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作者:有利又有币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最新章节     
    后来啊,武则天竟然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女子,在唐朝这样的男尊女卑时代,她可真是人生的赢家啊。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清歌讲述未来之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虽然这是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但他对李清歌有一种莫名的信任,觉得她的话十有八九能成真。

    “真没想到,这个武媚娘,后来竟然成了独揽大权的女皇帝,武则天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霸气十足!”李世民感叹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想起武媚娘那妖娆的身姿和狡黠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哼,我虽承认女子能走到这一步确实不易,但唐朝是我们李家的天下,怎能容忍外姓人,尤其是这种乱政的女人,来窃取皇位呢?”李世民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甘。他无法接受一个女人竟然能够篡夺李家的江山,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看李治这小子,现在还不能急着立他为太子,我得再观察观察。”李世民沉吟道。他目光深邃,凝视着殿下的群臣,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答案。虽然暂时没有储君,国家根基可能会有点动摇,但草率决定也不是对大唐负责的做法。他必须慎重考虑,选出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储君。

    “武媚娘,我非得找到她除掉不可,这女人留在世上,就是个祸害!”李世民想到这里,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障碍,直视着武媚娘的藏身之处。他决心要除掉这个祸患,以免她日后对大唐造成更大的威胁。

    李世民突然宣布:“李治年纪还小,不能立为太子,其他人也不合适,储君的位置就先空着吧。”他脸上神色严峻,显然很不高兴。这个决定让群臣们感到意外和不安,他们纷纷议论起来,猜测着李世民的真实意图。

    “陛下,储君之位不能长久悬空啊,这对朝局不利!”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态度有变,心里既疑惑又不甘。他生怕储君之位落到别人手里,对长孙家不利。因此,他急忙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担忧。

    “你想抗旨吗?”李世民瞪了长孙无忌一眼,怒气已经写在脸上了。他无法接受有人质疑他的决定,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臣不敢。”长孙无忌见李世民发怒,声音都弱了几分。他赶紧退了下去,不敢再多说一句。他知道李世民的脾气和威严,不敢轻易触碰他的底线。

    “不要再多说了。”李世民冷冷地说了一句,长孙无忌只好唯唯诺诺地退下。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和疑惑,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他知道李世民的决定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

    【李世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有主意了?之前还想立李治呢,现在又改变主意了。】群臣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纷纷猜测着李世民的真实意图和背后的原因。

    【历史记载的不一定都是真的,但大势所趋可能就是这样。李治后来还是成了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有人心中暗自嘀咕着。他们知道历史的走向并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但也无法预测未来的具体细节。

    【李世民生气也是正常的。小孩子哪里懂什么国家大事?暂缓立储也是合情合理的。】有人为李世民的行为辩解着。他们认为李世民是在为国家大局着想,不愿意轻易做出决定。

    【朝局稳定,李世民自然有他的打算。如果最终还是要立李治为太子,那也得慎重考虑。】有人这样分析着。他们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明智的皇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一定会慎重考虑各种因素。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清歌,心里叹了口气:“可惜啊!如果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我肯定会立他为储君。虽然他志在闲云野鹤,但把江山交给他,我也能安心。”他心中充满了对李清歌的赞赏和惋惜。他知道李清歌是一个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如果能够成为他的儿子,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储君。

    “可惜他不是我的儿子。”李世民心里又叹了口气,眼神微微暗淡下来。他知道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李清歌并不是他的儿子,他无法将江山交给她。

    “这件事先放一放吧,我回去再好好想想。时候不早了,我也累了,退朝吧。”李世民宣布道。他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大殿。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慎重考虑,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退朝!”内侍高声宣布道。百官们虽然对李世民的怒气感到疑惑,但储君之位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于是纷纷散去。他们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明智的皇帝,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只有长孙无忌,脸色阴沉地离开了大殿。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决定去找长孙皇后商量对策。

