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临危受命,迅速行动起来,仅仅用了三、四天时间,便完成了应战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当宋徽宗传位宋钦宗的消息传到完颜宗望这里时,也引起了金军的分歧。
“如今宋朝新君上位,宋军在自己的主场作战,势必士气高昂。而且他们还有黄河天险作为屏障,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啊!” 金军将领们议论纷纷。
“是啊,如果我们不能一举攻破汴京,那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守卫汴京的全都是宋军的禁军主力,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一旦久攻不下,宋人尚有余力收复失地,到那时,我大金国恐怕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了。”另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
完颜宗望不禁皱起眉头,他意识到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暂时放弃进攻汴京的计划,转而考虑撤军。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形势对金军并不利,如果继续冒险前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风险。
此时,郭药师出列道:“宋朝为什么会换皇帝?这不是励精图治的表现,而是他们已自乱阵脚,现在就是进攻的绝佳良机。我们必须趁着宋钦宗站稳脚跟之前一举拿下汴京,若等他安定下来,恐怕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而且据我所知,宋军号称八十万禁军,完全是一帮吃空饷的老兵油子!他们打几个叛贼梁山宋江、江南方腊都那么费力,根本不具备啥战斗力,不足为惧。”
“好,传令全军继续向前,围困汴京。”在郭药师一番精辟的推导下,完颜宗望重拾信心,打消了撤军的想法。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大队金兵如潮水般涌至汴京,他们从好几个城门同时发动进攻,喊杀声震天动地。
然而,李纲早已严阵以待,他精心策划、组织并训练了守城的士兵,将城防布置得固若金汤。金兵虽然攻势凶猛,但始终无法突破宋军的防线。在激烈的战斗中,金兵损失惨重,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城下。
完颜宗望见硬攻不成,心中不禁焦急起来。他深知自己的军队不能久战,否则必将陷入困境。于是,他再次萌生了撤兵的想法,并派遣使者与宋人议和。
与此同时,宋钦宗这边则完全不同。面对金兵的威胁,宋钦宗吓得魂飞魄散,已经做好了逃跑甚至投降的准备。当听到金人愿意议和时,他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前往金营商谈条件。
金人的条件极为苛刻:
首先,宋钦宗必须尊称金太宗为“伯父”,这无疑是对宋朝皇帝尊严的践踏;
其次,他们要求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赔偿巨额财富,包括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以及表缎百万匹;
最后,还要放回在宋境内的燕、云人士,并派遣宰相和亲王作为人质,护送金军过河。
面对如此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宰相李邦彦等大臣竟然纷纷表示赞同,毫无骨气地接受了这些无理要求。
唯有李纲坚决反对。他义正言辞地说:“我们只需再坚持数日,大批援军即将抵达。金兵长途跋涉而来,军队疲惫不堪且孤立无援,难以持久作战。待其粮草用尽时,必将陷入困境,那时便只能向我们求和了!”
然而,李纲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了李邦彦等大臣们的声浪之中,他们的反对意见越来越激烈,最后李纲不得不提出“辞职”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失望。
宋钦宗此时还需要李纲来守城,自然不能让他辞职:“爱卿放心去准备战斗吧,议和的事情我们可以以后再商量。”
李纲一走,宋钦宗便立即同意了金人的所有条件,并开始称呼金太宗为“伯大金皇帝”。接着,他决定将自己的异母弟弟赵构作为人质送往金国。
“只要能把这些瘟神送走,赔些钱财、割舍一些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大宋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点损失不算什么。”宋钦宗心里暗自安慰着自己。
果然不出李纲所料,仅仅过了七八天,包括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在内的各地前来救援京城的军队纷纷抵达。这时,宋钦宗又重新燃起了与金军一战的念头。
李纲希望所有军队按照他的统一部署来进行作战,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但是,宋钦宗却并不这么想,他害怕李纲掌握过多的兵权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李纲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不出所料,宋军最终战败,宋钦宗的\&恐金症\&再次发作,他惊慌失措地选择了议和,并撤掉了李纲等主战派的职位。
得知李纲等忠臣被罢免后,爱国的太学生们愤怒不已。他们纷纷涌向皇宫前,向皇帝请愿,要求恢复李纲等人的官职。汴京的老百姓也加入了这支请愿的队伍,他们把登闻鼓抬到了皇宫东门,不停地敲击着,直到鼓皮破裂为止。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宋钦宗的注意,让他倾听民众的声音。
宋钦宗本就没有任何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这个决定,如今又面对着如此汹涌澎湃的民意,这让他内心感到非常的紧张与尴尬。他生怕在大敌当前之时,如果再次引发内乱,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于是,他也只能无奈地下令将李纲等一众官员官复原职,并命其火速前往去劝解那些愤怒不已的太学生们。
金兵看到宋朝的主战派已经重新占据了上风,深知此次行动已难以轻易得逞,便带着宋人赔偿给他们的巨额“军费”退兵离去。
至此,被围困了三十余天之久的汴京暂时获得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