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乌孙覆灭
作者:明巧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     
    平定楼兰之后,距离不远的且末、小宛两国见风转舵,未做丝毫抵抗,便归顺了华朝。

    这两国本就地处偏远,国力孱弱,面对华朝强大的军事压力,选择归顺无疑是明智之举。华朝也顺势而为,设立了且末、小宛两县,由各自的国王担任县长,归属于新建的楼兰郡管辖。

    此举不仅巩固了华朝在楼兰周边地区的统治地位,还恰好成为了华朝八一国庆节的献礼,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随着地方政务的平稳过渡,接收吏治的华朝官员与地方城防军、巡捕队陆续抵达,开始接手且末、小宛两地的治理工作。吕布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则并未停歇,他们继续向西挺进,穿越且末、小宛,直指精绝国境。

    精绝国,一个位于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小城邦,城小人稀,人口不过万余,兵力更是不足千人。国王早逝后,留下年幼的子嗣和一位王后——娜依莎。娜依莎以精绝女王的身份,毅然挑起了治理国家的重担。然而,面对华朝四万大军的压境,她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深知力量悬殊。

    手下的将领们,无论是都尉还是将军,都纷纷劝说她放弃抵抗,开城投降。他们深知,以精绝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华朝相抗衡。加之楼兰国王且末延负隅顽抗被公审处斩的消息传来,娜依莎更加明白,抵抗只会带来无谓的牺牲。

    为了保全自己和孩子,以及精绝城中的无辜百姓,娜依莎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她打开城门,迎接华朝的军队,从而保留了精绝一脉。华朝也并未为难她,反而任命她为精绝县的县长,暂时归属于楼兰郡管理。

    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华朝的宽容与大度,也体现了其对西域各国的怀柔政策。

    楼兰国王且末延的悲惨结局,成为了西域各国君主心中的警钟。他们深知,与华朝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纷纷选择了望风而降。

    无论是精绝女王娜依莎,还是戎卢、拘弥、渠勒、于寘、皮山等国的君主,都明智地选择了归附于华朝,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牺牲。

    这些君主中,虽然不乏对失去王位感到不甘之人,但华朝军队在楼兰首都驩泥城下展示的火炮威力,以及城破国亡后可能面临的斩首命运,让他们最终选择了屈服。

    他们明白,只有归附于华朝,才能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也才能享受华朝带来的和平与繁荣。

    这些国家都全部归附后,华朝在于寘设立了新的郡治,管辖于寘、拘弥、渠勒、精绝、皮山等县。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扩大了华朝的疆域,也彰显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华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其威名也远播四方。

    然而,随着冬季的来临,昆仑山周边开始飘雪,天气逐渐转寒。吕布等人深知,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继续行军,不仅士兵们会饱受严寒之苦,后勤补给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此,他们决定暂停前进,驻扎在于寘,等待明年天气转暖,同时也等待后续的后勤粮草补给。

    西域这些小国,由于资源有限,无法为华军提供足够的粮草支持。好在华朝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能够将食物进行压缩**,甚至制成了即食罐头。

    这些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便于携带和保存,大大节省了后勤运输的压力,确保了吕布等人率领的南路大军能够持续作战。

    在劳动力方面,随着西域各国的解放,大量的奴隶和百姓获得了自由。他们深知华朝带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因此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

    在给予粮食和工资的情况下,他们很乐意为华军提供劳务。这些劳动力不仅为华军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运送物资,还帮助华军修建营寨,进一步提升了华军的冬季居住条件。

    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加上后勤的充足保障,使得吕布率领的南路大军在西域的征程中势如破竹、无往不胜。他们不仅成功平定了楼兰、且末、小宛等国,还顺利接收了精绝、戎卢、拘弥、渠勒、于寘、皮山等县。这些胜利不仅彰显了华朝的军事实力,也为其在西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然而,在另一路战场上,高顺、乐进率领的北路军却遭遇了一些的挑战。当他们离开秦海,途经龟兹、姑墨时,虽然顺利迫使温宿、尉头两国投降,但在北上直逼乌孙国首都赤谷城后,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乌孙,作为西域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国力雄厚、军事强大。国王乌昊靡更是雄心勃勃、不甘屈服于华朝。他决心保卫自己的基业,即使战败逃亡,也不愿向华朝称臣。

    为了抵抗华朝的入侵,他下令征召全国青壮年,组成了十万步兵,坚守赤谷城。同时,他还亲率三万骑兵,在赤谷城外进行游击作战。

    乌昊靡听说过华朝火炮和步枪巨大的威力,因此决定采用消耗战术。他利用赤谷城的地形优势,拖住华军主力;同时,通过游击、夜袭和破坏华军后勤线路等手段,削弱华军的战斗力。

    此外,他还向西边的大宛、大月氏、康居等国发出了求援信,希望他们能够派兵援助乌孙。

    然而,华军行动过于迅速,大月氏、康居等国尚未作出决定,华军就已经兵临赤谷城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困境,乌昊靡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抵抗华军的进攻了。

    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关乎乌孙命运的决战,也是一场考验他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的严峻挑战。