    “今天朝上的事情真是出乎意料。”长孙皇后也对李世民的举动感到惊讶。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承乾并不成器,其他儿子也平庸无能,而李治虽然有些才华,但年龄尚小,并不足以担当大任。因此,她对李世民的决定感到十分困惑。

    “陛下的心思难测啊,储君之位虽然重要,但我们长孙家的兴衰也系于此。我不能不争取。”长孙无忌说完,长叹一声。他知道自己必须争取储君之位,否则长孙家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这件事先不急着动手,承乾不成器,其他儿子也平庸无能,李治或许最终会成为储君。既然陛下发怒了,我们就先等一等时机再行动吧。”长孙皇后也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的身体日渐衰弱,承乾立为储君的希望渺茫。而李治虽然有些才华,但年龄尚小,并不足以担当大任。因此,她决定先等一等时机再行动。她相信只要有机会,长孙家一定会再次崛起。

    “哎,现在看来,也就这条路能走了。”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眉宇间流露出无奈与挣扎。他深知储君之位的重要性,更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心中那份不甘却让他难以轻易放手。他抬头望向窗外,天空灰蒙蒙的,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

    这事儿要是放在平常,就像个不起眼的序曲,轻轻一带就过去了。然而,因为太宗的犹豫与迟疑,储君的位子就这么暂时搁置了,像一块巨石悬在每个人的心头。朝堂之上,百官们各怀心思,却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不敢轻易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

    第二天,李清歌像往常一样坐着轿子进宫。按规矩,四品的官儿是没资格坐轿的,但这可是太宗给的特别恩典。轿子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然而轿子内的李清歌却懒洋洋地躺着,仿佛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她身穿一袭淡雅的衣裙,发丝随意地披散在肩上,眼神中带着几分慵懒与随性。

    突然,她看到魏征脸色不好看,瞅了她一眼。那眼神中似乎带着几分不屑与冷漠,让李清歌心里有些纳闷。然而,她性格懒散,不愿多事,也就没当回事,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便继续闭目养神。

    “走吧。”李清歌对轿夫说了声,轿子便应声而动,继续前行。轿夫们步伐稳健,轿子轻轻摇晃着,仿佛带着李清歌穿越在时光的隧道中。

    魏征看着这一幕,心里更加不满。他性格耿直,是典型的守旧派,对李清歌这种懒散、不拘小节的态度十分看不惯。他觉得李清歌根本配不上太宗的恩典,更不配坐在那顶御赐的轿子里。

    “停!”魏征突然大声喝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与不满。

    李清歌抬手示意轿子停下,轿子转了个弯,面对着魏征。“魏大夫,您这是什么意思?”李清歌懒洋洋地问,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她并不想和魏征多纠缠,只想赶紧进宫去。

    “程将军威风凛凛,可惜推荐的红薯种植法并未带来大丰收,恐怕陛下和洛阳的百姓都要失望了。”魏征冷冷地说着,眼神里满是不屑与嘲讽。他又瞥了李清歌一眼,“陛下御赐的轿子,丞相您坐着可还安稳?”

    以前太宗赐给李清歌轿子的时候,魏征就极力反对,说李清歌的德行配不上这待遇。然而最终他还是没能阻止太宗的决定,这让他对李清歌更加厌恶。他觉得李清歌就是一个只会阿谀奉承、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李清歌疑惑地看着魏征,心里有些郁闷。她不知道魏征一大早哪来这么大的火气,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红薯的收成如此不满。她绞尽脑汁想了想,突然记起一件事。现在这个时节,饥荒已经开始了,而且大唐似乎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李清歌心里一紧,但表面还是保持着那份淡泊与随性。她想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就安之若素吧。到了朝堂上再商量对策也不迟。

    “挺好的嘛,魏大夫要是喜欢,也可以请陛下赐您一顶。”李清歌斜眼看着魏征,悠闲地说。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戏谑与调侃,仿佛并不把魏征的嘲讽放在心上。

