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扎西的手段
作者:泣血染长衫   1960:南锣鼓巷街霸最新章节     
    赵龙弯着腰,贴到陈泽脸上,仔细打量,然后突然面做惊讶大声说道:

    “陈——老——大!”

    “真的是你啊!”

    赵龙像是粉丝遇到偶像一样,十分惊讶,但浮夸的动作却像是讥讽。

    ”陈老大,好些年不见,您当年的风采,我至今都仰慕不已。“

    赵龙文邹邹地恭维,听着挺像那么一回事。

    还弯着腰,伸出手掌,想和陈泽握握手。

    陈泽却是连看对方一眼都没看,继续喝着汤。

    赵龙旁边地小弟急了,“你踏马,没看到我老大——”

    “哎!什么他妈,你妈,我怎么跟你们说的,要讲礼貌。”

    赵龙一巴掌打在小弟后脑勺。

    “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三哥的大哥,陈老大你不认识?”

    说着还装模做样向陈泽表示歉意,“陈老大,对不起,手下人不懂事。”

    “什么陈老大,陈老二,没听说过!”小弟不屑地说道。

    “陈老大你都不知道?你小子白混啦!”

    “你们知道不知道?”

    赵龙又问向周围站着地几十个小弟,一群小弟也齐齐摇头。

    “你们也不知道?”

    “东城的陈老大都不知道?南锣鼓巷扛把子!高老大活着都要叫大哥的人物!”

    “想当年陈老大一人单挑十八,废掉......可惜哪,最后灰溜溜......”

    ......

    陈泽四人没心思看赵龙在哪儿唱独角戏。

    兄弟四个你一勺,我一勺,喝着汤,对耳边的喧哗置若罔闻。

    另一边,赵龙看陈泽几人自始至终都没和他说过一句话,他也不能真对陈泽怎么样,也觉得没有意思。

    于是招呼小弟,

    “兄弟们,今天吃好喝好,往贵了点,随便吃,吃饱,吃好!我请客!”

    “龙哥!龙哥!龙哥!”一群小弟跟着欢呼。

    “对了,既然陈老大喜欢喝汤,去吩咐服务员再帮陈老大点一份汤,要大份的,得让陈老大喝饱,最后算我账上!”

    陈泽几人将碗里的汤喝完,纷纷起身,抖了抖洒在腿上的红汤,将要出门。

    隔壁吃饭的赵龙叫住他们,“陈老大,小海哥,不再吃点啦?兄弟给你们点的汤还没上呢,这就要走。”

    听到身后的声音,陈泽回头望了一眼,像是记住了对方的相貌,随后带着李肖三人转身离开。

    金碧辉煌的大厅,赵龙坐在喷泉旁,望着陈泽几人离去的背影,露出不屑的表情。

    “龙哥,这几个小子这么横,一点面子都不给,要不要找几个人教训他们一顿?”

    身旁的小弟提议道。

    赵龙嘁地笑出了声:

    “你们真以为我刚跟你们说得他一个撂翻十八个是吹牛啊?”

    “龙哥,那个叫陈老大的真有这么厉害?难道是个练家子?”

    “哼,练家子?让他打服的练家子多了去了。”

    “真有这么厉害?”

    “厉害又怎么样?!还不是让人夺了鸽子市,像丧家之犬一样躲到乡下不敢露头。”

    “回答有个屁用!我算是看明白了,这混社会最重要的还是得有钱!要不连个猪排饭都吃不上!”

    赵龙又是讥讽,又是感慨。

    “大哥你说得对。”“大哥说的对!”......

    一帮小弟在旁边恭维。

    赵龙看着被自己包场的金碧辉煌的老莫餐厅,再看看身旁一群恭顺的小弟,在想想刚刚连狠话都不敢跟自己的说的陈老大,心情顿时大好,站起来举起酒杯说道:

    “兄弟们,吃好!喝好!”

    “大家跟我赵龙混,我赵龙绝对不会亏待兄弟!”

    ......

