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户部尚书:吕昶
作者:朔九安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最新章节     
    朱元璋看完就给了朱标,丝毫没有一点停滞,朱标拿过来一看也是面露喜色。随即起身对老朱躬身行礼,还弄得老朱有点不知所措。

    “老大,你这干啥啊,好好的,咋还来这一套呢?”

    “儿臣恭贺大明,恭贺父皇,此后我大明百姓将不再受饥饿之苦。”

    朱元璋此时也很是高兴,下来俯身叫朱标起来,朱标起来以后,自己还是很没有形象的坐在了玉阶之上。

    “标儿啊,作为皇帝,作为你的父皇,咱接受你的恭贺。但是作为你爹,爹要恭贺你,恭贺咱皇明的储君啊,这都是你想出来的,现在果真是找到了。大明的百姓以后都可以吃的饱肚子,这是上天给我大明的福气,而这个福气就是因为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储君,上天眷顾。”

    老朱丝毫没有接过这个功劳,非但没有接过,还将这个功劳还给了朱标。这是朱标第一次听到老朱这样夸自己,这样不假思索,没有遮遮掩掩的赞赏。

    “梅栾子,叫吕昶来。”

    这吕昶是户部尚书,管着天下的钱粮,为人也是刚正不阿,要不然这老头绝无可能活到现在。

    很快吕昶就赶了过来,因为这会六部的办公地点就在五门内,到前朝小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臣吕昶叩见陛下、太子殿下。”

    其实按理来说对朱标用不上说叩见,但是这满朝文武见了朱标也是叩见,足见文武百官对朱标的认可。

    “吕先生,这天下钱粮都经你手,可曾觉得有什么难处啊。”

    朱元璋开门见山,问的也很巧妙,说白了就是钱粮不管是进的还是花出去的,你心里都有数没?

    这吕昶可是前元就在户部啊,皇上的意思咋可能不明白呢?

    “陛下,臣不能说很清楚,但是绝对没有糊涂账。”

    咋说是官场老油条了,先抑后扬啊,我话不能说的太满了,但是我也不是草包,在其位谋其政。

    “吕先生,那你说说咱们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让百姓人人吃饱饭啊,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彻底消除北边的忧患啊。”

    这就把吕昶难住了,自己说白了就是银行行长啊,这存钱、花钱、记账,怎么花,这些自己都是拿手的,但是要自己说花多少钱才能达到皇帝想要的效果,这哪是自己考虑的问题啊。这不是超纲了嘛?吕昶继续说,回答的也很巧妙。

    “陛下,自三皇五帝始至今日,我华夏大地分分合合,就算是盛世也不敢说所有百姓都能吃上饱饭,太阳总有照不到的地方,让每人吃上饭就不错了。”

    “其二,北边忧患自始皇至今,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因为这本就是地域形成的,北地严寒,环境恶劣,民风彪悍。春无耕种,秋无收粮,为了过寒冬只能南下抢杀中原,因为中原对于他们来说足够的富足。”

    老头说的是不卑不亢,明初就是这样,这些文臣纵然是朱元璋的刀子又准又快,但是文人风骨尚存,不是后世的磕头虫,一脸谄媚,争做奴才。

    “吕先生,孤告诉你,这两件事都不是问题。”

    “其一,景川侯已从南洋吕宋寻得亩产千斤的粮食,还有其他农作物。只要在大明种植成功,那么吃上饭变成吃饱饭,就不是什么空谈。”

    “其二,北地常年对我中原大地袭扰,掠夺,这的确是历史原因、地理原因造成的。”

    “但是,这是以前,是当下,但是绝对不是之后,孤要让那些人世世代代不敢再对中原有任何的幻想。”

    朱标说的风轻云淡,但是老朱和吕昶都感觉到了朱标那种已经露出的王者霸气,尤其是吕昶,他见过的皇帝多了,前元荒淫无度的,现在大明的开国之君。但是这种气势,自己也只在洪武皇爷的身上见过,可是朱元璋是什么岁数啊,朱标是什么岁数呢?

    “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为太子贺。”

    朱元璋看着和自己有着颇为相似的面孔的朱标,他感受到了自己儿子刚才并没有说大话的样子,好像就是在陈述一件早都想好了的事情一样。再想想自己房间里放着朱标画的火器图,还有一些军械,自己明白了朱标的想法。

    “吕昶,这件事不可张扬,朕交给你去办,景川侯回来以后,将东西交给你,你找一块地方种下去,对了给咱也留点,咱得菜园子也要种点,咱亲自种。”

    吕昶一听就知道这事得严重性了,毕竟老朱自称朕的时候不多,那口气透着一股子急切。别说别人了,就是身为户部尚书的吕昶都很激动啊,现在朝廷的赋税没有多少,对于百姓虽说没有什么苛捐杂税,但是今年这里蝗灾,明年那里水涝的,再加上军备,户部恨不得将一个铜钱掰成两半花啊。

    “吕先生,咱还有一件事,就是这盐道。”

    朱元璋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站在干案下边的吕昶是个明白人,更是个聪明人。

    “陛下,此事就是陛下不问老臣,臣也会来找陛下。”

    看看人家这说话水准,那个皇帝不爱。人家说的就很清楚,我没打算瞒你,也想着和你说呢,既然你问了,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陛下,大明盐道必须改制,否则会有颠覆朝廷之可能啊。”

    “是嘛,吕先生仔细说说。”

    “是,陛下。老臣自去年年末就在查盐道之事,大明没有独立的盐法,就是盐引,近些年所用都是开中之法,就是由于边关缺粮,即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盐引。”

    朱标知道,这就是自家老爹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北边没有什么粮食,可是要连年打仗啊,虽然有了屯兵制,但是粮食还是有空缺啊,养兵还行,打仗粮草就不行啊。所以说,就想出了一个让商人去边关的封疆大吏手里换取盐引,用什么换呢?就是用粮食换,然后商人拿到盐引以后,再到指定的盐场用盐引换取食盐,最后到指定地方对百姓进行食盐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