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葵邱之盟
作者:陈七文者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最新章节     
    周襄王元年,即公元前651年。

    春祭完毕,周襄王命宰周公孔赐胙于齐,用以表彰拥立天子的功德。

    注:1.【宰周公孔:天官冢宰,太宰的别称。掌管王室财物及宫内事物的官。周成王时,年幼,由周公以冢宰之职摄政。冢宰为内朝主宰,居六卿的首位。】

    2.【赐胙于齐:把王室祭祀用的肉赐给齐国,这是最高规格的荣誉】

    齐桓公提前得知消息,就又邀请各路诸侯,在葵邱召开同盟大会。

    (这么大的荣誉,那得好好显摆显摆不是!)

    注:【葵邱:河南商丘市民权县林七乡西村】

    前往葵邱的路上,齐桓公与管仲谈论周王室以及拥立周太子即位的事。

    管仲说:“周王室嫡庶不分,几乎就要发生祸乱。主公您的家事也要及早打算,现在储君(后备君主)的位置还空着,应该趁早确立,以绝后患。”

    齐桓公说:“我有六个儿子,都是庶出。若论年长的,那就是无亏,论贤能的,是昭。长卫姬伏侍我的时间最久,我已经许诺立无亏为世子了。易牙、竖貂二人,也总是说起此事。我其实更喜欢昭的贤能,只是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今天仲父就帮我做个决定吧。”

    管仲知道易牙、竖貂二人是奸佞之人,深得长卫姬的宠信,担心日后无亏作了君主,他们内外结为一党,必然会干涉国政。而公子昭,是郑姬所生,郑国刚刚接受结盟,借此机会又可以与郑国交好。

    于是回答说:“若要继续霸主的事业,必须是贤能的接班才行。主公您既然知道子昭贤能,那就可以立他为世子啊。”

    齐桓公说:“担心无亏依仗长子的身份来争,那怎么办呢?”

    管仲说:“周王天子的位子都是由您帮助确定的,这次会盟,您试着在各位诸侯中挑选一位最贤能的,把子昭托付给他,就不用顾虑了嘛。”

    桓公点头同意。

    来到葵邱,各路诸侯都到齐了,太宰周公孔也来了,各自在馆舍中安顿下来。

    当时宋桓公御说薨,世子兹父让位给公子目夷,目夷不接受,兹父即位,史称宋襄公。

    注:【宋襄公:子姓,名兹父,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在位。宋桓公之子,宋成公之父。《史记》中记载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与楚国争霸。襄公九年(前642年),宋襄公率宋、曹、卫、邾之师平定齐国内乱,立齐孝公。次年,执滕国国君,又命邾文公杀鄫国国君,用以祭社,欲以此威胁东夷附宋。襄公十二年(前639年),宋襄公和齐、楚盟于鹿上(今安徽阜南南),请求楚国支持宋国为霸主,楚国同意。同年秋,会诸侯于盂(今河南睢县西北),在会上被楚人所执,因诸侯请求才获释。襄公十三年(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因坚持“仁义”而战败,被众人唾弃,但他“仁义”的思想却影响了先秦诸子中的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反对战争的思想家。】

    宋襄公尊盟主(齐桓公)之命,虽然还在新丧守孝,不敢不来,于是穿着孝服参加大会。

    管仲对齐桓公说:“宋子有让国之美,可以称为贤了,况且墨衰赴会,对齐国很是恭敬,储贰之事,可以托付给他了。”

    注:1.【宋子:指宋襄公。宋国虽然是公爵,但是在新丧,父死未葬,按当时惯例,应称为“子”。宋国都城河南商丘市】

    2.【墨衰:黑色的丧服】

    3.【储贰:储副,太子、世子】

    桓公听从了管仲的话,就让管仲去请宋襄公私下来相会。

    宋襄公来见齐桓公,齐侯握着他的手,情真意切的把公子昭托付给他,并说:“以后还得依仗您来操持我齐国的大事,拜托您帮助齐国主持江山社稷呀!”

