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 40 千米处时黑障消失了,返回舱与地面的联系才恢复,总指挥第一件事就是看主控电脑上显示的返回舱数据,然后马上和张山取得联系:“快递员,现在你感觉怎么样?”
主控电脑的大屏幕传回来张山的影像,他朝着摄像头竖起了大拇指:“有点儿热,一切正常!”
总指挥不放心的看了一眼温度传感器,确定是在正常范围,这才放下心来。
在再入大气层阶段,返回舱表面温度可高达 2000 - 3000 摄氏度。这是因为返回舱以高速(约 7 - 8 公里 \/ 秒)再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空气分子被剧烈压缩和加热,产生大量的热量。
可以把这种现象类比为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快速打气时,打气筒会变热,这是因为空气被压缩。而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的速度极快,对空气的压缩程度远远超过打气筒,而且摩擦也很剧烈,所以产生的热量非常高。
为了保护返回舱内的航天员和设备,返回舱表面有特殊的防热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来散热。返回舱底部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材料会升华、熔化等物理变化,带走大量热量,从而保证返回舱内部的温度在航天员可承受的范围内。
但这样返回舱内温度也不可避免的会升高,但肯定是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要知道,这一阶段返回舱要承受极高的温度和巨大的过载压力,对返回舱的隔热和结构强度是极大的考验。同时,“黑障” 现象导致通信中断,地面无法实时获取返回舱的状态信息,增加了任务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说如果返回舱出现问题,那么超过90%的可能性故障会出现在现在这个阶段。
好在一切都在朝着顺利返回的目标而去,最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很快,随着高度进一步降低,返回舱在距地面约 10 千米时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
在地面控制中心看来,摇摇晃晃的摄像头下的张山身形猛的晃动起来。与此同时,舱内的张山感觉舱体猛的一震,他知道是伞舱盖被打开了,返回舱迅速减速。
然后又是一阵连续不断的震动,引导伞、减速伞、牵顶伞和主降落伞依次拉开,返回舱的速度从 200 米 \/ 秒减至 60-70 米 \/ 秒,主降落伞可把返回舱的速度由 70 米 \/ 秒减至 5-6 米 \/ 秒 。
返回舱降到距地面约 5.5 千米左右的时候,舱内的张山听到了“轰隆”一声响,是电脑控制返回舱抛掉了防热大底,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露了出来,抛掉的大底在舷窗外一闪而过,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又过了几十秒,舷窗外出现了延绵起伏的山脉的时候,张山听到了4 台反推发动机点火的巨大声响,返回舱以大约 3 米 \/ 秒的速度掉在了地面上。
饶是返回舱减震做得非常不错,但是张山还是被颠的七荤八素的。
此时他是半躺在给他量身定做的太空椅上,后背和带减震装置的椅子完全贴合,若非这样,3米每秒的速度也足以让人受伤。
其实降落的技术难点在于降落伞的顺利打开和正常工作,这直接关系到返回舱能否安全着陆。此外,反推发动机的点火时机和推力控制也需要精确把握,以确保返回舱在着陆瞬间的速度符合安全要求。
好在龙国自产的这套系统非常的靠谱,张山除了被颠的七荤八素以外,并没有受伤。
总指挥的声音传来:“快递员不要动,最近的直升机3分钟内到达。”
这次返回地面,降落点选的是龙国境内的北部草原,这次没有选择海上降落的主要原因就是陆地安全性更高。按一般来说,海上降落的风险其实更小一些,但张山的降落的最后阶段更多考虑的是内陆地区接应更快,而且保密性更强。
万一最后阶段出问题,别的航天员无法逃生,但张山是可以的。真的到了外海,有不长眼的给张山再来一颗导弹怎么办。
张山摇摇脑袋,费力摘下舱外头盔,伸手去够安全带卡扣,猛的从失重环境回到地面,他觉得浑身发沉。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声,然后是返回舱的舱门从外面被打开,刺目的光线照射进来,张山赶忙闭上了眼睛。
舱外接应人员的对讲机沙沙作响:“已经找到目标任务。。。”
接着是一个人爬了进来,熟练地帮助张山解开安全带的卡扣,然后把舱外服从接口处分解,算是把张山从舱外服中“解救”出来,张山眯起眼睛,看到另一个人也从舱口爬了进来,二人合力把只穿着舱内服的张山举了起来,递到舱口。
舱口的人更多了,一大堆人七手八脚抬着张山,不知谁给张山架上了一副墨镜,张山这才睁开眼看到,外面是一片草原丘陵。
外面是一帮身穿白色外套的医生,他们先是询问张山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后,迅速给张山做了个简易身体检查,先是听诊器,然后是用手一点点捏张山的关节问有无痛感。
最后是便携式血压计和便携式心电图,确认没有受伤,也没有生命危险后,医生才和抬轮椅的人点点头。
稍远的地方停了两架军绿色的直升飞机,远处尘土飞扬,看起来是个车队正在向这边赶赴而来,现场起码二十几个人,忙而不乱,各司其职。
人们把张山放在了一个轮椅上,半推半抬着他向还没熄火的直升飞机走去。
张山不是没想过站起来,但是他真的是浑身提不起劲儿,没有办法自己站起来。此时他不禁想到那个号称第一批登月的外国宇航员,他们从返回舱回来的时候,活蹦乱跳的自己从舱里出来了,不仅能走,甚至还能大跳。
要不说人家技术先进呢,几十年前就能做到张山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就是强啊,强连基本的人体常识都不要了。当然,听说后来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不行了,再从返回舱里出来的时候也得坐轮椅了,但也架不住人家知错能改。。。不,遥遥领先啊。。。
很快轮椅被固定在直升飞机上,飞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拔地而起,飞行了几十分钟后,在一个小机场降落。
张山被抬下飞机后,首先看到的就是齐耀民面带微笑的等在飞机下面,张山刚想挣扎着站起来,却被齐耀民的大手按住了肩膀,由于直升机的噪音太大,齐耀民在他的耳边吼道:“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你先去医院做检查,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张山刚想说些什么,齐耀民一挥手,张山连人带轮椅被塞上了一辆车,车子疾驰而去。
等张山缓过神来,已经身处一个医院之中了,下了轮椅他就被放置在一个担架上,开始了各种身体检查。抽血、验尿、拍片,一套组合拳下来,最后张山躺在床上,看着手臂上扎的针头连接着输液瓶子,有点儿哭笑不得。
尽管张山觉得自己没事,在空间站吃的好喝的好,但他回到地面的确感到身体比较疲乏,这和他睡眠时间不长,生物钟紊乱有关,当然也和精神紧张有关,这一放松下来,他就沉沉的睡去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床边坐着泪眼婆娑的老妈和高颖,老爸在病房窗户那里来回走动,充分的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见他醒来,高颖先是惊呼一声:“醒了!”
