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四库全书与郑板桥的人生画卷
作者:丁凡星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 4 万多首诗。有一些诗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他的个人情感、思想等。《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诗虽然后一句为纪晓岚所补,但也体现了乾隆皇帝的作诗风格和特点。

    乾隆鼎盛时期有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丰富了乾隆时期的文学宝库。我们且看举国之力编纂《四库全书》,堪称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

    三十七年(1772 年)乾隆皇帝下诏征集天下图书,筹备编修《四库全书》。此时乾隆61岁。四年后1776年英国第一台蒸汽机问世,进入工业革新技术时代。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经十三年,乾隆四十七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若从最初筹备算起到全部抄录完成则约十八年。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众多学者文人参与其中。从全国范围内广征人才。包括纪昀在内的众多饱学之士被选中。

    纪昀作为总纂官,责任重大。除纪昀和郎中陆锡熊担任总纂外,还有众多纂修官、分校官等。经过层层筛选,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此外,还有三千八百多位抄写人员经过严格选拔,他们肩负着将珍贵文献传承后世的重任。

    纪昀,生于雍正二年(1724 年),应天府上元县人,后随家族迁至献县。其父纪容舒为清朝官吏,对纪昀影响深远。

    纪昀自幼在父亲的督促与引导下踏上求知之路,还跟随父亲的好友方苞、陈兆岑、戴亭等学者学习,为日后成就奠定基础。

    乾隆五年(1740 年),纪昀回到家乡参加童子试,开启科举征程。虽历经挫折,但凭借不懈努力和出众才华,在乾隆十九年(1754 年)中得会试第二十二名,殿试二甲第四名,成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后因女儿亲家卢见曾贪污受贿一事,传密信被发现,遭贬至乌鲁木齐。在那里,他担任戍所印务章京,整理案牍、撰写文书,留下《乌鲁木齐杂诗》记录当地风土人情。

    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皇帝因要编修《四库全书》而诏纪昀回京。任《四库全书》馆总纂。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后又升为左都御史等职。

    纪昀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四库全书》上。他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是一部古代官修图书目录工具书。一共有二百卷。对于每一本书,他都概括出主要内容,列出其优点和不足,进行精准的评价。这本书论述了各书的主要思想、着作的来源和发展,考察了其优缺点,还辨别了文字。它是清代目录学成就的代表巨着。

    在编纂过程中,纪昀带领众人首先对征集来的

    对图书进行筛选整理。符合抄录条件的被列入“着录”,不合格的列为“存目”,只存书名;对“抵触本朝”的图书一律“禁毁”。修书期间,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被销毁,总数达 15 万册,销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对于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进行了或删或改。

    从乾隆三十七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第一份《四库全书》终于完成。在这期间,众人如工匠般精心雕琢每一部书籍,确保入选的都是经典之作。抄写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每人每天抄写定额为 1000 字,五年期满后,抄写 200 万字的可列为一等,能按等级授予不同官职,但若字体不工整则会受罚。

    校订更是关键环节,制定的《功过处罚条例》让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错一字记过一次,能查出原本错误改正的,每处记功一次。一本书需经过分校、复校两关,最后由总裁抽阅,合格后方能装潢进呈皇帝。为便于识别,经部用绿色,史部用红色,子部用浅蓝色,集部用灰黑色,《四库全书总目》用黄色。

    《四库全书》收录和存目文献达 1 万余部,几乎囊括清中期以前所有传世的中国经典文献,成为“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之渊薮”。

    从先秦至明清,如收录的二十四史,完整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明清之际中国历史的变迁,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纪昀还着有《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内容多是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他的思想观念。

    嘉庆十年(1805 年),纪昀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谥号文达。

    《四库全书》是丛书,把众多主题相似的书籍捆绑,每本书保持独立。而《永乐大典》则是类书,它将许多书籍中同一主题的词句抄录在一起,类似编字典。

    《四库全书》是乾隆为学术研究、巩固统治、宣扬功绩编修。《永乐大典》是明成祖为彰显国威、传承文化,全面搜集整理史料典籍。

    《四库全书》代表着乾隆时期的文化壮举,郑板桥体现着那个时代的人性光辉与艺术魅力。他们共同构成了乾隆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郑板桥(1693 年-1765年),出生于江苏兴化,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祖上世代为读书人。他自幼读书刻苦,十二岁时到真州的毛家桥学习,十六岁拜同乡陆震为师学习填词。然而,命运多舛,三岁时生母汪氏离世,十四岁时继母郝氏也去世。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郑板桥考取秀才,但生活境况并未改善。此后,他子承父业,在真州设馆教书。

