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余杭灾情包勉忧
作者:烈焰灬哥布林   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最新章节     
    “少爷,有余杭县的公文,送信的驿卒说必须得亲自交到少爷您的手中。”

    在吴妙贞寿宴的次日,包勉正在花厅与二叔包海商议客栈开业筹备的相关事宜。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身着灰色短打的家丁,满脸涨得通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路疾跑着进入花厅。他恭恭敬敬地将公文用双手呈上,身体还因为剧烈的奔跑而微微颤抖着。

    包勉微微皱了皱眉,眼神中满是疑惑,问道:“是什么样的公文?快拿来我看。”说着,便伸手去接。

    包海则在一旁,神色略显紧张,眉头紧蹙,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封公文。

    包勉从家丁手中接过公文,拆掉火漆后缓缓展开阅读。当包勉的目光触及公文的内容时,他瞬间眉头紧皱,面色凝重,怒喝道:“竟然有这等事?简直是岂有此理!看来我得尽快回去了。”只见他双手紧紧握着公文,手背上青筋暴起,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勉儿,到底是何事?为何发这般大火?”包海望着自己的侄儿发火,赶忙关切地问道,急得在原地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搓着。他深知包勉从小性情温和,若不是碰上了重大之事,断不会如此动怒。

    包勉深吸一口气,竭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说道:“二叔,余杭县河道决堤,水患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县丞方申已然查明原因,只因有几个富商在河道两岸私建亭台楼阁,导致河道受阻所致。”

    就在此时,包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花厅,他眉头紧蹙,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忧虑。听到包勉的话,包拯神色愈发凝重,双手不自觉地在胸前交握,沉声道:“如此胆大妄为!”

    包勉赶忙说道:“三叔,侄儿打算即刻启程返回余杭县,彻查此事,定要严惩这些不法之徒。”

    包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包勉,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切不可莽撞行事。务必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

    包勉郑重应道:“侄儿明白,定不辱使命。”说着,抱拳向包拯行礼。

    包拯目光坚定地看着包勉,说道:“记住,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不可有丝毫懈怠。”

    包勉再次抱拳,说道:“侄儿谨记三叔教诲。”说完,转身准备离去。

    包拯望着包勉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盈满了忧虑与期许。他在花厅中不停地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双手背在身后,脑海中飞速思索着此事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

    “三弟,你不必如此担忧,勉儿他自幼便承蒙你的教诲,而且为人稳重踏实,这次的案子相信他一定能办得妥妥当当。”包海看着一脸焦急的包拯,关切地说道,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包拯的肩膀。

    包拯停下脚步,长叹一口气:“二哥,我并非对勉儿的能力有所怀疑,只是此事关系重大,牵扯众多,我唯恐他在其中遭遇什么危险,亦或处理不当,辜负了百姓的期望啊。”

    包海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包拯的肩膀:“三弟,你也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勉儿定能明白你的苦心,也会谨慎行事的。”

    包拯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但愿如此,只盼他能秉持公正,不被权贵所扰,还余杭县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夫君,你这是怎么啦?为何一脸愁容?可否与妾身说一说?或许妾身能帮你一把呢?”南宫清雪见回到房间的包勉脸色不佳,身为妻子的她莲步轻移,走到包勉身旁,眼神中满是关切,轻轻握住他的手臂,柔声问道。

    包勉也不答话,只是将公文递给南宫清雪,随后便坐了下来,倒上一杯茶,仰头一饮而尽,重重地放下茶杯,长叹一声:“娘子啊,此次余杭县之事甚是棘手。富商私建楼阁导致河道受阻,百姓受苦,我若处理不当,如何对得起百姓的信任?”

    南宫清雪看完公文内容,秀眉微蹙,一脸担忧地看向包勉,说道:“原来夫君正为此事发愁啊?”

    包勉重重地放下茶杯,长叹一声:“娘子啊,此次余杭县之事甚是棘手。富商私建楼阁导致河道受阻,百姓受苦,我若处理不当,如何对得起百姓的信任?”

    南宫清雪轻拉着包勉的衣袖,柔声道:“夫君莫急,我相信以你的才智和公正之心,定能妥善解决此事。”

    包勉握住南宫清雪的手,目光坚定:“娘子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夫君不必担心,你何不将此事写成札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交给父亲,让父亲上朝之时向官家奏明,请官家派钦差大臣前往余杭县彻查此案?”南宫清雪轻轻地替包勉一边捏着肩膀,一边出着对策,目光中满是期待。

    包勉听了,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索:娘子所言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如此一来,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受苦的百姓又如何能等得起?但若是我一人前往,又恐势单力薄,难以应付。

    片刻之后,包勉看向南宫清雪,说道:“夫人,你的主意虽好,可时间紧迫,我怕拖延下去,会生出更多事端。”

    南宫清雪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夫君一心为民,妾身明白你的顾虑。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冲动行事啊。”

    包勉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娘子你也收拾一下,然后通知包墨和锦瑟,待我向母亲辞行后,即刻返回余杭县。”

    南宫清雪应声道:“夫君放心,妾身这就去安排。”说罢,便转身去准备。

    包勉来到母亲吴妙贞的房间,吴妙贞见他一脸凝重,忙问道:“勉儿,这是怎么了?”

