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定大局
作者:浪子边城   大明杀神最新章节     
    哪怕这个人是现在权势极大,兵权极重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结果也是一样。

    且鲁王朱以海相信,不止是自己,其它的藩王一样不会允许皇权这般的对待他们的。

    虽说截止至崇祯十七年,大明只有33位藩王。又被李自成杀十二个,张献忠杀了七个。但现存的藩王还是有一些的人,他们门生遍地,还是颇有一番的实力。

    只要他们能够团结起来,那崇祯想要削弱他们藩王的实力便成为了不现实的事情。

    就像是刚才朱以海喝斥朱常澄,就是在提醒其它的藩王,这个时候是要站出来的时候了。

    “我们襄王一系做事还用不着鲁王来教。”朱常澄开口了,直接回怼了过去。

    朱常澄很清楚,襄王一系以后能够重新发展壮大,少不得要七弟朱常武的帮衬,那这个时候自己就必须要站在对方的这一边。

    朱常澄反击了,其它的藩王或是世子看到这里之后,便也想一起开口,齐齐施压。但不等他们开口说话,朱常武先于他们一步出了声。

    就见不知何时,朱常武已经由椅子上座了起来,跟着手中拿着一沓子资料开始念道:“崇祯七年三月初四,鲁王纵使手下抢夺兖州巨贾方肖黎家产,前后害死在其一家三十二口;崇祯八年六月十七,鲁王联合时任兖州知府欹普贤,陷害六品通判泰鹿堲,只因对方上奏弹劾他为祸地方;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五......”

    一条条、一件件事情,由朱常武的口中清晰传出,响彻在武英殿之下,清楚的传入至每一名朝臣的耳中。

    鲁王朱以海早已经全身发抖,跟着不受控制的整个人瘫倒在了地上。

    有如癫痫发作般的朱以海,即便是倒在了地上,他身边之人却无一人伸手去搀扶的。包括之前还想开口声援他的荆王、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还有像衡王世子等人,他们都像是一个看热闹的人一般,就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一下。

    或是说,不敢动上一下。

    不知何时,朱常武刚才所座的椅子旁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资料,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些东西是何时出现的。

    可所有人都可以想像的到,怕是那里面记录的一定就是其它人的一些犯罪记录。

    说不准这其中就会有自己的那一份。

    鲁王不知死活的跳了出来,跟着他做的那些恶事就被暴露了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那就一点要给对方活路的意思都没有。

    可以想见,接下来鲁王是死定了。

    不仅王位会丢,甚至连性命是不是可以保全,都没有谁可以做出保证。

    要知道,宣读罪状的可是朱常武,此人可有着杀胚的名号呀。

    就在不久之前,福王朱由崧得罪了他,现在已经被带回到了京师,被关进了大牢,听说接下来就是对他以往做的一些恶事进行审判。

    大家能够猜到的是,这个世上,怕是以后再也不会有福王这个名号与这个人了。

    福王是第一个,今天跳出来的鲁王是第二个,那请问,谁知道有没有第三个人?

    如果自己敢跳出来,会不会成为第三个人呢?

    所有的藩王都不敢动了,实在是他们这些人,屁股下面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有些事情只是大家碍于颜面,不愿意去查而已。可一旦有人和你认真起来,那就不是王位得不得保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了。

    性命攸关之下,此时谁还敢冒头?

    纵看大明历史,被杀的藩王还少吗?

    藩王们不敢有任何的动作,不少的文臣这就把目光放在了一众公、侯、伯爵的身上。

    刚才王承恩所念的圣旨中可是说了,不仅藩王,接下来就是这些勋贵也一样在被整治之中的。

    大家的目光看去,发现所有的勋贵此时都低着头,无人发一言之态。

    尤其是定国公朱允祯,这位可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一门两国公,那是何等的风光。

    遗憾的是,现在已经不是两国公了,老魏国公徐弘基已经病死在了应天府,其子现在成为了魏伯爵,风光不再。

    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之下,朱允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那就必须要低调。尤其是面对的是朱常武,这位可是刀劈过成国公朱纯臣的存在,那能劈了对方,为何就不能劈了自己?

