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燕云十六州
作者:耙耙柑菜   天龙战纪帝者征服天下最新章节     
    燕云十六州包括: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州)、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五代十国时期,938年,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获取契丹的支持以夺取皇位,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辽朝)。

    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这一地区多山脉,地势险要,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重要的战略防线,北方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此后的许多年里,中原王朝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进行了多次努力,但都未能成功。直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才重新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对中国历史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游靖宇深知历史的痛,他必须要提醒皇帝赵煦了。于是,游靖宇身穿夜行衣,来到皇宫。看见皇帝赵煦正在和王爷赵佖、赵偲、赵俣、赵佶、宰相章惇、兵部尚书曾布、工部尚书丰稷、大将军萧峰、王瞻等商讨收服燕云十六州的秘密计划。

    月黑风高之夜,皇宫大内一片寂静。游靖宇身着夜行衣,身影如鬼魅般在宫墙间穿梭。他心中怀着对大宋未来的忧虑和期待,深知此次面圣的重要性。

    皇宫的御书房内,皇帝赵煦正与宰相章惇低声商讨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秘密计划。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凝重的面容。

    “章爱卿,如今我大宋军事实力渐强,热武器也已配备部队,你觉得此时是否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赵煦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章惇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虽我军实力有所提升,但燕云十六州久在辽人之手,辽军亦非等闲之辈,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就在此时,游靖宇悄然出现在御书房门口。

    “谁?”赵煦警觉地喝道。

    游靖宇连忙跪下:“陛下,是臣游靖宇,深夜擅闯,实乃有要事相禀。”

    赵煦微微一怔,随即说道:“游卿快快请起,你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游靖宇起身,神色郑重地说道:“陛下,臣深知历史之痛,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让我大宋多年来饱受边患之苦。如今我军装备精良,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

    章惇越看越喜欢游靖宇,问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行事?”

    游靖宇拱手道:“陛下,宰相大人,臣建议由萧峰将军带兵扼守西夏边境,防住西夏、吐蕃;陛下则御驾亲征,先取山西应州、寰州、朔州、云州。此四州地势险要,乃燕云十六州之西部屏障。若能拿下,既可切断辽军东西联系,又能为后续进攻打开局面。”

    赵煦微微点头:“嗯,继续说下去。”

    游靖宇接着道:“应州城高池深,但其守军近年来多有懈怠。我军可派精锐的步枪大队,趁夜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城门。寰州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可先派小股部队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再派主力从侧翼包抄。朔州和云州相邻,可同时出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章惇皱了皱眉:“此计虽好,但辽军岂会毫无防备?”

    游靖宇胸有成竹地说:“宰相大人,我军新制的热武器可发挥巨大作用。燧发枪、步枪能在远距离精准射击,狙击枪可狙杀敌军将领,红衣大炮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定能出其不意。”

    赵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若能收复此四州,确实是一大突破。但后续的补给和防守又当如何?”

    游靖宇道:“陛下,可事先在周边囤积粮草,修筑工事。一旦拿下城池,迅速派驻守军,并组织百姓参与防御。同时,利用新武器的优势,布置防线,以防辽军反扑。应该800人的步枪队就能坚守一个城池……”

    章惇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但仍需详细规划,确保万无一失。”

    游靖宇又道:“此外,还需派出间谍,混入辽军内部,获取情报,扰乱其军心。再派使者前往周边部落,许以好处,使其在关键时刻能为我军所用。”

    赵煦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游卿所言甚是,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操之过急。章爱卿,你立刻召集枢密院众人,详细商讨作战计划。丰爱卿立即着手生产弹药,加强军备……萧爱卿和王爱卿……”

    章惇、丰稷、萧峰、王瞻等领旨而去。

    游靖宇继续说道:“陛下,此次作战,务必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将领的选拔也至关重要,需用智勇双全、忠心耿耿之人。我认为应该由萧峰将军继续镇守西夏边境,王瞻将军对作战有一定的经验,可以领军破燕云。”游靖宇也考虑到自己的大哥萧峰以后面对耶律洪基的抉择,“唉,用心良苦啊。大哥,对不起。”游靖宇心里惭愧。

    赵煦停下脚步,看着游靖宇:“游卿,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可愿参与此次作战的筹备?”