    “魏某不会那些阿谀奉承的本事,自然没这福气。但人在做天在看,只希望程将军这轿子坐得安稳。”魏征继续说着,脸色依旧不好看。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峻与决绝,仿佛对李清歌充满了敌意。

    李清歌无语地看着魏征,感叹他性格直又倔。她不想继续纠缠这些小事,便又吩咐轿夫继续向大殿前进。轿夫们应声而动,轿子再次稳稳地前行在宫道上。

    魏征则是一脸冷峻地跟在后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李清歌的不满与敌意。他觉得李清歌就是一个只会享受、不会为国家着想的人。然而他却不知道,李清歌虽然表面懒散随性,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与谋略。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太宗高高在上地坐着,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情绪,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忧虑。百官都低着头,默不作声,仿佛都在等待着一场风暴的到来。

    “陛下,如今饥荒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都涌向了洛阳,路上死伤无数。”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与悲痛。他的话语像一把刀,刺破了朝堂上的寂静。

    “而且蝗灾又起,百姓辛苦耕种的庄稼大多被毁,再这样下去,只怕到处都是饿死的人了。”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与无奈。他的话语像一股寒风,吹散了朝堂上的温暖。

    “陛下请速作决断,不然洛阳将成为难民的聚集地,城外的百姓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与期待。他的话语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上的黑暗。

    群臣纷纷上奏,却都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他们都知道这场饥荒的严重性,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它。他们看着太宗,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无助。

    太宗端坐在龙椅上,表面平静内心却如沸水般翻滚。群臣说的这些,他何尝不知道?但红薯刚刚收获,只能暂时缓解洛阳的困境。难民如潮水般涌来,这点粮食又能救得了多少呢?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

    国库虽然还有些余粮,可以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场饥荒。

    “传旨,即刻起设立粥棚,开仓放粮,并从国库拨出五百万两银子用于赈灾。”太宗略加思索后,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决定。

    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但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他必须尽快解决这场饥荒,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太宗真是慷慨啊,一次饥荒就拨出五百万两银子赈灾,开国以来恐怕没人能比得上了。】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赞叹着太宗的慷慨与大方。

    【不过这样的效果恐怕也只是暂时的,填饱肚子容易,但长久的生计怎么解决呢?】另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个问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

    【国库的钱财都来自百姓的税收,现在不断往外支出却不见进账,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最终还是会导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的。】又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担忧着这个问题,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与悲痛。

    【太宗虽然慷慨但后宫恐怕也得跟着节俭过日子了吧!】一位女官在心中默默猜测着后宫的情况,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关切。

    【其实这事儿也不难解决饥荒嘛继续种红薯就是了。】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轻松与随意。然而他却不知道,红薯的种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那些受了国家恩惠的难民也应该让他们劳动以报答国家的恩情。】另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与认真。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些难民已经疲惫不堪,他们需要的是休息与帮助,而不是更多的劳动。

    李清歌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些想法,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谋略。她知道这场饥荒的严重性,也知道太宗的无奈与焦虑。她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太宗听到李清歌的想法后,也渐渐有所领悟。他看着李清歌,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期待。他知道李清歌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相信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场饥荒。

    李清歌的主意挺实在,她缓缓说道:“咱们得赶紧开仓放粮救急,同时鼓励老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劳动来稳定国家。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又能为国家长远打算。”

    “这话说得对啊,给别人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太宗皇帝心里肯定也明白这个理儿。这些难民因为饥荒流离失所,但他们可不是啥废人,都有手有脚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重新站起来。”一位大臣点头赞同,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特别是那些年轻力壮的难民,个个都是能干活的好手。国家先设粥棚救济他们,让他们有个缓冲,然后可以组织他们开荒种田来回报社会。种红薯啊,这玩意儿两个月就能收成,既快又稳。”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两个月的时间,太宗皇帝肯定能想办法凑齐粮食。要是这都做不到,那皇帝这位置坐得也太虚了点儿。”另一位大臣笑着打趣道,但话语中却透露出对太宗的信任与期待。

