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的第二天。她还沉浸在昨夜营外巫山一度的余兴中,朦胧之间忽然听得旁边的中年妇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她从陋榻上爬起,惺忪地揉了揉双眼,发现太阳还未从传说的东方大海中生起来。四周一片深青。
“nakruklaj!kokapatlaj!”
昨夜和恋人说了太多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这位舂谷妇人的言语她一时没有听出来。她先是回想了一下,最后那个读起来像“啦”的,带有感叹意味的语气词,韵母是a:j,可以归入歌部;声母是l,八成是“也”这个词。在发困的几秒间,她逐一地把这些词回忆了起来,最终是“女觉也军于发也”。
“嗯,我醒了……”她摇摇头,理了理散在头发上的茅草,“现在就要开拔了么……”
“对,你快点着吧。今天不朝食,等晚上再开伙。”
她才听到满屋充盈着的打包衾被衣服的声音。她仔细一看,发现斗室另一侧恋人的铺位似乎是空的。
“张嫂,你知道阿绫到哪去了么?”她问那位中年的舂谷妇人道。明明昨夜二人是一块摸回来的,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她比我们起得更早,被呼去幕中了。”对面一边回答,一边催促她整理物具。
“喔……”天依仍是有些担心。不过考虑今天的事务将会十分芜杂,自己还是先开始忙起来比较好。她遂学着同屋妇人们的行动,将自己尚有一点余温的被服叠起来,整理成一个方形,用麻绳打成几个包。这是她大学军训整理内务时学到的,半年前初穿越来时,在赵府门下为奴,也时常利用这个技能,同院的仆人晏柔时常夸赞这个巧技,但她一直没有学会。
这次随司马军远出河南,要再见到晏柔、赵小姐等人、吕陈两兄弟的机会便渺茫了。甚至连能不能活着回到洛下,也还是个未知数。她一边打着包,一边念及这些,不禁有一股愁云从心里生发。
“洛,你打得好整齐!”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同室的妇人连忙围聚过来。
“她这个绳子系得跟我们村里的田垄一样。”和她一块每日舂谷的妇人看着被褥上的三纵两横说道,“阡阡陌陌的。”
“这个有章法。我们海国的军队,从前行军时打成这样,中间还能塞水壶、鞮履、雨衣、挎包这些东西,非常实用。”天依指着被团向众人介绍道,“也方便背。”
妇女们虽然不知道水壶、雨衣都是啥,但她们看着背包上的三纵两横入了迷。
“真是巧,你能把具体如何打的教我们么?”围着的人们问道。
天依遂又走到未整理的阿绫的铺位上,从被子从哪捆起,怎么叠成一个u状,先塞入哪根绳子,如何形成最终的三横两纵,一一地告诉室中的妇人们。她们又照流程做了一遍,过了几分钟的功夫,每个人都打成了现代军队的行军包,挑在肩上,舒舒服服的,比先前自己常用的方法要省不少劲。天光也亮了不少,远边逐渐地发白了。
就在这会儿,天依听得室外有士兵走动的声音,朝外面一探,原来是乐正绫被一个刀兵引着,从幕中回来了。她走进室内,发现自己的被服也被整理得清清水水的。
“阿绫,怎么样!”天依笑着对她说。
“真是辛苦了……”阿绫忽然发现包括自己被团在内的众人的被褥都被整理成了现代军队模样,“哎,等一下,你会这个?”
“一直没有向你展示过。”
乐正绫蹲下身来,探出右手,将被褥拎起,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似乎在想什么,良久,抬头道:
“我之后再谒见司马的时候,你也同去。”
“阿绫是说……”
“对。”乐正绫点点头,天依迅速领会了她的意思。捆被子这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它是士兵内务的一部分,在这件事上搞标准化,既可以提高行军和驻扎的效率,也可以在培养士兵纪律、规范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哪怕是根本不在意这个进程的、封建军队中最烂糊的一支。
“阿绫现在事事都在为大军考虑。”
“毕竟军事斗争是一件十分困难和危险的事,就算在上古也一样,所谓‘不可不察也’。”乐正绫将自己的被褥背在肩上,“我们是现代人,我们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尽量地帮助将领提高军队的素质,无论是在帐下做制图郎——当然,现在还轮不到——还是课士卒拼音文字,还是打被子,都是实现它的一环。实现得越多,我们在河西的幸存可能越大。”
天依点点头:“如果我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到司马军,也算是我的人生发挥出了一点价值吧。对了,你刚才去幕中参预了什么事?”
