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生死疲劳》
作者:会侧空翻的猫   致郁系文豪,一本活着全球泪崩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立文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首先与孙合平一起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文物鉴宝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北大考古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文物鉴定师。他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同时,李立文还积极与国际拍卖行和私人收藏家建立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他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广泛人脉和资源,成功地与多家国际拍卖行达成了合作意向,打算从他们手中购回了一些珍贵的文物。

    一个月后,团队出发前往雾都,因为他们听说在几天后,苏富比拍卖行将有一场规模浩大的拍卖会。

    十月份,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不过微博却因为鹿h的官宣炸了一次。不得不说,虽然不喜欢这个明星,但是这个事办的,确实像个纯爷们。

    随后,在送走拍卖团队后,李立文开始着手准备另一部作品,《生死疲劳》。

    在第一次读《生死疲劳》后,李立文才惊奇的发现,原来严肃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在佛教的浩瀚教义中,六道轮回是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它揭示了众生因前世今生善恶行为的不同,而不断在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不断地转世轮回。

    正如那句俗语所说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的,转世天道,作恶的,则将坠入地狱道,饿鬼道,或者畜生道。

    在六道的巨轮中,众生如同滚轮中的仓鼠,不断奔跑,循环往复,体验着生命的种种滋味。

    而这,也正是《心地观经》中所说:“有请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作为一名华国人,即使不信教,但是通过其他的小说,影视作品,基本没都会对六道轮回的概念有所了解。

    但是,让李立文没有想到的是,原书的作者,会把让一个人在畜生道中不断的轮回,并且,每一次轮回都带着前世的记忆,这样的设定,让李立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种设定,不仅是对传统六道轮回观念的大胆创新,更是对人性、命运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挖掘与探讨。

    在《生死疲劳》中,主角西门闹在死后,因为生前的恩怨情仇,被罚在畜生道中不断轮回。他先后成为了驴、牛、猪、狗、猴等动物,每一次轮回都伴随着不同的命运和体验。然而,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这个无尽的循环。

    在西门闹的轮回之旅中,李立文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束缚。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一场无尽的轮回,我们不断地在追求、在奋斗,却往往被命运所束缚,无法摆脱。而在这无尽的轮回中,我们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所影响?

    同时,李立文也看到了书中对于人性深刻的剖析。西门闹,一个曾经坚信勤劳致富的,一个即使下油锅都不曾低头的血性男儿,在畜生道中历经沧桑,他尝试过如驴般盲目反抗,也尝试过如牛般执着抗争,甚至有过如猪般顺从命运、如狗般忠诚守护、如猴般机智应对的经历。

    然而,这一切努力最终都化为了泡影。在经历了无数次轮回与挣扎后,他逐渐变得麻木与游戏人生,个人精神也在这种无尽的循环中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最终成为了一个聪明却缺乏脊梁、拥有出血不止怪病的畸形巨婴。

    这种蜕变让李立文反思,命运的无常与生命的苦难是否真的能够将一个人的信念和灵魂消磨殆尽。

    更为难得的是,《生死疲劳》并未局限于个体命运的描绘,而是借西门闹的经历,展现了农民土地制度的变迁史。从私有制到公有制,再到个人承包制,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土地、生产方式、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轮回”。

    看完以后,李立文只有一种感觉,

    妈的,写的真牛逼。

    妈的,原作者是真敢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立文反复研读原着,深入剖析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力求掌握原着的精髓。并且,为了更好地呈现原着中的场景与氛围,李立文还亲自前往农村采风,在乡下的农村亲自生活了一段时间。

    与村民们交流,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观察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他希望通过这些亲身体验,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原着中的农村生活场景,深入感受那份质朴与自然。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时间就来到了2017年的11月,李立文也是终于完成了对《生死疲劳》大纲的梳理和改编。

    在原着的阅读中,李立文总感觉这本书结束的有些过于草率,特别是变成猴那一段剧情,叙述的非常简单,缺乏深度,未能充分展现西门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于是,他决定在改编时特别加重这部分戏份,细腻描绘西门闹在畜生道中的心理变化,以期让读者对角色的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

    李立文大体估算了一下,在他的笔下,原着原本的39万字,将会直接扩充到45万字。

    大纲整完了,那就开写。

    2017年11月5日,李立文回到鲁城的家中,坐在书房内,提笔写到: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