    “国家和老百姓啊,那就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水可以载船,也能翻船一样。太宗皇帝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也会用丰功伟绩来回报他。”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深情与感慨,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与老百姓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此时的太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清歌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惊讶于李清歌的见识与智慧,更感动于她对国家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他连连点头:“对对对,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教人捕鱼比直接给鱼吃强多了,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想当年,太宗皇帝也在琢磨怎么治国理家,但这话却没说出来过。现在看来,李清歌说的才是真道理,国家和老百姓就得这么相辅相成。他心中对李清歌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看向李清歌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温柔与期待。

    “李清歌这家伙,别看她平时懒洋洋的,脑子可不比朝廷里的那些谋士差。”太宗皇帝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宝藏,一个能够为国家带来无限可能的宝藏。

    “有李清歌在,我就像多了个全能军师似的。她几句话,就帮我解决了大半的烦恼。”太宗皇帝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对李清歌的信任与依赖也愈发深厚。

    然而,就在这时,太宗皇帝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开始担心起蝗灾来:“这蝗灾啊,真是个头疼的问题。”今年的庄稼全毁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算再种,也得等明年。可蝗虫要是再这么闹下去,就算有再多的良田,老百姓也得饿肚子。

    太宗皇帝眉头紧锁,思前想后,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他看向群臣,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然而,群臣们也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太宗皇帝又看向了李清歌。他心中更加确信,这个家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相信,只要李清歌愿意,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解决蝗灾的办法来。

    李清歌感受到了太宗皇帝的注视,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她暗自嘀咕:“太宗咋老盯着我看呢?不会是又想让我给他出主意吧?哎呀,红薯的事儿就够我头疼的了,我可不想再掺和这蝗灾的浑水了。”

    然而,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李清歌还是无法忽视太宗皇帝的期待与信任。她开始认真思考起蝗灾的问题来。她回想起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些关于蝗虫的知识,突然灵光一闪:“对了,蝗虫其实是可以吃的!”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李清歌自己都有些惊讶。她赶紧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向太宗皇帝说道:“陛下,臣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解决蝗灾的问题。”

    太宗皇帝一听这话,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啥?蝗虫能吃?”这在唐朝可是个新鲜事儿,他从未听说过有人吃蝗虫的。

    “没错,蝗虫不仅能吃,还健康美味呢,我可不是瞎说的。”李清歌一本正经地说道,她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人们欢欢喜喜地吃蝗虫的场景。

    太宗皇帝看着李清歌那认真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与期待。他想了想李清歌之前说的话,都一一应验了,于是也就相信了她。

    “哈哈,有趣,真是太有趣了……”太宗皇帝笑了起来,他的笑声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愉悦。他转头看向尉迟敬德:“尉迟将军啊,剿蝗的事儿就先放一放吧。现在咱们的重点啊,还是得防着突厥人。至于这蝗灾嘛,就交给李清歌来处理吧。”

    太宗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轻松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蝗灾被解决的景象。而群臣们听到太宗皇帝的话后,也都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相信,只要有李清歌在,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于唐太宗来说,抵御突厥的侵扰,那无疑是头等大事之一。他时常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那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忧虑与决心。他知道,突厥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太宗皇帝真是有远见,他不打算用兵力去对付蝗灾。”旁边的一位大臣议论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太宗的敬佩。

    “不过,太宗的心思也是时明时暗的,现在大唐面临内忧外患双重困难,不知道他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又有一位大臣担忧地说,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十分焦虑。

    说到烤蝗虫这事儿,太宗可能还真没想到过。其实啊,不光是蝗虫能烤,田里的庄稼、园子里的蔬菜、山里的野味,哪一样不能串起来烤了吃呢?李清歌,这位身材修长,眼神中总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女子,心里默默想着,回味无穷。她仿佛已经闻到了那烤肉的香味,看到了星空下人们围坐一起撸串赏夜的欢乐场景。