    七九年的政府鼓励待业青年就业,不少街道办接到命令,办理街道合作社。

    说白了就是奉旨摆摊。

    将一群赖在家里的青年拉出来,聚在一起,摆摊,搬砖,当瓦匠,打零工,为四化建设努力。

    陈泽坐在路边茶摊,买了碗茶汤,顺便借了个毛巾,将腿上,裤子上,衣服上的红汤简单擦了擦。

    然后递给一旁的小海。

    “给我讲讲那个叫赵龙的。”

    让人当众羞辱,陈泽可没那么大度,也没那么好的脾气。

    是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

    “老三比较清楚,让老三讲吧。”王小海擦着裤腿,黏黏的汤汁他作为厨师经常接触,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他生气。

    尤其是赵龙那一句:“厨子是给别人做饭的,不配下馆子。”

    给了他极大侮辱。

    “赵龙啊,西城的事我也不太了解,不过这小子最近两年确实是横了点。”

    “听说这小子不知怎么认识了一个海关的,靠倒腾海关扣押的东西赚了不少钱,手下有百十号小弟,很多人都不敢招惹。”

    “海关的?”陈泽想了想,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人脉,“确实有点麻烦!”

    “要不我找俩兄弟给他来个狠的?”

    李肖说得来的狠,可就不是简简单单教训一顿,而是见血的狠。

    陈泽没怎么思考就拒绝了,“以后不一样了,是法制社会,人人都要守法,以前的习惯要改改。”

    年轻的时候小打小闹,就算是闹得大一点也没问题。

    但以后可就不一样了,一旦手上沾了血,再想洗白可就不容易了。

    “这事儿得从长计议,我回去想让姐夫帮忙查查这小子的后台。”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如果要搞对方,最好是釜底抽薪,一次掐死,不留后患。

    要做就下狠手,要不做,就不要出手,免得惹来一身腥。

    “你回头去找人收集一下这小子的黑料,早晚有用得着的时候。”

    先摸清对方的底细,如果后台不硬,就给对方一个教训。

    如果后台比较硬,那就只能再等等,等到八三年史上最强严打,直接送对方下去见他大哥。

    干净又省事。

    下乡这几年,和沙其鸣经常在一块儿,陈泽处理事务考虑的也越来越全面,不再向以前那样,遇到不爽的,直接抄起家伙带着兄弟干过去。

    而是思考怎么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果。

    尤其是如今,挣钱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都要往一边放放,一个狗仗人势的东西,早晚有收拾对方的时候。

    “一碗三分钱,四碗,一共是一毛二。”

    一个女生羞涩来收账,看起来是刚入门没多久,业务还不太熟练,对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有些不适应。

    茶叶是最便宜的高末,3分钱一碗,陈泽几人一口没喝,纯粹是因为打头的男生太奸诈,不买茶,不让用毛巾。

    陈泽看了眼茶摊,两个大茶壶、茶叶、三落粗瓷大碗,一张炉子自己砌,妥妥的草台班子。

    就这么一个小摊子,周围站了十几个年轻人。

    陈泽估计,这茶摊一天的收益可能还不够几人吃饭钱。

    可见如今就业形势之困难,比之他穿越前丝毫不差。

    陈泽将钱递给女生,顺便问道:

    “你们这里生意怎么样?”

    “不算太好!今天才卖出去四碗!”女生看着桌子上的茶碗回答道。

    “你们这茶摊是什么时候开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上个月才开,你们街道没有组织吗?”女生看陈泽的年纪和她差不多,于是问道。

    “这个...没听说过。”陈泽还真不知道,因为他的组织关系,不在街道办,还没有从林场调回来,名义上讲,他不算是待业人员。

    “哦!”女生点了点头,有些羡慕与自卑,刚才她看见几人从老莫出来,这会儿又听到陈泽的回答,以为陈泽和她们这些没工作,家里也没班可以接的待业青年不一样。

    这年头女孩子上街卖茶,摆摊,是很难接受的,很多脸皮薄,客人说句重话,可能就哭了。

    “你们这没人查吗?”陈泽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查?”

