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连升三级
作者:野燎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最新章节     
    田秀英微微皱着眉头,语气凝重地说道:“我们能做什么?她是中宫皇后,我们岂能斗得过她。”

    说这话时,田秀英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不甘。

    她轻轻咬着下唇,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一起,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她接着说道:“何况这些事到最后还是要皇上定夺,你千万别在皇上面前提这事,若有事自然会有人在皇上面前提。”

    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袁贵妃,眼神中满是告诫之意。

    袁贵妃听了田秀英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思索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田秀英说道:“就听姐姐的吧。”

    乾清宫,大同知府邵宗元进京面圣。

    邵宗元跪在大殿外头,等候皇上的召见。

    宫内,崇祯皇帝正专注地阅览各地寄来的奏书和战报。

    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微微露出一丝疲惫之色,便轻声提醒道:“陛下,大同知府邵宗元奉旨觐见。”

    崇祯一愣,嘴里念叨着:“邵宗元来了?哦,让他进来吧。”

    王承恩点头应道:“奴婢遵旨。”

    说罢,便往外走了几步,对着大殿门外唱到:“宣,大同知府邵宗元觐见。”

    门外的小太监听到王承恩的宣召,连忙对着跪在地上的邵宗元说道:“邵大人,请吧,皇上召见。”

    邵宗元嘴里说了声:“是!”起身向太监行礼后,就往大殿里走去。

    他的脚步有些不稳,毕竟头一回被皇上召见,内心虽然是激动的。

    但走路的时候手脚和身体不同程度的发颤起来,显得极其不自然。

    邵宗元从来没有见过天子,从一个小小的同知,一下子升任知府,明朝的这类流程。

    如果没有天子的许可,靠吏部的提拔是不可能完成的。

    真可谓是天恩浩荡,去了大同,他就联合宣府镇守太监刘一正、大同总兵袁枢一起整顿军务,严打吃空饷吞饷。

    治理军队贪污这种事情,干起来风险极大,但是他义无反顾,不惧自身安危和他们一道把这事给干成了。

    而且行事的时候,皇上还特意让他一个知府和宣府两镇总兵,还有镇守监军太监共同商议谋划。

    这里就看出来,皇上对他是非常看重的。

    邵宗元走进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年长的红袍大太监。

    这位太监慈眉善目却有着官威,瞧他身上的官服,应该是司礼监的大太监。

    邵宗元不知道他是谁,但能感觉到他的威严。

    红袍太监恭敬地站在一位年轻人身后,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玄色的衣裳,看上去极其低调随意。

    但是这件玄色袍服上绣的是五爪金龙,毫无疑问,他便是当朝的天子崇祯皇帝。

    皇上正低着头,批阅奏章。

    邵宗元不敢直视天颜过久,快速地跪下,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

    “臣邵宗元,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抬头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邵宗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

    崇祯缓缓开口问道:“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邵宗元此时紧张得心跳如鼓,竟然没听清楚崇祯的问话。

    他又不敢让崇祯重新问一遍,竟自己发起愣来。

    崇祯诧异的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立即大声说道:“邵大人,皇上问你,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邵宗元这才听明白,慌忙道:“回…回陛下,臣是今日寅时初到的,不敢耽搁,立即就来面圣。”

    崇祯见他反应慌乱,心想应该是长途跋涉没有休息好,一来京城就来跪候,孝心还是有的。

    便笑了笑,温和地说道:“是不是没休息好?起来吧。”

    邵宗元这回反应快了,感激地说道:“谢陛下。”就从地上站了起来,但是依然不敢直视龙颜,低着头恭敬听谕。

    崇祯看着邵宗元,说道:“你在大同干的不错,朕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监军太监刘一正和总兵袁枢、何可纲对你的评价都很高啊,可见朕的眼光没错,用对了人。”

    邵宗元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又跪下磕头,真诚地说道:“陛下对臣提携之恩,臣未曾报答,臣不敢言功劳。

    上有皇上爱护,下有几位大人同心协力,才完成皇上的诏令。”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给王承恩使了个眼色。王承恩立即说道:“邵大人,起来吧,皇上知道你的心意,站着回话。”

    邵宗元低头说了声:“是。”又爬了起来,身体依然微微颤抖。

    崇祯又问道:“大同的军务如今如何?”