    太宗听了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的思绪飘回了过去。那时,他常常狩猎,亲手剥皮烤肉,那味道可比平时吃的饭菜香多了。他心想,蝗虫或许也能像野味一样,鲜美可口呢。

    于是,太宗对群臣说:“各位爱卿,朕有个想法。我们平时狩猎得来的野味,都是烤了吃的,加点盐就美味无比。烤食的乐趣,远超过日常饭菜。蝗虫也是野味的一种,朕想试试烤蝗虫的味道,如果能吃,那就全国推广烤蝗虫,既能解决饥荒,又能控制蝗灾。”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蝗虫能吃,万一吃出问题来,可就是大祸了!”另一位大臣也紧跟着劝阻。

    “陛下,请您三思啊!”群臣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他们显然对太宗的这个想法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解。

    李清歌在心里嘀咕:“这群人真是杞人忧天,烤蝗虫能有啥毒?先拿老鼠试试不就知道了吗?这美味他们没尝过,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妙处。”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对群臣的无能感到有些鄙视。

    “贞观大帝,可是个善于纳谏、振兴大唐的明君,怎么今天朝堂上这么多庸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李清歌继续腹诽,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不屑和无奈。

    不过,她心里也暗暗高兴:“太宗的想法和我真是不谋而合,他的智慧远超群臣。”她看着太宗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太宗似乎听到了李清歌的心声,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小子,既夸我又自夸,到底啥意思?”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自负,但在这件事上,确实比群臣更有远见。

    “无妨,我们可以先在宫里试试烤鹅,看看是否安全无害,再推广到全国。”太宗决定道,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陛下,蝗虫能否食用尚无定论,还是谨慎为好啊!”有臣子再次劝阻,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和担忧。

    朝堂上再次响起反对的声音,太宗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扫视了一眼群臣,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怒火。

    “你们这群无能之辈,只会阻扰朕行事!蝗灾如此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如何安抚民心?”太宗怒斥道,他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得群臣心惊胆战。

    “你们可有更好的办法?”太宗目光如炬,群臣顿时噤若寒蝉。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既然没有良策,蝗患又刻不容缓,那就按朕说的办!”太宗斩钉截铁地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决心。

    群臣面面相觑,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知道,太宗一旦做出决定,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退朝!”太宗一声令下,群臣纷纷退去。唯独留下了李清歌。她有些惊讶地看着太宗,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又留我?这皇帝到底啥意思?莫非……”李清歌心里犯起了嘀咕。但很快她又摇了摇头:“应该没什么恶意吧,不然怎么会留下我这么个女人呢?宫里佳人那么多他不找,偏偏留我,真是耽误我逍遥自在啊!”李清歌心里虽然不满,但也只能腹诽几句罢了。她看着太宗那深邃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她知道,这位皇帝的心中一定有着更大的谋划和远见。而她,也愿意成为他身边的智囊和助手,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和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程爱卿啊,朕这想出来的烤蝗虫的主意,你觉得能不能行啊?”太宗皇帝刚踏入内殿,就急不可耐地问起了李清歌,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一个急于展示自己的孩童。

    李清歌一听,心里微微一愣,随即看向太宗,心里琢磨着:【这不就是我之前想的吗?岂止是可行,简直是绝妙,还能让大伙儿爱上吃蝗虫呢!这太宗皇帝,还真是有我的心思呢。】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太宗和我真是越来越心有灵犀了,他做的很多事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这皇位真不是白坐的。】李清歌心中暗自赞叹,对太宗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我在朝堂上还没吱声呢,太宗就已经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真是奇了!】她心中暗自嘀咕,对太宗的洞察力感到惊讶。

    【看来陛下的治国之道是越来越精进了,真是值得庆贺啊!】李清歌心中暗自庆幸,能遇到如此明君,实乃三生有幸。

    李清歌心里转得飞快,但嘴上说的是恭维皇上的话:“陛下英明神武,您的决策自然是顺应天意,深得民心。微臣深信,这蝗虫之患很快就会被您解决掉的。”她的声音温婉而坚定,充满了对太宗的信任和敬仰。

