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南下北上东出(下)
作者:孤不是玄德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最新章节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末将万死不辞”

    9月22日夜晚,贵阳府衙大堂内,灯火通明。

    蜀王府刘震世子,第一个站出来,大声高呼,再次领兵北上四川,当然求之不得了,之前还忐忑不安呢,怕被打发回昆明,继续留守王府。

    “启奏陛下”

    “十万两白银,押送给忠贞营,是不是多了点”

    一直站着不说话的礼部尚书程源,这时候,也跟着站出来了,表情严肃,对着朱雍槺提出意见。

    “对啊,陛下,十万两赏银,多了点吧”

    “是啊,陛下,这一次咱们的缴获,也不多,仅仅几十万而已”

    “陛下,太多了,不妥,甚是不妥”

    、、、

    紧随其后,礼部左侍郎扶纲,兵部侍郎龚铭,吏部右侍郎胡璇,户部黄殿卿等几个大臣,纷纷跟上节奏,大声劝谏皇帝。

    太奢侈浪费了,出手太阔绰了,夔东仅仅出兵两万,一个多月时间,就赏银10万两,每人5两啊,有点过分了啊,明军月饷才多少啊。

    “停停停”

    “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不用再劝了”

    “记住了,功是功,过是过,夔东这一次出兵,拖住了重庆,就是大功一件”

    “朕是一国之君,不能小家子气,这些银两也并不是单单的赏银,剩下的就算是去年的抚恤银吧”

    大明皇帝朱雍槺,看着几个文臣重臣,有点蜂拥而至的样子,赶紧抬手制止,把自己想法说出来。

    总的来说,2万大军,出兵一个多月,赏赐10万两,是多了不少,毕竟出兵打仗还有不少缴获。

    最重要的,是夔东的出兵价值,拖住了重庆的清军,使他们不能南顾增援贵州清军,明军才能安心围攻贵阳。

    还有一点,这帮文臣的鬼心思,朱雍槺更是心知肚明,还是明贼不两立,怨恨怨念太深。

    “好了,大家就不要再纠结忠贞营了”

    不待众人继续揪着忠贞营,朱雍槺又摆了摆手,迅速转换话题,接着安排下一个议题,继续说道:

    “接下来,就是湖广的战事”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湖广的绿营兵,至少有7成以上,当初是跟着洪承畴进入黔滇,已经全军覆没”

    “留守湖广的绿营兵,主要分布在荆州、常德和长沙等地,每个府的兵力,不会超过5千精兵”

    “朕的意思,还是晋王领兵,湖广他也熟悉,有过一个衢州大捷,阵斩满清狗王尼堪,威震天下”

    “副帅呢,还是刘侍郎,一起统领平阳侯靳统武,总兵邓望功,副将王屏藩和王辅臣,参将刘鼐,再配一个二炮一司江大川,总兵力大概1.1万人”

    前年十二月开始,满清10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西南,其主力军队,就是吴三桂、洪承畴、李国翰和广西的兵马,满蒙精兵1.3万人而已。

    而出兵最多的人,就是五省经略洪承畴,统筹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5个省全部围着永历朝廷。

    这个老狐狸,为了配合满清朝廷围攻永历朝廷,抽调了湖广和广西两省,大部分的精锐和绿营。

    上个月,多尼为了进攻云南曲靖府,又抽调了一部分杂兵绿营,湖广的空虚,可想而知。

    “呃”

    “嘶嘶嘶”

    坐在下首软垫上的李定国,听到再次领兵出征的时候,浑身一震,瞪着牛眼子,楞了半晌,满脸的不可思议。

    反应过来后,猛的站起来,又触动屁股下的伤口,疼的呲牙咧嘴,老武夫还是忍着疼痛,跪下去磕头谢恩,大声吼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

    “末将感激不尽,无以为报,这次一定要干掉洪老狗,报效陛下,报效朝廷国恩”

    傍晚的时候,李定国领兵镇守的东门,跑掉了洪亨九,刚刚就吃了一顿假打,屁股上还是火辣辣的疼痛。

    本以为,这一次出兵就没他什么事了,想不到这么快,又给了领兵出征机会,老武夫觉得这一顿挨打,非常值得啊。

    当然了,他家的小棉袄,嫁人嫁的更是精明之举,眼前的皇帝女婿,还是蛮靠谱的。

    “朕刚刚就说过了,功是功,过是过”

    “两蹶名王,威震天下,战功赫赫,天下谁人不识李晋王,对吧”

    “去吧,这一次好好打湖广,路上多听一听刘军师的意见,洪老狗可不是一个省油灯”

    看着呲牙咧嘴的李晋王,朱雍槺耐心的叮嘱了几句,再回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矗立的丁仁,小声纷纷道:

    “阿仁,去扶一下李晋王”

    做戏做全套嘛,刚刚揍了一顿李定国,这么快就能跪地磕头了,生活自如,大家脸面上都难做啊。

    还有一点,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则赏,有过才能罚,李定国干掉那么多鞑子,所以做了异姓亲王。

    如今有了过错,那当然也得挨板子,老油子朱雍槺,做事很有分寸。

    “对了”

    “湖广这一路,还是晋王领兵,大家没意见吧”

    搞定李定国后,朱雍槺又环顾左右,看了看堂下一众文臣武将,假模假样的问了一句。

    “陛下英明”