    邵宗元思索片刻,回答道:“回陛下,按照朝廷的诏书严格行事,经过各位大人的联手整顿。

    宣府等七镇的军务已有很大改观,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崇祯问道:“你看,七镇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邵宗元想了一会说道:“要说改进,就是边镇需要战马和兵器兵备的补充。”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你所言甚是,朕会让户部和兵部商议,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兵器盔甲这些都可以交给兵部来办,战马的话,现在各地都紧缺,一步步来吧。”

    邵宗元感激地说道:“陛下圣明。臣在大同一定督促将士们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为保卫国家尽忠职守。”

    崇祯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很好,朕信你。”

    此时,王承恩看到崇祯有些疲惫,便轻声说道:“陛下,您已经连续批阅奏章多时,是否休息一下?”

    崇祯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朕与邵大人还有话要说。”

    王承恩便不再言语,静静地站在一旁。

    崇祯朱由检身着低调的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

    邵宗元心中忐忑不安,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能面见天子,更没想到今日会被皇帝询问朝政之事。

    他低垂着头,额头微微冒汗,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崇祯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沉稳而有力:“邵宗元,你对当前的朝政有何看法?”

    邵宗元听后一愣,心中大惊。

    这种问题岂是他一个小小知府能回答的?

    他连忙说道:“回陛下,朝廷政事,微臣不敢轻言议论。”

    崇祯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说无妨,朕要听实话。”

    邵宗元强咽了一口唾液,心里想着,今天就豁出去了,来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敬畏与诚恳。

    “陛下,如今内忧外患,外有后金鞑子虎视眈眈,内有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勾结。

    西北灾荒不足为惧,只要朝廷剿抚得当,真正祸起萧墙的,只怕是以江南文官为首的官绅一家。”

    邵宗元严肃谨慎地说道。

    崇祯听后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详细说来。”

    邵宗元定了定神,继续说道:“朝廷的诏令不下田乡,田乡基本就是士绅地主把控,尤其是江南士绅。

    他们俨然就是田乡的实际统治者。

    他们世代为官,通过亲戚、同乡、师生同学垄断科举,他们在朝就当官,回去就当乡绅地主。

    欺男霸女算平常,打死个把人也是轻松,大面积的兼并百姓田地。

    到最后他们还不用缴税,百姓继续被他们盘剥。

    久而久之,百姓越来越穷困,他们这些人越来越有钱,甚至比朝廷的国库还充盈。

    他们才是真正的祸端,一旦发生像后金鞑子这样的外族寇边,生死存亡之际。

    他们依然逍遥自在,和后金常有书信往来,提前做好当汉奸走狗的路子,面对利益。

    卖国对它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即使国家亡了,它们依然逍遥自在,改朝换代后还是做地主士绅。”

    邵宗元像倒豆子一样,一股脑儿把话全部说出来。

    说的时候痛快,说完了以后,才觉得阵阵寒意,衣领居然被冷汗湿了。

    “大胆!邵宗元,这话乱说是要杀头的!”

    王承恩训斥道。

    提别的倒也没事,邵宗元居然把亡国,汉奸之类的也说出来。

    一旁的太监王承恩听的是目瞪口呆。

    他在宫中多年,见过无数的朝臣进言,但像邵宗元这般直言不讳的还是头一次。

    他偷偷地观察着崇祯皇帝的脸色,心中暗自为邵宗元捏了一把汗。

    邵宗元忙磕头:“臣口无遮拦,请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听后愕然许久,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又有一丝无奈。

    他站起身来,在殿内踱着步子。

    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压力。

    邵宗元此时觉得气氛非常压抑,皇上半天不说话,搞得他心里没底。

    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他暗暗后悔自己刚才的冲动,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但是他也算硬气,只强调自己口无遮拦,并没有承认自己说错。

    终于,崇祯停止踱步,望向邵宗元:“你说的可都是心里话?”

    邵宗元咬咬牙:“确实是臣的心里话,不过不该臣这等身份说出来。”

    崇祯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你有这个忧虑,足见你是个忧国忧民的人。朕再问你,怎么解决这官绅一体的祸患?”

    邵宗元沉思片刻,说道:“官绅地主势力范围太大,现如今要铲除治理还不是时机,因为有外患后金鞑子在。

    虽说扰外必先安内,但是这个内比外患凶狠的多。

    一旦皇上要对付它们,它们必将穷途毕现鱼死网破,对皇上不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的看法是,皇上要自己培养人才来制约官绅。

    科举已经被它们掌控渗透,皇上就培养武举。

    如果真正要对它们的势力连根拔起,必须要有军队的支持,要做就斩草除根,不然又会为后世埋下祸患。”

    崇祯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大声喝道:“好!说的好!邵宗元,你果真是个硬骨头!朕看你能成事。”

    邵宗元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夸奖。”

    此时,王承恩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看着崇祯皇帝和邵宗元,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皇上是认可邵宗元的。

