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王朝周期律
作者:颓土   重生:太子要造反最新章节     
    孙恺阳老先生笑而不答。

    如今在两湖、中州蹦哒的张秉吾,实在已经没了什么大的气候。

    新编白杆军堵在了入蜀的门户,夔门。

    卢建斗的天雄军从东、南两个方向,在稳扎稳打的蚕食他们流匪活动空间。

    唯一能给流匪张秉吾安慰的是,他们和原京师内阁指挥的剿匪总兵们打的有来有往,胜负参半。

    原京师内阁指挥下左良玉等剿匪总兵们,黄权一度被气的哭笑不得。

    这左良玉看似是官军,干的事竟然比流匪还要恶心!

    佣兵自重!

    蔑视军令!

    杀良冒功!

    以人为食!

    屠乡灭村!

    奸淫掳掠!

    无恶不作!

    就这,京师内阁因为他率领的中州子弟兵,又多在家乡作战,为了安抚他的情绪,一度要给他升剿匪总兵官,进平贼将军衔。

    被黄权直接否了!

    守在自己家乡中州,不想方设法的以保护乡亲为己任,反而祸害乡亲他是比谁都积极!

    追剿流匪到了两湖川陕三晋之地时,更加肆意妄为!

    这是在剿匪?

    不!

    这是为流贼们增加更多的兵源!

    黄权一直没有抓到机会,把他宰了,就已经很给他面子里子了,还想加官进爵?

    现在京师内阁垮台,黄权的圣旨已经发到了所有剿匪总兵们的手上。

    其中盘踞在中州的左良玉部的态度,就让黄权有些冷笑不止。

    他竟然大言不惭的认为黄权送去的圣旨是矫诏?是假的?

    直接带兵,拒绝接旨!

    黄权没搭理他。

    断了他的本就不算太多的粮饷供应。

    他不是仅凭自己筹措粮饷就挺厉害的吗?

    那就让他自己去养兵!

    中州……

    这里就是孙恺阳老先生和黄权划定剿匪最后的决战地!

    他左良玉不是兵强马壮号称十万铁骑吗?

    黄权就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有那个魄力,成为新的一头老虎,敢去参与接下来的决战!

    让黄权有些惊讶的是,于象山这位原内阁首辅和次辅苏木和竟然摒弃了前嫌,达成了某种协议。

    一个向北派人而去,一个向南就派人去了左营之中……

    亲军卫和李君集两路交叉传来的消息,自然不会有错。

    这两人已经不再穿着官衣,却暗地里依然活动频频,让黄权觉得自己有时候还是心慈手软了一些。

    想要让剿匪总兵为自己所用,做为控制左营最后钱粮的倚仗,于象山必然要发动三晋和中州大地主财阀,这两个储备财富中心了……

    黄权并不太担心苏木和,他如今代表的利益集团基本都缩在关东。

    关东曾经两次试探过黄权对于他们的态度。

    一次泰山封禅,尝试推动黄权向天下颁布罪己诏,想以此来证明自己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正统地位。

    可惜黄权鸟都没鸟他们。

    另一次是在江南七省爆发的思想启蒙运动。

    主要舆论阵地是在各个江南成立的报社里。

    通过报纸,关东地区代表可谓是悉数通过不见人的笔名下场,执笔激辩群雄。

    似乎,他们忘了,编辑可都是黄权江南的人。

    在黄权定的框架内玩,他们有什么资格和机会发声固守所谓的传统?

    黄权压根就没有看得上所谓的关东利益集团。

    那里自古以来都有世修降表的传统。膝盖千百年来乃至后世几百年后,都很软。

    包含两淮中州东部等一大片关东地区……

    下跪,对于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令人有些羞耻的事,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礼仪”。

    至少,他们在这片你来我往的四战之地上,活下来并传承下去了。

    有一说一,做为关东地区的儒家代表老孔家,他们也有不少子弟曾经加入过对抗入侵者的前线。

    不过是大家族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打算罢了。

    虽然关东地区加起来能战的卫所兵不多,估计凑一凑能有万把号人。

    可架不住他们的影响力很大,同时凭借千百年传承的公爵身份,他们积累的财富也是相当的庞大。

    可就是因为大家族的原因,为了传承下去,他们绝对不敢明面上反对陪京反对当今天子黄权。

    苏木和妄想依赖他们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很低!

    唯一有可能对黄权产生威胁的,就只有于象山暗中联系的九边边军。

    最大的威胁,黄权担心他们会引狼入室,勾结伪朝大青,放开长城关隘门户。

    为了以防万一,渤海文龙那里,黄权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增加军事力量。并同时安抚泡菜国仆从军。

    万一伪朝大青再一次入关,文龙手里掌握的大军,就是捅向伪朝大青心脏的尖刀!

    这一点伪朝大青皇帝黄台吉不可能看不见。

    他手底下的文臣智囊们更是数次想要灭了文龙留守在辽东海岸线上的各种卫堡。同时也数次翻越长白山,发动对泡菜国的打击。

    可惜,都被文龙利用水师炮火优势,和暗卫执行的斩首行动,全部挫败!

    这让大青忌惮非常,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伪朝大青既定国策,想要不断入关不断削弱天朝的计划,直接破产泡汤!

    只要伪朝大青八旗大军不向长城一线集结移动,驻守渤海江东泡菜国的文龙也不动。

    数年里,这种脆弱而又诡异的默契平衡,让已经统一了除陕甘以外的回疆西域、漠南漠北草原、东北黑土地等广大区域的大青,气的咬牙切齿。

    扶着孙恺阳老先生去了他的书房,春日的阳光虽好,时间晒久了也让孙恺阳老先生身体会产生一点不适。

    二人各自落座。

    黄权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向孙恺阳老先生讨教。

    “先生,汉唐盛世虽强,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代王朝繁荣的过程相似,其灭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我天朝兴自田亩,亦有人称,天朝的灭亡也必将衰落于田亩。”

    “自天朝兴至今,快有三百年了。”

    “而三百年王朝兴衰更替轮换的规律,曾经即将在朕的手上再一次体现和证明。”

    “朕如今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过是缝缝补补,延缓了王朝走向灭亡的时间罢了……”

    “这个规律,先生可否教朕,如何才能打破?”

    新王朝兴起之初,前朝腐朽统治、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新的政治力量的崛起。

    新王朝的建立者或中兴者,通常具有雄心壮志,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改革旧制、安抚民心、发展生产。

    他们可能会减轻农民的负担,推行公平的税收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促进商业和文化的发展。

    在王朝的繁荣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商业活跃,科技和艺术也往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国家的实力强大,对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内部原因可能包括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贫富差距加大;

    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盛行,政治黑暗;

    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消耗了国家的力量。

    外部原因可能有边疆的外敌入侵,战争频繁,加重了国家经济的负担。

    当王朝的各种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并积累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

    这是千百年来在华夏这片古老土地上最直观的王朝周期律,也像一个诅咒,让华夏子民一代代经历残酷的历史血泪。

    黄权想要改变,但这太难……

    孙恺阳老先生看着黄权,长时间沉默。

    他知道答案。

    可他眼前的这个皇帝,不算精明,却异常的愿意隐忍,用稳扎稳打的风格中兴天朝,黄权做出的努力,让孙恺阳有些话说不出口。

    黄权笑了笑。

    他自己反而拿起纸笔,写下了一句话。

    “先生,朕若如此做,可能再给天朝续命三百年?”

    孙恺阳老先生看了一眼黄权写下的话,忽然眼睛猛地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