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一听派去东离的奸细都已经成功潜入了,还被安排在军营重地,顿时喜上眉梢。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提着沈卿的脑袋,坐在东离的龙椅上,东离的一切,都是他的!
东离营帐。
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几张简陋的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各种草药、医书和笔记。
万几绪与数名大夫围坐在一起,个个神色凝重,专注地探讨着疫病的治疗之法。
万几绪蹙眉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腰,:“我查看了这些患病士兵的症状,发热、呕吐、腹泻,与以往的瘟疫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另一位大夫拿起一株草药,说道:“我尝试用这味草药熬制汤剂,给几名轻症士兵服用,效果甚微。”
“此次瘟疫来势汹汹,定然与往常不同,且有极强的传染性。”万几绪思索片刻,说道:“不妨将几种草药搭配起来试试。”
他们开始忙碌地调配草药,进行熬制。
“这副药剂量是不是还得再调整一下?”
“先试试这个比例,看看效果如何。”
经过多次试验,却总是不尽人意。
一名年轻的大夫有些沮丧:“这可如何是好?时间紧迫啊!”
万几绪鼓励大家道:“莫要灰心,我们再重新审视症状和用药,定能找到突破口。”
他们又继续查阅医书,反复讨论,不断调整药方和治疗方法。
“我觉得可以加入这味清热解毒的草药。”
“但此药药性猛烈,需谨慎用量。”
“酌情用量,不会有事。”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后,一种新的药方初见成效。
他们给几个将士服下后,他们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具体表现在肚子不再那么痛了,至少可以睡一个完整的觉了。
万几绪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若再观察几日,病情稳定,或许就能大规模应用了。”
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控制住,就是最大的收获。
等到京城的太医来了,他们见多识广,集思广益,定然有办法。
众大夫纷纷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继续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和治疗工作中去。
疫病得到些许控制,是沈卿近期收到的最好的消息。
她揉了揉眉心,眼底有些疲惫。
江灼拿过她手中的书,将她拉到床上。
“不许再看了,好生睡一觉。”他按着她躺下,给她盖上被子,“疫病已经控制住了,不日就可反击,别等到那时候你也靠不住了。”
“其实我还行。”沈卿冲着江灼笑了笑。“今日太医应该就能到了,到时候你安排一下。”
“放心吧,外面有我呢。”江灼轻拍了两下她的胳膊。
沈卿闭上眼睛,她这几天确实没有睡好。
江灼看着她入睡后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了营帐。
傍晚,太医就已经到了,稍加休息后立马跟万几绪他们一起研究疫病。
半夜,沈卿醒了,她起身走到桌旁倒了杯水,然后披上披风,戴好面罩去了研究疫病的营帐。
她没进去,只是在营帐口站了一会,听着里面的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低声商讨声,还有捣药声。
“我曾在古籍中看到,对于此类疫病,应以清热解毒、祛湿扶正为主。或许我们可以加重几味清热草药的用量,如金银花、连翘等。”
“依我过往经验,可否尝试在药方中加入一味白术,以增强患者的脾胃之气,提升其自身抵御疫病的能力。”
“我建议在药方中使用少量的雄黄,雄黄有解毒杀虫之效,也许能对遏制疫病有所帮助,但切记用量要精准把控。”
沈卿走到守卫旁边,“朕命人准备的补品,可有日日送来?”
“回陛下,都按时送进去了。”
沈卿点了点头,“他们需要什么尽管说,没有的你去找朕。”
“是,陛下。”
沈卿转身离开了营帐。
营帐内一连三日灯火通明,日夜不熄。
太医拿着一本泛黄的古籍,神色专注,声音略显沙哑:“依我之见,这几种草药的搭配或许能有奇效。”
万几绪凑过来,仔细端详,微微点头:“但剂量还需斟酌。”
众人围绕着临时搭建的试验台,不断地尝试、分析、调整。
“不行,这个配方还是不行,病人的症状没有明显变好。”
他们的病情只是稳定住了,却没有变好的迹象。
一位大夫满脸疲惫,无奈地摇了摇头。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们顾不上休息,眼中布满血丝。
“再试试加入这味草药,中和一下药性。”万几绪提出新的想法。
“好,马上熬制。”众人又忙碌起来。
直到第三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营帐时,一位大夫兴奋地大喊:“这个病人的症状减轻了!”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看着那名士兵明显脸色变好的模样,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
“你感觉怎么样?”
那士兵嗓子还是很难说话,只是缓缓抬手比了一个大拇指。
好多了。
“继续观察,按照这个方子再给其他病人用药。”太医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激动地说道。
经过反复验证,终于确定了治疗疫病的药方。所有大夫长舒一口气,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我们成功了!将士们有救了!”
众人相视而笑,这几日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
沈卿让袁林瞒住那几个北地奸细,不让他们知道疫病已经被治好了的消息,而是透露给他们一个假的消息。
东离军队军心溃散,皇帝大怒,责令三日后要发起全面进攻!
消息透露给他们以后,又不露痕迹的让他们“逃”回了北地,向李泉报信。
沈卿站在城墙上,向北而立。
这历经一个月左右的疫病,让她等得太久了。
那几个人也定然带了病菌,就等他们回去,也尝尝疫病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