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朝堂献策,织布机的问世
作者:烂番薯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最新章节     
    一个长脸男人走了过来

    这男人留着两撇小胡子,脸上有一道疤,人还挺帅。

    就是名字有点抽象,叫什么不好,叫朴国昌。

    望着对方的模样,朱慈烺差一点就感觉到自己的颜值被威胁了。

    朴国昌一见到朱慈烺,便跪在朱慈烺的面前疯狂地磕头。

    嘴巴里叽里咕噜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朱慈烺又听不懂朝鲜语。

    只能询问部队里有没有懂朝鲜语的。

    还真有。

    毕竟这里都是辽东招募过来的兵。

    朝鲜和大明又互相通商。

    有个懂朝鲜语的不足为奇。

    很快朱慈烺就和面前的朴国昌沟通上了。

    对方非常急切地告诉朱慈烺。

    “那帮鞑子进攻了整个朝鲜,把朝鲜王绑了起来。朝鲜公主不知所踪,还请天朝皇帝即刻去帮忙。”

    朱慈烺皱了皱眉。

    当他知道此刻的皮岛不是大明的之后,朱慈烺也就没有救援朝鲜的想法了。

    大明现在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疆域,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北边本就天寒地冻,气候恶劣。

    大明的将士们连一件冬装都没有。

    如何让他们踏过鸭绿江?

    这不就是要他们的命吗?

    说到底还是皮岛的原因。

    皮岛不在大明的手里了。

    才让鞑子可以肆无忌惮地进攻朝鲜。

    如果朱慈烺把皮岛再次夺回来呢?

    “给他点吃的,安排一个住处。”

    多余的朱慈烺并没有说。

    他也没有承诺什么。

    因为他无法承诺。

    现在朱慈烺要做的是先把大明给安定好。

    暂时没有余力去帮助藩属国。

    也幸好这个时期的大明藩属国非常少。

    要是和唐朝一样。

    时不时地就有藩属国过来请求帮忙。

    那可就烦不胜烦了。

    “天国皇帝救救我们吧,天国皇帝。”

    面前的朝鲜士兵还想说些什么?

    朱慈烺也只能摇摇头。

    朝鲜士兵似乎认命了。

    他突然上前拉住了朱慈烺的腿。

    王琦光顿时抽出了刀。

    “天国皇帝,既然你暂时没法救我们的国家,能不能救救我们的公主?他也在前往大明的路上,只是不知道。如今走到了哪里?大明这么多兵,努力寻找肯定能找到他的。”

    “好,本宫答应你可以在大明的疆域内寻找朝鲜公主。只要你们的公主进入大明疆域内本宫就保证他无事。”

    面前的将士听到这话。

    也似乎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般松了口气。

    下一秒便昏迷了过去。

    朱慈烺叹了口气。

    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遵化的廖凡。

    因为朱慈烺一直在辽东半岛瞎逛,廖凡也跟在了朱慈烺的身边。

    现在地他只希望在朱慈烺面前的印象变得好一点。

    “放心吧,太子殿下,属下一定会找到朝鲜公主的。”

    廖凡在一旁肯定道。

    接下来朱慈烺没有继续在辽东半岛待下去。

    而是回到了京城。

    因为要过年了。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

    最重要的节日也就是过年了。

    朱慈烺一直都是按照周岁来计算自己的年龄。

    可实际上他以为自己十三岁的时候,按照这个时候的人们来说已经十四岁了。

    过了这个年他就十五岁了。

    但朱慈烺还是习惯性地按照周岁,也就是他出生的日子计算自己的年龄。

    过年这天,无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回家和家里团圆。

    唯独守护边疆的将士们。

    依旧恪尽职守地在自己位置待着。

    朱慈烺回到京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给他们争取一些福利。

    这一次朱慈烺回京城就显得低调了很多。

    毕竟不是出去打仗。

    没必要闹得人尽皆知。

    也幸好朱慈烺在百姓面前并不怎么露脸。

    所以当他进入城里并且在集市里闲逛的时候,几乎没有百姓认得出来。

    直到他来到一家棉服店。

    望着里面的棉装。

    叹了口气。

    “要是边疆的将士们都有一身这样的棉装就好了。”

    “殿下,边疆的将士们迟早会有这么一身的。”

    曹彰在一旁安慰道。

    此刻这家棉服店已经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排队。

    这一幕倒是让朱慈烺有些诧异。

    棉装不管在任何时候价格都比较昂贵。

    不仅是里面的棉花比较贵,为了包裹棉花,用到的布匹成本也会增加,要知道这个年头,优质的布匹才是最贵的。

    在大明这个需要手工的时代,一件棉装需要很久才能编制出来。

    不过人力成本在大明反倒是一般。

    这些成本加在一起,导致了一件棉服注定和普通百姓无关。

    所以普通百姓一般是不会买棉装的。

    所以当朱慈烺见到这么多百姓,在棉服店面前排队的时候。

    有些诧异地对曹彰问道:“为什么这家店有这么好的生意?”

