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奉粮
作者:周言梓   我的乡村趣事最新章节     
    六七月份正赶上收麦子,收麦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热。父亲把六亩地的麦子全部收完,放到场里。

    白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那会没有电视机,也看不到天气预报。农民一年就靠这一点麦子有个好收成。

    自己家留点儿吃的其余卖上一点点,还要给国家上交公粮。看着天气很好,父亲下午干了一下午活儿,就把麦子卷起来。用大布子盖上。

    说算了,不用往回拉了。原来人都缺粮食,把粮食放在地里不往回拉,有人偷。

    父亲说天天拉有点麻烦,看着天气很好,他今天晚上睡到场地里边看粮食。

    晚上九点多,父亲吃完晚餐才拿着被褥到场地里边去了。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北边天空乌云翻滚,大风刮起来了。

    父亲一看情形不对,马上要下暴雨。如果下一场大暴雨我们家的麦子全都会被冲走,父母一年的辛苦也就付诸东流了。

    父亲眼看着要下雨,跑回村子,家家户户敲门,叫了十几个年轻小伙子帮我们收小麦。

    他们拉上架子车到场地里边。快速的帮父亲把麦子装完拉回来。刚刚拉回来就下起了大暴雨。父亲长舒了一口气。

    父亲和帮忙的村民坐在家里喝着茶水。一夜也就没有了睡意。父亲让我去村口仅有的一家小商店,去买的糕点。

    绿豆糕,麻花,点心,芙蓉糕,母亲又上厨房去炸了一大盆馍片。村民们吃着,喝着谝着。

    要不是乡亲们的帮忙,我们家的麦子今天就完了,就颗粒无收了。

    到了第二天,天气转好。但是场地还是湿的,麦子不能拉出去晾晒。直到天气晴好了,地也干了。

    父亲把所有的麦子拉出去,晒了好几天,彻底晒干。有风的时候,把小麦一扬,小麦里边的杂质,小麦皮和那些杂质都被吹出去了。

    原来人把粮食看的特别重。粮食里边有一点儿土疙瘩,一点的石头疙瘩都不允许有。

    母亲拿个簸箕,盛上一簸箕小麦。一点一点儿再把那些石头和土捡出来。粮食炼完之后就可以入瓮了。

    我们家里边有五口大翁,一口翁大概一趟近一千斤小麦。父亲留够我们家吃的。

    还有一部分要拉上去镇上交公粮。

    有一年是我陪着父亲去的,镇上离我们家很远,父亲装了有成十袋儿小麦,用架子车拉着。

    我在后边儿给父亲推着。交到乡镇的粮站,到了那儿之后是排队交,有时候一天还交不上。

    这点上的收粮人员有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农民辛辛苦苦去交粮食,他们有时候也会凶大家。

    嫌粮食不干净,又嫌人吵。原来小认为这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细细想起来那些人的嘴脸是多么丑恶,看到我们作为底层人民确实很心酸。

    交粮这个过程不仅艰辛,而且需要全家人的参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方便,村民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粮食送到指定的粮站,要不然粮食会被视为不合格。

    交公粮的过程中,验收很严格,村民们需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对粮食的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一定的控制,以确保粮食的质量。

    此外,交公粮的日子也是很开心的,我们全家出动,孩子都会参与其中,享受着送粮路上的欢乐时光,我家有一次因为粮食不合格而被退回了,那次的经历很难忘。

    浪费人力浪费财力。当时农村生活真的很艰辛,但是又有很多乐趣。

    父辈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终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农民对土地由衷的热爱,粮食就是钱。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谈得上家有余庆。

    刚开始分地的时候,父亲说,我们一个人一亩二分地,正常是完全够吃的,余下来的粮食还可以换一点儿钱。

    但是有一年计划生育因为父亲母亲要生个三胎,没有去计划,把我们家地扣的只剩下一亩。

    那几年我们过的真的是捉襟见肘的日子。每一年都要借粮食,别人家都吃的是白白的馍,母亲每次去磨面的时候,她会少留出来一点麦麸,少留点儿麦麸面粉就能多一些。

    我们家的面是最黑的。那时候经常不解的问母亲,为什么别人家吃的白馍,我们家吃的是黑馍?母亲也不给我们解释。

    或许他们受的苦,不想让孩子知道吧。有一年辣椒特别贵,二十多块钱一斤。母亲舍不得买,给我们做油泼辣椒,就倒一点点辣子,其余全是油。

    吃着有点辣子味就行了。每天早上母亲会切上一盘咸菜,这个咸菜是自己家腌制的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

