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霸气侧漏
作者:今天没吃饱7   狂烈而不可预测最新章节     
    武大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笑道:“伯伯说笑了,小侄此行,实则是为了另一桩大事。我那蔬菜大棚,即将孕育出四季不绝的绿意,唯缺一种布料,薄如蝉翼,透明而坚韧,特来向您府上的布庄求助。”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新事物的热情与期待,仿佛那蔬菜大棚中,正孕育着改变时代的奇迹。

    童贯闻言,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布庄之事,老夫尚需查证。不过,你既提出如此独特之需,老夫定当尽力。毕竟,能见证你小子一次次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武大能力的信任与期待。

    就这样,一场关于权力、商业与创新的对话,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府邸中悄然展开,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童贯轻抚着那并不存在的长须,眼中闪烁着狡黠与自信交织的光芒,缓缓道:“童家之业,犹如繁星点点,遍布天下,连老夫自己都难言其全。现如今,世人穿衣,不论是富贵人家的云锦霞裳,还是平民百姓的粗布短衫,皆追求个结实耐用,哪有店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贩卖那轻轻一触即破的‘蝉翼之纱’呢?”

    武大闻言,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蔬菜大棚的愿景似乎蒙上了一层阴云。“唉,若无此等奇材,我那温室之梦怕是要化作泡影了。”他喃喃自语,满脸愁容。

    “莫急,少年郎。”童贯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你可曾想过,纺织局那等地方,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虽常被蔡京那老狐狸的影子笼罩,但那也是因为老夫我对此等琐碎之事不屑一顾,方让其有了依附的空间。哼,若真有需要,老夫一句话,纺织局岂敢不从?岂不闻,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乎?”

    武大闻言,惊愕之余,更多的是难以置信,心中暗道:“您这是真·朝廷大佬,霸气侧漏啊!”

    且说这北宋年间,商业之繁荣,举世瞩目。然而,到了徽宗一朝,官场腐败如同蛀虫侵蚀着国家的根基,从皇城根儿到偏远乡野,无一幸免。唯有那些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尚能维持一丝繁荣的假象,而广袤的郡县,却已是一片萧条,民不聊生。

    但提及丝绸,北宋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纺织业,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绽放着光芒。北方,从古老的黄河流域到富饶的川蜀之地,58个州郡以丝织品为荣;南方,则是另一番景象,48个州郡竞相献宝,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犹如一颗新星般崛起,其产品数量与质量,皆已超越北方,成为新的纺织中心。南方丝织品之丰富,多达18种,较之北方的15种,更显多姿多彩。

    而宋代纺织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累积,更是技术与组织形式的飞跃。官营、民营并存,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在宋徽宗时期,东京开封,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城,成为了纺织业创新与发展的摇篮。宫廷与政府的庞大需求,推动了纺织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北宋的纺织品,不仅在国内独领风骚,更是远销海外,享誉全球。

    如此这般,武大心中的阴霾似乎被一缕阳光穿透,他意识到,或许在纺织局那深藏的角落里,真的能找到实现他温室梦想的关键所在。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位看似玩世不恭,实则深不可测的朝廷大佬——童贯。在西京洛阳与天府之国成都的每一寸繁华之地,崛起了一座座辉煌的官营纺织宫殿,它们不仅是工匠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更是时代风华的璀璨展现。这些纺织殿堂汇聚了全国的精英与资源,如同织女下凡,精心编织着世间最奢华的梦。

    在这错综复杂的纺织帝国中,纺织局如同璀璨的星辰,引领着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它不仅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创新与卓越的代名词。而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童贯大人的手谕,就像一把无形的钥匙,为武大一行人开启了通往纺织世界秘境的大门。

    然而,这趟旅程的领航者——童路少爷,心中却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他对武大的记忆,还停留在那次被“神秘武器”击倒的尴尬与愤怒之中。尤其当得知那所谓的“神秘武器”竟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马桶时,他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哭笑不得的复杂表情,对武大的“创意”更是爱恨交加。

    但童贯大人的雷霆之怒如同不可抗拒的风暴,将童路少爷心中的不情愿一扫而空。他只得硬着头皮,带着几分无奈与不甘,踏上了与武大的和解之旅。在这段旅途中,武大展现了他的机智与风度,一番诚恳的道歉加上醉仙居的邀约,如同一剂调和油,渐渐融化了两人之间的冰霜。

    随着童路少爷的脚步,他们踏入了纺织界的瑰宝——“文绣仙境”。这里,不仅是刺绣艺术的殿堂,更是时间与匠心交融的奇迹。文绣院,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的春日,它的诞生如同一声清脆的织机响,宣告着一个纺织新时代的到来。院内刺工如云,三百巧手共绘锦绣,每一针一线都承载着对美的极致追求。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文绣院还坐拥两大染院,工匠多达六百一十三人,他们各司其职,分工精细,如同精密的齿轮,驱动着这台庞大的纺织机器。据统计,整个开封府,官营纺织印染的工匠总数不过二千二百余,而文绣院便独占近半壁江山,其规模之宏大,可见一斑。

    在这里,古老的唐代脚踏纺车与现代技艺并存,它们不仅是工具,更是传承与创新的见证。在童路少爷与纺织局官员的引领下,文绣院的执事们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以最高规格迎接了武大一行,并期待着这位神秘来客能为这片纺织天地带来新的灵感与辉煌。

    于是,一场关于纺织、艺术与权力交织的传奇故事,在文绣院缓缓铺陈开来,而这一切,都源自一次意外的和解,以及一场对美的无限追求。在繁华似锦的汴京城,武大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宝之旅,他的目标锁定在了世间罕见的织锦珍品——“精绢”与传说中的“东绢”之上。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工艺极致追求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