“这个不能说。”
“喔……”
“准备好了就走吧。”屋外的那名卫兵向乐正绫说道,“一会儿出发。”
“阿绫,你去哪儿?”天依问她。
“虽然行军途中住宿是在一块,但是今日上午我得和军幕一起走。”乐正绫向她解释,“司马要召我商议准备接下来的事。”
即使知道阿绫在赵司马身边条件比自己更好,她仍是充满忧虑地看着阿绫背着包囊被那名士兵领走。毕竟人不在目前的感觉非常难受。
屋内的众人继续整理剩余的物件。待基本上打理完毕时,太阳也快升起来了。劳动驱散了凌晨的寒气,妇人们背着包囊走出室外,天依二人也紧随其后。她看到邻舍几间屋子的男性家奴也已经整理完毕,带着大包小包出了门,重的物品被人们抬上牛车和辘轳车,之后他们便松散地站在门前集合待命。祁叔和万安朝她们挥了挥手。
“我们不整队么?”天依问年长的妇人们道。
“整队?”对面脸上现出费解的神情。天依便意识到在洛下大营里,赵司马的家奴中是不存在队列这一说的,大家说到底,都只是参与劳作的奴隶罢了。
过了一会儿,有几名赵司马的卫兵走过来。不同于往日见到的士卒,他们的身上穿着深红色的制式武装衣,涂成玄色的半身甲在深红的配合下显出一股武人的风格来。士兵们腰带上挂着环刀,显然,自己今日的行程就要受他们的指挥了。
“今日行八十里过夜。”其中一个卫兵冷冷地朝她们说,“你们这帮仆奴不要走得慢吞吞的,惹了罚。”
大家向这名士兵答谢。天依的心里有点忐忑,今天是自己第一次参与长途行军,单日行三十多千米,不知道途中会发生什么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不过有轮子和畜力来帮忙运输大宗物品,减少了很多压力。
待太阳完全升起来之后,大营里面已到处都是士卒、旗鼓和车辆了。随着远处传来的角声,天依看到第一列队伍和牛马已经迈出了辕门,而自己所从属的家奴要在一会儿后跟随赵司马的卫队行动。出师的队伍特别长,一直到半个小时以后,他们才驱着、推着大小车辆,随着司马的卫队踏出辕门。
自从遇赦被赎买为赵司马的家奴以来,自己和阿绫就几乎一直在洛阳的大营里,和女性家奴一块从事舂谷、生炊等各类劳作,还不曾迈出大营。现在这也算是开始了一场为期两三个月的旅行,自己可以尽意浏览洛阳和长安之间汉代的亚热带风景。刚走出辕门,看到外面广阔的天地,天依的情绪就明朗起来,背上的背囊好像也轻了许多,自己的单裾虽然不是很厚,但是在暖阳的照射下,走了一段,自己的身体就热乎了起来。
部队沿着北边城墙走,绕开了洛阳城,进入了两京之间的大道。今日预定的行程不多,在两千年后的世界,开汽车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如果一个人不带任何东西,像散步那样走的话,六小时也就到了。但是军队携带重物大规模行动,确实就要比往常要慢一些。封建军队紧急行军的最高水平是由清朝将领福康安在1792年创造的,他率领精锐部队,十二月从西宁出发,一月抵达拉萨,在青藏高原上五十天行军两千多公里,迅速地投入了对廓尔喀的作战,几乎称得上东亚汉尼拔,于世界军事史上也是有名可留的。不过现代军队的急行军更有效果,比如红军就曾经创下一昼夜急行军270公里的战绩,这种机动效率在很多情况下直接保证了战略行动的成功——1950年昌都战役时,第18军的穿插部队就接连翻过了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成功出现在噶厦军后方,完成了合围。