    早上熬点包苞谷糁,中午母亲会擀点儿面条儿,下一点白萝卜缨子。

    家种的有大葱,炒点儿葱花。偶尔改善一下伙食,母亲就会将腌制好的咸菜切成小块儿,用水多泡一会儿,泡的不太咸的时候,里边儿拌一点儿粉条,和咸菜包成了包子。我们都觉得很美味。

    家里剩了一亩地。家里人吃饭都成问题,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交公粮了。但是你就是没办法,粮食还得交。

    父亲说我们过的再难,国家的政策我们一定要落实好,不给国家添乱。

    父亲偶尔会到外面去打零工赚一点点钱,够我们姊妹几个的上学的费用,村子里有的家庭人家劳力多,一家几个小伙子,年轻的媳妇儿。

    人家地也多,年轻小伙子出去挣点儿钱,贴补家用,日子看着就能好一些。八十年代有的家庭里边儿子多,就送去当兵了。

    原来当兵在部队上好立功,干的好还可以提干。村子里就有一家,他把他的大儿子送去当兵了,他大儿子执意要去的,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当兵?他说他把萝卜吃的够够的了。

    部队里最起码可以吃上白面馒头,面条。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真的很艰辛。人家去当兵了,在部队表现好。上了几次战场结果提干了。

    他的父母也跟着脸上有了光彩。原来像这种情况的家庭还很多,有的去了建筑公司,有的去当兵,还有的去各行各业,只要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家最后都过得很好。

    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独苗,也就没有出去。一直就围着自己的二亩三分地,想靠实力改变生活,但是很很难改变。

    家里没有一点儿帮衬,靠一个人去努力去发展还是很难的。父亲当时上班的时候表现很好,很受领导的赏识。

    但是那个时候有的人人家会走一些关系,父亲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工作就让别人给替代了。

    父亲让把地也扣了,工作也没了。一切只能从头开始,父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他不甘向命运低头,回来之后自己发展农业。

    父亲先后种过西瓜,棉花,种过果园。这些都比都比种庄稼挣的能多一些,后来父亲学会了干建筑。

    干建筑是很累的,每天在太阳底下干活儿挣的是辛苦钱。命运没有给我命苦的老父亲一点点的垂怜,而是再给他原本溃烂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父亲的一次大病中更加雪上加霜了。父亲原来很爱抽烟,经常爱咳嗽,去医院检查说是不让抽烟,但是父亲还是戒不掉。

    刚发现的时候病情稍微轻一些,医生再三劝阻让父亲戒烟。但是没办法,父亲就是戒不掉。直到有一次病情彻底爆发。父亲高烧四十多度,高烧不退。

    在医院检查完医生说是严重肺炎。这下父亲才彻底把烟戒掉了,但是需要每天打针,药不能断。

    在父亲生病的半年里,我和弟弟上学,姐姐没办法了没钱供姐姐上学,姐姐辍学了,出去打工贴补家用。

    我和弟弟那一阵儿还小,每天也在学校,家里有些事情母亲也不会给我们说。我是记得很清楚,那天下午放学后,父亲就在门口石头上圪蹴着,我看到这才细细观察了一下父亲。

    当时父亲又瘦,脸色蜡黄。嘴唇儿底下整个发高烧烧烂了,说话也有气无力。当时我就吓坏了。

    去问母亲,母亲说不用担心,病情现在已经慢慢好转了。父亲生病了,我们家整个就失去了生活来源。母亲就想着多养上几头猪。

    当时叫人专门盖了个猪圈,养了五六头猪,这样生活就没有那么难了。

    从小到大,眼看着家庭的一些变故,母亲大病了好几年,身体刚刚好转,父亲又倒下了,整个家庭从来都没有顺过。

    或许是看到这些我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父亲身体不好的这段日子里,家务活我几乎全揽了。母亲一个人到地里边儿去干活儿。