    宋襄公十分感谢齐桓公的信任,而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但也暗自下定决心,必须尽力完成使命。

    会议开幕当天,各位诸侯衣冠济济,环佩锵锵。

    诸侯先让天使(周王派来的使臣)走在前面,然后依照次序排队入场。

    高坛上设有天子的虚位,诸侯面朝北跪拜,就如同上朝拜见天子一样。

    然后按照座次各自落座。

    太宰周公孔捧着天子赏赐的祭祀用的肉,站在天子的虚位左侧,面向东方站起来,传达周王的命令:“天子正在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特别派我给齐侯颁发最高礼遇的赏赐(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齐侯就要下阶(走到台阶之下)拜受,宰孔(太宰周公孔)阻止他,说:“天子奉太后的旨意,认为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注:1.【《左传.襄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您老年纪大了,身体疲劳,就不要走到台阶下面跪拜了,平身吧!】

    2.【伯舅:周天子对外姓诸侯的称谓,齐侯,姜姓】

    3.【耋老:die lao,年老,老年人】

    4.【加劳:容易疲劳】

    桓公正要照办,管仲在旁边小声说到:“君王虽然谦逊,但作为臣子的不可以不敬。”

    齐桓公于是就高声回答说:“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王命,而废臣职乎?”赶紧颠起小步,跑步来到台阶之下,跪拜谢恩,然后再登上台阶,接受那块象征着无上荣誉的祭祀用过的肉。

    注:【天威不违颜咫尺:意思是天子的威严不离开颜面咫尺之远。指臣子应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就像皇帝在面前一样。语出《左传.襄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诸侯皆服齐之有礼。

    齐桓公看到诸侯都沉浸在崇拜仰慕之中,就大声宣布再次结盟续好。唱颂周王朝的《五禁》曰:“毋壅泉(wu yong quan)、毋遏籴(wu e di),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誓曰:“凡我同盟,言归于好。”

    但以载书,加于牲上,使人宣读,不复杀牲歃血。

    注:1.【1.不要堵塞泉水、截断河流,以避免对邻国造成水灾;2,不要阻止或垄断粮食买卖;3,不要随便更换太子;4,不要把宠妾立为夫人;5,不要让女人参与国政。(籴,di买进粮食,与粜tiao卖出粮食是相对的。)】

    2.【参考“侯马盟书”的文章,对盟誓用玉、用牲等的礼记。侯马盟书是发现于1965年的东周时期一处重要的盟誓遗址。与盟书一同埋下的,除了牺牲载书还有礼玉。《周礼秋官司盟》记载:司盟,掌盟载之法。载,盟辞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孔颖达《正义》记载: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而盟,敦以盛血,盘以盛耳......司盟之官乃北面读载书,以告日月山川之神,既告,乃尊卑以次歃......既歃,乃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此则天子会诸侯,使诸侯聚盟之礼也。】

    (真是长见识了哈!)

    诸侯无不信服。

    盟誓完毕,齐桓公忽然对太宰周公孔说:“我听说三代有封禅之事,那么封禅的仪式程序是怎样的呢?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注:【三代有封禅之事:指尧舜禹时代的封禅。封,祭天;禅,祭地】

    太宰说:“古人封泰山、禅梁父。封泰山者,筑土为坛,金泥玉简以祭天,报天之功;天处高,故崇其土以象高也。禅梁父者,扫地而祭,以象地之卑;以蒲为车,葅秸为籍,祭而掩之,所以报地。三代受命而兴,或佑(you)于天地,故隆此美报也。”

    注:1.【梁父:梁父山,别名映佛山、迎福山。位于山东泰安市徂徕山(cu lai shan)南麓。古代历代帝王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

    2.【葅秸为籍:zu jie wei ji,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桓公说:“夏朝都城在安邑,商朝在亳,周朝在丰镐。这三个都城都离泰山、梁父很远,他们还千里迢迢前来封禅呢。现在这两个地方就在我的封地之中,我想要徼(jiao)宠天王,举此旷典,各位以为如何呢?”

    注:1.【安邑:山西运城市夏县埝(nian)掌镇东下冯村】

    2.【亳:河南商丘市商丘古城东南45公里、虞城县谷熟镇西南35公里】

    3.【丰镐:陕西西安市长安区】

    4.【徼(jiao)宠:模仿、抄袭】

    太宰看到齐桓公足高气扬(趾高气扬),似有矜高之色(高傲自大),于是就附和说:“您认为可行,谁敢说不行呢!”