    太宗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李清歌说:“爱卿言之有理,化害为利,确实是妙计啊……”他的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对李清歌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

    李清歌心里又犯嘀咕了:【我刚才说的那些,真的能让太宗这么高兴吗?】她有些疑惑地看着太宗,心中充满了不解。

    【难道陛下他……喜欢男的?那我以后可得小心了,我可是更喜欢女人多过男人啊!】她心中暗自嘀咕,对太宗的性取向产生了莫名的猜测。

    【还是说,人都爱听好话,连皇上也不例外?】她心中暗自琢磨,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体悟。

    太宗看到李清歌的表情变化,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怀疑自己有龙阳之好。李承乾的事情已经让他够烦心的了,这种误会他可不想再有。不过太宗毕竟是大度之人,没有跟李清歌计较这些。他心中暗自叹息,对李清歌的误解感到无奈。

    太宗话锋一转,说起正事来:“程爱卿,朕知道这次蝗灾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昨天御花园里都发现了好几只蝗虫。皇宫里都这样了,民间的情况可想而知。可各地官员上报的都说粮食充足,可洛阳那边难民成堆,这明显就是报喜不报忧嘛。这些官员就知道夸大功劳,掩盖过失,风气越来越坏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对官员的欺瞒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

    说到这里,太宗叹了口气,满脸忧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对民众的深切关怀。

    李清歌听着,心里直犯嘀咕:【这些官员离洛阳那么远,哪里知道真实情况啊,上报的时候自然是怎么好听怎么说了。说真话怕惹皇上不高兴,夸大其词才是保命的招数啊!】她对官员的虚伪行为感到不满和鄙视。

    太宗似乎能听见李清歌的心声,暗暗佩服他虽然不直接参与朝政,但看问题却一针见血,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心中暗自赞叹,对李清歌的洞察力感到惊讶和赞赏。

    【太宗这眼神咋回事?咋这么暧昧呢!】李清歌心中暗自嘀咕,对太宗的眼神感到疑惑和不安。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试图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可怕,以后还是离他远点好!】她心中暗自决定,对太宗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

    太宗也知道这个误会不好解开,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他心中暗自叹息,对李清歌的误解感到无奈和遗憾。

    “程爱卿啊,对于这种官员欺上瞒下的行为,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啊?”太宗问起了李清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和信任。

    李清歌微微一愣,随即想了想,说道:“陛下英明神武,自然能想出好办法来。微臣才疏学浅,不敢随便乱说。”她的声音温婉而谦逊,充满了对太宗的尊重和敬仰。然而,她的心中却在继续吐槽。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啊!】她心中暗自嘀咕,对问题的复杂性感到无奈。

    【前两天孟令声那家伙也虚报粮食产量,说有五百万旦,其实才两百多万旦,虚报了一倍多呢!】她心中暗自愤怒,对孟令声的虚伪行为感到不满和鄙视。

    【上面的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学坏。这饥荒的严重程度,恐怕远超陛下的想象啊!】她心中暗自忧虑,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和不安。

    太宗听到孟令声的事情后,大吃一惊,随即怒不可遏。孟令声一直以清廉着称,没想到也会干出欺君罔上的事情来,真是难以置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失望,对孟令声的背叛感到痛心疾首。

    【这种风气绝对不能让它蔓延下去!一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太宗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整顿朝纲,还天下一个清明世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太宗心里明白这事情不容易办,但还是顺着话题,试着将心中的疑虑缓缓道出。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却又藏着难以言说的忧虑。说完后,他又转头看向李清歌,那目光中似乎在寻求一种共鸣,或是在等待她能说点什么,为他解开这心中的谜团。

    李清歌,一位温婉而聪慧的女臣,她身着淡雅的官服,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她深知太宗的疑虑,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轻声问道:“陛下,臣听说孟令达一直以清廉着称,没什么私心杂念。陛下突然提起他,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敏锐。

