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今天,谁反对,谁支持?
作者:马猴烧酒   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最新章节     
    清晨。

    皇宫大雪。

    早朝的晨钟回荡在宫里的每个角落。

    大臣们依次踏上那条长长的龙梯。

    恭恭敬敬地迈入金銮殿。

    “陛下今天会上朝吗?”

    “我看肯定会,昨天有未议定之事,今天必再行商议啊。”

    “我看未必,九皇子今天就没来早朝,我看啊他肯定是放弃了。”

    “我也觉得是,昨日他御前失态,陛下肯定是责备过他了,哼,看那秦赢还敢随便提什么废除推荐制,简直荒唐嘛。”

    文武百官之中,低语不断。

    汉帝身体不适,久不上朝已是常态。

    昨日上朝,是为了宣布秦赢提出的那三条新策,可推行却受阻。

    满朝文武吵成了一团,那九皇子甚至要与百官单挑,汉帝不得不退朝。

    这早朝有未议定之事,隔天肯定是要再议,可,那九皇子却不见了人影。

    这让百官不禁疑惑,莫非九皇子自己退步了?如果秦赢自己让步,那这件事自然也就不必再议。

    “汤贺,你为什么满头大汗,很热么?”

    突然,王立德眼尖的发现,站在他身边的女婿汤贺,居然额头冒出了一层汗水。

    这可是大雪天啊。

    屋外泼水成冰,他居然还能出汗?

    汤贺脸色有些不好看,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躲避着王立德的眼神注视,小声道:“回岳丈大人的话,小婿……有些虚,这是虚汗。”

    王立德并未多想,只淡淡说了句,“房事要节制,还有,在朝上要叫我太傅。”

    汤贺点头哈腰,“是,太傅。多谢太傅关心。”

    王立德眼神扫视众人,顿时脸色怪异,他说道:“怎么今天这气氛有些古怪?大家好像都在冒汗,怎么都虚了么?”

    在王立德一圈扫视中,他身边的这些人,或者说他王家派系的人更准确。

    一个两个,都如汤贺那样,个个脸色发白,额冒汗珠。

    除此之外,一些萧家派系,狐家派系的大臣,也个个表现得浑身不自在,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

    就连眼神都变得很心虚。

    “你们都怎么了?”

    王立德开口发问。

    众人连忙转过脸去,不敢对视。

    大将军狐平云眉头一皱,看向身边的人,道:“方角,你也虚了?”

    名叫方角的人,是个四十岁的文臣,身居宗人令,在朝中与他颇为亲切。

    早年是狐家的门人,靠着狐家多年的扶持,如今已是正一品。

    朝中太多方角这样的人,他们都是被门阀一路提上来的。

    方角呵呵一笑,道:“大将军,我没有虚,就是……受了点风寒,郎中给我抓药吃了,说是催汗的。”

    狐平云闻言,微微点头,又看向对面一人,道:“丞相,你门下的人怎么也都一脸虚样?”

    那被狐平云称作丞相的人。

    ——姓萧,名宗桓

    位居中书省左丞相,正一品。

    萧家现任家主。

    他还有个弟弟,叫萧宗泽,中书省右丞相,也是正一品。

    他儿子萧廷钰是中书省平章政事,从一品。

    狐平云听说,最近他儿子萧廷钰在打太师家千金的主意,甚至已经让老爷子萧国公面见陛下求赐婚。

    啧啧,萧家好算盘。

    太师可是朝中出了名的清流。

    权力又是极大。

    扳不倒他,就强行拉拢他。

    还真想得出来啊。

    萧宗桓气定神闲,瞥了一眼身边的人,道:

    “你们也虚了?”

    目光所及,除了他儿子萧廷钰之外,那些萧家派系的大臣们,个个也都是脸色不太好看。

    面对他的问话,众人也只是干笑。

    正在这时。

    曹公公从侧殿走出,高声喊:“陛下到。”

    “微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陛下,圣躬金安!”

    文武百官顷刻之间肃穆而立,整齐而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大殿。

    黑压压的人影弯腰鞠躬,面朝龙椅。

    八皇子秦舟,搀扶着汉帝缓缓行至龙座上,待得他落座,便又立刻退去,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听候。

    俨然一副孝子谦卑的姿态。

    金碧辉煌的龙椅上,汉帝肃穆而霸气的声音,缓缓响起:“朕安!”

    “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朝下文武百官直起腰杆,恭敬肃立。

    太监总管曹公公尖锐着嗓子大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

    金銮殿外,一道爽朗之声响起。

    “儿臣,有本奏。”

    这声音,瞬间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回头。

    只见秦赢大步而来,路上打着哈欠。

    像是熬了一宿没睡。

    “九皇子好。”

    “殿下精神不佳啊,可是昨夜未眠?”