    “吾皇圣明”

    、、、

    大家看着上面的大明皇帝,年纪轻轻的,公平公正的模样,做事滴水不漏,也很配合的躬身回了一句。

    一句话不说,直接任命了,副手、大将和火炮都配好了,这时候再问,有点多余了吧。

    能站在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啊,刚开始皇帝留下他们,然后不说话不谈事,就是一直等李定国呗。

    至于李定国身上的伤,也就那样吧,大家又不是瞎子,没必要当面拆穿,省的让人难做人。

    “那行,那朕就说留守的事情了”

    “黔阳王,镇守贵阳多年,劳苦功高,如今又年过七旬,朕于心不忍啊”

    “这样吧,黔阳王,你就带着丁义的前营5千人马,先回师云南,替朕好好看守老家”

    “怎么样,黔阳王,此重任能否担得起?”

    说完后,主位上的大明皇帝,眯着眼盯着旁边的皮熊,脸色平淡如初,没有丝毫的做作。

    这个老匹夫军阀,七老八十了,镇守贵阳十几年,老树盘根了,既然朱雍槺来了,那这个皮熊,就该挪窝了。

    不说去年救驾朱由榔,还是上个月没有出兵拖住多尼,单单勾结土司这一点,朱雍槺就无法容忍。

    一个有名望的大明异姓郡王,一个是千年土司地头蛇,万一搞在一起,贵州就容易没了。

    “咚咚咚”

    “吾皇圣明,陛下仁德”

    站在李定国身后的黔阳王皮熊,听完后,也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马站出来,跪地磕头高呼。

    这家伙已经有点后悔了,要知道刚才的时候,就不应该给李定国求情。

    他想不到朱雍槺如此果决,打完李定国,回过头就收拾自己,这要是离开了贵州,等同于鱼离水,草离根,彻底完球了。

    但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常金印已经高高兴兴做将军去了,土司也被陛下打发走了。

    “嗯,不错”

    “黔阳王,老成持重啊,识大体,大忠臣呐”

    看到如此乖巧的黔阳王,不再搞事了,朱雍槺又变脸了,端着的脸,瞬间露出了微笑,大力夸赞几句。

    人老了,就该退位让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一直赖在贵州不走,满清来了又跑路,留着这个老匹夫作甚啊。

    “至于贵州省”

    “兵部尚书邹简臣,统领总兵许名臣,参将国复兴、高应风和夏国相,先留在贵阳”

    “记住了,待补充新兵后,你们的任务,第一是清剿残敌,第二是看好水西土司,预防他们趁机搞事”

    打发走了皮熊,又扣了降将安坤,继续留在元江矿山做矿奴,还把土司美女安禄氏和乌撒土司打发走了。

    这个时候,明军刚刚拿下贵阳府,周边也有不少绿营溃兵,还有满清任命的官员兵丁。

    两世为人的朱雍槺,肯定要留下重兵防守,特别是那个水西土司,搞不准就得闹事。

    当然了,朱雍槺也是求之不得,敢搞事的土司,才有理由搞掉他们,彻底改土归流。

    “最后,就是六部官员了”

    最后,朱雍槺才把目光看向程源、扶纲和胡璇几个人,点了点头,继续纷纷道:

    “还是老规矩,跟上次出征缅甸一样,程尚书、扶侍郎和胡侍郎,你们几个重臣,负责统筹安排”

    “要多准备一些备用官员,这一次不但要跟着朕,李晋王的湖广一路,也得派人跟着”

    “军队打到哪里,就立马接收城池,安抚百姓,特别这里到常德的路上,满清守军空虚的很,应该很快能拿下”

    中华五千年,无论是那个朝代朝廷,就从来没缺过做官的人,连缅甸那种蛮荒之地,也有一大堆落魄书生去做官呢。

    朱雍槺现在的策略,就是如此,无论打到哪里,就派出官员跟着收复城池,既能防止武将乱搞,又能快速安抚地方,一举两得。

    “陛下圣明,老臣领旨”

    “陛下英明,老臣遵命”

    、、、

    礼部尚书程源,左侍郎扶纲,吏部右侍郎胡璇,户部主事黄殿卿等人,早有准备了,听到吩咐后,赶紧站出来领命。

    当真是面面俱到啊,留下来开会的文臣武将,朱雍槺是一个都没放过,都当着老黄牛使唤,谁都别想偷懒。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一丝怨言,能在大明中华皇帝手下,能干活的,有活干的,那都是恩典。

    干不了活的,活干的不好的,就像皮熊郡王,也得回昆明去养老吧,一辈子就别指望了。

    “对了,还有两个事”

    “第一,这一次缴获了五六千战马,朕要全部带走”

    “第二,将士们在外征伐半年多了,士气略显疲敝,再发一次赏吧,具体的数额,兵部和户部共同拟定”

    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安排好后,朱雍槺又坐了起来,把最后两个要事,交代了下去。

    剩下的龚铭,还有剩下的兵马,就不用说了,直接跟着朱雍槺南征两广,不用再累赘。

    这一次拿下贵阳城,里面的鞑子,根本来不及逃跑,朱雍槺又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可惜洪亨九出逃的时候,弄死了大几千战马,否则更多了。

    至于发赏银这东西,肯定少不了,将士们千里来回奔波,又打了大胜仗,肯定得加钱,皇帝还不差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