张山摇摇头,感觉自己睡了很久,身体的气力恢复了不少。此时张妈张爸全围了过来,张妈按动了床边的一个呼叫器。
睡了这么久,张山感觉自己能醒全是尿憋的,此时他觉得膀胱快爆炸了,他掀起被子,一个“轱辘”转了起来,穿上拖鞋,不顾三人惊愕的目光,直接冲进了旁边的厕所。
闻讯赶来的医生一开门,看病房里三个家属大眼儿瞪小眼儿,病人不见了踪影,不禁也有点儿傻眼。
张妈赶紧解释:“病人刚醒就跑厕所里去了,应该是尿憋的。”
这边说张妈和医生说着话,那边张山才神清气爽的从厕所出来。
见到的景象就是老爸老妈围着医生问话,高颖看到自己提着裤子从厕所出来,捂嘴“吃吃”的笑。
“医生,检查结果出了么?我没事吧?”张山坐回到了床上。
医生戴着口罩:“一般来讲执行完任务的航天员会短暂的虚弱一段时间,问题不大,很快就能好。你的检查结果没问题,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随时回家!”
张山一下坐了起来,此时他才发现胳膊上输液针早就被拔掉了,他这一觉是睡的多沉啊,护士给自己拔针都不知道。
张山自然是愿意回家的,路上和三人一聊,张山才知道,齐耀民在得知了他安全落地后,就派人接了自己的爸妈和高颖来这边的内部医院,他在床上足足睡了十几个小时。
要不是这里是航天局的医院,经常见到航天员返回后呼呼大睡,医生都要被张妈他们要求手动弄醒张山了。
回到首都,张山给自己放了一个长长的假期,他哪里也不去,不是在家陪爸妈,就是跑到公司陪高颖,两点一线,足足一个多礼拜,他感觉自己算是缓了过来。
他这次的航天任务保密级别非常高,亲友中只有爸妈、高颖和冷锋知道,外界对于此事一无所知,就连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此次也只有不到10个人参与了此事,他们知道首富张山已经乘坐了火箭飞往空间站,但不知道张山是干什么去了,只当航天局是履行合同,要对得起张山花的那100个亿。
这些地面控制人员本身的保密意识就很强,外加参加任务前三令五申不准泄露这个信息,而且每个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地面接应人员得到的信息是首富张山进行了一次平流层返回舱演习,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救援演习。
他们同样也签署了保密协议,此次张山参与了火箭发射和安全返回的信息,被紧紧的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
张山缓过来之后,例行还是去齐耀民那里报到,齐耀民先是对他此次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代表国家授予了他一枚奖章。
但是也不无遗憾的告诉张山,为了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不管是他上太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还是这次授予他的奖章,短时间内都不能公之于众,希望他能够理解。
张山巴不得谁也不知道他的空间能力,不能公开正合他意,空间站见闻和老爸老妈说说,跟高颖、冷锋二人面前吹吹牛就足够了。
他当即表示理解,齐耀民对他的这种精神又是一阵好夸,最后齐耀民告诉了他一个重大的消息,龙国打算从西到东,修建一个阶梯式水电站。
张山不明白齐耀民和他说这个干什么,于是问道:“修水电站是好事啊!为啥会特意提起这个?”
齐耀民笑道:“当然和你有关系,没有你的话,这个阶梯水电站的效率就不能百分百的发挥出来了!”
接着张山在齐耀民的解释下,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龙国的地势西面高,东面低,境内的河流大多数也是自西向东流淌,母亲河以及大江都是这样。但是这两条河能建水电站的地方有限,可以利用的地方基本都用上了。
本来从西部雪山上流淌下的河水除了这两条河以外,还有一条大河,但是那些清澈的雪水顺着大峡谷只有部分流进了龙国境内,大部分是流到了国境线以外。
国内的这部分河水就是着名雅江,流经的地方人迹罕至,落差非常大,适合建设阶梯水电站。一直迟迟没有动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过论证,雅江的水量无法支撑这么多大型的水电站,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些地方非常偏僻,如果为施工修筑道路,那将花费天文数字的资金,而且一旦水电站修好,这些道路基本就处于废弃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