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报到前夜
作者:弁醍醐   重生的诱惑:回来不为多吃多占最新章节     
    在聊这样那样项目的过程中,听着陈澄所描述的未来,大老舅还曾跟陈澄描述过他自己的一个梦想。

    陈澄甚至从来都不知道,大老舅原来曾经也是有过梦想的。

    大老舅边琢磨边描述,最后被陈澄品出来的“形态”却让陈澄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简单来说,那就是一个录像带租赁店。

    这时候,冲城基本上每个小区附近,大概都能找到这样的录像带租赁店。不对,用如此正规的名称来形容这一业态都是冒犯了。

    就是租录像带的。

    标配就是一个沿街门面,甚至是胡同里楼道旁就拐角搭出来的违建。就一间,了不起两间,有个老板一呆呆一天。有个供老板呆着的柜台。应该有台电视,然后就是一整面一整面的架子,录像带好像书一样,侧边标签冲外,摆得密密麻麻。

    一般一盘儿押金10块,假期可能贵点儿;一天租金1块,老客没准儿5毛甚至更低,但假期也可能贵点儿。

    租期,押金记录可能就是柜台抽屉里一个破本子,押金单可能没有,也可能就是这破本子上撕下来的一张破纸。

    架子上任拿下来一盘儿录像带,都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人手的半新不旧,标签起角带油污盘出包浆都属正常。

    录像带种类,基本就比照后世视频网站的列表分类:欧美,脚盆,港岛,台湾……动作,武侠,枪战,恐怖,爱情……

    如果想要点特殊的“动作片儿”,你得专门跟老板打个招呼,老板会从柜台下面,柜子里,或者架子上面,不定那个地方,拿下来一个神秘的纸皮箱……

    里外就老板一个人儿,就一间的门面可能厕所都没,老板出去方便就锁门,门上挂个老板在纸板背面手写的,表明他去尿尿了一会儿就回来的暗示。

    而就这样的小店,当年在每“一片儿”居民区都显得很江湖。如果这片儿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还没线路,层次不高,那这片儿群众的娱乐生活恨不得都是这家店罩着的: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进进出出的大半都是住附近时不时就会来兜一圈儿的年轻人,一进门儿的切口:“老板,有来啥新片儿么?”“老板,有‘好片儿’么?”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小店,却也曾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看店一看看一天,除了整整带子,可以全天候的看片儿,无所事事,挣的不多,盘子不小。暗合后世最高境界的“躺平”风。

    虽然这种店,碰到集中整治的时候,也会突然一夜之间一关一大片,很多店主的躺平,可能都是换了场所的“躺平”,但在那个电视频道依然论个数,娱乐贫瘠的年代,这点风险依然无法抑制群众的热情——光顾的热情,以及开店的热情。

    等再过几年,Vcd普及了,容易消磁容易摔坏的录像带,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店也变成了租影碟的——再后来,高速互联网时代,bt下载,视频平台,会给这个业态彻底画上个终结。

    毕竟华国不是脚盆,本来这个业态依然可以生存的一大细分垂类,也是脚盆国特产的加勒比热门垂类,没有在阳光下的生存空间。

    所以当大老舅跟陈澄描述出来这样的一个梦想时,陈澄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

    合着我用语言给你描述了个大好未来,结果你反而打算抱着个夕阳产业做废柴?

    然而大老舅却说的振振有词,更好像是为他原有的梦想极力辩护。

    作为一市音像书店的负责人,他坚信音像制品巨大的市场前景,尤其当陈澄跟他描述未来有海量的内容,除了电影电视剧,甚至还有网剧,短剧的时候,大老舅显得无比振奋。

    陈澄也有点理解他,不只是那些开店的年轻人,小时候就连他自己也曾觉得,守着一屋子价值不菲的录像带,影碟,就好像后世守着套房子一样的资产感。

    然而陈澄在他激动的时候老想出来纠正他,他的观念中明显有个潜在雷点,他坚信的应该是“正版”音像制品的前景,但显然对“非法”音像制品及其流通渠道的破坏力缺乏b数。

    可大老舅却有点执迷不悟,一直都想试图说服陈澄,开一个录像租赁店,打造成连锁的,后面再跟影碟时代接轨。

    盈利模式,除了正常的录像带租售,还可以投放影视产品的广告,甚至是录像机,Vcd\/dVd设备的广告;

    充会员,卖卡,圈押金,直接优化金融现金流;

    可以直接和出版社谈版权,版权谈下来之后盘一个录像带或者影碟厂自己灌录,做到成本优化;

