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强烈抗议
作者:萧七郎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最新章节     
    大宋皇宫紫宸殿内,赵立庆静静地伫立在那一幅巨大的地图之前,目光深邃,仿佛要透过地图看穿那广袤大地之上的山川河流与世间百态。

    女官高银月则恭顺地站在一旁,轻声细语地汇报着刚刚收到的军情信息。

    “陛下,军情卫孙师长传来奏报。就在这短短数日之间,从真腊和扶南迁移至安南的百姓数量已达到了七千三百多人。此外,龙卫军与真腊、扶南两国的军队已然展开了激烈的交战。目前,龙卫军的四个师已攻入了这两国的地界,距离那九龙江(湄公河)也仅仅是咫尺之遥了。”

    西南之地所发生的这一切变故,早就在赵立庆的预料之中了。倘若不是事先有所安排,又岂会在安南部署四个师的兵力。

    赵立庆微微颔首,语气沉稳而平静地说道:“给孙大山及龙卫师的四位师长传信过去,一切皆按照原计划行事即可。”

    “是,陛下。臣妾这便告退。” 高银月躬身行礼,迈着轻盈的步伐快步离开了大殿。

    赵立庆也缓缓走到了门口,对殿外的侍从吩咐道:“速速去传召三院相公们以及六部尚书进宫。”

    距离正式开衙还有两天的时间,被传召的大臣们陆陆续续地进宫。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等待,所有人才终于到齐了。

    众人围坐在那一张圆形的会议桌旁,赵立庆神色严肃地开口说道:“诸卿,原本还有两天才正式开衙办公,但是如今事出紧急,龙卫军与真腊以及扶南两国的军队已经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朕不得不将你们召集过来共同商议对策。”

    在座的许多大臣其实也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韩琦微微拱手,向着皇帝问道:“官家,不知战况如何?”

    “龙卫军的四个师即将抵达九龙江。” 赵立庆的神情十分平静,就仿佛是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王安石目光锐利,他很明白皇帝心中的盘算,于是开口询问道:“官家,此次行动,是打算一举将这两个国家纳入大宋的版图之中呢,还是就此收手?”

    “王相,事已至此,即便不将两国全部拿下,至少也要把九龙江以东的那片平原纳入到安南省之中。那片土地的粮食产量极为可观,还是掌控在大宋的手中更为妥当。” 赵立庆语气淡淡地说着,但是那话语之中的坚定之意却是不容置疑的。

    皇帝的态度已然十分明确了,而且龙卫军也即将控制九龙江以东的整片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接下来,众人便开始商议起了如何对这片新纳入的土地进行治理的事宜。苏轼微微思索了一番之后,提议道:“官家,臣以为可以先从安南现有的官员之中抽调出一部分,然后再招募一些从真腊和扶南移居过来的百姓,让他们与监管卫相互配合,先对那些地方进行土地改革。在此之后,朝廷再任命一批官员赶赴安南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治理。”

    赵立庆微微点头,说道:“此策甚为妥当,政务院和吏部就按照此办理吧。”

    富弼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缓缓说道:“官家,既然已经动手了,依臣之见,倒不如干脆将西南之地全部一起纳入大宋的版图之中,反正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政务院右相曾巩微微拱手,说道:“富相,以龙卫军的战力而言,将这些土地打下来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到后续治理的问题。官家,臣以为还是应该施行逐步蚕食的办法,这样才比较稳妥。”

    “两位爱卿所说的都有道理,朕还需要再仔细地斟酌斟酌。” 赵立庆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王韶此时开口说道:“官家,可以先观察事态的发展情况,然后再随机应变。关键是要看当地百姓的态度,就像之前在安南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因为得到了百姓的极大拥护,所以才出现了百姓拖家带口迁移的情形。只要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完全可以一举拿下整个西南地区。”

    众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支持富弼的主张一劳永逸的,也有支持曾巩的步步蚕食的观点,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应该先派遣大量的官员到安南省去进行管理与治理。

    最后,赵立庆拍板决定:“兵部要迅速调集物资运往安南,吏部要尽快抽调官员过去任职,监管卫要配合着开展土地改革,务必要竭尽全力地稳定当地的局势。”

    翌日,大宋朝廷的中枢机构提前结束了假期,所有的官员们都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中。

    就在朝廷商议着该如何治理西南之地的时候,龙卫军的四个师已经顺利地推进至了九龙江的东岸。

    此时,真腊国几乎已经被灭国了,仅仅只剩下西岸的一点点地方还在苦苦支撑着。而扶南国剩下的领土相对来说还比较多,毕竟他们的大部分国土都在西岸。

    真腊和扶南两国的军队战斗力极为低下,这远远超出了龙卫军的预期。在战场上,往往双方军队刚刚一接触,真腊和扶南的军队便会立刻溃散。

    而且有了之前安南的先例,当地的百姓大部分都对龙卫军的到来持欢迎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龙卫军的推进速度简直快得惊人。

    大理、蒲甘、真腊、扶南以及暹罗在汴京的使臣们终于接到了各自国内传来的消息。五位使臣经过了一番商议之后,一同来到了礼部讨要说法。

    真腊使臣率先开口说道:“我们对你们大宋入侵真腊及扶南两国之事提出强烈的抗议,要求宋军立刻退出已经占领的土地。”

    扶南使臣也随声附和道:“你们这是恃强凌弱,我们一致要求宋军马上离开我们的土地,并且将那些跑到安南的百姓遣送回来。”

    礼部尚书郑雍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本官在此先声明一下,此次事件的起因是你们两国的士兵先攻击我大宋军队,这才引起了大宋军队的反击。而那些迁移的百姓也都是自愿前往安南的,这一切都是你们平时对百姓太过苛刻所造成的后果,你们难道不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吗?”

    两位使臣被郑雍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这时,蒲甘使臣开口说道:“那些主动迁移的百姓的事情暂且先不说,你们宋军也不能够借此机会占领他们的土地。” 蒲甘原本与大宋并不接壤,但是现在他们的军队却与宋军隔岸相望了,这让他们不由得有些紧张。

    “是啊!既然已经惩罚过他们两国了,现在也应该退回了吧?” 暹罗使臣也开口帮腔,他们现在的处境与蒲甘是一样的。

    “这是大宋跟真腊和扶南两国之间的事情,与你们两国没有任何关系。” 郑雍淡淡地回应道,根本就没有把这两位使臣的话当一回事。

    一直默不作声的大理使臣见到双方的交涉陷入了僵局,终于开口说道:“你们大宋就是恃强凌弱,据我所知,你们的人在我大理国内煽动百姓迁移到安南,这是想要蚕食我们几个国家,这样的做派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风范吧?”

    郑雍瞥了他一眼,缓缓回应道:“你说这话可有证据?再说了,你们要是对自己的百姓好一点,百姓们又怎么会拖家带口地迁移呢?”

    几位使臣被郑雍怼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真腊使臣憋了半天,气愤地说道:“我们要见皇帝陛下,当面问问这事该如何处理。”

    “陛下日理万机,你们如果想要见陛下的话,就先上奏本,本官会替你们奏报的。” 郑雍怎么会让他们轻易地见到皇帝,况且这一切他都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