    说起来,朱允祯是比朱纯臣要强上许多,历史之中,李自成杀入北京城的时候,他也曾反抗过,然后死于战乱。这一世因为朱常武的出现,他的命运同样被改变,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干净了。

    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定国公府,同样不知道做出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追查,一定要针对的话,同样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深知这一点的朱允祯,当然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没有看到鲁王朱以海现在是什么样的惨状吗?

    “来人,剥去鲁王王位,将朱以海押入大牢,仔细审问。”龙椅上的崇祯,坐在那里等了好一会,发现满朝近三百的文武勋贵,此时却是无人一站出来发表意见,更不要提什么反对之声了,不由心中就是大爽。

    想他以前,每一次决定这种大事的时候,面对的无不是大臣们的反对之声,最终很多想要推行的事情也就不得不一了了知。

    今天,有了朱常武在,他完全成为了一个看戏之人。只是可惜,并不精彩,似乎朱常武从椅子上站起的那一刻,便已经呈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无一人敢于与之对峙了。

    无人说话,便等于是默认。跟着王承恩又拿出了一道奏书,开始大声念了起来。

    所有的臣子都是屏气凝神,他们不知道这一道旨会是冲着谁来的。可是直到听着那里面的内容,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说的是有关新政的话题和内容,增加了不少,也加大了力度,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反对的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朱常武就是向着椅子上一坐,所有人都不敢吱声了。

    或许是碍于朱常武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气势。

    又或许,是因为朱常武脚边上放着的那一摞子谁也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内容,写着谁的资料。

    没有人敢去试,也没有人敢去问,让这一次的大朝会开的是极为的顺利。崇祯说什么,大家就应什么,竟然无一人持反对意见。这种感觉让崇祯十分的舒服,他已经在想着,以后是不是在决定大事的时候,都把朱常武找来,如此复杂的事情也就会变得简单许多了。

    由于今天朝会上的内容不少,一开就是两个时辰。

    期间不少的臣子站在那里,双脚都开始发酸发痛,可只有朱常武,一直坐在那里,别提多舒服了。

    不仅如此,在朝会的过程之中,还有小太监跑过来给朱常武端来了一壶上好的茶水,这可是连崇祯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不是说崇祯不想喝,而是不敢。反倒是朱常武,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他,甚至都不在乎以后的史书上会怎么写自己,悠然自得的样子,甚是让人羡慕。

    胡云峰就站在朝臣的队伍中,看着自家师兄那惬意的样子,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只是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做不得这样的事情。

    朝会终于在大团圆的气氛之中结束,当王承恩大声宣布退朝的那一刻起,耳力极好的朱常武分明就听到了不少人松口气的声音。

    崇祯离开了,走的时候还特意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朱常武,眼中神色颇为复杂。

    皇上离开,其它的大臣们也是相继离开,但还是有几个人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向着坐在那里的朱常武身边靠了过来。

    第一个过来的就是胡云峰,他做为朱常武的师弟,也是唯一的师弟,自然是要处处跟随着师兄的脚步。

    第二个过来的是朱常澄。

    今天他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但已经明确的表明了态度。怕是接下来,其它的那些藩王包括朱氏皇族都会看他不顺眼了。

    但无所谓,原本朱常澄也不在乎,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以后真正的靠山是谁。

    至于第三个走过来的人,就有些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竟然是新任首辅范景文。

    范景文会过来,仔细想想并不意外。怕是他应该可以猜到,自己能任首辅之职,应该就是昨天下午朱常武见到了崇祯之后商议出来的结果。

    不然的话,为何以前一点的消息都没有,突然间就有了结果。

    “多谢大元帅。”范景文走过来之后,十分客气的就躬身一礼。

    对这一礼,朱常武并没有躲闪,怎么说他也是有着推荐之功,这一礼他受得起。

    “范首辅客气了,今天朝会上的新政内容,你应该听明白了吧,接下来就是全力的推广,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朱常武笑看着范景文,说的也是工作上的事情。

    或是说从始至终,朱常武都没有要收服范景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