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长安,三万里
作者:莫里吧唧   山水行记最新章节     
    宋应星能说这么多,都是因为张老樵。

    张老樵开始介绍自己时,问宋应星认不认识他,然后又说自己绝顶聪明,武功造诣比常人高。这就给宋应星一种感觉,面前的老头子是个绝世高手。

    再看张老樵的面相,满头花白的头发,面色红润,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不是练家子,还能是什么?

    既然张老樵是个绝世练家子,那么他一定知道不少江湖事。如果张老樵能知道这个王乾为何人,或者说是何门派的人,那么岂不是能够找到这个纵火犯了?

    然而,张老樵面前的瓜子皮都堆成山了,却对宋应星所述未置一词。

    宋应星不免有些失望,不是这张老樵自夸得言过其实,就是这个自称王乾的人是个小人物。

    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张老樵觉得跟他还不太熟,不愿意管他的闲事。

    “既是如此,长庚先生可愿意搬来和我们同住?”宛儿发出了邀请,“这样宛儿不仅能时时请教,还能解决先生的一时之需。”

    宋应星能从小客栈搬到这三进四合院,那可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和宛儿假意推脱客气了一番后,便应了下来。

    这就是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宛儿解决宋应星的吃喝拉撒,是为了能够接触宋应星,为自己开研究院做铺垫。宋应星接触张宛儿和张老樵,一方面解决了生活问题,能够安心准备春闱,另一方面也还想着,万一混熟后,还可以依靠他们二人来找那个自称叫王乾的人。

    这边宛儿给宋应星收拾房间暂且不提,那边张老樵陪着宋应星结清了小客栈的房钱后,回到琉璃厂大街,宋应星用手一指一家书摊,说道:

    “樵老,此处原来就是我家木斋所在,如今变成一家书摊了。”

    张老樵朝着宋应星手指的方向望去,说道:“根本看不出有被火烧过的痕迹,这总甲倒是收拾得干净。不过,这书摊倒是看上去十分热闹,不如我们过去瞧瞧,如何。”

    宋应星点了点头,他也想知道,如今到底是谁,在原来家木斋的位置上弄了个书摊,而且还围了这么多人。

    “我说老板,你确定只要买了你这书就能今年春闱得中吗?”人群中有人问道。

    “我说能就能。”卖书的人答道,“但是这也要看你打算出多少银子了。出银子多,榜上有名的几率就大,出银子少,几率就小。”

    “书老板,你这话是何意?你不就是一个卖艳俗小说的吗?”一个举子模样的人说道,“我们可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能买你的书,还不是因为想中状元?”

    “自古状元可只有一个,我可无法保证你能不能中,但是多出银子,榜上有名是一定的。”书老板操着一口苏州口音答道,“马上没几天了啊,想买书的抓点紧了!所谓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今朝一飞冲天!”

    张老樵看向宋应星,说道:“这人胆子不小啊,居然当街许诺!看一本破艳俗小说就能上榜了?看来不是个骗子,就是个傻子!”

    “樵老何出此言?”

    “说你是腐儒吧,你还不承认。你听我说啊!”张老樵开始分析道,“如果此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他就是个傻子。敢在春闱将至前,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买书得中的话,不是傻子是什么?但是如果买了他的书后不中,那么很明显,他定是个骗子无疑,专门利用你们举子的焦虑心理,来骗钱。”

    “哦,对了!”张老樵继续说道,“你这腐儒要不要也买一本来看看?万一你靠这个得中了呢?不如赌一把怎么样?反正宛儿那丫头有钱!”

    这张老樵,大言不惭地拍了拍自己的钱袋,拿宛儿的银子做人情。

    宋应星经不住张老樵这么一劝,好奇地挤了进去。

    宋应星自从中了举人之后,就从来没有再进过一步,每次他参加会试,都是铩羽而归。开始他还做一些自我剖析,觉得很可能不得中是自身出了问题,八股文写得不好。后来,他经历得多了,才明白,这里边是有关节的。

    要想得中,那么一定要在考前给自己造势。就拿唐代举例子,好多人在科举之前,首先要干谒。宦海浮游,科举开考之前干谒名流,必不可少。

    干谒,其实就是拜谒,用现在低端销售行的术语来说,叫陌拜。陌拜,对你陌生,不认识你,但还要拜访你。

    诗仙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就算他是这样的人,为了能够入仕,也走过干谒的路。

    李白说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除了这个韩朝宗,他还干谒过许多名流,有道士吴筠、玉真公主、秘书监贺知章等等,就是为了削尖脑袋入仕。

    至于后来的不事权贵,那都是他不得志后,自己给自己找的台阶,说的一些气话。

    诗圣杜甫,自称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不过,那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在困守长安十载期间,为了科举、求官,他曾也多次干谒过名流,写下了大量投赠诗。什么《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上韦左相二十韵》、《赠田九判官梁丘》,都是这个诗圣的杰作。

    什么长安三万里,其实就看你愿不愿意迈出这不要脸的一步。

    唐朝干谒有用,是因为考试不糊名,也就是判卷子时,不遮挡考生姓名。

    明代虽然糊名,但是这门生故旧的习俗还是不可免。考官为了在朝廷上有人支持,提拔自己的亲信,那是必不可少。而考生,为了平步青云,也乐得贿赂考官。

    明末的官场积重难返,不止百官贪,监察人员也贪,他们还被人戏称为抹布,只要他人净,不管自己污也。

    举人、监生,也都能花钱来买。

    宋应星,一个科学家,诗文一般,八股文也就能应付应付科举,靠着自己实力,没花一文钱,做个举人已经不易了,在京城,想让他像唐朝人一样,用诗文博名,何其难也!如果让他去买个进士,别说现在他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放下架子的。

    那经张老樵这么一劝,他还往前凑什么?

    好奇啊!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害死猫。

    钱千秋看着书摊上摆着的艳俗小说,随手便拿起一本,定睛观瞧。看罢书名,他差点没乐出声来。

    这书叫《银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