    正是因为儿时的一些经历和锻炼,长大后的我干什么事情也都是井井有条。父亲半年后身体彻底好转了,母亲就不让父亲再干重活儿。

    父亲生病期间,你再困难,母亲一天总要给父亲让父亲喝上半斤羊奶。吃一个鸡蛋,把身体先养好。父亲病好了也是很迷茫,地里边的收入毕竟有限。

    父亲闲不住,就想着再搞个第二职业。那时候父亲就经然介绍认识了一位做木匠的师傅。父亲跟着人家就学会了做家具。

    父亲是一个智力超高的人,他头脑很灵活,看什么会什么。,学起东西来也很快。

    他跟着人家师傅把基本功都学扎实之后,自己就开店了。刚开店那几年生意红红火火,那些年经济刚发展起来,结婚的都开始陪嫁家具。所以家具行业当时很火爆。

    父亲在这个行业捞到了第一桶金,也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我们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一家人不管过的贫与富,只要身体健健康康的,那就是最大的福气。

    父亲和母亲度过了他们那辈子最大的坎。以后的日子也希望顺风顺水。

    劫后重生父母做什么事情还算顺利,那些年村民都种棉花,父亲种的棉花产量特别高,整个暑假我都要和我父母去地里摘棉花。

    要拿几个大龙,因为棉花天天都有开的。摘上五六个大笼之后回来倒到院子里就开始剥棉花。

    一般这几笼棉花我们剥到晚上十一二点就完了。第二天把凳子支起来晾晒。将棉花里面的虫子晾出来晒干。

    这就是收入。父母会将晒干的棉花卖了。那几年种的棉花收入也不错。一个秋天下来有玉米,有棉花。父与父母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民的日子很艰难,地里边的收入,那就是一年的希望与寄托。我们村子人口多,土地面积少,每个人分的土地就少。

    玉米的产量也可以,但是玉米就是比棉花麻烦一些,玉米收回来,父亲会挑出来一大堆好一点儿的玉米棒子。

    父亲一个一个用手搓,搓下来的颗粒留着是打玉米汁糁用的。自己挑出来的玉米打出来玉米糁是很好吃的。

    到秋收的时候,村子里边各个村道就留一个人能过去一个小路,全晒的是庄稼。庄稼丰收了,村民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谈论最多的就是说看谁家的玉米今年长势好,产量高。谁家的棉花种子好。

    棉花和玉米是主要两种农作物。我们那儿种地是靠天吃饭,天气好隔上三五天,下上一场雨,这庄稼就长势好。如果运气不行,碰上哪一年天旱,就没有好收成,农村人地多。

    农村的学校每一年收麦子收秋都会给学生放假,让学生帮助家里人去收割,收庄稼。小孩子一年当中的乐趣就在秋天。

    秋天玩的东西多。棉花里边的小虫子拿个瓶子捡起来给鸡吃,芝麻玉米里边的小虫子都抓回来。喂给小鸡吃。

    红彤彤的柿子也熟了,软甜软甜的。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两棵大柿子树,远远望去红彤彤一片,在乡村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几十年时事变迁,我的家乡现在变化很大,再也不用什么交公粮了,反而国家给农民的政策很好,国家给原来交过公粮的农民每家每户有粮食补贴。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发养老金,国家没有忘记这些老人,之前他们吃过的苦,让他们到老了老有所依。

    村子由原来的碳渣路也修成了柏油马路。村子两旁,两排风景树,一年四季开花不断。

    家家户户都修的卫生厕所。没有一点异味儿很干净。整个村道从东头望到西头,就像城里边的道路,宽阔又平整。

    村民也都很有素质,每家每户都把门前路面保养的很好。每到下午我们家门口老槐树下村民们就坐在老槐树下扇着扇子,聊人生。

    这场景小时候经常见,但是现在物是人非了,原来隔壁对门儿的一些嬷嬷伯伯们都去世了,陆续又有一批老人上来了,年复一年这样重复着。

    重复着一个村庄古老而悠久的故事。我们也都是出了门的女儿。偶尔回娘家看看父母。

    父亲几年前已经不在了,母亲就是我唯一的牵挂,每次回娘家还是很亲切。只不过感觉不一样了。少了父亲,感觉内心就不完整了。

    说到这里很心酸。泪不由就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