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狍子养殖的壮大
作者:石门华哥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最新章节     
    第二个棚里的东西刺瞎眼,枝条浑身上下都是刺,黄教授揉揉眼睛:“我没看错吧,这是山上的野菜,叫做刺老芽?”

    “对,黄教授您没看错,这就是刺老芽,春天种了一棚当样品的,比正常上市的刺老芽贵了两毛一斤。大批量上市的时候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两三毛一斤,还不好卖,所以我就做了个实验。”

    “那结果如何?”

    “结果自然是还可以,只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适合大面积推广的要产量高,容易丰产的品种,黄教授随我来。”

    一行人跟着刘夏莲来到三号棚,这里面种的是西红柿,正值丰产旺季,一棵棵用树枝架着,上面长满了圆滚滚的西红柿,有青的,有红的,还有的正在开花。

    浇地的水管都埋在地头上了,需要浇水的时候随时就有水来了。

    “刘厂长,这个西红柿亩产量如何,能形成经济效益吗?”

    “可以,西红柿是非常受百姓欢迎的一种蔬菜,从现在已经采摘了一个半月了,到目前为止已经产了六千多斤一亩,估计还能再采摘两千斤。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是普通农户,家里种一亩大棚就能给孩子娶媳妇,建房子。”

    黄教授说:“老谢他们家的西红柿我买过,四毛五一斤,一亩八千斤,那就是三千多块,好家伙,也太厉害了吧。”

    “那可没有这么多,从地里出去卖给的是批发商,价格很低,批发商加价卖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零售虽然卖的价格高,但是需要承担货损和市场变化的风险,这个产业链上大家都能赚取适度的利润,但是又没有暴利。”

    黄教授在西红柿地里参观,对管理非常的赞赏。

    “你这柿子打头做的比较到位,分支发的多,然后肥料也配的好,这果量真多。”

    “咱东北的土地肥沃,再加上一亩地使用了三千斤的牛马粪,三个十五的复合肥用了一百来斤。”

    黄教授懂得还挺多,对土壤肥力、病虫害、授粉等都有研究。

    “你这个棚里是怎么授粉的?”

    “从养蜂人手里借了几箱蜜蜂,表现还是很好的,基本不用管。但是用的时间比较短,后来有虫子,要打药,只能还给人了。当时是全密封的环境,喷药对蜜蜂伤害是毁灭性的。

    现在棚子敞开了,不用人工授粉了,蜜蜂、蝴蝶都会过来帮忙。”

    “刘厂长,我能让我们的学生,模拟一下人工授粉吗,放心,不会破坏花朵的。”

    “可以,那边还有几棵烂根的,你们也可以拔掉拿回去研究一下。”

    学生们人工授粉的方法和农户没用的几乎一样,芦苇竿子头上塞一点点的棉花,在花朵上面沾一下。

    “噢,对了,豆角大棚,西瓜大棚我都要看看。这两种管理是不是更复杂?”

    “西瓜比较复杂,要坐果留瓜,还要计算成熟采摘的日期,过早是生瓜蛋子,过晚熟透了没办法运输,豆角就简单多了。”

    黄教授挺有真才实学的,手能沾泥,脚能踩地,也不需要什么红毯之类的。

    学生里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农业大学城里人不咋感兴趣。

    刘夏莲给他们讲了一个多小时,口干舌燥的。

    猫猫刘不干了,哭着要去玩。

    黄教授说:“刘厂长,您去忙吧,我带着学生们参观学习。您放心,肯定不会搞破坏的。”

    “好好,那我先走了。”

    刘夏莲还真不放心,安排李虎和春岚嫂子暗中观察,发现有啥不对劲的立刻过去汇报。

    不过这一行人倒也没啥出格的地方,测量、记录、绘图。肯定是把刘夏莲种大棚的技术学了去,不过刘夏莲也从未想过把这一技术保留着,始终是要传出去的,造福百姓,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的丰富,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猫猫刘哭闹,还真不好哄。

    “咱们去看傻狍子好不好?”

    “狍子?”

    “嗯。”

    “好,要看。”

    俩人来到了狍子养殖场,现在也热闹了。

    从最初的三十多只狍子,后来刘夏莲又增加了一百头母狍子,现在基本都产小狍子了,总计数接近三百只狍子。

    为了防止胡乱交配,进行了分栏管理,种狍子都打上了耳钉,育肥狍子则是单独饲养。

    李小飞和两个饲养员正在清理圈舍呢,粪便几乎是每天清理一次。

    傻狍子对什么都好奇,铲个粪也要过来看看。

    猫猫刘看到狍子高兴坏了,从刘夏莲怀里下来就去摸狍子,也不害怕。

    一个傻,一个小,双方还是很和谐的。

    李小飞好奇,过来问:“姐,这是谁家娃啊。”

    “别人家的,咋样,这段时间狍子养殖场发展的挺快啊。”

    “这几天好些了,前几天每天都有好几个产羔子,只是最近狍子不咋爱吃青草了,还是比较麻烦的,我们三个天天去野地里割草。”

    “对了,忘了告诉你了,李大美家的那几十亩种的是牧草高粱和苜蓿草,你们可随时收购,留的高点,收购完成后,一定用喷灌机浇水一次,再过二十天还能再次收割。”

    李小飞大脑有些宕机:“第一次听说有人种草的,要不这群傻狍子不听话,我都想赶着他们进树林了。”

    “可不行啊,不能胡闹,到处都是庄稼,不能为了咱们自家赚钱,毁坏了别人的庄稼,那就麻烦了。带上工具,我带你们去割草。”

    狍子场里三个人,必须留守一个人,李小飞带着一个人拉上架子车来到不远处的废弃土地。

    这里是李大美家的苞米地,距离水渠不远。

    四月初种的牧草,现在马上都六月了,一次还卖割过。

    甜高粱牧草居然有一人一米五六高了,李小飞看了看:“姐,你确定这是牧草,不是高粱?”

    “额,这个还真是牧草,当然了,如果你不收割它肯定能结高粱。现在正嫩,必须赶紧割了,以后每天割一亩,桂兰嫂子那也会来割。”

    李小飞拿镰刀一上手,这草割起来可太过瘾了,几分钟一捆,四十分钟一架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