    包勉拱手行礼,神色焦急:“母亲,余杭县突发水患,情况紧急,孩儿需即刻返回处理。”

    吴妙贞眼中满是担忧,但还是说道:“既是公事要紧,你便去吧,定要小心行事,莫要辜负百姓的期望。”说着,用手轻轻拍了拍包勉的肩膀。

    包勉郑重道:“母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

    离开吴妙贞的房间,包勉又向包拯和包海辞行。辞行完毕,便带着南宫清雪、锦瑟和包墨踏上了返回余杭县的路程。一路上,包勉心急如焚,只盼能早日抵达,解救受灾的百姓。

    “锦瑟,包墨,你俩好好护送娘子慢慢走,我心中实在放心不下,先行一步。”包勉突然让包墨停下马车,然后纵身一跃跳下马车,急切地对着包墨和锦瑟说道,脸上满是焦虑。

    包墨和锦瑟皆是一惊,锦瑟忙道:“主君,这如何使得?”

    包勉眉头紧皱,神色坚定:“不必多言,我先走,你们随后跟上。”说罢,便飞身上马,扬鞭而去,只留下一阵尘土飞扬。

    南宫清雪从马车车窗探出头来,望着包勉远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担忧与牵挂,眼眶微红。

    包墨无奈,只得继续赶着马车,缓缓前行。

    数日后,包勉终于抵达余杭县。曾经那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县城,此刻已然面目全非,一片狼藉不堪。

    洪水退去后的街道上,堆积着厚厚的淤泥,杂物四处散落,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那些面容憔悴的灾民们,或呆坐在废墟之上,眼神空洞无神,仿佛灵魂已被抽离;或漫无目的地在街巷间游荡,衣衫褴褛,形如枯槁。

    孩子们饿得啼哭不止,声音沙哑而凄厉;老人们则躺在潮湿的地上,气息微弱,似乎随时都会被死神带走。

    青壮年们虽然强撑着身体,试图寻找一丝生机,但那沉重的步伐和低垂的头颅,无不显露出他们内心的绝望与无奈。

    曾经熟悉的家园变成了这副惨状,未来的日子如同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曙光。

    “包……包县令,乡亲们呐,是包县令回来了,我们有救了啊。”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墙角歇息,他刚刚抬头看到离自己不远处的那个年轻而熟悉的身影,激动地大声向其他百姓喊道,脸上满是惊喜,双手颤抖着指向包勉的方向。

    原本死气沉沉的百姓们听到这声呼喊,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真的是包县令?他真的回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喃喃自语,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赶紧揉了揉眼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是包县令,一定是包县令!”一个孩童扯着母亲的衣角,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惊喜,蹦蹦跳跳地喊着。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纷纷朝着包勉的方向涌去。

    “包县令,您可算回来了!”一位妇人泪流满面,声音颤抖着说道,双手紧紧抓住包勉的衣袖。

    包勉快步向前,扶起老者,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乡亲们,包勉来晚了,让大家受苦了!但请相信我,一定会带领大家渡过难关,重建家园!”说着,眼中闪烁着泪花。

    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脸上的绝望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一丝期待。

    人群中,一位疲惫不堪,满身淤泥的中年汉子紧紧握着包勉的手,声音哽咽:“包县令啊,下官总算把您盼来了。这几日,我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你……你是方县丞?”包勉看着眼前这一身淤泥、灰头土脸且疲惫不堪的人,竟然是余杭县县丞方申,一时有些错愕,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方申身边的一个小孩用脏兮兮的小手扯着包勉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道:“包县令,多亏了方县丞和县衙的叔叔们,这几日他们不辞辛苦地救灾,要不是他们,恐怕我们都活不下去了。”

    包勉神色动容,双手握住方申的胳膊,感动地说道:“方县丞,辛苦你了!此次能稳住局面,你功不可没!”

    方申摇摇头,眼中满是坚定:“包县令,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只是这灾情严重,仅凭我们县衙之力,实在难以周全。”

    包勉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满怀期待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放心,我包勉在此立誓,定与大家共渡难关,重建余杭!”

    百姓们纷纷欢呼,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激动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