在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的骑兵部队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在六天之内将河西走廊走穿,与休屠王主力决战。这几乎是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
正当天依哈着寒气冥想着未来的历史的时候,她一转头,忽然发现走在队侧押送家奴的那个穿绛色武装衣的卫兵正在盯着自己看。他穿着一看就引进自阿尔泰民族的军用短鞮,小腿上打着行滕,右手紧紧握着环刀的刀柄,一边看一边走着,身上搭的玄铁铠甲片清脆地作响。
天依不敢冒犯他,急忙将头低下去慢慢行路。她穿的是布履,所幸自己又找废弃的面料给布底缝了两层,小腿也学着其他人打了行滕——也就是后来的绑腿,今天的行军应该是准备充分的。待晚上休息下来,她还得煮一点热水,烫烫手脚。
那名卫兵看她对自己恭敬避让,得意地笑了起来。忽然他想到自己之前在府上期守的时候,似乎还见到过一个和她长得很像的、穿着锦服的女子。她会教很多仆役写一种奇奇怪怪的文字。不过眼前的这个家奴,显然比那个人更为狼狈一些。
“你之前是从哪儿来的?”
听到军士发问,天依连忙屈身答道:
“奴是从洛阳来的。”
“洛阳?你先前是哪户人家的,落到我们司马这里?”军士眯了眯眼,继续问道。
“奴原先就是司马家小姐的老师。”
听到这话,卫兵的喉头忽然塞住了。
“你姓洛?”
“是。”
“原来是洛先生。”他叹了口气。
“是。”天依赔笑道,“或许我们之前在府上见过。”
“没错。”士兵道,“人生真是如同薤露,你半年前还是一个体面的妇人,现在就在我们这路上受苦。以后可难了。”
“奴本来也就是由婢子上来的。”天依向他说,“没事。”
“你一个女人家,终究是不知道塞下、塞外有多险!”士兵笑她,“当然,我也不知道。我们俩认识认识,虽然我今天可能就调到另外一个什里,但以后如果能在营中再见面的话,遇到难处,我们两个可以互相扶持。”
“……奴姓洛,兄应该也知道。”
“对。”士兵点点头,“我,字是昫。姓楼。河南郡人。”
“以后就望大兄多关照了……”
说是大兄,天依看他的身板还很小,脸也较为稚嫩,似乎并没有出二十岁。
“对了,”士兵注意到了她们背上的被团,“这是谁教你们的?”
“就是她。”队列中另一位女奴说道。
“你们这是怎么系的?”士兵好奇了起来,“这么背,把两个肩全用起来,太省劲了。”
“如果大兄有意愿的话,等傍晚扎营的时候我可以给大兄演示。”
“那是极好!”
从洛阳大营开出的部队大约前前后后走了四个小时,待时近中午的时候,他们抵达了道边的一个村落。全军就地休息。天依正和张嫂们坐在道边小憩,忽然看得另一个绛衣士兵提着刀走了过来。
“谁是姓洛的?”他扫视了一下众人。天依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答应。
“我们征用了一间茅屋。”士兵向她说,“司马让你进去准备。”
她遂答唯,被士兵领到村内的一所院子里。院子里除了墙以外有两间茅舍,一间是四个开间的正堂,另一间是侧室。这两间茅屋就和她初穿越来看到的吕聿征的茅屋一样,破旧且失修。在进门前的一瞬,她看到茅屋的主人站在门外,恭敬地迎送士兵进出。
还未待天依对此种情形有什么反应,士兵就关上了屋门,走了出去。她往窗户边一看,窗棂下面正站着阿绫。她正将一件半身玄铁札甲贴在自己的胸前,另一名卫士正在从背后去系它的肩带。
“天依!”阿绫笑着向她打招呼。天依举头一看,发现乐正绫的头发已经被盘在头上,用一面布帻固定住了。
“中午就要开始教么?”
