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寒还是热?
作者:子陌清欢   我的中医路最新章节     
    “对啊。你好像也很懂中医嘛。”

    “我……我那可是从小到大学的。”小翠答道

    “哦……对了,你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未来有什么规划?我倒没想那么远”小翠在房间里踱步“能留在这里帮爷爷做些事我就很满足了。”

    林北点了点头,突然手机响了。

    林北把手机放到耳边:“歪?怎么了?”

    白鸽在手机那头很急切:“先回来,帮个忙。”

    林北坐在沙发上显得很不情愿,跟老陆打过招呼了回来两天,原因就是省医院接个病人,怎么治都治不好。

    “不是?你们一大群人……连个感冒都治不好了?这么长时间自愈都自愈好了吧。”

    白鸽说道:“你就别阴阳怪气的了,这是些资料,你先看看。”

    “嘶……昨天晚上半夜十二点过来的?”

    白鸽点点头。

    “吃了些西药还输了水没效果?”

    白鸽点点头。

    “后来让中医科的同事上,开了中药汤子还是没效果。”

    白鸽依旧点点头。

    这群人是干什么吃的啊!让我看看你们这些糊涂蛋开的什么药。

    白天正常,深夜突觉浑身寒冷,低热,头痛身重,鼻塞流清涕,没有咽喉不适二便正常。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都是恶寒发热,头疼身痛,鼻塞喷嚏。但是不一样的点在于风寒鼻流清涕,口不干,苔薄白。风热则是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舌苔薄黄。而且风寒感冒的发热要轻一点。

    这不就风寒感冒嘛,随便开点药就能应付……不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薄荷?

    怎么来了一堆辛凉解表药!不会连风寒风热都分不清了吧!

    《黄帝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药,风热感冒要用辛凉解表药,这样才行。反之没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而这明显是风寒感冒,却用了一大堆辛凉解表药,这种低级错误……

    林北已经准备好去“兴师问罪”了。

    不过目前林北在医院也没有职务,只能打电话“遥控指挥”了。

    “不是,你怎么搞的,风寒风热都分不清了?这种低级错误不应该啊!”

    “我……最近不是有些研究表明连翘,金银花,大青叶,还有薄荷这些药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嘛,我寻思着也没什么区别嘛。”

    “什么没区别?这是辛凉解表药啊,怎么能用来治风寒!我看你是学西医的东西把自己学傻了吧!别忘了你可是个中医!虽然现在讲究中西医结合,但是治病还是要辨证论治,除非有些单味药研究的非常深入,而且你开药只开一味药。”

    “那……风热感冒,我用辛温解表药总行了吧?”

    林北思考一了会儿:“别着急,人家现在是不是还住院着呢?去看看情况,不是你不查房的嘛?”

    “好好好,我这就去。”

    “仔细观察,都有啥症状体征?”

    “呃……患者说还是恶寒,肚子胀闷,心烦,现在还有点恶心,早上吃了早饭又吐了,还吐出很多白色粘液……”

    “舌脉,赶紧的。”

    “苔薄白,脉沉缓——现在还用辛温解表药吗?”

    “用,但是不能只用解表药了,现在已经不单纯是表证了,邪入里了,用甘草泻心汤。”

    本来是风寒证,却误投寒凉药。导致表寒凝结,恶寒尚重,说明有些寒还是是在表。但见脘腹痞闷,心烦不宁,呕吐频作,这是从表入里之兆。

    《伤寒论》曾有伤寒误治而转心下痞证。

    紫苏叶12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竹茹10克,大枣5克。服3剂而病愈。

    一方面要辛温药,解表邪,另一方面还要降逆和中,祛里邪。紫苏叶正是辛温解表药。干姜则是温中散寒,能缓解腹部不适。竹茹则化痰止咳,除烦止呕。清半夏,黄芩则能燥湿化痰。黄芩还能清热。

    早晚两剂,诸症皆消。

    “神了!果然西医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中药的使用!还是要辨证论治才行。”

    林北说道:“你记得电话随访,我还有事呢。”

    同事把手机放兜里,这小子比着之前不一样了。

    白鸽坐在林北旁边:“当时吓坏我了,我还以要推IcU了呢。”

    “人家又不是小孩也不是老人,也没啥基础病,哪有那么严重,你太紧张了。”

    白鸽说道:“你又要去那中医馆吗?”

    “去啊,明天吧,我今晚要好好休息一下。”

    白鸽说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