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影响
作者:锦书致年华   从扮演神话到成就至高最新章节     
    蓝色的天空下,教堂塔尖高耸,红色跟灰色的瓦片和石板重叠组合。

    几只白鸽站在房顶,从瓦片与石板间的缝隙里寻找着食物。

    幽冥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胸口插着一朵娇艳的曼殊沙华。

    这是他在米国寻找了好久,才在一处华裔家庭的庭院里发现。

    “老爷这就是您挑选的……眷属吗?”

    幽冥的身旁,传来一道略带疑惑的声音。

    丹惩留着齐肩的红发,穿着酒红色定制的西装,配合阴柔的容貌让其气质更显妖异和危险。

    他回忆着学到的新词,目光注视着远处的威廉,皱眉道:“他的实力太弱了,对付一个三阶修行者都如此艰难。”

    “实在配不上您的关注和赐予。”

    “威廉走的路和你我不同,这是一条前路坎坷的荆棘之路。”

    幽冥轻轻摇头,语气稍稍起伏,“换句话讲他能走到今天,已经让我颇为惊喜。”

    他扭头看向表情不忿的丹惩,“你似乎对他很有意见?”

    “如果小妖说没有,那么肯定是在骗您。”

    丹惩坦然承认,“这个人行事瞻前顾后,考虑太多,看似狠辣无情,实则最重情义,一点也不爽利。”

    “如果换成是我,直接杀了那个约瑟夫,哪还会留他一命!”

    幽冥轻轻摇头,“威廉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有时候往往身不由己。”

    对于威廉的做法,他能够理解。

    黑色圣堂还想继续留在米国,就必须考虑米国社会的意见。

    当众杀死一名教会大主教影响太大了。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实力不够。”

    丹惩不以为然,“如果他有着绝强的武力,能够无视事情带来的所有影响。”

    “那么他就不需要考虑其它影响,一路横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杀了约瑟夫,教会复仇,那就灭了教会!灭了教会,米国政府报复,那么灭了米国!”

    “杀到无人敢反抗,杀到所有人只剩下畏惧!”

    丹惩神色平静,说话却是杀气腾腾。

    幽冥回首,看着面前妖异的青年,沉默片刻道。

    “丹惩,你有些极端了。”

    丹惩摇头,并不赞同,“老爷,这就是弱肉强食,是刻在我们妖族血脉的本能。”

    “……”

    你那是弱肉强食吗?

    你那是强者霸权!

    所有不服你的人,都得死。

    幽冥心中颇为无语,他这身边都是些什么啊!

    不是神学疯子的狂信徒,就是杀人如魔的妖怪。

    目前来看,也就洛森集团的爱丽丝还算正常。

    不,她也不正常。

    至少一个正常的年轻女性,不会一天十二个小时都放在工作上。

    幽冥忽然生出旅游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清静放松一下。

    免得被这群神经病影响到。

    “这一次收集到不少魔道途径的数据,也许可以在一边休息一边完善。”

    ………

    黑色圣堂和教会战斗的影响巨大,第二天米国各大报纸争相报道。

    一条视频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第一。

    视频中,威廉背后十二羽翼深沉,居高临下,神情严肃,痛斥着约瑟夫的罪行。

    后者躲在人群里,身上衣衫狼狈,表情慌张。

    两者一相比较,威廉不管是形象还是气质都完美胜出。

    若是不认识威廉的路人进入视频,只怕会下意识的认为威廉才是教会大主教,约瑟夫才是那个地下势力的首领。

    “十二黑色羽翼,威廉就是真正的天使!”

    “威廉大人说的太对了,每个人都有着结交朋友的自由!”

    “教会还是那么恶心!动不动就说别人是异端邪教徒,轻易挑起战争,他们就是一群战争贩子!”

    “约瑟夫简直丢尽了圣教的颜面,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我们的大主教!”

    ……

    视频下方,点赞前几的热评,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威廉和黑色圣堂。

    不仅仅是威廉的样貌和卖相,引得了广大路人的好感。

    还有他那一番相信法律,人民审判罪人的发言。

    简直正中米国民众的爽点上。

    特别是当威廉曾经的事迹被扒出,更是让无数米国民众沸腾。

    出身乡下,考上大学,参军入伍,因为背叛进了监狱,出狱后流落街头,成了流浪汉。

    到了这时候,威廉身上的事虽说悲惨,但放在米国社会中并不出奇。

    但一次意外,使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威廉成为了伟大主宰九幽魔祖的追随者,被赐下强大的魔道修行途径。

    执掌暴怒的力量,成立黑色圣堂,第一战就迫使传奇黑手党里奇家族分崩离析。

    一个流浪汉摇身一变 成为了地下世界的王者。

    到了这个时候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被利欲蒙蔽初心,要么腐化堕落,要么贪图享受,沉溺于温柔乡中。