    桓公说:“等明天再与诸君商议。”

    于是,散会。

    会后,太宰私下里对管仲说:“对于封禅这件事,诸侯劝谏齐侯肯定不会听从的,只有您才能劝阻他,您为什么不劝劝呢?”

    管仲说:“我家主公好面子,可以背后跟他说,不能正面跟他争论。我现在就去找他谈谈。”

    于是管仲在夜间拜见齐桓公,问到:“主公准备封禅的事,是真的吗?”

    齐桓公说:“怎么不是真的呢?”

    管仲说:“古代有资格封禅的,自无怀氏至周成王,可以考证的有七十二家,都是得到天命,然后才进行封禅的。”

    注:【无怀氏: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齐桓公艴然(fu ran 生气的样子)说:“我南伐楚国,到了召陵;北伐山戎、刜(fu刀砍、击)令支、斩孤竹、西涉流沙,到了太行,诸侯莫余违也(不敢违抗)。我组织了三次兵车会盟,六次衣裳(不带军队的)会盟,九次会盟诸侯,一匡天下。虽然说古代的三代封禅都是受命于天,难道有比我这功劳还大的吗?封泰山,禅梁父,给子孙做个榜样,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注:【一匡天下:消除混乱的局面,使天下安定下来】

    管仲说:“古人秉受天命的,先有吉祥的征兆,然后才准备吉祥的物品而进行封禅,封禅的礼仪非常隆重,所准备的物品也非常稀有,比如鄗(hao)上的最好的黍(shu),北里的最好的一茎六穗的水稻,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谓之‘灵茅’,王者受命则生焉,所以为籍;东海的比目鱼,西海的比翼鸟,这些祥瑞之物,大多是不召自来。载书史册,子孙后代以此为荣。如今凤凰、麒麟没来,倒是鸱鸮鸟(chi xiao niao)来了很多;嘉禾没有生长而蓬蒿长得挺快,就这样还想要封禅?恐怕各国有了解封禅礼仪的人会笑话您吧?”

    注:1.【鄗(hao)上:河北石家庄市高邑县】

    2.【黍:shu,糜子、黄米】

    3.【北里:唐,长安平康里,位于城北,亦称北里。不确定是不是这里?】

    4.【所以为盛:这才是规模宏大、繁荣昌盛的盛况】

    5.【灵茅:就是管仲要求楚国进贡的箐茅,三棱的,祭祀时用于过滤浊酒的】

    6.【所以为籍:名气很大,被人尊重】

    齐桓公嘿然,次日,就不提封禅的事了。

    盟会散会,各自回国。

    齐桓公自己感觉功高无比,就扩大宫殿建设,务必追求宏伟壮丽。凡是乘坐的车子、轿子,都要求华丽气派,不能逊色于王室。国人有人议论,有些过头了、僭越了。

    管仲也在自己的府中建筑了三层高台,称为“三归之台”,表示人民归、诸侯归、四夷归的意思。又在大门内栽上大树(相当于影壁墙),挡住内部;设置反坫(dian),用来接待各国使臣。

    注:【反坫(dian):设置在高坛室外的土台子,诸侯敬酒后随手放置酒杯用的】

    鲍叔牙看不懂其中的道理,就问管仲:“主公奢侈,你也奢侈;主公僭越,你也僭越。你不这样做不行吗?(毋乃不可乎?)”

    管仲说:“主公辛辛苦苦,终于成就霸主大业,也就是图一时的快乐而已。如果用礼法来约束他,他就会觉得苦闷,然后就没有追求了。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给主公分担一些诽谤的罪名罢了。”

    鲍叔牙口虽赞同,内心却不以为然。

    却说太宰周公孔自葵邱告辞返回京城,途中遇见晋献公也赶来聚会,太宰说:“大会已经结束,散场了。”

    晋献公悔恨得直跺脚,说:“我的国家离得太远了,紧赶慢赶,还是没能看到‘衣裳之会’的盛况,咋这么无缘呢?”

    太宰说:“君侯不必怨恨。现在齐侯自恃功高,有骄人之意。夫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齐之亏且溢,可立而待,你没能参加上这次大会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

    晋献公于是就回头返程了,在路上得了疾病,回国后不久就死了。

    于是晋国开始大乱。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51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