    在劝降无果之后,太平廿一年(214年)十月廿七,华军正式对赤谷城发动了猛烈的炮击。数十门大炮在轰鸣声中,不断倾泻出愤怒的火焰与钢铁,直接将赤谷城的城门和一段城墙炸得支离破碎,尘土飞扬。炮声隆隆,震撼着整个赤谷城,也预示着这场战役的残酷与激烈。

    然而,当华军准备乘胜进城之时,守城的乌孙将领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顽强与决心。他们深知,一旦城门被破,赤谷城便岌岌可危。因此,他们逼迫着手下的士卒,用血肉之躯堵住了那处被炮火轰开的缺口。

    这些士卒虽然心中充满恐惧,但在将领的督战下,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用身体去抵挡华军的步枪射击。

    华军的步枪射击声此起彼伏,子弹如雨点般落在守军士卒的身上。然而,这些士卒却仿佛不知道疼痛一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每当有人倒下,立刻就有人拖走尸体,补充上新的士卒。

    而那些试图逃跑的士卒,则会被督战队毫不留情地砍杀。这样的残酷与决绝,使得守军在华军的猛烈攻势下,依然能够坚守阵地。

    与此同时,乌昊靡的骑兵也在城外不断骚扰华军。他们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对华军的攻城部队进行冲击和骚扰,使得华军无法专心攻城。

    乌昊靡深知,只有挡住华军的攻势,才能保住赤谷城和乌孙的未来。因此,他亲自率领骑兵部队,在城外与华军展开激战。

    第一天的攻城战,似乎以华军的失败而告终。尽管华军拥有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但在乌孙人的顽强抵抗下,却始终无法攻破赤谷城的防线。

    夜幕降临,赤谷城内灯火通明,乌孙人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他们庆祝自己顶住了华军的狂轰滥炸、枪林弹雨,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华军并未就此放弃,而是正在酝酿着一场歼灭战。

    乐进已经带着两个师的骑兵部队远远地绕向了乌昊靡身后,准备到时候与高顺的主力部队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乌昊靡的骑兵主力整体歼灭。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便能彻底歼灭乌孙所有骑兵主力部队。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乐进率领部队穿越了险峻的山路,成功地将部队部署到了乌昊靡的背后。而乌昊靡却被高顺的主力吸引在赤谷城下,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所觉。

    他自以为用兵如神,凭借内外配合的战术挡住了华军的进攻,殊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华军的包围圈。

    第三天,当华军再次对赤谷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炮击后,步兵们手持步枪开始攻城。而乌昊靡的骑兵又如前两天一样,从侧面冲了出来对华军进行骚扰。他们试图重复之前的战术,让华军无法专心攻城,也攻不进去。

    然而,就在这时,已经绕了个大圈部署到位的乐进两个骑兵师突然出现在了乌昊靡骑兵部队的背后。他们与高顺的主力部队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对乌昊靡的骑兵部队反过来进行了包围作战。

    枪林弹雨中,乌孙骑兵士卒不断倒下死亡。乌昊靡大惊失色,他试图率军突围,却被华军凭借骑兵和半自动步枪的优势死死围住。

    华军的半自动步枪射程远、射速快,使得乌孙的骑兵士卒们根本无法近身。而乌孙人的弓箭在面对华军的步枪时,也显得毫无威力。看着自己身边不断倒下的士兵同僚,而自己的弓箭却很难射到对方,乌孙的骑兵士卒们渐渐失去了信心。

    他们开始有人扔掉武器投降,在华军“投降不杀”的喊声中,投降的乌孙人越来越多。最后,兵败如山倒,连乌昊靡的亲兵卫队都有些人投降了。乌昊靡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奈。

    最终,留在乌昊靡身边的就只剩几十名死忠的亲兵。高顺策马上前,冷声喝道:“乌昊靡,你乌孙大势已去,还不束手就擒?”

    乌昊靡已经知道了楼兰国王的下场,他知道自己现在哪怕投降也没用了。他必然要被公审,最后也还是逃不脱一死。

    于是,他凄惨地笑道:“我堂堂乌孙国王,就算死,也不会给你们公审的机会。”说完,他拔出佩剑,一抹脖子,自行了断在了赤谷城下。

    一代西域雄主,就此落下了帷幕。他的死,也标志着乌孙的灭亡。

    乌昊靡已死,其他人自然也就再也没有了继续抵抗的理由。而守城的乌孙步兵统帅虽然是乌昊靡的亲信,还想继续坚守,但在华军内应的突然袭击下,他猝不及防地被杀死了。剩下的将士和大臣们见大势已去,也就不再负隅顽抗,选择了开城投降。

    赤谷城终于被华军攻破,乌孙也正式灭亡了。华朝由此建立了乌孙郡,并由朝廷派出重臣担任郡长之职。因为乌孙的地域实在太过辽阔,高顺、乐进平定接收其他城池与部落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因此,他们并没有再继续向西挺进,而是和吕布的南路大军一样,选择了就地修整、过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华军将士们在乌孙郡内休整备战,同时也与当地百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他们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而乌孙的灭亡,也成为了西域各国心中的样板,让他们更加明白华朝的强大与不可抗拒。