    崇祯重新坐回龙椅上,目光深邃地看着邵宗元:“你所言极是,官绅之患,朕早有察觉。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

    邵宗元恭敬地说道:“陛下,虽困难重重,但只要陛下有决心,定能找到解决之法。”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望着邵宗元。

    缓缓开口道:“湖北的官员和当地士绅勾结,违抗朝廷重开银矿,煽动湖北暴乱。

    朕已经派人派军队去平叛了,这些罪官和士绅都已经被凌迟正法。

    你说的不错,要对官绅勾结斩草除根,派军队才能成事。”

    崇祯的脸上带着一丝威严,又有几分疲惫。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忧虑和对邵宗元的期望。

    邵宗元听闻此言,立刻恭敬地回道:“圣上英明!”

    他的脸上满是崇敬之色,眼神坚定地望着崇祯。

    邵宗元深知皇帝的决策果断,对皇帝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崇祯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朕打算派你去河南,整顿吏治,照着湖北弄一次。

    此去必定凶险万分,你敢不敢去?”

    崇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考验,他紧紧地盯着邵宗元,等待着他的回答。

    邵宗元毫不犹豫地应声道:“回陛下,为国为民,就是粉身碎骨又何妨?臣愿往河南!”

    邵宗元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

    崇祯看着邵宗元,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赞道:“好!朕就喜欢整顿吏治的硬骨头。邵宗元听旨!”

    “臣邵宗元听旨。”邵宗元立刻跪地,神情肃穆,等待着皇帝的诏令。

    “升任邵宗元为河南巡抚,按朝廷诏令整顿吏治,打击官绅一体勾连。”

    崇祯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威严。

    邵宗元连忙跪地谢恩:“谢皇上提携,皇上如天之恩,臣只有以死相报。”

    邵宗元的声音微微颤抖,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使命感。

    他知道,皇帝对他寄予了厚望,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辜负皇帝的信任。

    崇祯温言道:“起来吧。”

    “谢皇上。”邵宗元站起身来,脸上依然带着恭敬之色。

    他稍作思考,然后问道:“皇上为何不把臣派去江南,臣愿意和他们硬碰硬。”

    邵宗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渴望。他渴望能够为皇帝解决更大的难题,展现自己的能力。

    崇祯看着邵宗元,耐心地解释道:“江南东南都动不得,若是现在派你去,你真的要粉身碎骨了。

    你的任务不但要把河南的事情处理好,还要让河南成为朝廷有力的帮手,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再图江南和东南,懂吗?”

    崇祯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意,他希望邵宗元能够理解他的战略布局。

    邵宗元恍然大悟,一点就通,忙道:“陛下运筹帷幄,臣自当听从。”

    邵宗元的脸上露出敬佩之色,他对皇帝的智慧和谋略深感钦佩。

    崇祯点点头:“嗯,此去河南就看你的政绩了。有什么困难及时向朕禀报,朕赐你密奏之权。”

    崇祯的语气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邵宗元拜道:“谢陛下,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

    邵宗元缓缓走出乾清宫,脚步踏在宫道的石板上,却仿佛踩在云端一般,有种不真实的恍如隔世之感。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方才在殿内与皇帝的对话,从一个小小的知府,一跃成为河南巡抚。

    这巨大的转变如同梦幻一般降临在他的身上。

    他微微仰头,望着高远的天空,阳光洒在脸上,带来丝丝暖意。

    邵宗元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笑容。

    得意之情在心中蔓延开来,这实属正常,毕竟有几人能如他这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连升数级呢?

    而且还是得到皇上的亲自提拔,这份荣宠,简直让他受宠若惊。

    他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四品官服,眼中闪烁着光芒。

    那熟悉的官服此刻在他眼中却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因为他知道,很快,这件官服就会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二品巡抚的官服。

    想到这里,邵宗元不禁轻笑出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他的步伐变得愈发轻盈洒脱起来,仿佛脚下生风。

    每一步都带着自信与豪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

    此刻的邵宗元,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深知,皇上对他寄予了厚望,将整顿河南吏治的重任交予了他。

    这份信任,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振奋。

    走在宫道上,邵宗元的思绪开始飘远。

    他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员,突然得到皇上的赏识。

    他也想到了即将面临的挑战,河南的局势复杂,整顿吏治绝非易事。

    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皇上的支持,有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我一定要不辜负皇上的重托,将河南治理好。”

    邵宗元在心中暗暗发誓。他知道,这不仅是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更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随着脚步的加快,邵宗元的心情也愈发激动。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身着二品官服,在河南大展拳脚,打击官绅勾结,整顿吏治。

    他想象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不知不觉间,邵宗元来到了吏部。

    他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首挺胸地走进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