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辽国互市
作者:万人丛中一回首   夺宋:水浒也称王最新章节     
    吴用与耶律燕山谈判后,迅速选定了双方互市的地点,就在丰州北面,西夏天德军的东面。

    这里是河套平原的东南,也是金国势力范围的最西端,可以看作是辽、金、西夏、梁山四股势力的结合部。

    梁山主要售卖粮食、盐、茶叶以及部分铁锅,换取辽国提供的战马、牛、羊。

    由于河东路本就与辽国的走私严重,在吴用占据雁门关后,就命跟随而来的诸将各自分区域巡逻,专门打击走私。

    就在石秀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耶律延禧时,梁山军化身缉私队,先后抓获走私商队大小六十余支,粮食收缴了十余万斤,各种铁器数万斤,兵器五千余件,铠甲数百具,各色箭矢三万余支。

    显然河东路专靠走私发家的大户们,妄图趁着梁山军刚刚接手边防事务,想要钻空子在春节前再大赚一笔。

    很可惜王伦派来的是吴用和史文恭,吴用这边审理过后,便联合史文恭,对太原府以及周边进行了一次大清扫。

    涉及走私的七十余家富户被抄家,牵涉到的投降朝廷官吏数百人,全部革职,被抄家的富户二百余人,被吴用要来,沿着雁门关内道路两侧排开,全部吊在了木杆上。

    其余家属亲眷人等,则全部送到户曹已经划到名下的石炭场挖煤去了。

    靠着打击走私、抄家富户,吴用和史文恭就将第一批与辽国谈定的贸易份额确定了多半,于是第一批战马很快就送到了河北路,皇甫端和段景住已经被调来,重建朝廷当初在河北两路开设的牧马场。

    手中有了粮食的耶律延禧,第一时间又向阴山室韦诸部发出了召集令,乱糟糟地凑了二万余人,算是又回了一口血。

    秦明心心念念的将军名号也终于有了回应,靠着擒获童贯的大功,他被封为宁边将军,与史文恭的静朔将军一样,都属于军衔中将军的第三等。

    秦明只觉得对史进过意不去,但史进却毫不在意,“将军”名号对他们这些领兵征战的头领们而言,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若是梁山军第一个将军,史进还要争一争,但史文恭已经拿到这个头衔,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去争了,早晚的事儿嘛!

    至于童贯和蔡攸,被送到河北后,王伦本意是在雄州将二人当众处决,但河北各州县官员们纷纷反对,都觉得应该在本州处死。

    实在是童贯第二次北伐任用刘延庆为将,几乎将几十年来河北积蓄的精锐、财物全部送光了,萧干当时俘虏数万官兵,又被一股脑送给了金国,被完颜阿骨打下令迁到辽东为奴去了。

    百姓们如何不愤恨?官员们如何不愤恨?

    王伦本意是在春节前处决童贯,顺便给河北百姓们添些喜庆,但地方官员们争抢杀童贯的地点,不少官员们甚至送来了万民请愿书,这件事就得再议一议了。

    故而童贯和蔡攸就被关押在了冀州大牢,王伦曾专门去看过,看到年过七十一的童贯衰老得不成样子,满头白发,原本稀疏的胡须差不多快掉光了,双眼无神,像是行尸走肉一般,他顿时没有怒斥一番的兴趣。

    “老而不死,是为贼也!”王伦最终只是骂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至于蔡攸,听说他字体写得极好,大约是从他老爹蔡京那里遗传了天赋,但王伦对这个奸臣更没有任何兴趣。

    大约在太原府期间被百姓们以一文钱的价格参观了许久,蔡攸也破罐子破摔。本来送他至冀州时,苏定贴心地给他换了衣物,这厮到了冀州,又要女装来穿,甚至擦红涂抹胭脂,形状癫狂的很。

    王伦对他的评价是:“想要装疯弄傻,偏又装得不像,若果真得了狂疾,为何不去吃屎?”

    他是故意当着蔡攸的面说的,蔡攸脸色顿时一窘,便再也不闹什么非得穿女装的幺蛾子,重新变回了一个正常人。

    于是元宵节过后,河北两路的头等大事,就是征东大将军府要在雄、莫二州之间,当众诛杀童贯、蔡攸了!

    征东大将军府虽然重新整顿了保甲制度,凡入保甲的百姓,皆发放身份凭证,但王伦并不限制百姓来往出行,凡出本县者,只需要请里长、保长开具路引,入客栈时报备,大将军府辖区内可随意去得。

    故而不少百姓纷纷前往雄、莫二州,要去观看童贯如何被杀的。

    王伦现在却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处理,这是许贯忠的建议,认为王伦应该纳一名燕山府汉家百姓的清白女子为妾,将来王伦若是称王称帝,那么燕山府也得有个妃子的人选。

    这是明显的政治联姻,王伦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请了老岳父赵大夫前来,也好说动赵盼儿同意这件事。

    赵盼儿是河北略定之后,才从青州来到冀州的。在青州时王伦一直说让她自己找点儿事情做,于是赵盼儿就按照王伦的建议,动用夫人外交,联合了二三十名梁山头领以及本地官员的夫人们,拿出一笔体己钱,在青州办了一座女医学堂。

    大宋朝的妇科已经很发达了,女性为医也不少,但相较于传统的男者为医,还是极为稀缺。

    这座女医学堂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守旧文人的反对,但王伦亲自站台,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李清照居然也站了出来支持。

    为此青州的《民报》第一次刊登了一名女性的文章,李清照亲自写了一篇,传遍了半个天下,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再无明面上的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