    “我家有千年的灵芝,提神醒脑效果好啊。”

    “……”

    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

    刚才还一脸虚样的文武百官,居然瞬间来了精神,主动拍起了秦赢的马屁,那一个两个,满脸的真挚啊。

    汤贺,方角等人,更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此番景象,直接让王立德,狐平云,萧宗桓等人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掉地上。

    这……这发生了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这边派系的大臣,怎么一见到秦赢,就像是穷鬼见到了金山一样,那两眼都放光啊。

    要知道,秦赢来早朝一直都是被无视,即便他从江南回来了,身怀战功得汉帝厚爱,文武百官最多也就是高看他几分罢了。

    想要恭敬?根本不可能!

    秦赢和门阀作对,就是他们的仇人。

    可现在这样,已经不是在恭敬了。

    而是在……跪舔?

    别人也就算了,怎么汤贺也这样?

    王立德老脸铁青,这汤贺搞什么鬼?

    这如此大反转的一幕,使得门阀的几位,也惊得说不出话来。

    “王太傅,狐将军……哎呦,这位是萧左丞相吧?”秦赢面带笑容,穿过人群,看到了几位立在原地不动的人。

    “九皇子气色不错。”

    三人异口同声,微微拱手算作回应。

    秦赢点了点头,并未回礼,而是走到大殿中央,向汉帝微微弯腰,“儿臣,向父皇请安。”

    汉帝点头,道:“朕安,平身吧,无需多礼。”

    秦赢又看向陈太师和宋院长,行礼道:“二位晨安。”

    两人同时回礼,“多谢九皇子挂念。”

    如此一幕,落在王立德等人眼中,却是引得一阵冷笑不屑。

    可笑的伎俩,装什么装!

    以为和太师,院长关系亲近,就可以抗衡门阀,驰骋朝野?简直可笑至极!

    “九皇子,你有本奏?”

    曹公公问道。

    秦赢脸色正经,道:“不错,我有本奏。”

    “我一奏,废除推荐制!”

    “我二奏,改革科举制!”

    “我三奏,设立监察院!”

    他声如洪钟,气势磅礴。

    话音刚落。

    王立德当即站出来,“陛下,这三条昨日已被百官反对,臣认为,不该再议!”

    秦赢眸子一冷。

    好个王立德!比你的前任王明嵩还要嚣张。

    王明嵩还是太傅的时候,都不敢这么先声夺人,汉帝还没开口,你就出来反对,不知道还以为你才是皇帝。

    汉帝面色果然阴沉了一些。

    王太傅,的确强势过了头。

    他昨天就带领文武百官反对。

    今天,自己还没说话,他又抢先一步。

    自己是敬重门阀,但不代表门阀可以骑他头上拉屎。

    “王爱卿,议与不议,是朕决定的事,用得着你来教朕怎么做事么?”

    汉帝神色严肃,“要不,这龙椅你来坐!”

    王立德浑身一颤,意识到刚才自己说话过头了,开口的时机不对,连忙跪下额头贴地,“臣死罪!”

    汉帝大手一挥,“罢了,念你初犯,罚俸禄一年,再犯不可轻饶!”

    王立德连忙谢恩,“陛下仁慈,微臣多谢陛下开恩,吾皇万岁。”

    罚俸一年,这跟不处罚有什么区别。

    王家,家大业大,在意这三瓜俩枣?

    王立德心中暗自得意,果然陛下也就是要个面子罢了,心里还是向着门阀的。

    汉帝深吸一口气,大声道:“众位爱卿,赢儿所奏请的三条,你们谁反对谁支持?”

    此言一出。

    王立德心里乐开了花,谁支持?

    会有人支持才怪。

    昨天就已经说明一切,今天秦赢还要再提,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狐平云,萧宗桓也是一言不发,静静等着看好戏。

    龙椅旁的八皇子,眼睛紧紧盯着秦赢,不敢轻视,他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秦赢的做法。

    但,他已是惊弓之鸟。

    老大就是因为太轻视他,现在命都没了。

    秦赢这人,心思可怕得很。

    他没有把握的话,断然不会这样。

    金銮殿内,陷入了沉寂。

    汉帝再次开口,“谁赞成,谁反对?”

    “朕要听你们的意思!这三条新策,事关国本,朕不想独断专行,以免让天下人说,朕是个暴君。”

    汉帝这话一出,金銮殿内,仍是无人应答。

    大臣都低着头。

    如此一幕,更是让王立德冷笑,一脸得意看向秦赢,“九皇子,我看就不必多说了吧?”

    “列位臣工的意思很明显,没人支持你。”

    “你这三条新策,便烂在肚子里吧,哈哈……”

    狐平云也笑了,眼神讥讽。

    秦赢啊秦赢,你真是把朝堂想得太简单了,你打仗很厉害,也很勇武,这我不否认。

    但,这朝堂是另一个战场。

    这么不拼刀剑,也不谈勇武。

    ——唯有权术。

    在这里,你可没优势。

    金銮殿内这方天地,门阀说了算。

    面对几人的嘲笑,秦赢面不改色。

    他缓缓转向面对百官,淡淡的道:“支持我的,向前一步。”

    砰!

    文武百官之中,过半的人竟是犹如听令行事的机器,居然在同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朝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