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两虎相逢必一战,全胜之道阻且长
作者:流云舞天风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这个时刻终于来了.

    一山不容二虎,是时候亮剑了。

    武功全盛的李世民和盛世的大唐王朝,征伐高句丽是必然的国策。

    并且,李世民想要亲自挂帅出征。

    这似乎像极了当年的杨广。

    朝廷之中,依然分成主战派和主和派。

    主和派的骨干是褚遂良,他背后站着长孙无忌,褚遂良上了一封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奏章。

    他提出了现实中最大的障碍。

    “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馀藩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轻行举远,皆愚臣之所甚忧也。”

    这句话直击李世民灵魂深处,唐朝君臣,从旧隋而来,杨广亲身犯险远征,杨玄感一介匹夫,在黎阳振臂一呼,隋室倾崩,殷鉴不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唐江山永固,当然远比亲身远征,名垂青史的诱惑要大。

    但李世民想要亲自挂帅,并不是征询朝臣的意见,他是宣布自己的决定。

    褚遂良的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打动了李世民,即使要亲征,但绝对不能让杨玄感反叛,后院起火之事,再度上演。

    李世绩就明智得多,他准确地捕捉到李世民的心意。

    他知道李世民虽然武功盖世,战无不胜,但帝国的东北角,还留有一个空缺。

    明智如李世民,即使在某个时刻有求名的心态,但更理性的原因是,他绝对不会将遗患给子孙后代。

    毕其功于自己一世,后世才可长治久安。

    现在开打,正是其时。

    大国开战,讲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就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这次远征。

    李世绩站了出来,他开宗明义地说:“近者(薛)延陀犯边,陛下必欲追击,此时陛下取魏征之言,遂失机会,若如圣策,延陀无一人生还,可五十年疆场无事。”

    可见,和平是战争换来的,只有绝对的力量,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宁。

    如果连战争的能力,勇气和准备都没有,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和平。

    对于高丽的战略把握,李世绩的想法,显然更接近李世民。

    机会来了。

    贞观十七年,新罗再一次遣使告急,说百济与高丽联兵,已攻下新罗四十余城。

    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消息。

    因为,李世民早就做好和高句丽决战的构想,那就是在朝鲜半岛开辟第二战场,只有南北夹击,才可以让高句丽畏首畏尾,顾此失彼。

    虽然新罗坚持认唐朝为宗主国,又频繁求援,存心利用唐朝去抗衡高句丽和百济,但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是利益相交。

    互相有利,就可以结盟,利尽则散,甚至反目成仇,也是所在多有。

    现在情势,已到了必须出手的时候,但大军出发,却并非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

    李世民早已决定必战,但现在他手上并没有更多的筹码,即使如此,李世民依然展现了大国的威风和尊严。

    他再次派遣相里玄奖进入平壤,在玺书中,李世民给予了高句丽最严厉和严正的警告。

    “新罗委质国家(唐朝),朝贡不乏,尔与百济各宜戢兵,若更攻之,明年发兵击尔国矣。”

    但高丽人在隋朝杨广父子身上尝到了甜头,积累了自信,他们不相信李世民会再次大动干戈,如果只是小规模进攻,高句丽人根本就不当回事。

    但李世民来真的。

    贞观十八年,秋,七月,李世民正式准备出征高丽。

    延续了水陆两路,分进合击的策略。

    李世民分了两个阶段进行。

    李世民此次征伐,重点是避开了杨广行军和部署的雷区。

    有感于杨广三伐,虐用了山东民力,这次海路的造船任务,分派给了江南三州(位于江西),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

    在陆路上,他命令营州都督张俭率领契丹,靺鞨等族,先行骚扰辽东,以达到牵制和疲敌之目的。

    高句丽察觉到了唐朝的异常动向,他们派出一个特使,以进贡白金为名,进入长安,想探听唐朝的真实动机。

    说是特使,但其实也是最高级别的探子。

    大战将前,不可能让探子顺利而回,但国与国的交往,必须师出有名。

    这难不倒唐朝君臣。

    褚遂良上书说:“莫离支(盖苏文)虐弑其主,九夷所不容,……古者,计弑君之贼,不受其赂。”

    于是,李世民将高丽使者送至大理寺堪核。

    李世民同样非常重视战术上的布置,在亲征前,他召集了隋朝进讨高丽的元老郑元寿,详细问以大计。

    郑元寿知道无法阻止李世民亲征,他如实地说出了进攻高丽的困难:“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