    做大了还可以找影视公司定制内容;

    作为海量的录像带,Vcd\/dVd采购方以及流通渠道,也意味着拥有了海量影视作品的版权,等到互联网时代“软着陆”,直接形成从实体产业到互联网视频巨头的过渡。

    获得了30年的信息差,他就敢叫日月换新天,妄想把一片散装红海一统江湖。就冲城那些个音像出租,要统一他们,陈澄觉得大老舅去哪个堂口拜个大哥可能来的会更效率一点。

    大老舅说的天花乱坠,陈澄听的哑口无言,他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似乎大老舅说的每一条,又都挺有道理。

    而当大老舅说出“摆脱地域局限,可以和邮政谈,咱们甚至可以用邮寄的方式租录像带”时,陈澄是春雷一声震天响,我的天爷,我种下一颗种子,我大老舅脑袋里竟然长出了个奈飞……

    然而虽然想到了“奈飞”这家从dVd租赁成功转型流媒体巨头的成功案例,陈澄却依旧顾虑重重,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不知道是否应该把这样的案例讲给大老舅听。讲了无异于火上浇油。

    没错,奈飞的模式能在大洋彼岸成功,但陈澄却总是觉得,同样的模式,未必能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非法”音像制品。陈澄自己都还记得,到了2000年前后,他每周都会去跟大学里的小伙伴“挑碟儿”,带着全寝室的希望和众筹的票子,定期去学院附近的音像店,盗版电影,电视剧,游戏,一买一大摞,dVd,3-5块钱一张,小电影稍微贵点儿,依旧便宜得跟不要钱似的。

    不可说,奈飞这茬当真不可说。

    和大老舅关于这个项目的探讨,也让陈澄陷入了某种自我斗争。

    一方面,他意识到,人固自我,虽然大老舅接收了30年后的信息,但粉饰的却是他自己原有的认知;

    另一方面,后世无数的成功故事,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踩在整个行业中无数倒下的同行的尸骨血肉上,开出来的花。虽然后世有成功学当事后诸葛亮,把这些成功故事盘出各种鸡汤,但真倒回来,自己在这行业中投入精力物力竖起一杆大旗,又怎么能保证自己一定是最后活下来的,而不是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好在还没赚到第一桶金,大老舅的梦想就还依旧停留在梦想。陈澄索性也随他去了,等真挣到了钱,大老舅如果想试试,都有钱了,就当给他个奖励,为他的梦想保个驾,护个航吧。

    一转眼,就快到了要报到的日子。之前的通知书上面写明了,开学的前一周的周五,收到通知书的要去学校报个到。

    而报到前的晚上,陈澄却回来后罕见的失眠了。

    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陈澄思考着自己回来的一桩桩,一件件。

    陈澄发现,自己似乎还是没有融入这个时代。仍旧在自己家和姥姥家两点一线。

    不爱看电视,听广播,连涉及自己的节目都没听到,也没有非要追着听到看到。而且这个年代所有的电视,似乎都在前世的阴影中,妆发丑陋,道具廉价,特效拙劣,连《香帅传奇》开播,老娘兴奋的叫陈澄一起看她的真爱偶像秋官,陈澄也不过在心里默默嘀咕,我已经见过他70多的样子,老夫子演的还是挺好的;

    也不爱出去走,虽然在自己原有的地图上,拓展了体院和冲影厂录音棚,但即使是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些地方:地下商城,外文书局,儿童公园,租录像带的和租漫画的店,还有变形金刚跟特种部队的两大圣地:华童商城跟华贸商厦,他一次都没旧地重游;

    甚至不太爱见人,除了家里这些人,铁四角,为了唱歌不得不接触的肖贝贝,聂璇,崔老师,为了锻炼又被迫接触的老陈头……那些自认是他门人的小屁孩儿,陈澄现在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几个……还有几个初中时同班的关系还很好的同学,因为提前知道后世的渐行渐远,陈澄竟一次都没有联络过;

    虽然扎扎实实的办成了几件事儿,上学免费,录歌上线,体校挂名……但他觉得自己仿佛依然是只悬浮在这世界之上的孤舟,不是那么情愿的去触碰,或承载本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就社恐。

    然而就明天,宿命之轮就要拉着前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一大堆人群,拉拉杂杂的砸在他面前。陈澄承认,自己有点紧张,很多人是初次相遇,但对于他却是因果延续,明明熟悉,却要装作陌生。

    自己应该用什么姿态去迎接他们呢?

    又是否有人,会窥破,或者分享他的小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