    曹彰面色有些古怪。

    “殿下,这是范家的店铺。”

    “范复粹的?”

    “没错,这里面还有太子您的份额。”

    听到这话朱慈烺更奇怪了。

    对于这家店的开张,朱慈烺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也没有进行过投资。

    毕竟是花他的钱开店,他肯定知道的。

    范家做生意,对于朱慈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为什么范复粹会故意给自己一份份额?

    要知道一个来福酒店对于朱慈烺来说已经足够赚钱了。

    这一家店把朱慈烺一年的粮饷都赚到了手。

    “因为这里面用的技术是殿下您提供的呀。”

    听到这话,朱慈烺更是好奇。

    他抬脚走进了店里。

    店里的人很多。

    棉装被高高挂起。

    前来购买的客人若是看上了什么衣服就会跟旁边的小厮去说。

    小厮拿着衣架子把衣服给勾下来。

    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的操作。

    再加上购买的人极多。

    整个店铺甚至有些供不应求。

    朱慈烺进入店内的时候,店小二急忙上前说道。

    “这位客官如果你想买棉袄的话,请在外面排队,暂时店内能够接纳的客人有限。”

    “我不是来买棉装的,我是来找你们掌柜的。”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的穿着本身就十分豪气,整个人又彰显出一股子贵气。

    旁边的曹彰脸上那一道疤,看起来更是让人心惊胆战。

    很明显这两人就不是普通人。

    店小二也不傻,他知道自己可能应付不了这二人。

    于是急忙跑到后面,把掌柜地喊了出来。

    掌柜的刚出来看到朱慈烺的那一刻便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他来到朱慈烺面前,非常恭敬地拱了拱手。

    “朱公子。”

    “有劳,你们管事的在吗?”

    “在地,朱公子请跟我到后院。”

    这是朱慈烺和他们提到过的。

    只要是在便装的情况下,见到他一律不能喊太子。

    也不用太恭敬,直接上前喊一声朱公子即可。

    面前的掌柜是范家人派过来的。

    见过朱慈烺。

    因此便瞬间认出了朱慈烺。

    这才恭敬地带着朱慈烺前往后院,否则一家棉服店是不可能随便让人进入后院的。

    “你们这棉装一件卖多少?”朱慈烺有些好奇地问道。

    不管是明末时期还是其他朝代。

    真正带着棉花的棉装。

    价格可不便宜。

    因为做工布料,人力成本等等都是钱。

    而外面卖的那些冬装几乎都十分的好看。

    按照正常价格来说,应该是一到五两银子不止。

    面前的掌柜,听到朱慈烺的这番话之后。

    带着骄傲地笑了笑说道:“太子殿下,我这店里的棉装只卖五百文钱。”

    “五百?”

    听到这话不仅是朱慈烺,连旁边的曹彰都惊讶到了。

    这个物价,在现在地大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么卖,你们就不怕亏本吗?”朱慈烺诧异地问道。

    要知道现在他最缺的就是钱。

    这家店有自己的份额,那不就是在亏自己的钱?

    对于这种赔本买卖他是怎么都理解不了的。

    面前的掌柜摆了摆手说道。

    “这一切还都要仰仗太子殿下您啊。”

    “我?”

    朱慈烺一脑门子浆糊。

    “还容草民给太子殿下您卖个关子,我们进入后院您便知道了。”

    棉服店说大不大?

    走了没一会儿几人便来到了后院。

    后院里有一个极大的厢房。

    里面有着咚咚咚的踩踏声。

    朱慈烺有些好奇地走上前推开那厢房门。

    当门被打开的那一刻,朱慈烺被震惊了。

    重生到明末的那一天起。

    除了重生这件事本身让朱慈烺震惊了一下。

    在明末时期,所有的所见所闻都没有让朱慈烺真正地震惊过。

    因为这里没什么值得他震惊的。

    可面前这一幕是真的让他震惊了。

    只见面前一排又一排的纺织机,被女工们踩得飞起。

    一块又一块的布料在旁边堆叠着。

    那纺织机上,七八个飞梭在上下齐飞。

    仿佛冬日里的蝴蝶一般,赏心悦目。

    “这是?”

    朱慈烺先是有些不敢相信。

    直到他上前仔细观摩了一番。

    才惊讶到:“珍妮机?”

