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守财奴
作者:莫里吧唧   山水行记最新章节     
    崇祯帝交到王承恩手里的旨意,是他针对宁远兵变的处理意见。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处理意见?宁远兵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又直接带来了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不拿银子解决兵变,什么处理意见都白搭。

    都说,能拿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可问题是没钱啊!

    没钱,是困扰崇祯一朝的长期问题。

    崇祯帝给袁崇焕的旨意,其实就十六个字: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安抚为主,严惩为辅。

    没有钱,那就只好画大饼、谈理想,除了这,还能怎么办?

    可是崇祯帝真的没钱吗?这就要看从哪论了。

    朝廷没钱,但是崇祯帝本人有钱。朝廷的钱是公家的,崇祯帝本人的钱是他个人的。

    崇祯帝个人有多少钱呢?

    明朝遗臣赵士锦在《甲申纪事》中写道:“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翰林院谕杨士聪在《甲申核真略》中也提到:“内有镇库锭,五百两为一锭,铸有永乐年字,每驮二锭,无物包裹,黄白溢目……按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两,金若干万……”

    崇祯帝,自己私人的钱财,有白银三千万两到三千七百万两,黄金几万两到一百五十万两不等。

    这些崇祯帝的私人钱财,叫内帑。

    帑,储存钱财的府库。

    内帑,皇帝自己私人的小金库。

    既然这内帑是崇祯帝自己私人的小金库,那这钱当然是他自己的了。朝廷再没钱,是朝廷的事,是那帮大臣们不作为。大臣们不作为,没有钱,凭什么要算在皇帝的头上?

    崇祯帝的思路很清奇,老朱家上上下下都是守财奴。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连全天下都是你崇祯帝的,身为皇帝,本身就富有四海,还在乎那点内帑吗?难道,怕自己六十岁退休以后没有收入来源吗?

    可是,崇祯帝就算让内帑长了毛,也不用其一文,对外就靠哭穷。

    老子就是爱看金子黄灿灿,银子白花花,怎么地吧!

    钱只要不花出去,就永远不是钱。

    崇祯帝趁着王承恩传旨的工夫,抬头看了看窗外,天空一蓝如洗,真是大好河山。

    崇祯帝借着冰桶的冷气,吃了几块摆在御案上的点心,喝了几口茶水,然后,便揉了揉眼睛,闭目养神起来。

    一边闭目养神,崇祯帝一边想,我倒要看看,这几个大臣怎么处理这宁远兵变。

    “皇爷,人带到了。”大概一柱香的工夫,王体乾在崇祯帝耳边轻声地说道。

    崇祯帝睁开了眼睛:“把人带进来。”

    “是。”

    不一会儿,只见崇祯帝宣的这几位大臣依次而入,行了君臣之礼后,便垂手侍立在了平台两侧。

    崇祯帝把宁远兵变的事,跟这几位部臣说了一遍。

    崇祯帝说完,平台一时鸦雀无声。

    这几位部臣心里都明白,这是崇祯帝管他们要钱来了。崇祯帝心里更明白,他们手里没钱,就算有钱也不够平宁远兵变的。

    崇祯帝扫了扫这几位大臣一眼,把目光停留在了刑部尚书乔允升那里。前一段儿时间,刑部查抄逆案,有一部分赃银可用。

    “乔允升。”崇祯帝说道,“前段儿时间,刑部查抄逆案,可有赃银?”

    “回皇上,有。”乔允升小心答道。

    崇祯帝心里非常满意,他明知道有一部分赃银,但他就是想这么问一问,好看看这乔允升是不是有所隐瞒。

    “有多少?”

    “有八万。”

    “八万?查了那么多人,怎么才只有八万两?”崇祯帝质疑道,“就没有遗漏吗?”

    “回皇上,确实只有八万两。”乔允升答道,“所有的赃银,全部都登记在册了,并无遗漏。虽然账面上有八万两赃银,但实际上只有五万,其他的还悬而未到,不能作数。”

    崇祯帝略有些不悦,转头对户部尚书毕自严说道:“你的亲弟弟毕自肃,死在了宁远兵变,难道你作为哥哥,就不闻不问吗?你们户部,现在能拿多少出来?”

    毕自严听到此话,心头一震,但随即又冷静了下来,说道:“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跟这三纲比起来,我们兄弟之情,又算得了什么?况且,我们户部要统筹全局,陕西灾害,流民作乱,哪一个不是从户部出银子?不如由臣算算,还能出多少两。”

    毕自严眯缝着眼睛,口中喃喃自语,右手掐指,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睁开双眼,说道:“回皇上,目前户部只能拿出一万一千两白银。”

    “这么少?”崇祯帝不觉眉头一皱。

    “皇上,臣看不如先从内帑中拿出四十万两白银。臣估摸着,这些银子足可暂解宁远之急了。”

    毕自严此话一出,崇祯帝不乐意了。你们这帮大臣,平时不好好作为,居然天天就惦记着朕那点银子!

    崇祯帝稳了稳心神,心想,跟朕哭穷,你们还嫩点。

    “内帑那点儿钱,那可是朕每天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都不够皇宫里的开销,哪里有四十万?”

    “三十万,臣估摸着也行。”

    “内帑自万历朝以来,空虚已极,朕实在拿不出。”

    崇祯帝根本不管毕自严那一套。

    毕自严没有办法,给身旁的内阁辅臣周道登、钱龙锡使了使眼色。

    二人立刻会意。

    周道登先说道:“饥军思变,还望皇上慷慨解囊,救边疆于危急!”

    周道登说完,钱龙锡也跟着说道:“若是此时发钱,饥军闻之,必定军心!”

    这二人,推波助澜的功夫,果然一流。

    可是这还不算完,二人说毕,毕自严又趁热打铁,痛哭流涕地跪下说道:“陛下,要为社稷计啊!还请赶紧消除祸患,下发帑银!”

    这三人,这么一搞,还真有点让崇祯帝下不来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