    游靖宇跪地谢恩:“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定不辱使命!”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宫内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氛。枢密院的官员们日夜商讨作战方案,游靖宇则穿梭于各部门之间,提供武器方面的专业建议。

    与此同时,大宋的军队,在大将军萧峰、王瞻组织指挥下,也在暗中集结和训练。新装备的热武器分发到士兵手中,他们在严格的训练下,逐渐熟悉并掌握了这些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

    游靖宇亲自到军营,指导士兵如何在战场上发挥热武器的最大威力。他深知,这些武器虽强,但士兵的战术配合和战斗意志同样重要。

    在准备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部分将领对新武器心存疑虑,担心其在实战中不可靠;还有后勤补给的调配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物资运输不畅。

    游靖宇和其他大臣们一起,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向将领们详细介绍热武器的性能和优势,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同时,重新规划了后勤补给路线,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前线。

    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作战计划终于敲定。大宋的军队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1105年6月,大宋史圣年。收服燕云十六州正式开始。

    赵煦亲自为将士们送行,他站在高台之上,大声说道:“将士们,此次出征,为收复我大宋失地,扬我国威。望诸位奋勇杀敌,凯旋而归!”

    “万岁!万岁!万万岁!”将士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这是大宋国民积压已久的心声啊!

    在游靖宇的建议下,大宋军队赵煦坐镇京城外,四大王爷很乐意的归王瞻将军领导,愿意各领一军(这是功劳啊,谁不愿意啊),兵分四路,向应州、寰州、朔州、云州进发。赵佖的先锋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接近应州城。

    城楼上的辽军哨兵丝毫没有察觉到大宋军队的到来。当大宋的攻城器械靠近城墙时,辽军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随着一声令下,红衣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准确地落在城楼上,炸得辽军鬼哭狼嚎。紧接着,云梯搭上城墙,大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上。

    应州城内的辽军拼死抵抗,但在大宋军队的强大攻势和先进武器面前,逐渐败下阵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应州城被大宋军队成功收复。

    寰州方面,佯攻部队吸引了大量辽军的注意力,赵偲的主力部队从侧翼迅速出击,一举突破辽军防线,攻入城中。

    此时的朔州和云州城墙上,大辽士兵们严阵以待,但他们心中却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们知道,这次来犯的敌人实力非常强大,而且武器精良,自己恐怕难以抵御。

    而另一边,大宋军队已经开始攻城。红衣大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投石车不断地将巨大的石块投向城墙,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沉闷的声响,让人心惊胆战。大炮一轰一个缺口,辽兵断肢缺腿,满地哀嚎……云梯、撞车等攻城器械也纷纷投入使用,宋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大辽士兵们奋力抵抗,但在宋军强大的攻势下,他们逐渐失去了优势。城墙上的防线被突破,城门被攻破,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赵佶和赵俣站在后方,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们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在他们的领导下,大宋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最终,朔州和云州被宋军成功攻占。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大宋军队的强大实力,更让大辽军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宋军的表现令人惊叹。他们凭借出色的战术和强大的武器,迅速占领了这两座重要的城池,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战告捷,消息传到京城,赵煦大喜。但他也深知,这只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

    辽军得知四州失守,大为震惊,迅速集结兵力,准备反攻。

    游靖宇向赵煦进言:“陛下,此时辽军士气正盛,我军不宜与之正面交锋。可据城坚守,消耗其兵力。”

    赵煦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各城守军加强防御。

    辽军的反攻异常猛烈,他们不断地攻城,但在大宋军队的顽强抵抗和热武器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经过数日的激战,辽军的攻势逐渐减弱。游靖宇看准时机,建议赵煦派出一支奇兵,绕到辽军后方,袭击其粮草营地。

    这支奇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辽军粮草被烧,军心大乱,不得不撤退。

    大宋军队趁机追击,又收复了一些失地。

    然而,战争还未结束。辽军不甘心失败,再次集结更多的兵力,准备与大宋决一死战。

    游靖宇和大宋的将领们一起,制定了更加严密的作战计划,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宋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先进的武器,一次次击退了辽军的进攻。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大宋终于逐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地区。