    “这名字有些拗口,草民实在是念不出,但根据我家小姐所说,确实叫这个名。”

    掌柜的话音刚落,突然神秘地笑了笑。

    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朱慈烺转过头,果然。

    范毓敏正在朱慈烺的对面一眨不眨地望着他。

    朱慈烺笑着摇了摇头。

    “我早该想到是你。”

    范毓敏有些不好意思。

    哪怕她确实有些大胆。

    甚至当着那些王公贵族的面喊着要嫁给朱慈烺。

    可面对周围这些纺织女工漫,他也不敢随便地跟朱慈烺打情骂俏。

    拉着朱慈烺的袖子,朝着另一个包房里跑。

    曹彰在原地有些踌躇。

    但不知道自己是否该跟过去。

    随后咬着牙,还是跟了过去。

    毕竟朱慈烺要是真的出了问题,一千个他的命都不够赔的。

    “你怎么来我这了?”范毓敏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她以为朱慈烺是特意因为他来的。

    显然她有些自作多情。

    不过朱慈烺肯定也不会说一些扫兴话。

    “听说京城内有人卖平价棉衣,打探过后知道是你开的,所以来看看你。”

    说完之后朱慈烺咳嗽了两声,有些不自然。

    范毓敏哪能听得出来,嘿嘿笑道:“没想到吧,我把你说的那个东西真的制造出来了。上次想和你说的,可你走得太快了,没来得及说。”

    望着身后那偌大的厢房,以及没一会儿就过来收布的女公。

    朱慈烺有些诧异地问道:“这样做真的不会亏钱吗?”

    “亏什么钱啊,只是少赚一点,但我们店的量多,一个人能顶七八个人用。”

    “一开始想让长平公主把这个技术给皇上的,皇上没看上,我就跟我父亲要了钱,自己开了这么一家店,想看看能不能成,没想到,直接把一件棉衣的成本给降低到了二百多文,我卖五百文,还能赚一半,你看,外面的顾客这么多,我又怎么可能亏钱呢?”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店铺面积太小,没办法达到和你那家同福客栈一样的体量,不过在我给一年时间,等到分店开业了,这家店说不定也能给你一个惊喜。”

    朱慈烺忍不住夸奖道:“范毓敏你真是好样的。”

    这句话顿时让范毓敏的脸色燥红了起来。

    “哪里哪里……”

    “你能帮本宫个忙吗?”朱慈烺突然问道。

    “我们之间还说什么帮不帮,有事你直说就行。”

    在范毓敏看来,朱慈烺已经是他未来的夫婿了。

    自家人,自然没必要说帮不帮的。

    “我需要你帮我织10万匹布。”

    “小事儿小事儿,不就是……多少?十万匹?朱慈烺,虽然你是太子,但我也可以不嫁给你!”

    朱慈烺:“……”

    这个世界上敢和朱慈烺这么说话的人不多了。

    范毓敏就是其中之一。

    朱慈烺也知道,自己似乎有些过分。

    可十万匹,按照现在这个店的生产力,一年都够呛。

    “我知道凭借你现在地生产力,想要生产出10万匹。很困难。”

    “知道你还让我帮这个忙?难道你不知道,不管你说多少匹,我都会帮你的吗?别故意为难我啊。”

    范毓敏有些委屈地说道。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放心吧,我不会为难你的。在过年之前我会给你打造出五百台珍妮机,你就帮忙负责寻找五百个技术成熟的女工,同时我会让户部全力去收棉花,按照这个时间。一个月内就能打造出10万匹布!”

    如果没有珍妮机。

    按照明末的生产力来看。

    需要三百的熟练工人。

    每天十二小时工作制,干一年没有休息日。

    才能织出来这么多。

    可如果用珍妮机,一个人就变成了七个人甚至不止。

    生产力直接上升了快10倍。

    朱慈烺直接造出五百台机器,给五百个熟练的女工用。

    他们只需要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支出10万匹布。

    这直接就带动了大明的生产。

    同时因为织布的原因,朱慈烺会非常需要棉花和蚕茧。

    这也带动了上下游的就业机会。

    织出来的这些布。

    可以用来贩卖。

    也可以用来给大明的将士做衣服,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大明将士的棉服也就有着落了。

    辽东战场那边可是有七个月的冬季。

    棉服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仅仅是多个珍妮机。

    很有可能直接把一个区域的产业链给盘活,让经济快速发展。

    这才是朱慈烺这么兴奋的原因。

    “你真的能弄五百台机器,那我真的能给你培养出五百个熟练的工人。”

    范毓敏说道。

    范毓敏这边本身就有三十个工人。

    同时他们还有三十台机器。

    有这三十个老师,把熟练女工教出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朱慈烺有些兴奋的上前抱了一下范毓敏。

    “你将为大明立不世之功!”

    “这太机器,不应该叫珍妮机,你来命名吧。”

    只要是个大明的官员。

    听见朱慈烺这么说,必然是非常的激动。

    可范毓敏并没有。

    她更激动的是刚才朱慈烺抱了他。

    朱慈烺是那种想到什么事就会立刻去干的人,执行力非常强。

    在确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之后,朱慈烺就急忙拉着曹彰离开了。

    他并没有发现身后的范毓敏整个人差点瘫软在地。

    “死鬼……”

    “不过这机器不叫珍妮机,应该叫什么呢?”