“对。无论黄昏还是晚上,视线都不好。”乐正绫向她解释,“你不要高估古人的夜视能力,同样也不要高估我们的,毕竟半年了,我们几乎也变成古人了。”
“是。我们从什么开始教起?”
“从教那些人什么是老师。”乐正绫说,“这不是我说的,是司马说的。他说,如果你们穿成一个女奴,那他们就会把你们看作女奴;如果你们穿成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样子,他们就会把你当成这个样子。我们在性别上比较特殊,一支部队让女性充任长官,士兵的心里可能不平衡。得在一开始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唬住他们。”
“那么我们需要穿成什么样子?”
“看那榻上的物事。”阿绫指了指草榻。天依顺着看去,发现草榻上放着一面半身札甲、一件颇为正式的制式军服,两个系着袋子的包,一面白色的布帻,还有两副似乎只有巫师才使用的长面具。
军士帮乐正绫固定住了札甲之后,遂从榻上取了其中的一只包,斜套在乐正绫的肩上,小包被挂在背后,上面似乎写着一些字。
“这是什么?”天依想到平日里部队的一些人似乎也会佩戴这种包,身份往往不低。
“这个他们叫/kja/,也就是‘立早章’的‘章’。上面写着我们的队属和姓名,汉军的基层军官所带的。”
天依走到榻前,拾起剩余的一件章来,发现上面刻着“洛”“通书什副”等字样。
“我是什副?”天依充满疑惑地问她,“通书什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赵司马专门从部属里面搞了个拉丁化实验队。司马认为这套字符可以用来描写大部分地方的话语,所以叫它为‘通书’。我请求的人数是十六人,多了也难办。自然我们作为教师的话,也就是这个队的队正和队副,这个身份也给我们改善了一下处境。”
“司马真是待我们恩遇有加……”
“那是自然。不过司马严令我们得把这个班办好,办出花样,如果三月前能够带出来的话,他们这一批人还可以教其他人,日后在草原腹地或许用得上这个人群。”
“‘学员’都从哪来?”天依问她。
“这个我向司马请示过,大部分是洛下征召的、家境尚可的简单识字的材官。他们会一套书写系统,再学另一套也方便很多,毕竟第一批人是教官的储备。”
“年龄层次是?”
“这是我特别向司马请求的。”乐正绫微微一笑,“汉朝的军制是男子二十被征为正卒,你猜我能在营中搞到的这十六个人,是几岁?”
“二十岁?”天依疑惑地问道,“这半个月看下来,营中有很多人并不满二十岁。”
“找到了十六个,十六岁的小娃,刚好两个十六。”乐正绫笑起来,“他们学得动。况且,多掌握一门艺能,也能帮助他们尽量远离死亡一步。”
“好家伙,我们要去当中学老师了!还是小班。”
天依在阿绫和军士的帮助下,扎起头发,将武装衣、札甲和巾帻都穿戴完毕。她回头一看,发现阿绫已经将神秘狞厉的青铜面具套在了脸上。她这身行头和普通军士和一般女性都不同的地方在于,胸前的札甲上绑着背章的白色系带,铠甲后是整洁庄重的、武库提供的制衣,而脸上装饰夸张的面具更是增添了一份幽冥模糊的气息,就像《麦克白》中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女巫一样,让主角们乍一看不知道是人是鬼。人类自神话时代就一直走在追求同一性的道路上,模糊的、无法被已有经验界定的事物素来容易引起恐怖和尊敬。而文字在汉文化中素来也被神秘化为一种沟通天地的东西,似乎它与面具结合并不会引起什么违和的效果。
天依没有说什么,将背章挎在肩上,拿起那件沉甸甸的金色巫器。
“好了,我们得去见那十六个稚嫩面孔,好好吓吓他们。”乐正绫将声音压低,向尚未准备完成的天依说道,“戴上你的面具。”
——第一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