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在考棚内玩得不亦乐乎
作者:填海的精灵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最新章节     
    乡试没有试卷,只发放答题纸和草稿纸。

    考题被封,在主考官手里,到开考时才会开封公布,这也是为了避免泄题。

    考生入场时,选定的辅考人员开始誊写试题,然后贴在题牌上。

    等考生全部入场,然后放在考棚前显眼的位置,供考生观察题牌。

    也会誊写一些题纸,供那些视力不好的考生用。

    当然,主考官还会大声宣读考题,确保考生都清楚试题。

    乡试共三场,每场三天,第一场主要考时文,也就是“八股文”。

    第一场是乡试的重点,只要八股文写得精彩,就有七成机会中举。

    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三场考试同样重要,但八股取士已成事实,考官便默许这种规矩。

    初六专注于第一道四书题。

    “女与回也孰愈。”

    这是一道出自《论语》原文的题目,意思是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谁更优秀。

    这题考生熟得不能再熟了。

    这么大众的题,考的就是基本功。

    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最精彩的文章,谁就离举人近了一步。

    初六思考良久,在草卷上先打草稿。

    写完草稿,初六反反复复修改,结束后不急着誊写,而是先看下一题。

    “七十里子。”

    好多考生粗一看题目,不知所云。

    细一看,还不如粗一看。

    初六却知道,这是截搭题。

    源自《孟子》中“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这句话,截搭成“七十里子”这样的题目。

    每年考生都会问候出题官的祖宗十八代,而出题官则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出一个不一样的题目。

    科举考试范围比较固定,题目都出自四书五经,为了不重复以前考过的题目,出题官便想出这种办法。

    久而久之,题目越出越偏。

    知道出处,便不会离题。

    初六酝酿稍许,开始打底稿,写完修改了一遍,开始看第三题。

    “又日新康诰曰。”

    这题就能踢掉一半考生。

    都不理解什么意思,让人怎么写?

    想了片刻,初六便明白,这道题出自于《大学》,用原文的两处截搭。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

    这是商朝开国君主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愿意是洗澡能除去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

    后一句是:“《康诰》曰:作新民。”

    意思是激励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这文章有意思。

    初六思考良久,决定结合《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起阐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中的“亲民”这一纲领。

    最后拍龙屁,添上点睛一笔,自然是佳作。

    此时,肚子开始抗议了。

    初六收起笔墨,将试卷纸和草稿纸放在旁边,简单的打了一套拳,放松身体。

    然后就着开水吃了点食物,又开始答题。

    直到夜幕降临,初六把五道题都写在草稿纸上,其他三道也找到出处。

    还有两天,答完誊写完全来得及。

    初六不想挑灯夜战,他把笔墨纸砚收拾整齐,放在一边,然后将两块板子拼在一起,搭成简易床。

    考棚是考场,还兼顾卧室、厕所、厨房、客厅等用途,初六顿时有了上辈子在京都租房的感觉。

    咳咳。

    想这些没用的干啥?

    吃饭撒尿,拉开被子睡觉。

    休息好,才能考好。

    八月的天,不冷不热,不算难熬。

    夜里的呼噜声、磨牙声、放屁声等像交响乐一样此起彼伏,却丝毫没有影响初六休息。

    他年纪轻,瞌睡重,又是先睡着的。

    早上起来,将床板变成桌椅。

    先打一套拳,撒尿吃饭后,继续答题。

    ······

    谁都不知道这三天是怎么过来的。

    当考完走出贡院大门,看到蓝天白云,考生们倍感亲切。

    久违了!

    贡院外,接考的亲人早已等候。

    “考得怎么样?题难不难?都做完了吗?”

    到处都是经典三连问。

    在贡院内,初六就看到苏彪。

    两人结伴出来,见文澜沧和杨绍已经和苏来宝等人站在一起。

    从面色上看,都考得不错。

    四人心照不宣,谁都没有对答案。

    一起去吃饭,一起回客栈休息。

    明天凌晨就是第二场考试入场,得抓紧时间休养生息。

    ······

    虽说第一场考完,能不能中举差不多就定了,但第二场却实实不能大意。

    八股文写得能做范文,表判公文却答得一塌糊涂,这样被刷掉的人,在科举中比比皆是。

    都是要当官的人了,不会写公文怎么行呢?

    这是当官人的必备技能,丝毫大意不得。

    倘若你有幸进了翰林院,成为待诏,皇帝让你拟诏书,你却写成***······皇帝会怎么想?

    所以说,这第二场的表判,也得认认真真考。

    当然,如果说第二场只考文体,那你也错了。

    得有丰富的律法和历史知识做保障。

    如果题目是让你替某个皇帝拟一道诰,某年某月封某官员为一品大员。

    这时候就要考你的历史知识了。

    皇帝是哪个朝代的?这个官员由于什么原因被封?这一事件前后还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道的人只能编。

    这就和答一道历史简答题,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是一样的。

    就算格式正确又能怎么样。

    再比如,没有律法知识储备,让你写一个案件的判,你来个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不淘汰昏官苗子淘汰谁?

    这些东西对初六来说就太简单了。

    酝酿好之后,下笔如神。

    第二天就将题目都答完,誊写在答题纸上。

    乡试不能提前交卷,必须等终场锣声响起,才能交卷出场。

    初六将一切都收拾好,把考试的桌椅换成床板模式。

    睡睡觉,打打拳。

    巡考见到都惊讶了,这孩子,在考棚内玩得不亦乐乎。

    心怎么这么大呢?

    ······

    “师父,你不舒服么?”

    文澜沧脸色煞白,走路脚步虚浮。

    初六见到,忙跑过去,扶着过来。

    “倒大霉了,不知什么原因,第二日就拉肚子······”

    豆苗忙过来扶住文澜沧。

    不管家中经济状况如何,乡试总会有亲人陪伴,就是担心意外情况发生。

    曾经就有考生有病不下火线,死在考棚内。

    有个亲人,总会多个主意。

    万不得已,劝他放弃考试。

    只要有命,三年后还可以考。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