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骆养性的担忧,徐允祯的头脑
作者:金色鱼钩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最新章节     
    不一会儿,两人联袂而来,大礼参拜道:“奴婢、微臣参见陛下。”

    崇祯衣袖轻抚:“都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

    两人应声而起,方正化随即取出一本厚厚册子躬身高举过头顶。

    “东厂奉陛下旨意监斩三十一位犯官及其九族亲眷,共计六万二千三百五十九人,现已全部行刑完毕记录在案,承陛下御览。”

    王承恩见状,从方正化手里接过册子交到崇祯手上,崇祯拿过册子随意翻看了几页,便丢到了御案上。

    “这次的差事北镇抚司和东厂办的不错。”

    崇祯先是赞许了一句,继而向王承恩吩咐:“大伴,赏他二人白银千两,黄金百两。”

    听到崇祯赏赐的话,两人皆是面色一喜,躬身应道:“奴婢、微臣,谢陛下隆恩!”

    “这赏赐都是你们该得的,起身说话。”崇祯说着不在意的抬了抬手。

    崇祯话音落下,方正话闻声而起,骆养性却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态。

    崇祯见状,不免有些狐疑,于是随口打趣起来:“怎么,宽宏大量的骆指挥使还有话要说?”

    崇祯的打趣之言,不由让骆养性身形一颤,陛下怎么会知道这个称号?

    “陛下,这都是城中百姓的戏言当不得真。”

    骆养性随口解释了一句,紧接着壮起胆子道:

    “陛下,家中老母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北镇府司又事务繁多,所以微臣想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带老母家眷回归乡里,望请陛下恩准。”

    听到这话,崇祯那还不明白,骆养性这是担心造下如此杀戮大案,自己容不下他,来个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狡兔死。

    猜到了骆养性的心思,崇祯不作他想便直接了当开口道:

    “自古忠孝难两全,你家中老母身体不好,朕可以让御医为其诊治。”

    “至于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就算了吧,这个位置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听到崇祯这话,骆养性既喜又忧,喜忧参半,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崇祯似看出了什么端倪,继而“呵呵”一笑。

    “朕知道你内心所想,无非是担心满朝文武容不下你,更害怕朕会过河拆桥把这六万多人的杀孽强加于你,让你背锅。”

    “如果是担心这个,你大可不必,案件是朕让你查的,人是朕让你杀的,满朝文武有谁不服自有朕在。”

    “再有朕还不屑于让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指挥使来替朕背锅,往后只要你好好为朕当差办事,朕自会保你一家安全无虞。”

    得了崇祯金口,骆养性如释重负,双膝跪倒,以额贴地,磕头如捣蒜,口中高呼:

    “微臣代全家老小谢陛下隆恩!微臣愿为陛下效死。”

    “好了,起来吧!”

    崇祯一边抬手说着一边在想,骆养性刚刚那番辞官隐退的说辞恐怕并非真想辞官。

    而是想试探看看自己会不会拿他顶锅或是过河拆桥,又或是像现在这样保他全家。

    完全看穿骆养性心思的崇祯对这样的试探倒也并不反感,毕竟蝼蚁尚且偷生谁还没点求生欲。

    骆养性心里窃喜不已的应声而起,往后自己只要紧紧抱着陛下大腿,就权财两得安全无疑了。

    说话间,崇祯似想到了什么,忽又对两人说道:“李若琏和卢九德被朕派去执行秘密任务去了。”

    “往后他们二人传回的消息均为绝密,除了朕以外不允许任何人拆看,包括你二人。”

    “如若传回的消息在你们手中走露,小心尔等项上人头。”

    崇祯说到这顿了顿,愣了两息才继续说道:

    “另外,从锦衣卫和东厂里挑两个机灵可靠能做事的明一早带到御书房来,朕有事要交代。”

    “好了,没什么事,你们便退下吧!”

    “微臣、奴婢告退。”

    崇祯吩咐完事情,便把两人打发出了御书房。

    与此同时,皇城外,定国公府。

    徐允祯一回来就急匆匆招来自家门客,把自己在御书房和崇祯的谈话内容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而后问道:

    “刘先生,你说陛下今天与我阴阳怪气东拉西扯的,这到底是何意?”

    刘先生转了转手中两颗玉球,又慢慢悠悠的抬手捋了捋胡须,好几十息后,才没头没脑的蹦出一句:

    “皇帝当真好谋略、好手段。”

    刘先生这话徐允祯听得不知所以,满头雾水,于是忍不住追问:“先生此言何解?”

    刘先生闻言,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呵呵”一笑。

    “国公爷且宽心,徐小公爷性命无忧,无非是破财而已。”

    徐允祯听得一知半解,更加狐疑了,皱了皱眉道:

    “此番进宫面圣,陛下自始至终都未曾与我提起徐子胤那衣冠禽兽族群败类,先生又何出此言,如此断定?”

    刘先生似乎很享受徐允祯眉头紧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状态,故作深沉的摆出一个兰花指捏起鬓角发丝捋了捋。

    “皇帝不与国公爷提徐小公爷那是在给徐家面子,说明皇帝不想把这事弄得人尽皆知。”

    “至于皇帝说国公爷家的酒楼赚钱,还要入股和国公爷做生意赚钱充盈国库,这明显是在提点国公爷可破财免灾。”

    听到刘先生的这两句话,徐允祯这才恍然大悟,觉得颇有道理,可这其中也还有不通之处。

    徐允祯想不明白,于是接着问道:“正如先生所说,陛下既然不想把事情闹大,那为何又杀了刘管家和那十几个家丁?”

    刘先生闻言,瞄了一眼徐允祯,眼底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嘲讽,淡淡说道:

    “皇帝杀了十几个家丁那是在敲打徐家,让徐家往后行事收敛些。”

    “先生分析透彻,果然大才。”

    徐允祯如梦初醒,忍不住赞了一声,继而说道:

    “这陛下也真是,不就是想要钱敲竹竿么,直说不就行了,何必这样东拉西扯,弯弯绕绕。”

    徐允祯的话听得刘先生暗自摇头,不由腹诽起来:要不是仗着祖上遗泽,就你这种头脑简单的家伙还想做国公,怕是想吃屎都会被狗给挤翻。

    刘先生心里嘀咕,面上波澜不惊的解释道:

    “国公爷,莫把事情想简单了,皇帝乃是一国之君,怎会直接开口敲竹竿要赎金。”

    “皇帝甚至都不会承认,他抓的人是徐小公爷。”

    刘先生说到这,顿了顿捋了捋胡须才继续说道:

    “这就是皇帝的高明之处,既敲打了徐家,又给了徐家面子,最后又向徐家索要财物,可谓是一石三鸟,好算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