    在求学通仕途中,郑板桥历经坎坷。雍正十年(1732 年),他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 年),中进士。

    仕途不顺,中进士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官职。后来,郑板桥奉吏部征召到京城候补官缺,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待。

    乾隆七年(1742 年),年过半百的郑板桥被授命为山东范县县令。他赴任时十分低调,仅带着一头毛驴、一书童、一捆行李、一箱书和一张琴。到任后,他做出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举动:

    他一反历任官员上任时拜访上司、走访乡绅的习俗,让人在县衙墙壁上打洞。当众人疑惑不解时,他解释说县衙与外面隔着厚墙,百姓的鲜活空气吹不进来,衙门里的官僚腐朽死气也透不出去,此举是为了摒弃旧官吏的恶俗之气。

    郑板桥经常穿着便服、脚蹬芒鞋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民间疾苦。他还曾在除夕之夜,容身街巷与百姓共享节日欢乐,并帮助贫困百姓解决生活困难。

    他看到一家贫困人家门上写的奇怪数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立刻明白这是缺衣(一)少食(十)无“东西”的意思,回到县衙后马上派人送去银两。

    在范县的五年间,郑板桥重农桑、惩贪吏、清盗贼、理讼案、禁赌风、昌学业、治荒瘠、拯饥馁,把这个昔日荒蛮贫穷的小邑变成了一方和蔼富饶的乐土,在范县人民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

    乾隆十一年(1746 年),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当时的潍县正面临着严重的灾情,连续两年闹水灾。郑板桥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在未得到上司批准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开仓赈灾。

    他还采取了劝说潍县富户开设粥棚、严控囤粮大户哄抬物价等一系列措施,缓解了灾情。在这场灾难中,郑板桥亲眼目睹了灾民的悲惨情景,写下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民心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充分体现了他关心民间疾苦、以民为本的思想。

    乾隆十八年(1753 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因为民请赈而得罪权贵被罢官。他回到兴化老家,又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竹石图》等。其中,《竹石图》是他六十三岁时所创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整幅画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画中石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简约明快,竹清石秀,虽修竹精细,却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而立、不可一世之概。

    郑板桥的画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一方面,他的作品在技巧上精湛,笔法细腻流畅,善于运用水墨渲染出层次感和气韵生动的意境。另一方面,其作品将高雅的文人意趣和民间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雅俗共赏的风格。而且由于郑板桥早逝,留下来的画作数量极为有限,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稀世珍品。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八大山人的画以古怪、气氛冷漠、富有隐喻性着称。郑板桥曾对八大山人的艺术发出了“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

    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它体现了郑板桥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态度,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官场、世事的复杂心境。这四个字后来成为处世名言,被人们广泛传颂和思考。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受莒州知州之邀游历莒州。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时,得到当地王员外大宴款待,员外久闻板桥大名,并渴望得到其墨宝,就用当地名吃“糊涂菜”招待板桥。这糊涂菜是先用面浆把鸡、鱼、肉等包裹起来,小火慢慢油炸,炸至表面金黄。

    郑板桥品尝糊涂菜后,赞不绝口,就问王员外这些菜的名字,员外答:“我们当地叫糊涂菜。”员外见板桥正在兴头,就请板桥题字。板桥早察其意,还是欣然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从此,“难得糊涂”便流传开来。

    乾隆三十年(1765),郑板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墓葬于兴化县城东的管阮庄。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

    一般认为包括金农、郑燮(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这八人。

    他们不愿遵循当时的正统画风,追求个性表达,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郑板桥的书法以画法入笔,创“六分半书”,纵横错落,飘洒有致;李鱓的写意花鸟笔致简练,水墨酣畅,突破了正统画派恪守古法的陈套。

    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纳入创作题材,使作品更贴近生活。例如李鱓将葱、姜、瓜、茄、辣椒、茭白等一一入画;黄慎的人物画多取材社会下层,展现世俗生活。

    在绘画技法上大胆创新,如对书法入画的实践,个性十分强烈。像金农的“漆书”、郑燮的“六分半”书入画等,都独树一帜。

    他们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强调作品的情趣和内涵。比如汪士慎的梅花作品,注重章法的构成,以秀逸的行草书笔意勾点花瓣与花蕊,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在仕途上也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的艺术风貌背离了当时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画派,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提出了挑战,在当时被一些人视为“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