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一定要和李密开打吗?他俩难道就不能不打?”不少人颇为不解。
虽然看了不少政治军事内容了,但想要明白这些问题,他们还是做不到。
但李密的逻辑,他们还是能够理解了。
这杨侗明显是不怀好意,撺掇着李密去和宇文化及打——那宇文化及可有着十万兵马,虽然比不上李密的三十万,但那可都是杨广当年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还是刚刚干掉皇帝、一心想要西归关中的精兵!
就算没有十万那么多,总也有个数万。
这些精兵,思乡心切的精兵,战斗力和作战意志都不可等闲视之。
李密要是和他们对上,能有什么好处?
这些人又不是一定要和李密作对,他们又不打算平定起义军,也不打算攻克洛阳,他们的目标是关中——要说冲突,应该是和李渊冲突才对。
至于说对洛阳的威胁,那应该让洛阳自己去应对啊!
但是李密还是接受了洛阳的这个计划,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洛阳的隋军肯定和他有冲突,另一个敌人就是宇文化及所部……所以为什么李密会觉得他必定会和宇文化及开战?
“其实,如果宇文化及确实不能和平相处,一定会开战的话,那接受洛阳的计划倒也没什么问题了。”有人叹息,虽然这眼看就是在挖坑给李密跳,“毕竟,万一洛阳趁着李密和宇文化及开战的时候,从这边来上一刀可怎么办?”
但是李密到底为什么觉得宇文化及必然会开战?
民间总有聪明人。
不多时,便有人想到了什么:“粮仓!李密手里面有好几个粮仓!”
这么一点,不少人就反应了过来,并觉得此人这个猜测非常有理。
“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李密手里面可有着好几个粮仓来着,当年他能快速发展,和这几个粮仓可脱不开关系。”
“宇文化及带着十万人要回关中,就算他们把江都搜刮一通,恐怕粮草也不够他们走完这段路,肯定得补充一二!”
“就是没有十万人,只有数万,那粮草恐怕也是不够的。”
“但是不能在路途中补充吗?那不有很多郡县的粮仓?”
“那哪儿够?!一座城池里面的粮草,能够那十万人吃上不知道多少天?而且他们估计还有马……”
【李密之所以觉得自己可能会腹背受敌,也是因为自己此时所处的方位。】
【他此时控制的地区整体处在洛阳的东面,而算起来的话,东至山东地区,南到长江淮河一带,其实就是归附了瓦岗军的地区,算得上是瓦岗军此时的领土。】
【而宇文化及在杀了杨广之后,要带着十万骁果军返回关中,他们大体上有两条路:
一是直接向西北方向走,毕竟关中就在西北面,这么走的话,距离最短、路也最好走,但却必须要经过瓦岗军的地盘,接着经过洛阳,最后进入关中;
二是绕远路,先从长江以南的地区走,从江都一路向西,最终走到蜀中,再从蜀中北上汉中,接着翻过秦岭,进入关中。这条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还需要经过多个不确定地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割据势力。】
【如非万不得已,没人会愿意走第二条路——毕竟,第二条路说实话也没有什么独特优势。】
【因此,宇文化及带着大军直接选择了第一条路,向西北进发,途径瓦岗军控制地以及洛阳。】
【同时,他们还有另外一重考量:粮草问题。】
【十万人的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江都本地的粮食并不足以支持他们走完第一条路的全程,更遑论绕远的第二条路;
而在第一条路的路上,还能不怎么绕路就经过隋朝的几个大粮仓,比如,正处于瓦岗军控制下的黎阳仓,洛口仓等等。】
【若是能够在这里搞到一波粮草,那就能够支撑十万人走完剩下的路了。】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大军的粮草问题吗?当然知道,也正是因为知道了,所以才觉得自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打,而是直接给宇文化及一部分粮草,让他们就这么过去,反正他们的目标是关中又不是瓦岗军本身。】
【但这个方法问题非常大。】
【首先还是粮草问题,能够让十万人马觉得足够的粮草,得有多少?李密虽然控制着不少粮仓,但也不是随随便便挥霍的;此外,还要保证宇文化及大军不在瓦岗军控制区胡乱闹事,需要确保他们按照一定的路线、安安分分地离开。】
【这两点,其实都不是很好做到的。】
【粮食就不说了,如果宇文化及狮子大开口呢?那到头来,要么李密忍气吞声——那他的威望就会大幅降低;要么李密不忍,双方开打——到头来还是个打,李密的威望还是会有所降低。】
【当然,即便宇文化及不狮子大开口,其所需要的粮食也实在是多。】
【第二个问题,李密不希望宇文化及在自己的地盘上闹出事情,也不希望他们随便行军,最好能够按照一个划出来的路线老老实实地走。但是宇文化及大军会听他的吗?】
【宇文化及兄弟二人,虽然一个驽钝,一个狂悖,但都不是省油的灯,也不是听话的人,他们怎么会愿意听李密的话?】
【要是他们中途真的闹了什么事情,即便并非攻城略地,那也足够对瓦岗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