    威廉却不同,他定下堪称苛刻的戒律,约束自己和黑色圣堂的成员。

    黑色圣堂的成员会出没在隆恩大道附近,帮助遇到困难的民众。

    住在隆恩大道附近的居民,对此很有发言权。

    他们现身说法,表示自从黑色圣堂入驻之后,隆恩大道的治安好了几倍不止。

    再之后,就是教会发难,将黑色圣堂打成异端。

    不顾周围民众的安危,集结力量打算发动一次战争。

    这是典型的西方经典文学中的场景。

    教会是旧时代,占据世界腐朽不堪的反派。

    威廉是新时代,敢于对权威说“不”的反抗者、革命者。

    而最后的结果,也十分符合其“主角”的身份。

    以弱胜强,击败了教会。

    所有了解了事情全貌的民众,无不感觉正处于一场史诗之中。

    他们见证了一位传奇的诞生!

    威廉的名字传遍整个米国。

    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个来自德克沃克乡下的男人。

    威廉彻底火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到底谁对谁错,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

    威廉已经成为了,米国民众心中新时代的米国梦代表。

    在强大的民意面前,别说是教会,即便是米国政府也得低头。

    无数势力和邀请,犹如雪花飞来,送到枫叶剧院。

    威廉虽然是黑色圣堂的首领,但他至今也没有购买过一座别墅,一套公寓。

    他依然住在枫叶剧院,和他的主,他的战斗兄弟们在一起。

    当威廉成为了众人的焦点,赞美的世界新星时。

    另一边,教会仿佛被乌云遮住了阳光,一片愁云惨淡。

    教会的失利之后,许多曾经交好的势力纷纷宣布断联。

    他们看到了教会的外强中干,意识到对方的腐朽,想要脱离这一艘满是破洞的大船。

    同时许多教徒,公开宣布退出教会。

    他们不认同约瑟夫的作为,违背了他们一直坚守的理念。

    教会应该是和平的使者,公正的裁决者,尽职的监督者,而不是捏造谎言,轻起战争的生命践踏者。

    不过最令教会难受的,还是名声上的败坏。

    网络上充斥着对于教会的不满和怒骂,现实中许多信徒来到常去的教堂。

    质问那里的神父为什么要掀起战争,为什么要让一个刽子手做大主教!

    神父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面对群情激涌的信徒,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加入。

    他们联合其它地区的神父和信徒,在网络上签订一份十万人联名书。

    要求教会对此做出解释。

    这一份联名书的影响很大,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教宗都收到了消息。

    据小道消息传言,那天教宗的办公室里,不断响起怒吼和摔东西的声音。

    下午,侍奉的女仆从屋里清扫出三马车的垃圾。

    这显然是一个谣言。

    并不众所周知的是,教宗已经是八十岁高龄,垂垂老矣。

    你让一个吃饭都需要人辅助的老人,咆哮一整天……

    或许你杀死他,会更容易。

    至于三马车的垃圾。

    理由同上。

    不过上面的虽然只是一则谣言,但也能从中窥见一些东西。

    这代表着,教会上下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它已经不再是米国大教洲内部的事。

    新乡,圣马洛大教堂。

    这是新乡、东海岸乃至整个米国,最大,最高,最负盛名的教堂。

    它始建于五十年前,由教会传奇圣马洛建立。

    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米国教会的总部,也是无数教徒信众心中的圣地。

    今天,新乡难得天气晴朗,没有令人厌烦的雾霾,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游客、信徒不约而同的离开家门,来到圣马洛大教堂,欣赏、瞻仰这座传奇教堂。

    教堂一共有着七间大厅,其中有四座三年不对外开放。

    对于这四座不对外开放的大厅,外界众说纷纭。

    有的说其中隐藏着圣马洛的秘密;有的认为其中镇压着来自异界的怪物;还有的认为其中藏着教会从全米国搜刮而来的宝藏。

    事实上里面什么都没有。

    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礼拜堂。

    静谧的大堂中,两道人影一前一后站立。

    一个身姿挺拔,一个向前躬身。

    两人头顶,天井中投射下白色的光柱,照在讲台的地板上,恰好将双方隔开。

    空气中游离的浮尘,在阳光下分外清晰。

    约瑟夫神色拘谨,宽大衣袖下的双手紧握成拳,生出细汗。

    他微微抬头,看向前方身着紫袍的老人。

    “大长老……”

    他张开嘴,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

    老人却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继续欣赏着头顶的花窗玻璃。

    玻璃上描绘着圣经里面的故事。

    放在平时,约瑟夫不介意再温习一遍。

    但现在,他实在没有那个心情。

    房间再次安静下去,约瑟夫耳边自己的心跳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他的眼睛充血,呼吸声越来越重。

    “大长老,请求您救救我!”

    约瑟夫猛然抬头,表情疯狂,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