    “这倒没有,之前一直有街道办的大妈看着,还跟管着片儿的人打过招呼了。”

    “倒是时常又一两个小混混来找事,不过也不敢闹得太厉害,顶多笑话我们两句就走了。”

    陈泽回去的时候,特意从西单路过,看了看,发现果然和半个月前有所不同,街上摆摊的人多了不少。

    原本还只是三三两两,偷偷摸摸卖东西,现在都有一两个人敢把东西摊到地上招揽客人,不怕被抓。

    还有几个像之前看到的茶摊,周围围着一群再就业的年轻人,看着挺热闹。

    由此可见,上面的政策确实是在变化,而下面的许多人也都感知到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开始去试探原本的界限。

    ......

    “照您这么说,您祖上还是个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不吹牛跟你说,你刚才进来的时候,那条街上的商铺,只要有一半儿是我们老范家的。”

    “我们祖上在这儿住几百年了,从入关开始,就住在这儿……(和谐)……

    李肖对于老头子的口嗨没听进去。

    李肖打量着这所三进大院儿,看着确实气派,比李云家那处修的还好,还要大。

    位置也不错,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离以前的老东兴楼不远。

    西临东华门,南池子,北池子,东临王府井,就算是放在四百年前的明代,也是地处繁华的商业街区。

    虽然房子是在胡同里面,但位置真算不上偏僻,只要在院墙上开一个偏门儿,离大街也就是十几步的距离。

    到时候再在路口挂个牌子,可比其他小饭店显眼地多,最重要地是人流量还不小。

    “怎么样?我这房子不错吧?”

    “你看看这柱子,这房梁,用得可都是上好的紫檀,几十两一方。”

    这就是纯属扯淡了!

    李肖虽然对古玩家具不甚精通,但小时候也跟在陈泽李云屁股后面收过破烂儿,捡过漏,自然一眼看出这房梁用的不是老头所谓的紫檀,而是古代常用的榉树,也就是榆树的一种。

    紫檀木在古代也是奢侈品,清代的时候,?紫檀木的价格就没有低于每斤2.2钱的。

    皇室都拿它做家具,不舍得用在房子上,你一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紫檀木当房梁。

    你以为你家祖上是和珅啊?

    李肖没心情跟老头在这里瞎掰扯,单刀直入:

    “老爷子,您这房子卖吗?”

    “卖?”

    老头一听这,立马摇头。

    “不卖!不卖!”

    一顿饱和顿顿饱还是分得清的。

    他家这院子,这地段,解放前就是香饽饽,拿在手里一家老小吃喝不愁,卖了以后岂不是要喝西北风。

    建国前出生的人,和建国后出生的人,对于商业,贸易,改开的看法是不一样。

    尤其是像上海的老爷叔,京城的老钱,嗅觉都是十分灵敏。

    李肖听说房子不卖,也是有些遗憾。

    这处三进的院子,地段是没得说,即使是只把前院买下来,也是极好的。

    可惜对方不卖。

    “你买老院子做什么?你要是真想买,我倒是认识几家有老院子的,不过地段不如我家这个好,回头可以给你介绍介绍。”

    “那行,劳烦老爷子费心了,咱们还是先谈谈租金的事情吧。”

    李肖要租两年,老头张口就要两千。

    李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开玩笑,这年头买一栋四合院也才万把块钱,这栋院子虽然地段好,而且干净完整,但两年租金就要两千块,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李肖一口价500元!

    老头自然也不同意。

    两人最后拉扯半天,以九百元钱的价格,成功将这所位于东安门大街的四合院给租下两年。

    约定,第一:如果装修过程有大的改动,要经过房主同意,不能擅自拆除建筑。

    这点李肖没意见,毕竟他们是开饭店,又不是搞房屋改造的。

    第二点:如果中途不再续租,将不退还租金,定金。

    这点也没有意见,来回不过几百块钱,兄弟几个这点钱还是亏得起的。

    当然,李肖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只有一条:如果两年租约结束,他们可以优先续约,并且租金涨幅不能高于前一年租金20%。

    老头想了想勉强同意。

    而李肖也没有其他要求。

    至于经营过程中老头反悔,或者派人捣乱,那他会让对方尝尝“扎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