    望着朱慈烺的背影,范毓敏忍不住嘀咕着。

    ……

    很快朱慈烺要在西市建一个大厂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率先发布消息的依旧是杨修编撰的公告栏报纸。

    随后这个消息也很快朝着朝堂里流传着。

    当消息传到崇祯耳朵里的时候,崇祯还一脸的懵逼。

    他怎么没从朱慈烺的口中得知,他要在西市建一个大厂?

    皇城外圈共有东西两个市集。

    比较欣欣向荣的是东市。

    那里有很多的商贩以及店家。

    朱慈烺开的同福客栈就在那里。

    随后就是各个街道。

    其中要数朱雀玄武四大街最为繁华。

    可京城外圈一直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落。

    以往每到灾年。

    每当灾民在京城聚集的时候。

    他们都会选择西城门。

    整个西市就会变得脏乱差。

    那里居住的也都是京城最穷的一帮老百姓。

    所以关于商业上面的发展,一直都没往西市计划。

    如今正好给了朱慈烺一个空档。

    既然你们都不打算发展西市,那西市就让我来发展吧。

    果然今日上朝的时候,朱慈烺主动站了出来。

    “父皇陛下,儿臣想要建一纺织厂在西市。”

    “为何?”

    “范家有女范毓敏,研发出了新一代的纺织机器,一个人能干7个人的活。儿臣觉得此机器必有大用,用朝廷的名义建议工厂每日织布,可以把市面上布匹的价格给打下来,让众多老百姓都有衣服穿,同时也能把布匹运往前线,给将士们做棉服。”

    “而织布需要用到蚕茧,能够打通上游产业链,让百姓们除了种地还能养蚕。棉装需要用到棉花,同时可以打通下游产业链,让百姓除了种植粮食以外,也能在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种植棉花,百姓们都有衣服穿了,还能够发展裁缝业。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

    当朱慈烺说完自己的政见之后,便朝着周围看去。

    没有一个大臣出来反驳。

    薛国观甚至站出来赞同了朱慈烺的说法。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说得有理。”

    不过太子党却没一个大臣站出来支持朱慈烺。

    他们不站出来是对的。

    一但站出来就得给朱慈烺安个结党营私的罪名。

    崇祯在皇位上思考着。

    随后问道:“需要多少银钱?”

    “大概三十万两。”

    建个大工厂需要工人。

    建那些机器更是大额花销。

    不过朱慈烺有莫问莫想两兄弟,他们还认识许多木工。

    人力方面交给他们两人应该没问题。

    可这种技术工种,他们的工钱可不低。

    东西建造出来之后。

    五百个女工也需要银钱。

    简单的算了算,三十万两可能只是打底。

    就在父子俩思考着,到底要不要建这个大厂的时候。

    礼部官员有些诧异的问道:“太子殿下是打算让女人抛头露面做工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回过味来。

    他们诧异地看着那个说话的人。

    是户部尚书苟悠。

    “这有何问题?”

    “下官以为不妥,自古以来,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苟悠还想继续说下去。

    被朱慈烺直接打断。

    “尚书大人可知西北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苟悠有些纳闷,这怎么突然就聊到西北了?

    “下官不知。”

    “那苟大人又可知,南边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太子殿下,我们在说关于女人做工的事情!一旦女人出去做工,那家里的杂活谁来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岂不是乱了套?”

    “苟大人,现在本宫叫你一声苟大人。你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脑子里除了那些迂腐的思想之外,对国策毫无作用!”

    “你!”

    苟悠还想说什么,却听朱慈烺继续道:“现如今大明是个什么情况,在场的所有官员应该心里都有了解,女人为何不能做工?他们下地干活,是不是做工?按照你们圣贤书的说法,是不是女人都不应该下地干活?饭都快吃不上了,尚书大人居然还在纠结这种问题,简直是不辨是非!”

    “如今朝廷需要布匹,百姓也需要布匹!可布匹价格昂贵!现在有了生产布匹的方式,而且还能增加生产数量。这多余出来的利润可以降低布匹价格,给百姓让利。家里男的需要下地干活,女的进厂织布。一家赚两份钱,是不是生活就能好过起来?手里有钱了,他们就会去东市集购买东西,银钱是不是就能流通起来?大明的经济是不是就能好转?百姓是不是就能吃得上饭?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苟大人如此迂腐,那你到底是在为朝廷献策?还是想让朝廷彻底破落!”

    仿佛珠连玉瀑般的追问。

    让面前的苟悠一言不发,沉默了起来。

    同时这番话也让崇祯沉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