    她心里暗暗琢磨:【我本来以为这事儿能瞒过太宗,没想到他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看来,我得更加小心了。】她的眼神闪烁,心中五味杂陈。

    【再看太宗的表情,好像有点不对劲,情绪波动挺大的。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帝王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她心中暗自感叹,对太宗的复杂心情感到一丝无奈。

    太宗听到“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心里虽然觉得有点夸张,但脸上没表现出来,他继续刚才的话题,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孟令达上奏说国库有五百万旦粮食,实际上只有二百万旦,亏空了三百万旦,这可是大半的数目啊!”

    说到这,太宗的脸色沉了下来,明显很生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被背叛的愤怒,仿佛那三百万旦粮食的亏空,就是对他帝王威严的挑衅。

    “他居然用假话来骗我,凭空多出三百万旦粮食,要不是我亲自去查,还真以为有这么多的粮食来制定国策呢,那后果可就严重了。我一定要严惩他!”太宗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李清歌在旁边听着,嘴上劝慰着太宗,心里却在吐槽个不停。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

    【太宗这么做,未免太冲动了。孟令达在民间声望不错,突然杀了他,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更何况,杀人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啊!】她心中暗自叹息,对太宗的决定感到一丝不满。

    【他现在这么生气,可能是因为粮食数目不实,心里着急。但杀人可不是好办法啊!太宗这孩子,以前挺聪明的,怎么现在又犯糊涂了。】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太宗的忧虑和不解。

    ……

    太宗看着李清歌,没说话。他贵为皇帝,居然被一个臣子在心里暗暗讽刺,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他静下心来想了想,才觉得刚才的决定确实有点冲动。孟令达虽然有过错,但也不至于死罪。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奈。他看向李清歌,仿佛是在寻求一种安慰或是理解。

    “也许,他本意是好的,只是因为粮食数目太惊人,让我措手不及。我本来以为国库里的粮食足够灾民吃一年,没想到只能撑半年。要是再遇到旱灾水灾,那可怎么办啊?”太宗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和迷茫。

    李清歌看着太宗这样,也认真起来。她深知太宗的忧虑,也明白这个国家的未来都压在他的肩上。她轻轻地回答道:“陛下,臣愚钝,没有什么好计策。但现在也只能一步步来。陛下不要担心,饥荒不是一天形成的,浮夸之风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除掉的。陛下您是天命所归,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庇佑。福祸总是相依的,好运一定会来的。”

    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仿佛是在给太宗注入一股力量。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信任和敬仰,让太宗感到一丝温暖和安慰。

    李清歌说完,心里还在想:【浮夸之风,早就有了,太上皇那时候就有了。太宗才即位两年就发现这个问题,也算是件好事。但不知道他整治的效果会怎么样。】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看太宗现在的态度,好像已经不想杀孟令达了。孟令达虽然欺君,但杀了他也没用,反而会让大家更害怕说真话。】她的心中对太宗的改变感到一丝欣慰。

    “是我急躁了,这件事得慢慢处理。我岂会怕那些蝗虫和旱灾!”太宗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仿佛是在向自己宣誓一般。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和勇气。

    然后他又看向李清歌说:“程卿,对于孟令达的事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和信任,仿佛是在寻求李清歌的智慧和帮助。

    李清歌看着太宗那期待的眼神,心中暗自感叹:【怎么什么事都问我?太宗现在这么依赖我吗?我说的都是些没什么实质性的话啊。】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太宗的无奈和自嘲。

    【难道,太宗就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他的兴趣还真特别。】她的心中对太宗的喜好感到一丝好奇和不解。

    尽管心中吐槽个不停,但既然太宗问了,李清歌还是得回答。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种温婉和智慧:“陛下圣明,这件事如何处理,全凭陛下圣裁。臣深信陛下英明,定能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仿佛是在给太宗注入一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