    但李世民充满自信地回答说:“今日非隋之比,公但听之。”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李世民虽然一生从未遇过败战,那都是在本土做战,现在他亲自统兵远征域外,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

    世易时移,优劣之势,早就转换。

    李世民以前善打后勤战,也擅打持久战,他的狠和忍,那是他的长处和强项。

    有了强大的后勤,他也才能发挥出他的稳和准的特点。

    但现在这些曾经的战略优势,反倒变成了高句丽的优点,以此而言之,战斗还未开始,结局就已蒙上了一层阴影。

    最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隋朝,李世民对于高丽的了解,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不了解对手,甚至轻视对手,都是致命的。

    直到唐朝和高丽打打停停,加上朝鲜半岛战火纷飞,高句丽内乱丛生,残酷相斗之后,唐朝才真正找到了攻击和灭亡高句丽的正确方式。

    但那已过去一二十年了。

    李世民考虑到在高句丽,确切点说是辽东地区,非常困难的行军条件,李世民准备速战速决。

    他心中早就有了决议,如果时候一到,不管胜负,都必须回马班师。

    李世民曾经指着自己身上穿的御袍,对太子李治说:“待见汝,乃易此袍耳。”

    这并非是李世民托大,而是辽东的气候和环境所限,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就会陷入极寒的天气,还有后继无粮的绝望境地。

    如果不能速胜,就必然会陷入无法避免的失败,这已成为当时进攻高句丽的共识。

    但这种思想,即使能取胜,也必然会很快丧失已取得的胜利成果。

    这种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足以带来全局的成功。

    李世民将要为他的第一次冒进和冒险付出代价。

    他对于高丽的韧性和防守的顽强度,以及高丽人上下一心,视死如归的勇气,缺乏感性的认识。

    李世民严重低估了高丽军队的数量和质量。

    李世民征伐高丽,整体和全局上是必然失败的,但当时李唐王朝正处于武功的顶峰,君是无敌之君,将是百战之将,士有必死之心,也必然可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李世民最终铩羽而归。

    但他心中一直存有怀疑的儿子,晋王李治,以后的唐高宗,将站在李世民的肩膀上,替他的父亲,完成攻灭高句丽的伟业。

    但这一次,他却没有跟随李世民亲征,按照中国的传统,皇帝出征,皇太子留守京城监国。

    但李治此次却并未留守长安,而是在河北定州监国。

    这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算无遗策。

    实际上,这也是李世民保障后方安全,一系列政策的组成部分。

    对于李世民亲征辽东,朝中大臣,多数人都持有反对意见。

    比如尉迟敬德就提出了疑问,“东西二京(长安和洛阳),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恐有(杨)玄感之变。”

    于是,李世民对此专门做了布置。

    长安城由房玄龄镇守,而以萧瑀为洛阳宫留守,但为了确保辽东一线的安全,河北属于核心之重,李世民将皇太子李治,安排到定州监国。

    这是一步意义深远的棋。

    当年杨玄感之乱,李密曾经认为上策就是长驱入蓟,直扼其喉,让杨广前有高丽,退无归路,大军必然自行崩溃。

    这种剜心一刀的战法,虽然险极,但兵行险着,才可出其不意,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李密能提出上策的前提条件,就是当时河北可指麾而下,杨广当时并没有在河北稳固他的后方。

    李世民是当世战神,自然知道轻重。

    若以出征时的局势而论,河北的根本在镇、定(二州)。

    定州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东阳(今北京一带)震慑。

    因而,李世民除了让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外,他对于李治的核心辅佐班底,也做了详细和意味深长的安排。

    通过对长安,洛阳和定州的把控,李世民的后方固若金汤,他可以全身心在辽东前线作战。

    而为了和李世民保持密切的联系,李治发明了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叫飞表奏事,这就是古代的快递,并且是皇家的超级快递。

    只是当日,多是用来传递紧急军情或是军国大事,但飞表可以奏事,也一样可以送物,后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飞表奏事的滥觞。

    同时,为了让李世民准确掌握国内的军情大事,李治再一次启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

    这也表明,当时李唐王朝除了需要应付东面的高句丽外,西边的烽火随时可能燃起。

    这也埋下了征伐高句丽的隐患。

    即使是强悍强盛强大的大唐王朝,也很难同时支撑东西双线作战,尤其是当西边出现了唐朝宿命中的强敌,吐蕃崛起扰边后,唐朝的战略形势,必然被迫改变。

    毕竟,西边的敌人对长安城有着致命的威胁。

    这种战略劣势,同时也被钢筋狡猾的高丽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