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瑶傻笑道:“
就是因为你,从来都不当真,我才敢说,否则,这些话,我也不敢,对别人说!”
青瑶说完,又往封庆晖的碗里,夹了一块肉,小声问道:“
你们家,多长时间,吃一回肉啊?”
封庆晖笑着,回答道:“
平常打点野味儿,煮一大锅汤,可香了!
过年的时候,有酒有肉,有管弦,还有唱歌,很是热闹的!”
青瑶盘算了一下,府里圈养的家禽,根本不够上万人,吃一顿的数量。
青瑶、封庆晖,二人刚吃完饭,桌上,还有一半的菜肴。
白芷进来禀报,道:“
公主,外面有两个府里的幕僚前来!
还两个官员,前来拜访公主。
以及,还有六个,想在昆明衙门里,谋份差事的读书人,求见您!”
青瑶道:“
一起带进来,先领到这儿,让他们吃饭吧!
昆明现在,十分需要人才!”
青瑶起身,走在封庆晖的前面。
二人一同离开饭厅,至外书房里,细谈公事。
外院的班房里,两个幕僚,两个官,坐在一起喝茶。
六个书生,在房檐下,坐在长凳上,喝着大碗茶。
之前,进去送信儿的小厮,走过来,笑道:“
你们吃午饭了吗?”
屋里屋外的人,皆摇头道:“
还没!”
小厮咧嘴笑道:“
那正好,公主刚吃过的席面,现赏给了你们,跟我走吧!
公主说,先带你们过去,都吃了饭,再分别见你们!”
六个书生,顿时信心满满的,互相打气。
屋内的幕僚赵宝川,探出半个头儿来,对书生们,奚落道:“
你们几个小子,别高兴,公主不考诗词那一套!
公主,要的是实学之才!
《水经注》,你们读过没有?
对地理、桥梁、种植、畜牧等专业,这些你们懂得多少?”
六个书生,听了赵宝川的话,有喜有忧。
其中,名叫李木的书生,会心一笑,对赵宝川,作揖道:“
多谢,这位先生的提醒,在下李木,平素最喜研究各类杂书,不善诗词!”
接下来的五年里,在南明东部,不得志的穷书生,几乎是举家迁来昆明、四川两地。
几万人,一起携手将西南,发展的红红火火。
而拓跋宏这边,因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发展的势头,并不好,每年能交上去的军粮,不足一万石。
七月里的一天,紫藤阁中,拓跋宏身穿细麻短衫,丝棉长裤,光脚踩着一双拖鞋。
他坐在书案后,看着青瑶送来的手札,对几个幕僚说道:“
还是得,开凿河道,将咱们西边雪山上,溶化的雪水,引到咱们西宁来!
不然,光靠种树挡沙,也提高不了,粮食的产量!”
屋里十来个幕僚,面面相觑,谁也不想先开口,说那些大实话。
一脸精明相的宋明,从坐凳上起身,对拓跋宏,拱手道:“
殿下,若是开通确场呢?
用咱们手里的土产,换些四川的粮食回来,还能增加了税收!
德惠帝姬,在西洲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