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的活动参加完之后,王川嘱咐蔡敏注意好身体,就去和家人汇合继续旅行。
一直到八月十五号,众人才意犹未尽的返程,因为爷爷奶奶年龄大的原因,虽然时间长,但是去的地方不多,都是慢慢悠悠的。
回到绿城,王楠的通知书已经到了,没有意外,是京城理工,三叔和三婶的笑容从打开通知书的时候就一直挂在脸上。
王川也为王楠开心,提议一家人在一起给王楠庆祝。不容易啊,王家几代人,就出来了一个重本,这搁以前,咋滴也算三甲同进士出身了吧!
宴席上,说到学习,不免又转移到了杨静和王泽的学习上,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追上并赶超!说完这两个,又转移到了那一个四岁,一个两个月的第四代身上,两个小家伙啥都不知道的在一旁玩着。
堂嫂陆贞现在有些犹豫,不知道是留在绿城还是去京城,每一个豫省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换个地方高考,好学校太少,考生太多,简直地狱难度。
王洋看向陆贞,他们之前聊过这个话题,觉得孩子的陪伴最重要,但是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实在难解,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家庭矛盾。
王洋咬牙道∶“陆贞,不如你辞职吧!带着孩子去京城开始上幼儿园,我坐火车去京城看你们也方便!”
陆贞真听到王洋的表态了,却犹豫起来,这样到底值得不?夫妻为了孩子上学,两地分居,这可不是一年两年,十几年呢,这以后算是什么日子。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陆贞还是放不下王洋,说道∶“算了吧,王洋,在绿城也不错,王楠不是考的也挺好的嘛!”
王洋知道陆贞在顾虑什么,说道∶“没事,不行我也辞职,咱们去京城找工作也行,反正房子小川已经准备的有了,咱们少了这个大头开销,怎么都能生活的不错了!”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愣那了,铁路现在是政企不分家的,王洋和陆贞都算是干部身份,大娘当即开口道∶
“不行,你们辞职一个我就不说啥了,两个都辞职我坚决不同意,不行你们去上班,孩子我给你们在京城带着,平时想孩子了,你们就去京城看看,你们都在铁路,一周一个来回都赶趟。”
陆贞也急切的说道∶“王洋,你可别乱来,咱们这行业专业性太强,除了铁路,还能干啥?出去以后,不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我也不同意!”
大家也都开口劝,三叔说道∶“是啊,如果你们是自己的原因想出来,三叔支持你们,可如果是为了孩子学习的原因,就放弃在单位里发展不错的事业,有些可惜了,孩子学习是重要,可你们这样被动的心态,太冲动!这年月可跟九几年不一样,出来了不是那么好干的,找不好方向人这一辈子就蹉跎了!”
三叔分析的很有道理,把冲动中的王洋给拉了回来。
王川不能表态,如果托人,他们内部的关系也能找到,不用辞职,给调到京城都行,可还是那句话,要尊重别人对人生的选择,王川可以兜底,但不能施加太多影响,多了就是控制!
奶奶心疼大孙子,有心让王川说几句,可还没开口,就被爷爷给拉住了,奶奶只好抿抿嘴,不吭声了。
王成武看到想要开口却被爷爷拉住的奶奶,不好再沉默,道∶“王洋、陆贞,不如先把铭轩的户口迁过去吧,幼儿园最好还是在绿城上,你们陪着会好些。到上小学的时候就安排到京城吧,大哥大嫂辛苦点,大嫂去陪读,如果大嫂走不开,我和你二婶在京城,也能帮忙看着,再说今年动车不是已经开通了嘛,五个小时就到京城了,而且高铁已经在设计论证了,以后可能更快,想孩子了买张票几个小时就到了。”
老爸这样一说,奶奶立马眉开眼笑,道∶“成武说的对,王洋,我和你爷在京城待的也多,京城家里亲人也多,放到京城了你们就放心吧!谁还能亏待了孩子?老大媳妇就和老大在屏山吧,都年龄大了,身边没人可不行!”
爷爷点点头表示赞同。
王洋和陆贞看着长辈们的安排,觉得这样也挺好,他们是铁路人,去哪很方便,这样除了有时候会思念孩子,算是皆大欢喜!
而且二婶家的教育摆在那里,很成功,对孩子们的学业很重视,铭轩也是他们的孙子,在京城了还有乐乐这个妹妹,也不那么孤单了!
王洋和陆贞对视一眼,开口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二叔三叔,刚是我冲动了,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太卷了,天天单位里同事们,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就开始纠结孩子的教育,我和陆贞真是被轰炸的焦虑了,天天为这事思来想去的!”
说着还叹气,似乎对现在的情况很难接受,他们那一代,学习重要,帮家里人分担家务一样重要,现在的都是拼着怎么去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
王川内心赞同,这是尝到教育的甜头,或者看到教育改变人生的事例后,重视教育的激进表现,要不然破破烂烂的学区房,怎么能炒到几十万一平的价格的!尤其是以后不同的学校,甚至已经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圈层。
这背后代表的是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和精英化,从根子上就把人已经划出了三六九等,京沪鹏羊这四个一线城市的最好小学里,那些小学生的个人经历、阅读量、知识储备,甚至比普通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还强,说出来很多人不信,但可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事实,很残酷的事实!
不是说这样的孩子以后肯定个个都成才,但是不成才概率大概,就好像大家在谈论七舅姥爷家的邻居家的小舅子家的表姐家的孩子的同学考上燕大了,听着好像身边事儿一样,但一扯,远的都说不清楚关系。(pS∶这一段纯属举例,就好像我一同学考上北航的本科,清华的硕士,德国的博士,听着很近,但是我现在离他的感觉比我去一趟月亮还远,但是一说起来,我时常吹嘘我同学怎么怎么样,但是人家一路走来的同学有多少呢?我不好算,也不知道,她对我来说是我的唯一,我却是她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