流传的梁山起义军的故事,它不只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文学佳作,更是对封建社会黑暗本质的犀利揭示。

    众多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与悲愤,让我们深切领悟到唯有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方能有效减少冲突与犯罪。

    好汉们的义薄云天、英勇无畏,教导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正义。梁山众人的结局,也时刻告诫我们,行事要有周全的谋略和长远的规划,切勿盲目冲动。

    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施耐庵和罗贯中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他们是师徒关系。施耐庵年长罗贯中二三十岁。

    虽历史记载有限,但有线索表明他们都曾投身于张士诚起义。比如明代淮安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都有所提及。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中也力挺这一说法。

    从年龄和成名先后看,施耐庵更早崭露头角,而罗贯中在苏杭一带时,或许因仰慕施耐庵的才华而拜师。罗贯中自号“湖海散人”,心怀漫游江湖之志,这契合他年轻时的心境。而且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情形推测,很可能是施耐庵向张士诚举荐,让罗贯中担任幕僚,这也成为师徒关系的有力佐证。

    还有一种大胆的观点,认为他们其实是同一人。2006 年 8 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明初《水浒传》乃禁书,实名出版几无可能,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可施耐庵在历史资料中踪迹难寻,或许作者是以托名的方式出版。明代早期版本有罗贯中单独署名,后期又出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施耐庵”倒过来写就是“俺乃是”,用山东口音读施耐庵,发音近似“实乃俺”,于是便有了“施耐庵 - 罗贯中”的潜台词可能是“俺乃是罗贯中”这一有趣猜测。

    在深入了解了施耐庵与他的《水浒传》之后,希望大家能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部作品。俗话说,“年少不看《水浒传》”这一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

    《水浒传》书中所描绘的时代,社会混乱、法制不健全,梁山好汉的江湖义气多通过暴力违法方式呈现,如劫富济贫、杀人报仇等。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有明确的法律规则。

    年少时若过度沉迷,可能会忽视法纪,误将冲动暴力视为正义勇敢。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其江湖义气中包含的对朋友忠诚、对正义追求和对不公反抗的精神仍有价值。关键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作品中获得有益启示和正能量,在法治框架内发扬正义、忠诚等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