    京都开封百姓们欢呼雀跃,赵煦在宫中设宴,犒赏三军。游靖宇因其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受到了重赏。

    但游靖宇深知,保卫国家的责任永远不能松懈。他继续致力于武器的研发和军事战略的研究,为大宋的长治久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于是。

    大宋的天空下,一股激昂的热情在民众之间涌动。自朝廷发布号召,鼓励军民前往山西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四州参加建设和保卫战后,整个国家仿佛被点燃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士气高涨,万众一心。

    在繁华的东京城,大街小巷都在热议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激动地谈论着。

    “听说朝廷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咱们可得出份力!”一个年轻的商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是啊,燕云十六州本就是咱们大宋的土地,如今终于有机会夺回来了!”旁边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感慨万千。

    在城门口,一群青年正围在一起报名参军。

    “我要去!我要为大宋收复失地!”一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大声说道。

    “算我一个!咱们一定要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让敌人知道大宋的厉害!”另一个青年握紧了拳头。

    负责登记的官员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却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在乡村,农民们也纷纷响应。

    “俺们虽然没啥大本事,但可以去帮忙种地、修筑城墙,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保障!”一位朴实的农民扛着锄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对,咱们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众人纷纷附和。

    各地的工匠们也主动请缨,他们要前往四州,为城池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技艺。铁匠们日夜打造兵器,木匠们精心制作攻城器械,石匠们准备着修筑坚固的城墙。

    在前往四州的道路上,人流如织。有身背行囊的年轻人,有拖家带口的中年人,还有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心中都怀着同一个信念——收复燕云,重振大宋。

    一位名叫李忠的年轻人,原本是个书生,却毅然放下书本,投身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要为收复失地尽一份绵薄之力。”李忠目光坚定地说道。

    在人群中,还有一位名叫王大娘的妇女,她带着自己的儿女,背着满满的行囊。

    “俺们一家都来啦,能做饭洗衣,能照顾伤员,只要有用得着俺们的地方!”王大娘的声音充满了力量。

    到达四州后,军民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士兵们日夜操练,加强城防;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确保粮食供应;工匠们则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城池在他们的努力下日益坚固。

    在应州,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敌军企图趁大宋立足未稳,发起攻击。

    “兄弟们,咱们身后就是咱们的家园,咱们的亲人,咱们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将领在城楼上大声呼喊。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如虹。

    战斗开始了,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但大宋的将士们毫不畏惧,奋勇抵抗。城墙上,箭如雨下,滚石檑木纷纷落下,敌军伤亡惨重。

    在寰州,百姓们积极参与到城池的建设中。他们挖土搬石,累得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多搬一块石头,咱们的城就多一分坚固!”一位老者喘着粗气说道。

    在朔州,一群妇女组成了后勤队伍,为前线的将士们做饭洗衣,照顾伤员。

    “你们在前线拼命,我们在后方支持!”一位妇女一边缝补着衣物,一边说道。

    在云州,工匠们精心打造的新型攻城器械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这都是咱们大宋工匠的智慧!”一位工匠看着战场上的成果,自豪地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州的建设和防御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城池更加坚固,军民更加团结,战斗力也大大增强。

    然而,敌人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地调兵遣将,试图突破大宋的防线。但大宋军民毫不退缩,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在一次战斗中,李忠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勇敢地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搬运物资、弹药。

    “我虽不能杀敌,但能为将士们服务,也是我的荣幸!”李忠的脸上沾满了灰尘,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王大娘一家也在后方默默地付出着。他们为将士们做的饭菜总是热气腾腾,让将士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经过多次激战,大宋终于在四州站稳了脚跟。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宋,举国欢腾。

    但大宋军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知道,这只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收服其他州,全民都在积极准备着。

    士兵们更加刻苦地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百姓们努力生产,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物资;学者们研究战略战术,为战争出谋划策。

    在朝廷中,大臣们也在为下一步的行动精心谋划。

    “我们要乘胜追击,一举收复更多的失地!”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

    “但也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冒进。”另一位大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最终,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大宋决定发起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向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目标继续前进。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大宋军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团结和勇气,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为了收复失地,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愿意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